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上榜策略》談「速讀」背後的好奇心與問題意識

 

好奇心一隻貓.jpg

今年度的高普考成績剛出爐,考
生普遍反應考題很活,而且常考
出該科本來不會出的他科題目,
例如在政治學中考憲法的題目,
在行政學中考政治學的題目,然
後一些比較冷門的法條也開始出
現在考試中。


在這種情況之下,只看考古題就
不夠用了,因此練習考古題搭配
速讀就有必要,而速讀搭配一個
強烈的好奇心,會有一目十行,
同時過目不忘的效果。




傳說好奇心可以殺死一隻貓

但其實

好奇心也可以讓考生金榜題名

尤其考生懂得怎麼使用好奇心
並以此做為基礎來發展讀書時
的問題意識。


哈佛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發現
人類有十六種最基本的欲望

分別是

性愛,愛情,友情,理想
平靜,報復,身份,體育
自由,囤積,好奇,權利
獨立,歸屬,榮譽,家庭


而金錢不算的原因是,金錢是
可以用來滿足以上原始欲望的
工具。

只是人類到後來一方面認為有
錢可以同時滿足以上目的,而
慢慢將工具變成目的。

而實際上金錢算是次級欲望,
以上的十六種欲望才算是原初
欲望。


而我觀察許多考生,大部份都
有對自己了解不足的問題


就算不是考生,也常常因為搞不
清楚自己欲望的本質與矛盾,
因此常常做一些進一步又退二步
的行為。


例如,如果覺得平靜重要,那就
要捨棄報復的欲望,因為這兩種
欲望是對立的。

不過二元對立彼此之間也會出現

相生相剋的特性,因此有時會出現
一種物極必反的現像。

就像是有的人平常脾氣都很好,
但一發起脾氣就會驚天動地一樣。


而獨立與歸屬感也是兩種矛盾的
欲望,例如男女在一起是希望彼
此有個歸屬,但在一起久了,會
覺得新鮮感不夠了或是覺得被對
方管,於是又產生了一股反抗的
力量,也即獨立自由的要求。


有點親密又不要太親密於是成為
一些人交朋友的安全距離。


而人的一生就是被以上十六種欲
望拖著走,如果可以將這十六種欲
望排列好,知道什麼時候強力發
展欲望與什麼時候收斂,退的時
候退,該進的時候進,就會有

四兩撥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準備考試時或上考場時也
是一樣,很看當下的狀態與當下
的欲望情境是否相容。

命理學之所以出現流年的這個概
念,也是因為如此,人生不同階
段的心境在面對不同欲望時的效
果不一樣,也因此考試有考試適
合的黃金年齡,結婚,就業,生
育,工作,養老也都是如此。

好奇心被哈佛大學教授認為是推
動知識份心求知與做研究非常重
要的欲望。


而且最好是自動自動的好奇,而
不是被動要求的好奇。

也就是說


考生雖然是因為想要有一個穩定
的工作才來準備考試,有一種被
迫讀自己不想讀的書的感覺。


而這種感覺會造成潛意識的一種
逆反,就是明明不想吸收知識卻
被迫硬塞,這對記憶是不好的,
因為大腦其實有自已一套記憶的
原則,你愈是想逼迫它記,它雖
然表面上聽你的話,讓你覺得它
好像記住了,但因為長期的潛意
識知道這東西是短期被你強迫記
的,於是大腦實際上會認定這是
一種垃圾知識,會抗拒去理解它
與接受它,而考生就不能讓這種
潛意識厭惡考試資料的情況一直
持續,因為國家考試需要長期記
憶,逼自已讀死書然後死記硬背
對考試是短多長空,很難維持好
的狀態到考試那一天。

也因此,我們要催動我們的好奇
心,也要進行好奇心管理。


考生可以有的好奇心思考如下:


我參加考試不只是為了考上得到
一個穩定的工作,我也同時想要
知道我能不能透過努力來讓自己
的腦袋變聰明,吸收這些被專家
學者都認為一個公務員應該知道
的知識,到底這些知識為什麼會
成為公務員考試的內容,我想要
了解來龍去脈,同時思考這些東
西如何應用在生活中。


為什麼申論考試在國考中是重要
的得分形式?寫文章寫的好為什
麼在這個時代那麼重要?我能不
能在透過練習國考申論的過程中
學會怎麼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
學會說話與寫作讓人覺得有說服
力,這對我未來人生各個面向的
發展都很有幫助。

我也好奇申論寫作的本質還有怎
麼運用文字與語言讓他人對我們
心悅誠服的心理過程,能夠透過
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知道申論寫作
的原理與方法實在是太好了。


為什麼一樣都是教授,閱卷委員
改考卷卻有很大的主觀認知,不
同科系的教授為什麼給分的標準
還有偏好會不一樣,這背後一定
有一個很有趣的心理邏輯,透過
考試可以知道原來這世上有這麼
多不同類型的人,對同一件事可
以有這麼多不同的看法,實在太
有趣了,有時候明明看起來沒有
問題的回答,在這些閱卷委員的
角度卻能夠出現不一樣的詮釋,
還能發現正常人與變態或是偏執
狂之所以不一樣的原委,實在是
太有趣了。


國考這些資料,不論法科或學科
對一個人的基本生活其實都很有
幫助,刑法可以幫助我們抵抗他
人或政府的欺侮與壓迫,民法能
讓我們知道怎麼保護自己的財產
,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行政學
,政治學、管理學等學科讓我能
夠了解國家怎麼管理人民,公司
怎麼管理員工,不同立場的人遇
到衝突怎麼談判解決的各種方法

除了記專有名詞比較辛苦以外,
其中都有許多值得學習的人情義
理。

而記專有名詞這件事也可以做為
一種記憶遊戲來玩,當作腦袋的
一種鍛鍊工具,當從不同角度看
待一件事物,就會有豬羊變色截
然不同的效果。

苦之又苦,不以為苦

人生如果是苦的,能夠將一般人認
為是苦的生活過得快樂,將一般人
認為無聊的東西從中挖掘出樂趣,
那就是一個人活著最高的成就,而
且還很有意義。

因為人生如果本來被設定成怎麼樣
才有意義,那就會顯得沒有意義。
因此我們透過內在世界的轉變與視
野的轉換來讓自己保持長期愉悅與
快樂,用更敏感的心靈來感受愛,
靠自己來創造意義,這才是人活著
最大的意義。

藉由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把這些對
人生這麼重要的知識都吸收,還
能因此得到一個穩定的工作,這
麼好康的事只是因為被包裝成考
試,然後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準備
的很辛苦的樣子,但其實透過考
試動腦袋就能得到穩定的工作與
收入,還有各項福利以及被認為
考上公務員好像很厲害的虛榮感
與自信心,好處這麼多,缺點這
麼少,為什麼大部份的人聽到考
試讀書就避之唯恐不及,實在是
太有趣了。


