>

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應試心法》所謂出題與閱卷委員其實與你一直以來想的並不一樣

擷取_2019_03_18_22_54_33_116.bmp


很多考生都把閱卷委員想的很厲害很
高深,於是就逼自己把書讀的愈來愈
複雜難解,但實際上閱卷委員有我們
想像的那麼高不可及嗎?其實大家如
果仔細思考且依正常人的思維來靜心
推論,就會發現真相跟我們原先想的
完全不一樣。

筆者記得第一年考試時感覺出題委員
出的題目實在有夠鳥,有一種題目跟
課本好像沒有什麼相關的感覺,但考
了幾年後卻慢慢變成,怎麼不管怎麼
出,都脫離不了基本精神的變化,為
什麼前後會有如此大的差異,一方面
是因為讀得愈精熟愈融匯貫通就愈能
看出各考科的內在核心結構與邏輯,
而讀不熟就會覺得怎麼出題委員又出
怪招了,實際上不是出題委員的問題
,是自己學藝不精的問題,此外,會
出怪題目的教授還是有的,但現在不
比從前有學閥大老獨佔整個國考科目
的一言堂,然後老是出一些獨門暗器
,隨著民主化與多元化政治的展現,
出題慢慢會開始走向折衷平衡且更公
平公開。(相對的,公務員福利與特殊
條件的優遇也會跟著降低)。

而我們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閱卷委員
可以發現為什麼閱卷委員的出題模式
為什麼不再那麼高深玄妙,也比較不
敢出獨門暗器的原因

分析如下:

①閱卷委員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
群雄割據,有自己不同意識型態與
專業取向的多元化政治利益組合體。

因此他們在彼此協商出答案標準時
會因為加入許多不同的意見而變得
折衷化,平衡化。申論題的答案
會有往中間保守方向收斂的情況。

②閱卷委員也是人,所有人會犯的錯
誤,他們都會犯。

大家如果看看自己上班公司的同事,
再看看自己從小到大的班級,就會發
現各種條件的人永遠都是呈現常態分
佈,長得帥得或漂亮的同學永遠就是
那幾個,幾乎永遠佔班級中一個固定
的比例,聰明與笨的同學也是一樣,
就算是資優班,一樣會因為經濟學
的相對利益經濟原理而呈現常態分
布的現像。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一個團體只
需要一個聰明人來帶領眾多笨蛋往
前衝,效能還往往比擁有一堆聰明
人但互相看不起互相扯後腿的組織
還好的原因。

而所謂的閱卷委員會,就是一群聰
明人在一起運作的委員會,所以…
為什麼大家會發現出題委員會或閱
卷委員會常常出一些感覺很智障又
不公平的政策或題目,背後就有這
樣的因素存在。

而他們並不是故意的,但互相制衡
的結果最後就是會產出奇怪且不符
合一般人性思考的政策。

而且我們還要問一點

所謂的教授真的就是所謂的教授嗎?

這不過是人把一種標箋貼在一群自
以為或被以為是菁英的人身上罷了

被詐騙集團欺騙而上當的人不乏大
學教授,為什麼呢,因為上天是公
平的,某方面很聰明的背後往往代
表的就是,其他方面很智障。

愛因斯坦知道光怎麼走,但不知道
回家的路怎麼走,他也是有名的路
痴。

而不同性格的教授還會讓這種現像
更明顯。

一個很聰明很嚴謹做事很認真的人會
成為一個法律系教授,但另一個很混
很藝術感很有創造力的人,也一樣可
成為另一個專業例如藝術系的教授,
而就算同樣是公共行政這門專業,也
會出現人格特質完全相反的教授,例
如支持左派與支持右派意識型態的教
授都一樣關心公共行政,而右派的教
j授看起來就是嚴謹有威嚴,很重視
格式與形式的樣子,而左派的教授通
常就會比較不修邊幅,不會有教授的
架子,思想比較開放與開明,於是右
派正統派的教授可能改分就比較嚴,
而創意無限派的教授,當然是考生怎
l麼唬爛,教授都願意給分數囉。

其實這種情況在不同考科的表現也
很明顯,例如企業管理的教授很多
都有兼職或在外面開公司,也或是
當企業的顧問,因此重視的是創新
創意創造創業,於是他們的考卷改
得比較有開放性,也更重視商場上
的實務,而如果是心理學這一科,
改的教授多是出身醫學院或諮商輔
導科系的教授,就比較會有理科嚴
謹操作型定義的思維,因此考生該
有的寫法當然就不一樣囉。

以管中閔事件為例,其實企管系的
教授對於跟企業合作通常都會比較
會是開放積極不拘小節的「慣例」
,而法律系對於與企業合作就比較是
一種把教授與企業合作當小偷看的
態度,但其實兩者在各自的立場都
沒有錯,只是意識型態不同的科系
,很容易因為觀點的對立而格格不
入,企管系重視開放創新提高積效以
興利,法律系卻比較重視防範與防弊。
(前者為右派,後者為左派)

所以大家會發現,連台大法律系
的教授對於選校長這件事都有千
奇百怪莫明其妙的見解,更何況
一般人咧。

政治人物也都是大學碩博士居多,
但常常講出一些沒水準的話,背後也
代表著所謂的菁英是某種氛圍塑
造出來的,所以,他們真的是菁英
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勸各位考生,回
答問題的時候不要摻雜太多個人
的觀點,而是要以「政治幹話與
法律原理原則幹話」為主要的訴
求點,我們就要不斷強調「依法
行政」「比例原則」「信賴保護」
等法律原則,而涵攝的具體的事
件時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兩造並陳
,這樣是最保險的應答策略,而
自己獨特的創見不要在一開始就
說,至少要把所有政治正確的法
律精神幹話都講完,最後一段的
小小補充才稍微提到自己的觀點
就好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閱卷委員看到前
面已經把所有的關鍵字都寫出來
,分數也就給的差不多了,那麼
就算個人見解寫錯,也不影響分
數,但如果一開始就寫個人見解
,給了委員不好的刻板印象,那
之後想要透過正確的關鍵字拿分
就比較困難了。

另一方面,如果前面寫不好或不
會寫,想要透過個人獨特創見來
逆轉勝,就故事心理學的角度,
創見放在最後也比較好,教授
會有一種看考卷漸入佳境的感覺
,這部份的心理分析在筆者的
《打造你的超級國考記憶腦- 露
西來了》亦有做詳細分析,同學
可以酌參。

