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上榜心法》你怎麼知道老師講的都是對的?

My Cover Design.png
做個預告,口訣王作者群的書快要出版了,
最近這幾天會為大家說明新書的大要,書的內容
沿續著部落格的精神,是積極充實快樂與激勵的
,而內容不同於部格格文章的散文風格,而是有
組織有架構的完整系統,將為考生帶來全面宏觀
的視野與具體有效的上榜攻略。

寫到這裡,筆者一直有些話想跟讀者說,那就是
你到底怎麼判斷老師講的是對的呢?

筆者記得我以前剛參加國考的時候,也是什麼
都不知道,然後笨笨的依照自己的預設概念去
找人問相關問題,卻忘記貨比三家,一定要找
到各種不同立場與角度的人來比較他們的觀點
,而正因為一開始不懂,問到了不對的人,於
是前二年考試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但對方也不是故意騙我,而是他只知道自己的
情況卻不明白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他一樣。

那時我記得這個補習班名師告訴我,行政學
一定要準備至少二年才能精熟,有了行政學
的基礎再來準備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才能真
的準備好。

於是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準備行政學,也導致
另外二科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但後來當我
真的搞懂行政學的奧義後,發現這老師根本
亂講,行政學確實有一個系統,但更像是大
拼裝車,是一種把政策面、管理面、
資訊面、方法面都涵蓋近來的大雜繪,因此
除了行政學的歷史與沿革有繼承性的系統需
要基礎外,根本是可以跳章閱讀也不影響吸
收的品質,因此說要準備二年是錯的,說有
行政學基礎才能理解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也
是有問題的。

後來我更發現,弄懂了行政學跟申論考試把
行政學申論寫得好也是兩回事,還不如直接
研究考古題然後知道怎麼把重點寫得綱舉目
張且大量羅列關鍵字還比較重要。

因為,你的理解與委員的理解是兩回事,但
關鍵字不會有認知的問題,寫得出關鍵字委
員才會「知道」你懂,考生在文章中解釋自
已對行政學的理解與認知其實很危險,唯一
可靠的就是如何呈現關鍵字與營造看起來對
的關鍵字組合,當然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判
斷會不會太簡單武斷,但如果我們有在看政
論節目應該就會知道,那就是有多少個學者
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觀點與喜好,但重點卻
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那些關鍵字永遠不會
變,永遠是那麼的政治正確,例如民主自由
,平等公益,重視弱勢、機會平等、罪刑法
定、一般原理原則等等。

此外筆者那時也搞不清楚狀況,以為買了坊
間三千塊的套書就可以去考高普考了,後來
才發現,捷運、郵局這種難度較低的考試才
能只看套書就考上,要考上難度等級高的高
普考試,沒有補習只靠自己理解其實是很吃
力也沒有效率的。

而我們去諮詢專家時,專家也可能會有盲點
,尤其有的補習班補習的科目不多,就會潛
在的影響你去報名他有開課的科目,導致你
選了一個其實不適合你的考科,只因為最適
合你的考科這間補習班沒有教。

各位讀者大部份都已經成年,照理來說人生
的閱歷也有一些,而人生閱歷最關鍵的就是
所謂的獨立思考,也就是一個人從過往對自
己所了解自己的經驗中,去過濾與判斷別人
話中最適合自己的建議,例如如果一個人明
知道英文是自已的罩門,就避免去考英文佔
分數比例高的科目,當然大家會想這不是癈
話嗎? 但有趣的是這最基本的錯誤還是有一
堆人在犯,經濟學講總體經驗與個體經濟,
只會看書或聽他人理論建議的人就像只去
鑽研總體經濟學而忽略了個體經濟學,於
是你當然知道鴻海或台積電會漲,但跟你
沒有關係,因為你又沒有錢去買股票。

因此對考生而言,只有自已最了解自已,
而別人的建議千萬都不能隨便就相信,而
是應該先從自己過往的經驗中去推敲判斷
到底這樣的話是否可信。

一般來說,最合理的判斷原則就是三角
檢定,也就是一個問題至少要聽三個不
同立場的人給的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個諸葛亮勝過一個豬哥亮絕對是沒
錯的(疑,是不是哪裡寫錯)。

而三角檢定法不能只設定在一個問題一
個層次,而是關於國考的各個面向都應
該做三角檢定,例如從出題與閱卷委員
的角度出發來看考試,上榜的學長姐角
度、老師的角度、競爭對手的角度,還
有,自己的角度都要全面檢視比較過。

而當考生徹底做了這樣的調查工作,將
會發現這些不同立場的人雖然說的都不
太一樣,但慢慢會浮現一個共同的基礎
框架使這些人產生表面不同但內在基礎
卻一致的核心洞見。

而愈能精準掌握這個核心洞見,就愈來
愈俱備「預知」的能力,也就離上榜愈
來愈近了,這就像是一個人玩走迷宮遊
戲,知道出口後再回來找入口,遠比只
知道入口不知道出口的人,容易破關的
太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