然後透過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發現
自己原來是一個粗心的人,不知
道魔鬼藏在細節裡,也發現自己
是一個好面子的笨蛋,明明有問
題只因為怕被笑就不敢問老師,
這種心理的缺陷與脆弱因為準備
考試的過程中而一一現形,然後
活到一段年紀才發現原來人生必
需要透過自己去努力去爭取,去
吸收知識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才
能真正過獨立自主的生活,如果
不是為了參加考試,自已還一直
沒有意識到穩定的工作對一個人
有那麼重要,還有自已各種優點
與缺點也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一
一浮現,透過準備考試就可以因
此徹底的了解自己,實在是太有
意思了,這其中的原因與細節我
都想知道。


於是,考生在好奇這一切的過程
中,不只了解了何謂公務員考試
,也因此真正的了解了自己。






2022年1月5日 星期三

《上榜心法》從集體潛意識談「考運」與「開竅」這件事。

 

事業線.jpg

上圖圖示藍色線為事業線,又稱命運線

大部份的考生隱約相信考運,也因此
在考前或過年的時候總是有一堆考生
會去到廟裡向文昌帝君祈求考試順利
金榜題名,就算沒有那麼相信神明的
考生,也會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
其無的心態來面對考運這件事。

這很像是就算一個人就算宣稱自己不
相信鬼神,但叫他晚間去墳墓或去殯
儀館過夜,並給他一筆豐厚的報酬,
大部份的人還是不敢去。
這其實也透露出一個訊息,那就是,
大部份的人對於未知的世界是害怕的
,而且至少百分之五十的潛意識相信
有股冥冥不知可的力量,在影響著這
個世界的運作。

就算信仰不同的宗教,依然會有交叉持
股的情況,例如信仰基督教的華人,也
同時會有積功德有助上天堂的觀念,
就連壞人在殺人的同時,也還記得要將
受害者的眼睛綁住,以免該受害人的亡
魂記得加害人的臉而找上門報復。

筆者因為也對命運這件事感到好奇,所
以對於各種關於命理學的工具都有涉獵
,期望以中立科學的精神來統計與比對,
我本身其實並沒有立場,因為我一方面
希望命運是存在的,這樣代表這世上有
因果報應有真理公義,但另一方面我又
相信事在人為,人應該可以靠努力與善
良來開創自己美好的人生,命定論很容
易就選擇與命運妥協,然後自己放棄各
種更積極有效的態度與方法。


而我覺得這樣中立的立場基礎很好,有
助於我去研究到底命理學準不準確。

到底命理學準不準?如果準的話?準確
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以下是筆者目前的
研究心得報告,跟各位同學作分享,某
種程度或許可以幫助一些同學找到心中
的盲點,因為命運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
信念,也間接影響這個人對於考試的自
信,態度還有方法。

●手相準確度相當高,準確度約有七成。

筆者是當兵時為了諂媚學長而去學手相
,看手相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透過看
相這種方式來間接稱讚別人,然後這個
被間接稱讚的人就會覺得很爽,於是相
對的也會對這個看手相的人有好印象,
話說我覺得我透過看手相好像會有變成
心理諮商師的感覺,因為在一方面會變
得很會察顏觀色,一方面變得很會說話
,然後間接營造出一種知識領袖的權威
感,而也因為這個技能,我當兵放假都
放超爽,而且明明體能不好還可以得到
許多軍中的榮譽與獎狀。

而別人在集合場晒太陽作訓練,我在輔
導長室幫輔導長看手相與面相。

我發現同時自已也變得很會說話,例如
看到這個學長或長官其實是剛敝自用冥
頑不靈,我就講成意志堅定且擇善固執,
這會讓長官聽起來覺得我很了解他,我
後來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對自己生命的
來源感到好奇,會想了解自己從何而來
,為什麼會是今天這樣的個性與遭遇?

大部份的人對於了解神秘學都很有興趣
,而這也是為什麼電視節目《關鍵時刻》
長年以來都很受歡迎,因為從外太空聊
到內子宮的各種神奇古怪之事,是大部
份的人都感到興味昂然的。

●命運會影響一個人相不相信怪力亂神

一開始我也只是好奇,而且學手面相
可以用來把妹以及增進人際關係,所以
我很喜歡幫人看相順便驗證其準確度,
但後來我發現當我閱人無數,看相的經
驗豐富以後,還真的發現人的命運在手
上可以呈現出一定的規律,而且是一種
動態的變化,例如我曾經看到有的人事
業線居然會先橫向發展然後才向上走,
一般人的事業線很少會這個樣子,正常
都是直線向上走,而這個朋友的手相先
橫向再直上,很可能代表的是他那幾
年都沒在工作沒在上班,所以事業線完
全呈現停滯的狀態,而且還有二個時間
點都是這個樣子,結果當事人說,那兩
個時間點他在監獄,所以當然是沒有任
何事業的發展,這個案例讓我驚覺,沒
想到手相還能看出一個人會不會坐牢,
還有坐多久。


太陽線.jpg

上圖的頭腦線又稱為智慧線,代表一個
人的邏輯思維傾向。

而且從手相還可以看出這個人比較相信
科學還是比較相信玄學,例如如果智慧
線也就是頭腦線比較平,就會比較科學
而相對比較不相信宗教與鬼神或算命,
但如果頭腦線向下彎曲的幅度大,那就
容易相信玄學與神秘學,同時也比較有
直覺與感應的能力,而因為右手的手掌
右下角為月丘,象徵一個人在神秘學這
方面的天賦、能力與態度,而就我個人
的實務經驗中發現 ,男生的頭腦線確實
比較平直的比例比較高,而女生則是彎
向月丘的比例比較高,因此從這點來看
女生的直覺通常是比較準確的。

此外女生的事業線相對於男生也比較淺
,有的還根本沒有事業線,以前的命理
師認為這是因為以前農業社會男主外,
女主內,而作家事照顧小孩不算是事業
,所以女生沒有事業線是很合理的,
而就我實際統計的經驗,確實女生在事
業線相對於男生比較淺,或者比較容易
有中斷或彎曲的情況,例如懷孕或人事
問題而沒有繼續工作,這一點讓我也覺
得很神奇,因為如果照一般科學家的邏
輯分析,一個人的手紋不過是因為長期
彎折自然形成的線路,那為什麼會有的
人比較深有的人比較淺,而如果深淺都
一致那也沒話說,但有的人就是部份的
線路深,部份的線路淺,這就完全不符
合一般人認知的手紋因為依使用程度而
出現不同的差異。