③閱卷委員會因為考生的平均表現
來決定分數給的區間,例如一個閱
卷委員如果一個人負責改六百份考
卷,當他一開始改考卷時發現前幾
名考生都很強,寫得很好,那麼之
後改到的一個寫沒那麼好的考生,
分數就會被改得相對較低,反過來
來也是一樣,當大家的程度都超級
爛,一個稍微有點程度的考生,相
對分數就被改得高很多了,而其實
閱卷委員會也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此正常在一開始閱卷前就會集
體開會,給出一個量化與標準化的
評分標準,而且會請每個閱卷委員
改完每一個句字都要用紅筆圈點,
表示每一句都有看過,而不是用電
風扇隨便吹吹,趕著下班吃便當。

儘管如此,任何有制式規定的東西
,往往就會有人不守規定,因此主
觀閱卷造成的不公平問題,自古以
來一直是沒有徹底解決方法的,這
也是為什麼說考生除了要有實力也
要有人品,沒事更要積一下陰德,
才不會因為鬼使神差讓自已遺憾終


不過這當然也不是叫大家不用讀
書,不盡人事而聽鬼神,而是說
考試能否錄取往往決定於一個人
長期的人格品質,一個比較有人
品的考生,通常最後也比較可以
考上,他們俱備一種長期價值投
資的判斷力與直覺上的智慧。

④閱卷委員會依考題的難易度
來調整改分的標準。

如果是考古題,閱卷委員改分的
標準基本上很穩定,但是遇到冷
新偏難,也就是冷門,新穎,偏
門,難度高的題目,不同的閱卷
委員會出現不同的閱分標準,嚴
謹型的人會把考生的分數改很低
,而大而化之創意無限的委員就
會把考生的分數改很高,因為這
種冷新偏難的題目大家都不會寫
,所以更讓這種不同類型閱卷委
員改分出現的個別差異有更大權
數的差異,而這個因素決定上榜
與落榜的權數也就更大了,這也
是為什麼有專門輔考的老師會說
,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決定能
否上榜的不是大家都會寫的題目
,而是大家都不會寫的題目,考
生面對這種冷新偏難的題目如何
做好緊急應變處理,才是決定能
否上榜的最重要關鍵。


其實從以上因素可以歸納分析出
來,教授也是人,也會犯下一般
人會犯的錯誤,因此我們要去抓
不同科教授與不同意識型態教授
對同一份考卷的認知評鑑水準,
這樣就能真正對症下藥,寫出委
員最欣賞的考卷,而不是一昧的
求深求難,因為一昧求深求難不
只很難準備,也容易因此忽略
了可以累積更多分數的基本分。

試想,一個人為了得到高難度
的十分,花了別人二倍的時間
,但別人只花了一倍的時間就
能拿到15分的基本分,長期的
機率平衡之下,重視基本分的
考生其實上榜的機率比較大。

話說回來,這是一種先求有再
求好的穩健準備心態,並不是叫
大家不要追求完美,因為在競爭
激烈的考試其實還是要分毫必爭
,因此在有一定的準備基礎上,
還是要上進積極一點,探索深度
高的知識領域,只是要小心不要
見樹不見林,被委員的陷阱引誘
而調虎離山,導致難度高的題目
得分了,簡單的題目卻拿不到分
數,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後要提醒各位同學的是

如果國家考試真的要做到嚴謹
正確且鑑別度高,那麼申論題
的題目一定要多,否則只出四
題申論就想考出有將近一百二
十個系統重點的真正實力,實
在很難想像運氣成份沒有在其
中發生作用的可能,很多考上
的考生都是考前剛好瞄到剛好
有考的題目與答案而考上,當
前一天開夜車的效果大於苦讀
一年卻記不是很清楚的效果,
實在很難讓人不懷疑考試的鑑
別度,而要改善這種情況最好
的方法就是把申論題的題數擴
張,例如本來考四題變成考八
題,而相對的,考試的時間恐
怕也要從三天改為六天。

而考選部敢宣佈為了考試的公
平性把國考三天改成六天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因為以台灣
鯛民想求公平正確又想要方便
不累人的國民素質,是不可能
通過這種政策的。

於是乎,最實在的方式其實還
是從申論題目的設計裡去下手
,這時就要去考慮題目的折半
效度、題目對於考生實力的鑑
別普遍效度(也就是一針見血,
一葉知秋),一個有水準的題目
可以測出這個考生到底準備多
久的精熟度與正確度,那這種
題目要怎麼設計呢?

嘿嘿,以後再告訴大家…

其實也不是我故意賣關子,而
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當你
對科目很熟且從出題委員的角
度來思考事情的時候,其實你
自然會知道題目該怎麼出,
你不敢,因為你沒有自信也沒
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定要我
暗示或清楚的跟你講,你才會
去做,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了,
,沒有自己建立自己的知識與
判斷體系,而這就是你最大的
問題所在,這種能力決定了不
只是你參加考試,還決定了你
的人生,千萬不要說我沒有
提早提醒你啊。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上榜心法》國家考試為什麼會長成今天這個樣子?

photo.php.jpeg

上一篇文章跟各位同學提到不同人格特質
在國考上會遇到的盲點,今天則為大家深
入分析,為什麼國考會讓不同的人陷入不
同的盲點之中。

王爵老師一直認為,治學的基本功就是多
方驗證,大膽假設,然後小心求證,尤其
一個複雜人言人殊的現像,就有必要像瞎
子摸象一樣,從不同人的不同角度來檢視
同一件事,就有機會拼湊出完整的真相拼
圖。

而國考這件事也是一樣的,很多考生一直
考不上,有時候是不了解自己,有時候則
是不了解要考的考試到底本質是什麼,而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一個人了解總體
經濟怎麼運作再來發展自己的個體經濟,
會比一個人什麼情況都不懂就埋頭苦幹拼
命衝更能持久永續。

而我國國考的本質與特色,還有容易讓考
生陷入準備盲點的細節,其實是可以從各
方面搜尋出蛛絲馬跡的。現在就由王爵老
師來為大家揭開這個讓人感覺情理之中,
但又是意料之外的大秘密。

各位同學在思考一件事時,我會建議大家
先以一個普通正常人的思考來推論,因為
事情最後的真相往往就是不同特色的普通
人一起營造出來的,大家可能會想,不對
啊,社會的真相與方向應該是由菁英來規
劃所引導創造出來才對呀,怎麼會是由普
通人建構出來的呢? 且聽我細細說來大家
就會明白。

其實就跟選舉一樣,選舉往往不是選出最
優秀的人,而是選出最能搧動人心的人,
或是看起來最有人緣或人畜無害的人,真
正絕頂聰明的菁英往往領先時代太遠,導
致一般的普通人沒辦法跟得上他們的觀念
,於是乎人類文明的進展一直都很慢,因
為要等所有的笨蛋都觀念跟著進步實在是
要等很久啊。