而且每個人的手相完全不相同且手紋
豐富度多到誇張,也讓人覺得到底演
化出不一樣的手紋是可以衝三小,難
怪就連西方世界也說,上帝在一個人
出生前,就在一個人的手上寫下了預
言。


而筆者因為曾在不同的公家機關服務,
因此也一直好奇公務員的手相是不是
與其他人不一樣,合理的推論公務員
通常個性比較平實穩定,因此事業線
不管深或淺,至少都會夠穩定綿長,
不會有中斷或彎曲的情況,或者是有
很多條,因為如果有很多條代表同時
有好幾個事業在進行,而公務員至少
表面上不能兼職或兼差,因此邏輯上
事業線只會有一條主要的,就算有其
他事業線也會相對的比較不那麼明顯


而果真我調查公家機關人員的手相,
確實是事業線相對於一般人長且持
續沒有中斷。

太陽線.jpg

另外,公務員也常常會在無明指下
有一條直線,這代表成功線又稱之
為太陽線,有一些一直考不上考試
的考生,我發現不是沒有這條太陽
線,就是有太多條太陽線,這條太
陽是用來輔助事業線,也同時代表
心想事成的能力,而如果太多條代
表這個人興趣太廣泛很容易分心,
什麼事都想做但什麼事都只做一半
,也就是缺乏專注的能力,而決定
於一個考生能不能考上的最大因素
我覺得不是聰明才智,而是專心專
注且長時間維持的能力,因為我也
看過很聰明的朋友,外語能力,程
式能力還有數理邏輯都很強,但就
是公職考試履考不上,而且還是考
他比較擅長的理科,後來發現他就
是興趣太多,什麼事都想做,於是
每次看書或準備考試都會被其他領
域的事物分心,最後總是名落孫山。


太陽線.jpg

上圖的太陽線又稱之為成功線,如果
太多條就代表同時對很多事有興趣,
這其實不太好,代表備多力分,不過
這種手相的人比較不會走極端,因為
興趣廣泛,通常比較好相處,也比較
不會鑽牛角尖,人生就是這樣,考公
職某種程度需要專注與堅持,容易分
心是一大致命傷,各位同學要非常注
意這一點,因為我看過許多屢考不上
的考生,都有這種分心且不把時間都
花在準備考試上的毛病。


另外可以考上公職的手相還有一些
特色,就是姆指會比較長,長度的
指標為至少要到食指第三指節的一
半高度,這在手相學的意義代表自
信,也代表學術能力,一般來說文
官或者是所謂的幕僚,比較會做計
畫還有提出建議,比較會天馬行
空的詮釋自己的理想,而執行力
強的人的手指就會相對比較短,
因為這種人比較務實,因此工人或
是大企業家往往手很厚實手指相
對於手掌比較短,手指長的人代表
比較喜歡動頭腦而不喜歡動手,
尤其姆指代表一個人的自信,老實
說考試有自信真的很重要,就算準
備不夠充份也要相信自己短期衝刺
或臨場發揮的能力比別人好,也要
相信自己的考運比別人強,而通常
這樣的人也比較能堅持準備到底,
畢竟什麼叫做準備充份其實是很主
觀的,而且每個人也都有自已的長
處與弱點,一個有自信的人有比較
高的機率在長期準備的考試中獲勝


筆者其實一直對於要不要跟考生講
命理會影響考試這件事也有點猶豫,
因為其實筆者一方面相信人依自己
的命運來走會比較順利,也就是天
人合一,永言配命,但也同時相信
人定勝天,人可以透過努力來改變
自己的命運,後來我發現其實命運
這兩個字同時就包涵了這兩個意義
,命指的是上天給一個人的先天基
礎,也就是在一個人還沒出生前就
配置給一個人的牌,例如父母,環
境,基因,而運則是當事人如何透
過自己的努力來打這副牌,就像玩
大老二,一個牌沒有那麼好的人,
一樣可以透過策略與智慧,成為最
先把牌都打完的那個人。


而也因此我認為手相與面相比較準
確,因為手相與面相會變,例如手
紋與臉的氣色還有眼神,都佔很大
的加權影響指數,而且氣質,說話
的方式也佔了很重要的成份,從推
理的角度,我們從一個人的氣質,
說話的聲音看是否有條理有重點有
邏輯,也能因此判定這個人離成功
還有多遠。


●另外生命線的上方如果有一條
線向上延伸到食指的位置,代表
是向上線,代表這個人奮發學習
向上的程度,有這條向上線的人
也對考試有利,因為是一個懂得
透過讀書學習向上的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這種東西很抽象難以形
容,但是對於一個人心想事成有
決定性的影響,我發現有的人對
於達成目標的執念特別強,這種
人專心的程度也就比一般人高,
而依投資學長期價值投資獲勝機
率比較高的角度,這種人很難不
考上。

然後有一種人是最不可能考上國
考的,這種人就是一天打漁三天
晒網的人,也就是又要又不想要
,沒有很強的目標導向心理,然
後常常分心去做其他想做的事。

如果各位同學發現自己的事業線
淺又短,或是中斷又彎曲,太陽
線也是淺短且很多條,那一定要
特別注意自己容易分心這個最大
的人格缺陷。

另外我在多年觀察人的經驗中也發
現一件事,那就是真的有開竅這件
事,而且似乎跟一個人的命運有關
,事情是這樣的,我自己在國三考
大專聯考時突然莫明其妙覺得自己
想考上好學校,而且這個動機強到
我自已後來也覺得不合邏輯,因為
我國中三年級的成績一直很差,都
在倒數十名左右,全班四十五個同
學的倒數十名可想而知有多差。

但忽然覺得學歷重要這個想法居然
讓我可以連續半年認真準備考試從
早上讀到半夜,而且還是讀我一直
很討厭的數理英文,結果聯考時我
居然是全班考最好的,連老師也覺
得很驚訝,因為前三名的成績還考
的比我差。

巧合的事不只這樣,我們班上有
一個三年來期中期未考固定前三
名的同學,居然跟我同分考上同
一間學校的電子科,而且我的學
號還在他前面,這個同學跟我非常
有緣,有緣到我們被不同的學長
介紹到一個生活以清苦自持著稱
的修行團體,他與我居然跟我都
能適應良好,而這所學校有將近
一萬名學生,只有五位有這種耐
心與毅力在這種清苦的修行環境
待下去。

後來我遇到一位國師等級的占卜
師,他說他幫自己高中同學占卜時,
占卜的結果是有兩個同學第一年
聯考都考不好,第二年同分考上
政大金融,這位占卜師非常有名
是柯文哲也尊稱為國師的人物,
他是雄中畢業的高材生,曾經當
過證券分析師,他自己也是好奇
寶寶,因為他是在國中時遇到一
件神父傳給他這個占卜的傳承,
他才從此有了這種神準的預言能
力,而他也有出書,他那兩位政
大同分的同學也為他的書背書,
包括前台大校長郭芳雄也在他的
書中證言他所言不虛。