國考其實也是這樣的一件事。

首先大家要知道,出題委員與閱卷委員也
是人,因此只要是人會犯的錯誤,他們都
會犯,並不會因為他們是教授或菁英就不
會犯下嚴重的錯誤,而且事實往往是,正
因為他們是菁英,才往往犯下的錯誤更偏
執也更嚴重,一般人犯錯了被指責往往會
反省自已,因為自己早就意識到自己不聰
明,但叫一個菁英反省自己可是很難的,
尤其是當他一直覺得自己比一般人聰明的
時候。

沒錯,知識犯子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偏執
,尤其是意識型態強烈的知識份子。而這
種情況就會發生在閱卷與出題的現像中。

國家考試一開始的目的是取才,也就是找
出國家最需要的公職人才,這句話聽起來
很簡單,但其實仔細想起來就會發現根本
一點都不簡單,因為所謂國家需要的人才
到底是什麼,其實不同專家學者都有不同
的意見,而今天我國的國家考試會變成今
天這個樣子,就是這些不同意識型態的專
家學者一起創造出來的,然後有趣的是,
最後的結果其實會跟一群普通人討論出來
的結果差不多,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恐佈
平衡吧。

比較敏感的考生會發現,奇怪為什麼國家
考試考的很多內容都很學術化理論化,感
覺生活中根本派不上用場,例如國文、憲
法等等,另一派的考生則認為,公務員不
就是送送公文做一些行政工作,考經濟學
、政治學、社會學等專業科目到底有什麼
意義,於是學者專家也是這麼想的,所以
學者專家也分成兩派,一派就是通才派,
認為公務員只要乖,認份,守法,聽長官
的話就好,學很多專業根本沒有用,特考
特用才需要特別注重專業能力,高普考試
要找的人就是耐勞耐操聽話辨事的人就好
了,而專業派的學者則不以為然,專業派
的認為,現代社會專業分工愈來愈細密,
因此不同的單位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才,當
然考試也要更注重專業才對呀。

而最後的結果就是通識科目與專業科目都
會在國考中出現,而且比例大約各佔一半
,例如通識派的科目就有國文,英文,憲
法,行政學,行政法等等。而專業派的就
會有各種考科才會自己考的經濟學、心理
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等科目。不過說也
奇怪,其實社會科的專業到後來感覺也很
像是通識科目,因為都沒有什麼絕對正確
的結論與答案,於是這就又成了國家考試
最有趣的地方。

如果是專技特考,例如資訊工程師、會計
師或建築師,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數
學與理工的東西是很明確也不會有爭議的
,因此理工科的考卷非常好改,申論題也
是一樣,正確的計算過程與答案都有基本
上公定的標準與評鑑指標,所以理工等專
業考試基本上是閱卷改分是很難有爭議的。

而社會科目的國考考科就有趣多了,因為
還真的是不同老師改出來的考卷還真的會
因為閱卷委員的主觀認知而有非常大的差
異,法律科目、經濟學、社會學、行政學
、政治學等等社會科目,都有一樣的問題。

於是就有學者提出建議,那為什麼我們不
把社會科目弄得有公定標準呢,例如都出
選擇題的型式,於是這時候就有人舉手反
對了,反對者認為,如果都出選擇題太簡
單,根本考不出考生真正的實力,於是乎
又有學者提出,那我們來出多重選擇題或
複選題,這樣就可以考驗考生真正的程度
了,結果後來發現多重選擇題的題目太難
出,而且往往問的方式太間接,搞到連其
他出題委員也看不懂到底題目在問什麼?

於是大家發現,好像還是出申論題最能考
出考生除了死記硬背以外的分析、組織、
判斷、邏輯、綜合思考以及表達能力。

也有學者提出應該要口試、面試或資格
審查,但大部份的學者自己也承認,口
試容易出現近親繁殖私相授受的現像,
面試也一樣,而資格審查根本對於弱勢
貧困的考生不公平,因為証照或是各方
面漂亮的資歷,都是可以透過錢砸出來
的,這一點從許多大公司的人事部門主
管自己的檢討報告也發現,他們只看面
試者的個人學歷與經歷就錄取並比對事
後這些人的表現,發現誤判的情況還是
很嚴重,因此李安、林懷民、賈伯斯這
種不世出的奇才,資格審查與面試通常
都不會通過。

從最懂考試這門學問的人事行政教科書
也承認,口試、面試是一種不公平的考
試方式,因為太容易因為主考官個人的
偏好與興趣或偏執,就錄取了同質性太
高的一群人,我國以前有一批內閣官員
就被稱之為博士內閣,但卻是貶義,意
思是內閣中的長官學歷一個比一個高,
但卻不食人間煙火,不曉得人民真正的
需要與實務本質的問題出在哪裡,只知
道鑽學術的象牙塔,無法俱備獨立思考
而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判斷力與魄力。

於是正因為口試、面試不公平為人民
垢病已久,目前國家考試的取才方式
主流便仍然是筆試,而且通常是選擇
題與申論題摻雜的筆試。

選擇題的優點就是公平,答案明確無
爭議,而缺點就是題目容易出的太難
或太簡單,導致不是大家都會寫就是
大家都不會寫,大家看四等英文考試
的單字就會發現幾乎選擇題每一題都
會寫,但三等同樣是考單字,則幾乎
沒有一個英文單字是看過會寫的。

於是沒有辦法,考選部只好從申論題
來下手,從申論來鑑別考生真正的程
度,不過,現在問題又來了,社會科
目的申論其實往往沒有標準答案,因
此閱卷委員主觀閱卷造成的不公平就
產生了,而考選部也知道有這種情況
,因此設下一個基本的閱卷標準,也
就是說,儘量讓同一個閱卷委員改的
考卷愈多愈好,因為所有的考生如果
考卷都給同一個閱卷委員改,那麼不
管改寬或改嚴,至少標準是一致的,
而通常在這種精神的設定下,一個閱
卷委員改的考卷約為九百份,而且為
了公平起見,有的科目還規定一個委
員只改一題,而且一個人要改所有考
生的考卷,這樣就會有最大的公平。

但這時候問題來了,特考因為有分區
考試且考的人相對較少,因此由一個
委員改一題且改完所有考生的考卷是
可行的,例如文化行政的考生可能只
有幾百個報名考試,那麼就可以採取
這種改法,但如果是一般行政的考生
且考科是所有行政科目都會考的行政
法時,就勢必不可能由同一組閱卷委
員改完所有該科考生的考卷。

而學者專家當然也發現這個問題,於
是便推出了所謂平行閱卷與複閱的制
度,意思是說,同一份考卷同時給二
名委員看過,如果前一個的委員分
數給得太低而後一個委員分數卻給很
高,主任委員就要把這份考卷挑出來
另外交給另一個委員做三閱,讓第三
個委員去做一個折衷平衡的閱卷。

這樣看表面上好像有解決問題,但其
實大家如果仔細想想,其實問題一樣
沒有解決,因為這會有各種不同組合
產生的不公平,例如有可能甲區的行
政法考卷的同一組委員都改得一樣寬
,而另一區的另一組委員都改得一樣
嚴,如此一來,三閱的功能其實效果
就存疑了。