另外有一件事我事後也覺得有趣
,那就是當時我家的家境本來無法
供應我去這個第一志願的學校,但
有趣的是剛好我父母決定創業,而
當年的收入遠高於我在國中時的薪
水。我才有學費去讀這個註定要跟
這位同學一起讀的這個學校。似乎
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環境都被安排
好了,等我自己決定走進去的感覺

而在我考上國考的那一天,我哥說
你考上的單位我有認識一個人,現
在裡面當主管,他是我哥當兵時的
輔導長,然後我哥是他專屬的政戰
文書,然後我可以去找這位長官請
他多照顧一下,我那時心想,一個
公家機關單位那麼多,然後管理階
層又好幾層,要剛好讓他管到也太
不可能了吧。

沒想到我錄取的分數分發到的地方
就是這位長官的單位,然後當年度
考上這個考科的同學有將近一百多
位,最後照成績分發的結果就是我
跟另外一位同學剛好分發到他在的
單位,這不是我刻意選擇的,而是
被迫分發到的,也因此這一連串的
巧合讓我思考,很可能人什麼時候
開竅,在什麼時間點開竅,什麼時
間點遇到什麼人的時候突然就會有
什麼樣的表現,可能冥冥之中也有
安排。


了凡四訓的作者袁了凡是因為連續
兩年被命理師算中考上縣試與鄉試
的名次,誇張到分毫不差才因此相
信世上有命運這回事,不過他被命
理師宣告雖然有考上功名,但短壽
且無子,於是他灰心喪志,什麼事
都不想做,直到遇到雲谷禪師告訴
他其實命運可以透過行善累積功德
來改善,也讓他成為第一個以量化
計分表來實施命運改善計畫的第一
人,而這個過程也就是了凡四訓這
本書的主要內容。

袁了凡這件事與我遇到這位國師等
級的占卜師很類似,都是精準預言
到考試且一分不差的等級。


而這位國師級占卜師本身已經很有
錢,還是潤泰集團的終生名譽顧問
,本身透過投資就賺了不少錢,從
各種角度來看,一方面沒有騙人的
動機,一方面為他背書與證言的高
官顯要太多,實在不容易找到他行
騙的可能。

而且由於筆者是業餘魔術師,如果
這名占卜師使用魔術師或老千的手
法,我們是可以很容易看出來的,
因此這位叫做蘇仁宗的占卜師可以
做到預言精準且當場證實的程度確
實很震憾我的世界觀。

而因為個人有多年打坐修行的經驗
,因此有一些值得與各位同學好好
談談的神秘經驗,我後來把這些神
秘經驗與人生的各種巧合事件串聯
起來,發現每個人的個別業力與家
庭共業或國家共業可能也都有一體
兩面的關係。

這位占卜師歷年來對選舉票數的預
測,誤差都不超過千分之一,而且
都是有社經地位崇高的人士所背書
,例如前立法院長饒穎奇,台北市
議長陳健治,還有前台東市長吳俊
立,台北市長柯文哲等等,大家可
在在網路上搜尋柯文哲與蘇仁宗的
交集,就會發現柯文哲對他的評價
非常高,但表面上要說子不語怪力
亂神。


而如果他預言考上的分數一分不差
與選舉票數落差不超過千分之一的
角度,那代表有一個關於未來的大
數據資料庫是預言家所掌握的,而這連
所有相關人士的任何一個想法與反應
都在這個數據庫裡面。

這其實讓人細思極恐,這代表我們每
個人聰明才智到什麼程度,什麼時間
點會想什麼事,遇到什麼人會有什麼
反應,也都在這個集體的意識資料庫
裡的演算裡。

正如同最近上演的駭客任務第四集-復
活,我們每個人都活在母體的資料庫
裡,然後每個人與他人在冥冥之中都
有訊號線互相連結,於是乎命運也彼
此綁在一起,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也是為什麼說命運可以改,但不容
易改,因為動了一個人的命運,會相
對牽扯另一個人的命運,而如果要同
時動大部份人的命運,那就要有比較
高的資料庫管理權限。


所以我其實也一直懷疑一件事,那就
是所謂的曼德拉效應是存在的,有時
候我們明明記得曾經存在的一件事,
後來卻被大家說沒有發生,然後被認
為是老人痴呆記錯了,但實際上很可
能資料還真的被修改過,有的人透過
一些方法改變了自已的命運,同時也
修改了他人的記憶資料庫,時間這件
事其實也是一樣,我不需要時光逆流
,我只要改變你大腦對於你人生流程
的順序即可,而如果這個集體意識資
料庫同時被修改,那麼一個重新啟動
的元宇宙也不是不可能。


而以上這些關於命理學與命運的實證
與觀念對考生有什麼啟發呢?


我認為有以下的啟示:

①立志與立願會改變一個人命運
的時間線。

所以考生對於考上的信念還有想為
集體意識做貢獻的心念,一定要堅
持且喜樂。因為為別人做出貢獻,
自己的內心也會得到極大的快樂。


菩薩如果想要成佛一定要立願,例如地藏
菩薩立了「眾生離開地獄我才要成佛」的
宏誓大願,他才因此有了強大渡化眾生的
能力。


阿彌陀佛也是如此,他有四十八大願要渡
化眾生到極樂世界,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機
會成為像阿彌陀佛這樣的淨土星球管理人
,因為這個宇宙似乎被設計成一個實驗與
考試基地,然後通過考驗的人成為另一個
實驗室的管理人,然後培養下一個接班人


從平行宇宙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立願之後
在另一個平行宇宙的最終結果就己經出現
了,但是到底最後這個人能不能抵達那個
他心中最想要結果的平行宇宙,決定在於
一開始的願力與志向有多堅定。

郭台銘就算破產讓他重新創業一次,很有
可能一樣成為大富翁,因為許多事在一個
人一開始設定的思想框架中,根本就己經
決定了十之八九。


②要有大愛與體貼幫助別人的心念


為什麼袁了凡透過持續累積善功而最後成
功生了小孩且長壽安康,因為他不只改變
了他自己的資料庫,也改變了他人的資料
庫,佛家或道家常講冤親債主,這個觀念
我以前不認同,我覺得如果每個人都有
債主,都要莫明其妙的去還債,那為什麼
我不是別人的債主,應該我什麼事都不用
做,讓別人來還我債就好啊,也才不會被
一些神棍用這種理由來騙財騙色。

不過我後來在一些神秘經驗之後發現,冤
親債主這觀念的背後,其實是在講每個人
的背後都有一個看不見的網路,例如一個
人與家庭,家庭與家族,家族與國家,都
有互相影響的網路關係,而如果一個人要
出頭,必需在每個相關利害關係人的潛意
識中得到同意,才會讓出一個好位置給這
個人。

而考試為什麼這個人拿第一,那個人拿第
五十三名,背後代表的就是這個第一名的
一些行為,例如努力或做好事或幫助其他
人,讓其他參賽者的潛意識決定要讓他排
在前面。


我們跟家人的關係也是如此,為什麼孝

順的人運氣會比較好,而且常聽人說

你與父母的關係就代表你與金錢的關係

,因為一個小孩子得到父母潛意識的認

同,才會放手讓小孩子在事業中成功,

也就是說,父母的潛意識擁有一個小孩

子的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權。


(當然,這是指大部份的情況,也有父母

本身有問題的,那就不在此列。)


而命運這個精算師背後代表的也是,其實
每個人的潛意識都精明的跟鬼一樣,於是
什麼時候要聰明,遇到什麼人要變笨,為
什麼會遇到這個人才陷入情網,其實也都
在這個集體意識的資料庫中,早就有了相
關數值的設定,而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讓
自已變笨,有的人選擇讓自已考了多年沒
考上,我發現本質上都是這個人沒有意識
到自已的本心還有真正的熱情與意義所在。


那大家一定會想,為什麼大部份的人找不
到自已存在的熱情與意義,無法積極而充
實的向自已的目標前進,會分心或是懶惰
不去做呢?


從善惡因果的角度,一個人如果自私,其
他人的潛意識也會察覺到他的自私,因此
不願意讓這個人有「變聰明」與「變成功」
「變有錢」的機會,而每個人都有對他人
的投票權,可以決定這個人這一刻的名次
,聲望,財富值還有吸引人的程度,當然
每個人的表層意識是不知道的,潛意識才
知道。


靜坐修行禪定為什麼可以開智慧,我認
為就是在透過靜心的情況下,松果體的
運作可以讓一個人去捕捉到集體潛意識
的訊息,也間接可以看出這個人世間的
千頭萬緒,因此古代的宗教大師與修行
人都有禪定的功力,是非常合邏輯的。


另外我也發現一件事,那就是一個人可
不可以遇到明師或值得學習的教材,也
有這種奇異的安排,也因此有人遇到爛
老師給了莫明其妙的指導而考生,也有
人遇到大家都說好的老師卻一直考不上
,也是這層緣故。


所以,如果大家跟我有緣,筆者最近
與保成出版社合作出的這本書可以參

考,或許其中莫明其妙的指導,剛好

可以點破您心中一直想不透的盲點。

https://www.eyebook.com.tw/SalePage/Index/7427794


申論.jpg


寫到這裡,我忽然有一種自己好像神
棍的感覺,不過,所謂真情就是好文
章,筆者誠心希望每個同學都有好成績
,同時在人生的各個面向都順利成功
,筆者寫文章與出書的宗旨與信念一直
是如此,希望各位同學在您的潛意識
也就是我們的母體元宇宙集體意識資
料庫裡,都為我按一個讚。


感激不盡,在此先行謝過

而根據催眠的原理,一個人無法駁斥
自己已經聽到某句話或理解某個觀念
了的這個既定事實。


於是乎


當語言與文字說出口


祂就有了力量。


我們細心的審視我們的言行
,也都反應了我們的命運在
其中。

分毫不差。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好書分享》從安寧病房談幸福--一位安寧病房臨床醫師的人生體悟

 

fd3cecf7-e669-bac7-a996-78c9c9289371.jpeg

新年新希望,不過今天筆者倒是要向
各位同學來談個關於絕望的主題,也
就是談死亡。

因為考生準備考試分秒必爭,因此比
較沒有時間看閒書,或是自己一直有
興趣探討的專業書籍,而諷刺的是,
愈是這一當下不應該看的書就愈想去
看,筆者記得以前在準備考試就特
別想看閒書,奇怪的是反而考上之
後就沒那麼想看閒書了,就像在書
店看書都特別好看,買回家反而就
從此沒翻一樣。

而準備考試其實與心態還有志向有
非常大的相關,而且現在考試愈考
愈靈活,與時事新聞相關的主題也
都要注意,因此抓一些時間來看閒
書或與考試相關的專書,可以幫助
大腦轉換一下角度,也能暫時緩衝
一直看考試書籍的倦怠感,大腦其
實對一直看書並不排斥,排斥的是
一直看同樣的書或是被迫去看的書

有鑑於此,筆者覺得幫考生同學看
書的這個想法也很不錯,同學可以
不用真的花太多時間看完一本書,
直接看讀書心得就好。

而對考試有幫助的書除了輔考書籍
以外,勵志書籍還有幫助人們校正
心態並使一個人有耐心有毅力的書
也很有用,因此今天筆者才會向各
位同學分享本書的讀後心得。


在新的一年談死亡是個非常殺風景
的主題,不過有時人就是這樣,也
是極端對比度高的事物放在一起,
比較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與思考。

前二天大家如果有注意新聞,有一位
剛考上台鐵一年的三十二歲年輕人跳
火車月台自殺,讓人覺得遺憾與可惜
,好不容易考上公職,前途一片大好
之際,究竟是發生什麼事讓他選擇輕
生。

這似乎告訴我們,人生的每一瞬間
都可能是勝利也可能是失敗的,完
全決定於當下的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還有怎麼詮釋自己的人生。

也同時提醒我們,人生的各面向平衡
非常重要,當個平凡人其實並不簡單
,因為就算這個平凡人沒有輝煌的事
業成就,但如果也沒有讓自己想不開
的人事問題,感情問題或負面心理狀
態問題,那至少從「好好活著」這個
看似平凡卻不簡單的目標中,卻是己
經達標的了。

心理問題例如憂鬱症、焦慮症已經被
研究認為是這個科技時代的三大文明
病,尤其現代生活競爭壓力大,步調
又快,每個人無意識中都陷入了憂鬱
與焦慮的危險心理亞健康狀態而不自
知。

筆者因為也有得過憂鬱症,所以對
此非常有感觸。

考生面臨僧多粥少不確定考不考得
上的考試,會有的焦慮緊張心情是
可以想見的。

曾經有考生為了考上公務員,考了
十年沒考上,最後將自己歷年來看
的參考書墊高而上吊自殺,這一幕
就讓人覺得諷刺而震憾。

哲學家尼采曾言:「永遠要相信與肯
定這個看似一事無成的自己。」這
句話是非常有提醒作用的。



也因此考生不論是第一年的菜鳥考
生或考了很多年還沒考上的萬年考
生,都不用感到焦慮與緊張,因為
我們如果太將注意力放在結果上,
往往就疏忽了在過程中可以得到的
收獲。