而且閱卷委員本身還有精力疲乏的問
題,根據國內做過的國考分試效果研
究報告,發現一名閱卷委員改考卷的
極限大約是九百份,如果改超過九百
份,不是精神崩潰就是體力崩潰,而
這就會造成閱卷前後寬嚴不一的情況
發生,最好的情況是改六百份以下就
好,閱卷品質才會有一定的水準,但
改的考卷少又跟我們之前講的讓同一
個委員改儘量多的考卷才公平的情況
產生違背。

所以大家會發現,怎麼改都會不公平
,因此考選部不敢讓考生申請重新閱
卷,只準考生重新查說分數有沒有加
錯,因為考選部其實也知道,重新閱
卷的話爭議可能更大,於是乎,最後
大家都好像有了某種默契,不去觸碰
這個太過敏感的議題。

另一方面,閱卷委員的福利與薪水少
也是一個問題,一個教授演講四個小
時加上車馬費,大約是七千元,而一
個閱卷委員改一份考卷的獎金是八十
塊,因此一個閱卷委員在闈場改的昏
天暗地六百份考卷的話,也只有領
四千八百元,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想
改考卷,或是就算改也改得意興闌
珊,加上改考卷又很無聊,最後自
然閱卷品質會變差。

出題委員也是一樣,薪水不高且出
的題目自己要寫好擬答,然後又要說
服不同學派或意識型態的委員同儕一
起支持共同的標準答案,其實難度都
很高,要公平的話就只能出考古題,
要能測出實力的話就要出冷門或較新
較偏較難的題目,但到底什麼叫做可
以測出考生實力的社會科申論題目呢
,其實不同學派的教授也都有自己的
意見,因為實務派的教授當然會認為
該出實務類的問題,而學術派的教授
則認為出學術界最新的理論才能真正
考出考生的實力,於是我們會發現
就連什麼叫做「測出」考生「真正」
的「實力」,也都有各種不同的見
解。

最後大家就會發現,整個國考的本質
就是「政治」與「各種不同的意識型
態的學者專家」,不斷在對立摩擦折
衝協調下的結果,而不同科目出現的
結果也都不一樣,於是乎,為什麼往
往不同科會出現不一樣的標準高分申
論寫法,也就有跡可尋了,是一種路
徑依賴理論,很難爭論對與錯,而是
歷史演變下的一種過程與政治正確。

而這幾年一直在吵的行政科考科大
變動,各類行政科目合併成一個綜
合行政的規劃,其實也是各種不同
立場的專家學者,一起折衝協調出
來的,然後大家會發現,怎麼改都
會有人覺得不公平或不專業,因為
永遠是抓衿見肘,顧得了一方就顧
不了另一方。

寫這篇文章的意思不是叫大家說
,因為出題可能亂出,閱卷可能亂
改就叫大家亂準備,因為閱卷委員
會還是會討論出一個大致的閱卷標
準供大家遵循,而當我們了解目前
一般人性與當前環境的現實後,我
們就大概可以找出出題委員與閱卷
委員基本的心態與認知水準,也能
夠大致找到該怎麼準備,準備到什
麼程度,申論出什麼樣的型式表現
,最能最大化分數的取得,另一方
面也可以讓自己更有彈性更不鑽牛
角尖,而能最直接去從出題委員與
閱卷委員的立場與難處、處境出發
,寫出他們在目前這種無奈的情況
下,看起來最「正確」「漂亮」「整
齊」「舒爽」的「答案」。

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

《上榜心法》因考生自身人格特質而造成的備考盲點

67444484_1559989404138369_5357776761784369152_n.jpg
很多考生都有因自身人格特質而造
成的備考盲點卻不自知,因而不斷
重覆同樣的錯誤準備方式,於是成為
萬年考生且還找不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版主曾經針對這個現像訪談過許多準備
多年卻仍然落榜的考生,經過深入分析
後,發現這些萬年考生都有屬於自己的
獨特罩門卻無法有效的去處理改善。

有一次筆者參加台北捷運的口試出來,
遇到一位政大法律系畢業的高材生,我
們彼此交流了一下,知道對方的筆試分
數,我發現很奇怪,他居然筆試分數比
我還低,等於是吊車尾進口試資格名單
,當然我們知道有口試的考試通常都不
會太公平,有的考生明明筆試分數比平
均分數高很多,但在口試時卻被刷下來
,這種考生會覺得很不公平,因為實際
上口試還真的不俱備鑑別是否符合工作
要求的信效度,除了健康檢查或上機考
式是真的比較科學與公平外,口試感覺
就像是錄取單位的選妃大會,因為大家
想想看,怎麼可能因為五分鐘的答辯就
知道這個人適不適合這個工作呢?
所有會來參加考試且願意交報名費的人
,不可能在口試時被問到說「你以後會
認真工作嗎?對這份工作有期待與理想嗎
?」這種問題時,回答「其實我不是很想
做這種工作,我只是暫時走投無路,隨
便考個國營事業糊口飯吃」或是「我認
為這份工作沒有什麼發展性」這種心裡
的實話,每個考生一定都說自己準備充
份,對這份工作很有憧憬,會認真完成
主管交辨的任務,然後肢體測試搬消防
器材也會特別靈活與熟練(當然捷運口
試就是測試將滅火器從乙地搬到甲地,
但請問這與適不適合當捷運的司機員
有什麼關係,當然我們不能說完全不
相關,但實際上這種正常人都做得到
的動作,到底在口試場合中可以測到
什麼?

所以其實所有考生都應該發起國家考
試禁止口試的要求,因為公家機關私
相授受與近親繁殖的現像非常明顯,
國營事業如台電、中油、台水、郵局
都有口試,其實這就是一種非常不公
平的考試現像。

招考簡章上會寫不歧視性別與年齡,
但實際上口試時就會因為性別與年齡
將考生刷下來,於是我們就會想,那
你乾脆就說你不要某種性別或年紀太
大的職員,這樣才不會浪費考生的報
名費還有多年準備的時間與心血,從
這個角度來看,考生應該也要要求考
試院公佈性別與年齡是否在各國營事
業造成錄取歧視的研究報名,例如可
能明明一個女生的筆試分數很高,卻
在台電的面試考試時被刷下來,這樣
就會讓人不得不懷疑,口試背後是有
問題的。