也因此今天版主來介紹這本書《從
安寧病房談幸福》,這本書是從一
個人生勝利族,醫生的角度寫的,
醫生在台灣可以說是最會考試,同
時也是賺最多錢的一個行業,而醫
學系通常也是台灣大學的第一志願
難考的等級最高,可以說是學霸中
的學霸。

而從一個人生勝利族的角度來看可
能被眾人認知為悲慘的安寧病房病
人,某種程度也是一個極端的反差
,也因此這個反差讓作者有極為深
刻的感受,他發現在生死之前,這
些屬於人世間的比較與榮華富
貴,夭壽貧通,都顯得沒有意義,
蒼白無力。

因為他發現,就算是五子登科的有
錢人,遇到生命中突如其來的重病
而藥石罔效,反而因為有錢有勢,
得到的別人更多,因而比本來就一
無所有的人,面對死亡有更大的得
失心與恐懼感。

當然沒有錢的病人也就不一定能夠
在死前一刻保持安詳沒有遺憾,有
信仰宗教的人往往在死前發現自己
如此誠心卻得到重病,難免對信仰
產生懷疑,於是又比一般人產生更
多的心理轉折,有一種我那麼認真
為神佛服務,怎麼反而好心沒好報
的失落感,而此失落感又轉化為怨
天地神明,於是又轉換為一種罪惡
感,於是有些有信仰的人面對死亡
反而更慌張焦慮,因為他們比他人
更相信天堂與地獄,但也不比別人
更相信自己可以上天堂。

不過這不代表我們不需要信仰,而
是說信仰要從內心正確的心態做起
,而且信仰不是為誰服務,是發自
內心的從自己的價值觀與愛的本質
出發,這樣在死前才能真正沒有遺
憾,得到真正的安詳。

而從醫生的角度,他在年輕時每次
過年回家就會帶一堆書,因為他雖
然在高中時成績很好,是班上的小
老師,但在大學聯考時卻考的不好
,只考上藥學系,因此他決定重考
,而過年回家時心裡一邊覺得跟家
人團聚很重要,一邊卻也覺得不該
浪費時間跟家人在一起,而是要趕
快讀書考上好學校才更重要,只是
他發現每次回家或與親友團聚後,
書最後都沒有看 ,原封不動的又帶
回家,最後帶著有點悔恨又有點滿
足的心情回到台北準備考試。


於是他發現一件事,那就是:,
年輕人總是向前看,想著美好的未
來,也因此總是沒有好好珍惜
當下擁有的青春年華,沒有在年輕
時好好的與家人兄弟姐妹相處,眼
睛總是向前看,而沒有向上看,向
下看,還有向後看,也因此當他成
為一個眾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後,他
發現所謂的成功好像也沒有當初所
想像的那麼好,一個人的心態反而
比較重要,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本來
就是憂鬱的人,不會因為成功或發
大財或功成名就而從此成為快樂的
人,必需是自己把事情真的想通,
找到內心能量的來源,才會真正的
快樂,而且活在當下 ,享受工作與
生活。

也因此為什麼本部落格常常在談的
主題都看似與考試並不相關,卻對
考試有助力,正是因為心態與方向
正確,很難不因此找到正確的方法
與強烈的動機而考上。

本書作者開始覺得自己年輕時很
不懂轉彎。

自己或許不應該一直那麼拼, 那
麼的不快樂,整天都是愁眉苦臉,
而以他的聰明才智,也根本不需
要透過自我虐待才考得上醫學院

尤其當他在安寧病房看到這麼
多不管人生成功失敗在死亡面前
都擁有同樣的心理歷程後,更讓
他相信人生最重要是活在當下,
然後就算一事無成,也要珍惜這
個還在健康活著的自己,也因此
他想對年輕人說,年輕健康就是
最大的財富,要在還健康的時候
去更敏銳的感受世界的美好,同
時用心對待周遭的人,用心的過
生活,更注重努力過程中自己內
在的進步與改變,做一個重視過
程更重於結果的人。

有的考生會想,這是因為這個醫
生最後有考上醫學院,處於一個
比較優勢從容的位置才能說出這
樣的話,重點是他最後考上了醫
學院,才有之後幸福美滿的人生。

不過醫生自己倒是認為,醫生這
個工作雖然收入高,但是工作時
間很長,到底這樣的人生算不算
人生勝利一族,其實也很難講,
尤其很多工作都是一種金手拷,
用很好的福利與薪水綁著你  ,
導致明明做的不開心還沒辦法
沒有遺憾的離職。

其實公務員也是這樣的一份工
作,例如今年的長榮海運員工
的年終獎金是四十個月,有的
考生就覺得還考什麼高普考,
應該要去考海運人員徵選才對
而且還發現書讀的愈少反而賺
的愈多,到底讀那麼多書有什
麼用。

但是我們要想,長榮的股價
去年年初還不到三十塊,今年
因為疫情塞港的關係才調高運
價供不應求漲到最高快三百塊
,將近十倍的漲幅。

不是每年都有這種業績的。

也因此合理的作法是,先考上
國家考試或國營企業,然後以
比較穩定的薪水與銀行優惠貸
款買長榮的股票比較是正辨。

從人生最後一段回頭看我們目
前正在焦慮的向前衝刺的人生
,會有一番截然不同的體悟。

而有的人己經完整經過了這樣
的過程透過書提前告訴了我們
,我們應該要比他們活得更充
實,更沒有遺憾,同時也更不
浪費青春才對。

也因此,這不是代表考生們不
用認真準備考試而放縱的與家人
享受節日,而是說,認真準
備考試跟認真過生活並不衝突
,就像那句老話,小孩子才做
選擇,在同一個時間裡把所有
該做的事都做好還樂在其中,
才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也因此,快樂的準備考試,在
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也把考試
的關鍵重點融入其中,例如與
他人溝通的時候能不能像申論
寫作一樣有系統有結構,有邏輯
講重點,考試的實力在平日的生
活中就有意識的培養與累積。

或是把精熟國考資料當成一種
腦海中的記憶遊戲,可以在腦海
中冥想默寫文章,這些能力就算
不用在考試,也一樣是未來在任
何工作都會派得上用處的一種技
能,利用準備考試的這段過程培
養帶得走的能力,然後做學習遷
移到人生的各個面向,就不會有
後悔與遺憾了。




從生死學的角度來看,每
一瞬間,每個人都俱備了當下
詮釋自己是成功還是失敗的能
力。

就像是很多人去算命都覺得
很準,尤其是說到自己好命
的時候,但其實是被命理師把
自己的人生故事重新詮釋過一
遍,才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擁有
的並不少,這種自我詮釋自我
強化的能力,如果可以自己產
出,那真的就等於解開了一個
人一生得以快樂充實的封印。