而如果考生事先知道這種可能會不公
平的考試,那可能遭受歧視的考生就
要好好考慮,是否還要再參加可能被
無端刷下來的考試了。

而這種考試上的鑑別度問題與考試
不同考法的背後,都會衍生出考生
在準備不同性質考試上的盲點。

以下列舉數個重要的,因考生人格特
質而忽略的考試盲點。

①文科專長與理科專長的劃分是有問
題的。

就以筆者看到的這位政大法律系畢業生為
例,能考上政大法律的考生程度不會太差
,通常也被認為是很會背的人,但奇怪的
是他卻說他在背捷運相關的一些資訊與知
識時卻很苦手,我一方面會覺得奇怪說怎
麼政大法律畢業的人會來考捷運司機員,
一方面也發現原來所謂會背的人,並不是
所有可以死背的資料都很會背,這有兩種
可能,一種是其實他還是很會背,只是他
自己自認文科強,理科弱,於是在把捷運
當理科的角度來看時,就讓自己背的能力
弱化了,而這也是很多考生自毀長城的地
方,明明可以考高考也有實力考高考,但
就是認為自己程度不高於是只會準備可能
還更難考的普考或初考。另一種原因是其
實他也不是很會背誦的學生,只是因為對
法律比較有興趣,因此準備的效果比較好
,於是我們會發現,文科與理科的劃分某
種程度有必要,但同時也是一種自我限制
的觀念,考生在準備不擅長的考試時,最
好不要有自我制約的限制性信念,要有一
種不管是文科或理科我都能準備的很好的
信心,這樣準備下來才會順利踏實。

②申論與選擇題的鑑別問題

筆者以前遇到一個考生,字寫得很漂亮又
整齊,講話也很有邏輯,但奇怪的是,他
說他每次寫申論型的考試都寫不好,於是
不斷名落孫山,後來經過我仔細幫他檢視
與分析後,發現他有一個致命的盲點,那就
是---他的人格特質不會唬爛也不敢唬爛。

通常女性考生比較容易陷入這種盲點之間
,因為女生的道德水準通常比男生高,如
果不是自己真正看過或觀察到的事實,不
會信口開河隨便劃虎爛,但是男生就不同
了,男生的無恥與嘴炮能力是相對於女性
高的,於是這些男生在考場上如果不會寫
就會開始唬爛的剎有其事,如果邏輯對還
真的會讓閱卷委員覺得有道理。而不敢唬
爛且平常正直知道什麼才說什麼的考生,
在這方面就很吃虧。

「我如果遇到申論題的題目看不懂或不
會寫,我就真的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可是你不是明明知道這是考試,本來
就會有看不懂題目的可能性呀,難道你
連硬寫些什麼填滿版面與字數應付一下
都做不到嗎?」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沒辦法說
謊耶,或是說,我在我知道的部份我可
以寫得很詳細很有邏輯,且字又漂亮版
面又整齊,但是只要是遇到我沒接觸
過的題目,我就會慌在原地寫不出東西
來。」

我那時就在想,這個考生也真是奇葩,
直到我日後遇到更多的奇葩,我這才發
現,原來每個人都是奇葩,只是剛好有
的人的奇葩點讓這個人考的上,而落榜
考生的奇葩點讓這些考生考不上。

還有一種很怪的,就是有的考生實力也
強也會唬爛,但是一旦遇到考試就會肚
子痛或身體臨時出問題,而這點就讓我
懷疑有時候功名利碌是天註定,或是這
個當事人的命運與因果讓此人不得在公
職其門而入,當然這種情況就比較特殊
,但每個考生其實也該思考的是,如果
每次考試都剛好有奇怪的事情發生,那
麼是否一定要走這條路或設考試的停損
點,就是應該要去考慮的事。

③自己認為的細心與精熟程度是與別
人有個別差異的。

我在小時候到大學的期中期未考發現一個
現像,那就是說自己沒有準備且沒準備好
的同學,往往考的比一般同學還好,一開
始我以為是這同學謙虛或藏招,或是故意
示弱,但後來發現其實是這個同學自己認
為的準備標準,比一般同學高很多,通常
這種同學平常上課時就很認真聽講,而在
期中期未考時可能讀的就比較不充份,因
此他會覺得自己準備的不好,但其實他的
實力在平常就有累積了,而他也確實沒有
說謊,考試前一天可能真的都沒有讀完,
但他的沒有讀完與一般同學的沒有準備是
天差地遠,而這也是為何有的考生準備一
年就考上國考,有的考生準備了十年卻還
是差很多分,背後就有這種因素存在。

而細心與自我要求的嚴謹程度往往也是
最大盲點之所在,有的考生生性大而化
之,這種人的長處是很會唬爛但卻不細
心,這種考生應付鑑別度不高的考試是
可以的,但面對強敵環伺一分就差數十
名的考試就會出問題,初考因為都是出
選擇題且高中畢業就能考,因此需要細
心的程度比高普考還高,這也是為什麼
很多唬爛型的考生覺得高考比初考還好
考的原因,不過我這樣說並不是說高考
會唬爛就好,而是說高考的鑑別度有著
兩段式的差異,例如如果你實力堅強
又細心又會唬爛,那你在高考的分數
會很高,此時高考的鑑別度是很好的
,但是如果你只會唬爛又不細心又不
嚴謹,那麼分數也可能會落在高考的
及格邊緣,也就是說,因為申論題型
的分數給分太高且有閱卷主觀加上準
備資料多,都讓高考在上榜邊緣的鑑
別度顯得很不精確。

而對於這種唬爛型的考生,最該去強
化的就是細心與嚴謹的能力,而這種
能力又與唬爛人的人格特質是相反的
,因此到後來,其實每個考生最大的
敵人都是自己,郵局考試連續好多年
博士生都沒有考上,背後其實也都有
這樣的因素在作用著,當然一方面可
能也是這些博士生沒有很認真考,但
最大的可能還是,短期作戰的專業考
試跟長期培養下來的通識與研究能力
,相關性其實不大。

④讀書準備特性的不同

有的人是慢郎中,讀書讀得很慢,但
同時也忘得很慢,有的人是急驚風,
速讀能力很強但忘的也快,我在小學
就發現班上同學有這兩種不同的讀書
特性,然後讀書慢的人通常在大型考
試考的比較好,而讀書快的人在隨堂
測驗的表現比較好,而這也是為什麼
聯考的時候,平常期中或隨堂考試考
的好的同學,有時表現卻比平常考試
成績差的人還差,聯考與國考都是一
種大型與長期準備型的考試,其需要
的記憶方式與讀書特性其實都不一樣
,尤其大型考試更是要針對題目的練
習與模擬特別下功夫,這都讓很多平
常考試表現良好但其實不適合長期準
備的考生感到很吃力。

而且讀書讀的好與考試考的好是兩
回事,國考與聯考這種大型考試對
於考生如何針對考題來做應變的能
力要求非常高,會考試的考生可以
在實力不夠的情況下就取巧上榜,
或許可以這麼說,上課讀書決定一個
考生實力的下限,但能否上榜的分
數上限決定於考生練習題目的實踐。