聰明的人在每一刻都是成功
的,因為其自我悅納的能力
很強,而這種人也最能發揮
出自己的智力,記憶力與各
種潛能,這個觀念太重要了
,值得一生銘記。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申論寫作》申論寫作就是回歸溝通的本質- 「講重點!! 講正確!! 講完整!!」

 

許多國考生都視申論寫作為畏途,一方面

平常沒有寫文章的習慣,一方面是對於考

科專業術語的內涵並不是很明白。


也因此稟持著不知道的東西不要說的優良

美德,很少去開發自己把話說清楚說明白

而且講重點講完整的能力。


另一方面,許多人就算到了成年,依然都

沒有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也就是回歸溝

通的本質,「講正確,講重點,講完整。」


實際上,把話講清楚也確實沒有那麼簡單

,因此國考生如果可以透過學習申論寫作

的過程,同步改進自己與別人溝通的能力

並避免與他人說話時會出現的壞習慣,那

麼在準備國考這段期間所學習到的各種應

考技能,也都是未來人生可以一直受用的

,這是一種更寬闊的覺察,是一種將所知

所學可以轉化遷移並且帶得走且套用在生

活各個層面上,帶得走的一種能力。


可以成為國考申論標的物的內容,都是

眾多專業學者研究討論過,對一般人重

要的觀念與知識,雖然許多部份比較理

論學術化而讓一般人覺得難以親近,但

如果認真留意國考各考科中的重點觀念

,就會發現在自己生活中的面向其實都

應用得到,只是術語不同罷了。


例如對於怎麼準備不同難度的國考,應

該怎麼怎麼佈局會比較適合,行政學與

公共政策中的決策理論就提供了很好的

分析。


如何在股市中獲利,技術面基本面與消

息面怎麼取得最好的平衡,從政治學中

三權分立的觀念中也能得到俱備極大啟

發的效益,因為國考這些考科的背後就

是人性,而人性


「萬變不離其宗,愈變愈相同。」


人性有其歷史輪迴的周期與規律,就像股

市與政治也一樣有興衰起伏此起彼落,於

是乎我們一葉知秋,要俱備觀察一點就能

舉一反三然後反向推理出整個脈絡與系統

的能力。


哲學是萬學之母,博士又稱之為The Doctor

of Philosophy. 也因此國考每一科教科書的最

開始,一定會先探討關於這門學問的歷史與

哲學基礎,而哲學怎麼對學問做分類,怎麼

區分意識型態,怎麼歸納一門學問的本質與

構成要件,也都是一個讓考生可以歸納公式

並方便記憶的一門圖書館分類學。


大腦的神經元結構是樹枝狀分佈的,就像是

提粽子的線,透過抓主幹重點來聯帶把細部

的分枝概念一起掌握,便是大腦記憶可以輕

鬆寫意的最根本原因,為什麼我們人體有五

個分枝,分別是頭與雙手雙腳,而手腳的手

指頭又分別五個,因為以身使臂以臂使指的

結構,讓身體管理分枝系統的數目不會太大

,而且還能有效的平均分擔整個身體的壓力

,左右腳的平衡背後不只是左右的平衡,也

是前後的平衡,機器碼1與0的背後,正是世

界可以一本散萬殊之二元架構的表徵。


也因此,申論寫作背後便是將知識系統作出

清楚、重點與完整的表達,而表達的方式也

建構在大腦思維與記憶架構的本質中。


所以,申論寫作是有公式與版型可以套用的

當我們將知識系統的構成要件還有如何把事

情講清楚、講明白,且提綱契領的系統化完

整表達,那自然就可以營造出專業權威的信

任感,也就自然可以得到閱卷委員的肯定。


講清楚的背後需要對知識內容豐富詳實的記憶

講重點的背後要知道問題與解決方案之間的結構關係

講完整的背後需要對整個知識體系有系統性的了解


而這一些都是有公式與版型可以套用的

如何讓人覺得話有講正確而且真實可信

那就要請出專業權威者的名人名言與著作

還有統計數據、調查資料與分析報告。

尤其人事時地物錢法等構成要件的要素分

析,是歸納國考知識重點的超方便拆解與

記憶指標。


如何讓人覺得有講重點,那就要分段分點

提綱契領,使閱卷委員可以很容易的看到

重點在哪裡而且也知道為什麼重點要放在

文章的那個位置。於是我們需要起承轉合

的架構,讓委員可以站在系統邏輯的制高

點上,領略考生針對題目所設計出來的重

點內容表達架構。


而講完整則是讓閱卷委員感到值回票價

,不只針對題目都有回答到重點,還把

委員隱約有想到但沒有想的那麼完整的

解決方案或未來改進方案也都提出來了,

能夠以學者專家的證言與數據表達真,

能夠提出務實有效的解決方案表達美

能夠提出對大眾有利的建言表達善,便

構成了應有的完整性。此外如翻譯中需

要有的信、達、雅指標,其實也都有著

同樣的原理原則。


「一法不立,萬法難容」,申論中每一

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在整個文章架

構中都起著互相支撐互相呼應的作用,

當我們能夠掌握了如何使用這些字

、詞、句、段是怎麼應用在論說文的

表達結構中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

可以在哲學系統分類的結構中更容易

理解這門學問,就連記憶也都像是有

口訣公式般的歷歷在目,次序井然,

也因為是有邏輯架構且有版型公式

般的助記效應,考生會發現奇怪怎麼

連記憶也變得輕鬆了起來。



因應考生的需要與口訣王讀者群的熱烈期待,口

訣王筆者群與國內法科參考書第一把交椅保成出

版社合作,推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申論寫作必備

指南 :《國考申論高分寫作》


本書收錄了未在部落格公開的各種申論

寫作的公式與版型,並細部拆解了申論寫作的

萬用邏輯系統架構,可以幫助考生不只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尤其是讓考生知道自己

在申論得到的每一分,到底都是如何在問答

系統結構中依重要性比例來推演而出,而閱

卷委員給分的心證到底是怎麼來的,其給分

的邏輯與比較基礎到底是什麼,也會在本書中

,真相大白!!