筆者在《打造你的超級國考記憶腦
- 露西來了》一書就曾經提到,讀書
有五種層次,「粗細微玄妙」而這
五種層次所需要的讀書特性其實都
不太一樣,不同人格特質的人會讀
出不同的層次,而一般考生通常要
把同一本聖經版教科書讀到五遍以
上,才有辨法把「粗」的層次過渡
到「細」的層次,才知道細部的重
點關鍵字如何在考場上發揮作用,
而大部份準備不充份的考生,其實
上考場時腦袋都是糊糊的,加上沒
有經過瘋狂練習考題的自我測試與
自我驗證就上場,當然是慘敗收場
囉。

而慘敗其實還沒有關係,可怕的是
還不知道自己人格特質帶來的讀
書盲點在哪裡,這才是讓人細思極
恐的地方所在。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準備方法》以題目為導向的國考準備方法才是最接近目標的直線路徑

so1_HgEXg_1200x0.PNG

很多國考生一直抱著錯誤的觀念不改,才導致屢
考屢敗,而關鍵就在於準備的方向與方法一開始
就有嚴重偏差。

簡單來說就是,把重點放在閱讀與理解以及把重
點放在練題目與精熟的差別。

當然閱讀與理解與練習與精熟其實並不是對立的
命題,但是,正因為看起來很像,也好像都對國
考的準備有幫助,於是正因為如此「好是最好的
敵人」,才讓許多考生掉進去這個爬不出來的國
考大坑。

我記得我一開始準備國考時,也是以錯誤的觀念
在面對,而連續數年沒考上的結果,讓我開始思
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要反省與檢討出自己真正的問題並不容易,
因為人一邊準備國考時其實也持續在進步,有的
人就是靠硬背考上,有的人則是靠練習考古題考
上,有的人是靠真正的理解考上,而當我們反省
檢討的時候,其實我們很難說自己到底是哪一塊
沒有做到。

而這其實就是非常大的盲點,需要質性研究程
度的洞見,才能看出從量化表相上看不出的問
題。

首先自然是國考要讀的資料太多,所以不管是
死背派還是理解派,都發現不管是死背還是理
解,都有一種背不完也理解不完的感覺。

理解派的人認為,只要看懂了,看多了,知道
該專業科目的邏輯,自然不需要死背,但理解
派的人沒有注意到,只靠理解然後卻不去背專
有名詞、人名、數據與關鍵字的考生,閱卷委
員根本不鳥你,考生以自己懂的方式寫出自己
以為理解的白話內容,邏輯當然不會差太多,
但你沒寫出關鍵專有名詞與術語,委員就不可
能給你高分,理解派的考生太天真,以為多看
幾遍搞懂內容在寫什麼就好了,考試的時候遇
到什麼題目自然能迎刃而解。

但實際上真正考上的考生,還是精熟且練習題
目練習的最勤快與最徹底的考生。

不過說是這樣,練習題目要練的徹底,還是有
前提的,那就是有一定的理解,也死記硬背了
夠多的專業術語,這樣練習考題且針對題型的
變化來做組合應變才有效率,練習也才有意義。

很多考生不管是閱讀還是練習,其實都是行屍
走肉,心根本沒有放在上面,但表面上的形式
都有做,於是時間也花在上面了,感覺也很辛
苦的在準備著,但問題就是沒有真正練習到該
練的地方。

這種「明明沒在準備卻以為自己辛苦的在準備
」,是太多考生的盲點。從做筆記的時候其實
就可以看的出來。

很多考生上補習班做筆記下課後根本都沒在看
,下次上課也沒有在複習上次筆記的內容,他
們一方面覺得自己上課有抄筆記就代表有吸收
有理解,另一方面上課抄筆記可以讓自己心安
,以後忘記的時候回來翻筆記就好了。

但就因為這種偷懶取巧的念頭,反而遺忘的
更徹底,古人為什麼常常有許多人可以過目
不忘,因為他們書寫的成本太高了,而在不
能做筆記但內容又很重要的情況下,他們會
以非常專注且認真的精神與態度,在看第一
次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不容許忘記。

而現代人剛好相反,筆記愈方便,工具愈
好用,手機愈強大,屬於一個自然人該有的
體能與腦力則嚴重退化了。因為大腦很聰明
很取巧,它知道反正工具會幫它記,自己能
夠快樂沒有記憶的負擔當然是最好啦。

而理解派的問題也就在這裡,他們以為看懂
了,理解了,有觀念了就不需要死背,也不
需要練習,反正題目千變萬化,練習固定形
式的題目不如不要練,以不變應萬變就好了
,說不定不練習才更不會掉入題目的陷阱。

而這當然是禁不起實戰的考驗,自古以來
戰爭多算勝少算不勝,豫則立不豫則癈,
沒練習的考生就想上國考考場,除非是天才,
否則根本不可能上榜,而有的考生也真的以
為自己都沒有怎麼準備卻考上了,其實並不
是這個考生沒有準備,而是他並不會特別去
記得自己學思與無形中潛移默化的過程,
例如本科畢業如公共行政系的考生在說自
己根本沒有準備就考上了,國立優秀科系
的大學生說自己隨便讀一讀就考上了,你
還真的相信啊??
他們要不是一開始就有很好的先備基礎,
要嘛就是平常基本功就很紮實,要嘛就
是明明對自己很嚴苛且自我要求高,所
以明明一天讀二十小時卻覺得自己還不
夠認真,這種人嘴巴說出來的「我沒怎麼
準備就考上了」相信的人恐怕要去醫院驗
一下自己的腦袋。

我們回歸主題,國考一針見血開門見山的
解決方案就是寫出閱卷委員認可且喜歡的
答案,因此與題目、答案無關的努力愈少
愈好,而能針對題目與題目背後的問題意
識來回答出又正確又深入且又多的答案,
才是對上榜最直接有力的方針。

而也因此,為什麼書沒有必要從第一頁
讀到最後一頁,因為不是重點的內容根
本就可以跳過不看,當然這裡指的是第
二次複習的時候就不應該再看不是重點
的部份,而第一次讀因為完全都不懂,
自然是要整個閱覽過一遍。

因此合理且科學的準備方法是
①先看歷屆考古題與補習班出的擬答

②才開始看第一遍的聖經版教科書

③針對歷屆考古題與擬答的重點在聖
  經版教科書下做記號並畫上不同顏
 色的線,同時紀錄自己看過幾次以
  以同樣的題目與重點考過幾次,這
 可以讓自己以後執行一本書主義時
 只針對重點與常考的部份來精熟,
  而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從頭翻到尾。

④筆記時只記會考與常考的關鍵概念
  、專業術語、人名、數據、專有名
  詞與關鍵字口訣,為求時效與日後
  看得懂,以電腦打字來紀錄會比較
  有效能,而且各專有名詞與法條的
  、判例、參考資料的關係可以透過
  超連結的方式來建立,這對以後整
 體觀念的建構與複習效果會非常好。

④在執行以上的一本書精熟方案約
   七遍到十遍,且做好了重點超連
  結筆記,就可以拿筆出來開
  始針對考古題做模擬實戰練習。

⑤不管號稱自己理解多少或懂多少,
  都要經過自我實戰模擬的考驗,我記
  得我在考上的那一年有一種非常明顯
  的感覺,那就是我自己在練習考古題
  練到熟透且覺得怎麼考好像考的重點
  都差不多,沒什麼更新的變化可以玩
  時,就發現今年一定可以上榜,就算
  還沒上考場也早就知道自己的實力到
  哪裡了,有趣的地方是,同樣的考古
  題,同樣的重點,沒準備好時與準備
  好了時,看與練習的感覺是完全不一
  樣的,而考古題練到最高境界其實連
  未來可能怎麼出新的題型與變化,都
  有可以預知的能力,當然這裡的預知
 不是指未卜先知,而是在一個完全熟
  透該科題目與重點邏輯架構的前提下
  不管題目怎麼變化,都是萬變不離其
  宗愈變愈相同,這種感覺就像是當你
  熟透了九九乘法的結構,題目再怎麼
  做加減的變化,你都不會覺得它真的
  有在做什麼變化。

  一言以蔽之,你就是熟到了覺得自己
  好像什麼都不用刻意去做,自然就膝
  反射就回答出來的境界。

這也是為什麼考上的考生很難給還沒考
上的考生建議,因為當初理解的順序與
邏輯,都己經內化成為了一種直覺與反
射,當一個人把一件事當成理所當然的
時候,他會對你問的問題感到不解,他
會覺得啊不就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嗎?為
什麼還需要問這種很基本的問題,但他
其實己經忘記,他當初在學這些「基本」
的概念時,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而我們把這個人這樣的境界回頭去解構
,就可以找出每一個建構這種境界的環
節,然後針對這些必要與充份的環節全
力去準備,省略與這些環節無關的所有
努力,才能集中火力達到最精熟最能回
答與應變各種題目變化的焦點上,所以
,考生特別要注意以下觀念且要徹底執
行。

①再也不要做以後自己不會看的筆記

②再也不要把一本書從第一頁看到最
  後一頁。

③筆記的重點至少要複習三十遍,複
   習到精熟熟透如膝反射,才有上考
   場面對不同題型變化的實力,而且
   子彈一定要夠多,因為上考場絕對
   會失常,絕對會忘記,而忘記了一
   半還有一半的子彈,且這些剩下的
   子彈還是別人的二倍以上時,才代
   表俱備考上的實力。

③歷屆考古題至少都要練習擬答三遍
  以上,而且都要親自手寫過,知道
  什麼時候該空格,一行要寫幾個字
  ,一題要寫幾行,什麼時候使用不
   同的寫法,不同考科需要什麼不同
  的行文架構,版面整齊綱舉目張都是
  基本功,遇到偏冷新難的題目時有什
  麼可以應變的套路與公式,如何最大
  化自己的優勢,最小化並掩飾自己的
  不足,如何轉移閱卷委員的注意力來
  達到調虎離山的效果等等,這些關鍵
  概念在《打造你的國考記憶腦--露西
  來了》一書中都有教,還把每一段起
 承轉合該寫什麼轉折詞與助語詞的公
 式都告訴你了,不過有了公式與套路
 還是要自己真的練習再練習,才能真
 正發揮這些公式與申論字典的效果。

其實考生準備到最後一個月通常會發
現,自己太晚練題目了,讀了那麼多
書發現一看到題目根本都寫不出來,
這才明白,寫題目與閱讀理解的腦
袋,根本不是同一顆啊。

考生一直在加強那個上考場時派不上用
場的腦袋,根本是在惡搞自己,因為人
的大腦思維邏輯其實是非常線性且僵化
的,當遇到題目時要重新組織出原先存
放在大腦以為自己己經理解的這些資訊
,其實等於是重新建構一個邏輯了,因
此練習題目的背後就是在練習建構各種
不同思維線且能對症下藥針對題目回答
的邏輯,可沒有一開始自己以為想當然
爾的那麼簡單唷。


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申論技巧》如果我自己是出題委員與閱卷委員

索引.jpeg
針對申論的寫法,其實有不少流派,有的主
張寫重點就好,是否文筆優美不重要,因為
考試時間緊迫,也沒有太多時間讓考生想太
久文章如何舖陳,有的則主張一定要綱舉目
張,至少要有一定的表面效度且符合該科的
格式慣例,這樣寫出來的「重點」,閱卷委
員才「看得懂」或「想看懂」。

就如同理解重要還是背誦重要,也一直在國
考界有兩派的主張。

不過口訣王筆者覺得,其實最關鍵的判斷點
其實是你自己,應該是要由你自己來想像自
己是出題委員與閱卷委員的話,你會怎麼出
怎麼改,然後你自然會明白什麼時候要寫重
點就好,以及什麼時候一定要照格式與架構
來寫,才可以把分數最大化。

考試其實就像是男生追求女生一樣,男生不
能只是想我辛苦的付出女生就一定要接受,
而是反過來想,如果我是女生,我會不會接
受自己目前這個條件下男生的追求。

舉例來說,有的男生覺得自己幫女生做事,
很勤勞的為女生迎來送往,送女生東西,請
女生吃飯,不斷的討好女生,女生就應該喜
歡他。

但從女生的角度看來,男生幫女生做事或討
好女生,反而會是一種自貶身價的動作,因
為如果男生這麼好,男生很有自信,怎麼還
需要透過刻意的討好來追求我呢,於是許多
男生覺得對追求有利的行為,反而是女生不
想理男生的原因。

於是我們再深入分析,男生在什麼情況下做
的行為才會得到女生的芳心呢? 當然是女生
希望男生做的行為,而不是男生覺得男生自
己認為對女生好的行為,大家有看出這兩者
微妙的差異嗎?

一句話可以精準的表示出其中差別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

意思就是說,要在一開始女生對這個男生基
本印象良好的情況下,男生做的行為才會對
女生有意義,也才比較會被女生接受,否則
再怎麼勤勞或討好,沒有真正命中女生在意
的點,那麼只會是徒勞無功,事倍功半。

比如說一般男生互相能接受的三階段基本上
會是如下:

①第一階段至少要看得順眼
因為如果實在太醜,那麼就算這個人文武全才
那麼對感情似乎也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我們
會把很有才華的人當朋友,但很有才華卻在性
別魅力上不合格,我們其實並不會想跟這個人
有進一步的交往,除非這個人才華高到能不斷
解決我們的問題例如救了妳老爸一命之類的,
否則他或她再怎麼聰明有才,跟我們也沒什麼
關係。

②第二階段看麵包
所謂貧賤夫妻百世哀,一個人如果先天失調那
麼就要透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有的男生看起
來不起眼,但是有男子漢的魄力或是有錢,其
實也是可以透過經濟能力來打動女孩子的芳心
,因為錢是男人的膽,有些事原來不敢做,有
錢就會敢做,倒不是說暴發戶土豪就能追得到
女生,而是許多追求的手段透過金錢才能有最
好的效果,某種程度來說,男女的關係背後也
有經濟學上的供需平衡,例如郎才女貌,就是
以男生的才華抵換女生的容顏,而有的漂亮的
女生沒有氣質因此欣賞有氣質的男生,或是有
的女生有戀父情結,都會構成不一樣的交換條
件,因此男生就必需透過各種方法與手段來達
到專屬於當事者想要的特定條件,自然就能讓
這個感情交易能夠成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
浪漫的純純的愛情,但背後其實往往是雙方經
過精密算計後取得平衡的結果。

③第三階段看個性
看得順眼,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還不代表這
兩個人相處可以長久,任何條件經過時間的洗
禮後都會邊際效用遞減,一開始看很順眼的臉
,會因為相處久了發現是公主病而覺得厭倦,
一開始覺得很棒的富翁男朋友,久了就覺得是
充滿金錢俗不可耐的土豪暴發戶,久而久之雙
方就會開始同床異夢,愛情的本質某種程度是
種族之神的騙局,當兩人在一起生小孩過了十
八個月,通常就會看到愛情的盡頭,因為荷爾
都分泌完了,那種愛情的迷醉與激情,也就歸
於沉寂。於是乎最後能讓雙方在一起的還是在
個性,這也是為什麼夫妻最好是在友情相知的
基礎上建構愛情,會是比較保險的關係,否則
當愛情的麻醉藥退去,雙方才發現自己根本不
了解對方,個性與價值觀差異又太大,通常離
婚會是免不了的結果,而這種現像在這個時代
更是明顯。

其實以上三者彼此之間也是一種互相補充的關
係,個性不好沒關係,給錢就好,有的老婆已
經不在乎老公沒有情調不浪漫了,只要按時按
月把錢交到老娘手上,你個性再怎麼差都沒關
係,反正不要跟老公一直相處就好了,有的夫
妻則是經濟可能不好,但看得順眼且個性相契
,那一起安貧樂道也是很好的伴侶。

好,那如果男女彼此契合的要素如上,考生與
閱卷委員的契合一樣可以看到同樣的邏輯。

①至少要先看的順眼
所以說為什麼申論的格式最好要正確,因為
如果你看起來讓人覺得不順眼,除非你很有
錢或個性與才華超好,人家才會願意重新看
得上你。對於閱卷委員而言,格式正確,綱
舉目張,字寫得整齊美觀就是第一道門檻,
能夠通過第一道門檻的考生當然就可以得到
委員不錯的印象分數。

②要有錢
我認為這裡的有錢就是指量化上足夠多的關
鍵字重點,為什麼申論題有的考生居然能夠
拿滿分,那就是因為這個考生把這個題目該
出現的關鍵字重點全部都寫出來了,而且還
超量,有的考生很天真,以為有寫到自己認
為的重點就可以得高分,其實在閱卷委員的
心中,重點不只有從簡單到難的層次,而且
還是愈多愈好,所以考生不只要能回答到問
題想問的答案,連補充以及更進一步的解決
方案與其他重要參考資料,也都寫出來才
能最佳化並最大化分數,有的考生字窵得醜
,然後也沒有綱舉目張照格式,但一樣拿高
分,就是因為他有錢,他有滿到爆出來的關
鍵字重點給閱卷委員感覺很強,於是就不在
乎他格式與架構上的缺點,但其他人可能誤
以為他這樣寫才是對的,但又寫不出同樣紮
實的重點,這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其實這
也是很多上榜考生經驗談的盲點,有的考生
莫明其妙考上,就以為自己的方法別人也能
用,但其實就如同這個有內容但格式不講
究的考生,不是每個考生都能寫出內容紮
實的文章,而不知情的後輩卻以為原來申
論不重視格式只要寫重點就好,那就是犯
下了大錯。

③看個性
「王八看綠豆,看對眼才重要」
你以為的重點不是重點,委員認為的重點才
是重點,正如同你認為自己帥就好,但人家
偏偏是個重才華勝於臉蛋的人,那你再怎麼
帥都跟人家沒關係。
其實這就是比較專家領域的部份了,考生要
讓委員覺得你與他個性相合,觀念相契,那
麼當然是要用他聽得懂也喜歡看的語言與專
業術語跟他溝通,而不是以你自認為看得懂
寫得好又專業但委員不願意接受的方式來
圖強迫委員給你好的分數,而個性這種東西
是很抽象的,有時候沒有明確的邏輯,例如
國文的作文申論寫法與法科的申論寫法其實
不同,法科的申論寫法與社會科的申論寫法
其實重視的點也不完全相同,就連同是社會
科學的社會學與行政學,申論的寫法一樣會
有自己這科多年的閱卷與給分慣例,必需從
歷屆考古題擬答中歸納分析出屬於該科的潛
規則與慣例,有的科目則是因為教授本身背
景的不同,給分也就自然有寬嚴不一的標準。

例如心理學其實是理科教授改的,所以改
法與標準與社會科學的教授或法科教授
不一樣,而理科的醫生教授是學霸,自然
分數不會給得太漂亮,而很多考生以為心
理學看起來很有趣很人性化很「社會」化
,就以準備社會科學的方式來準備,最後
卻發現問的都是一些生理刺激的理科問題
,當然是考試現場大崩潰啊。

因此綜上所述,考生應該要有一種從出題委員
與閱卷委員的角度出發來回頭檢視自己準備方
法的能力,否則你一直認真辛苦的準備委員不
想看也不想關切的部份,那不是很白痴嗎?

不過,沒有錯,多數的考生就是那麼白痴

有的考生只知道自己埋頭苦讀,買了一堆
書然後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最後分數
很低,明明很辛苦也很努力啊,而這就跟
那個一直追不到女生還怪女生沒長眼的男
生一樣,根本方向與重點都搞錯,難怪一
直失敗啊。

其實從男女的角度回頭看一個考生怎麼準
備考試,你就應該要知道為什麼一本書主
義,考古題主義,狂練狂寫自我測試主義
很重要的原因,因為這些主義都是針對閱卷
委員的角度回過頭來檢視的方法,當然會是
最有效也最能讓委員青睞的重點啊!!


在《露西來了》一書中,筆者也有針對閱卷委
員與出題委員的心理來分析考生應該如何應對
的方案,值得細細品味參考唷。

15562043227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