本書特色:


一、透過逆向工程直接從國考迷宮的終點

回頭找捷徑。


二、善用申論筆試考試形式本身的特點來

滿足閱卷委員主觀閱卷的評價。


三、使用八十二十法則教同學抓出必考與

常考題目的關鍵重點。


四、從申論邏輯架構思維的角度來建構有

效理解與強效記憶的方法論。


國考高分申論寫作.png


https://www.eyebook.com.tw/SalePage/Index/7427794?fbclid=IwAR1nf5ALeDGlfOk_VY2IMPz140BJTWPRsvzwhXNkO1I-ZTpulwrxfSad01Q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讀書技巧》「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論速讀的優勢與效果

 

有一句成語是這麼說的:「 說曹操,曹操到。」

意思是曹操的領兵作戰特色就是「快」。當敵

方還在討論怎麼防衛曹操的攻擊時,曹操己經

兵臨城下了。


而在武術中也有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

破。」因為只要速度比別人快,就算打不過

至少也能逃走,遊擊戰可以以少勝多的背後

,也與速度脫離不了關係。


而從一個人如何致富的角度來看,速度一樣

是一個人能否發大財的關鍵指標,因為一件

事被大家發現可以賺錢的時候,再去做往往

就來不及了。


而在股市中生存也是一樣,必需要有最快速

的第一手情報,在買進的時候可以在低價買

進,在賣出時也不會因為後知後覺而套牢。


有人會質疑說,如果決策速度快但卻做錯

決策怎麼辦,速度慢但決策做對了不是更

重要嗎?


這個顧慮理論上沒有錯,但實務上決策速

度快或反應速度快的人,成功的機率遠大

於速度慢的人,為什麼?,正是因為速度快

,所以就連發現情況不對時反應的速度也

很快,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因為速度快而

執行力也跟著快的時候,遇到問題馬上改

進的速度以及在實務上邊做邊修的效能也

會比較好,人實際上是這樣的,要先行動

才能夠意識到自己當下最缺乏與最需要改

進的技能,而且最能引發專注力與熱情,

慢郎中動作太慢,很多事情都還沒開始

做就冷掉了,最後一事無成。而且因沒去

做或速度太慢而沒有得到成果,就會開始

自我安慰說,反正很多人做了也失敗,我

一開始就沒做,所以都不會失敗。還以為

是自己賺到了,這在整個人生戰略中是大

失策。


也因此,離婚其實比沒有結婚還好,因為

離婚至少還曾經有過結婚的經驗,知道到底

夫妻相處是怎麼一回事,但一開始就沒結婚

就只能想像,而且也同時放棄了成功的可能

性。


實際上,失敗的經驗多,自身的能力才會

愈來愈強,況且失敗不像是賭博,並不會

因此就破產,反而讓一個人的人生因此更

豐富也更有戲劇性,就像是一個人鼓起勇

氣去向另一個人求愛,失敗了也不會少一

塊肉,反而可以刺激這個人快速意識到自

己的問題在哪裡而改進,同時也因為求愛

的經驗次數多而技巧更純熟,但許多人就

因為一開始的面子問題或自我意識太強,

而沒發現做人做事最關鍵的成功原則,那

就是多多嚐試自己沒做過的事,而且速度

要快,同時保持馬上反應修正的警覺性。


國家考試也是這樣的,因此速讀其實是

非常關鍵的上榜方法論之一,速讀有以

下的優點:



一,速讀讓備考進度快,考生對自

己準備考試會比較有信心,備考依照進

度對考生的心理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因

為感覺自己有在學習進步且有希望考上

才不會半途而癈,這對一個長期準考試

的考生而言,將能使心理建設更安心厚

實。


二,讀的快會比較專注

速讀很強調每分鐘每小時的量化翻頁速

度,例如三小時透過速讀快速閱覽一本

書,表面上為了追求速度會因此細節可

能沒有看清楚就忽略了,但快速閱讀的

情況下人比較可以集中注意力,也因此

可以以最大加速度去吸收書中百分之二

十的重點精華。


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次就懂了

人腦有自動腦補的功能,而且對自己看

不懂的東西會在潛意識自動去尋找答案,

因此大量閱讀下看不懂書的內容其實沒

關係,大腦會在睡眠作夢時自動去處理

這些看不懂的部份,而速讀等於是給大

腦睡前一個疑問與功課,讓大腦沒事的

時候就幫我們找到解決方案。


四、一本書多讀幾次就會自然的記憶下來

為什麼國考上榜考生總是強調「一本書主義」

,然後也不斷強調「精熟」的重要性,因為

考試的時候寫關鍵字重點時要精熟到像背起

來一樣,而國考的難度正在於要精熟的重點

即多又雜,於是考生在心理上就會覺得要背

這麼多又雜又難以後又用不到的東西有心理

反感,而一旦反感愈強學習的效率就愈差。

速讀讓考生可以一本書讀很多次,每次閱讀

理解的速度會是前一次的一半,因此當考生

將一本書看過十遍以上,其實連刻意記憶都

不需要,而且大量閱讀是同時理解也同時

記憶的,不會有一種死背硬記而不知道自己

到底在背什麼的感覺。


五、大量閱讀面對新題型與新問法比較有效

大量閱讀不求詳解的讀書方式可以讓一個人

快速吸收相關知識,而且會是以一種好奇心

想了解真理的角度來突飛猛進,也因此知識

樹延伸擴張的速度會很自然且可以做有機聯

結,而且正是因為一開始就不求詳解,因此

不會有很強烈的主觀預設立場,可以用比較

開放的方式來快速吸收新穎的意見與看法,

有大疑必有大悟,大量且快速閱讀的效果

往往在連讀者都不知情的檯面上快速醱酵

與熟成。


也因此,如果覺得自己進度落後而快要放

棄的考生,一定要知道速讀的優勢功效,

速讀就像是一種一旦加速起來就會愈跑愈

快的列車,加速到後來讀者會愈讀愈開心

且理解與記憶的速度愈來愈快,快到最後

會發現。



可以六個月就完成的事情,為什麼一定

要拖到三年呢?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上榜心法》「是一開始就能上榜的考生來聽我的課而考上,而不是聽我的課能讓他考上。」

 

知識螺旋.png


為了找出國考背後的真相,筆者
常常會去訪問國考上榜的考生,到底
都是怎麼考上的。


做研究訪談的時候,怎麼問很重要,因為
很多時候其實上榜的考生自己也不知道
自己是怎麼考上的,尤其內隱知識很難
表達讓沒有同樣經驗的人明白,因此如
何讓考上國考背後真正的內隱知識也讓
外行人可以心領神會,就是筆者可以為
各位同學作的貢獻。

而這其實就是知識管理背後的四大原則
,分別是共同化,外化,結合與內部化

首先是內隱知識的移轉,例如筆者透過
訪談而抓到上榜者考上但很難說清楚的
真正秘訣(內隱知識的共同化),然後將
內隱知識清楚表達成好理解且讓讀者心
領神會的外顯觀念(外顯化),然後再將
這些外顯觀念做進一步的整理,將外顯
知識整合成為一個有系統的知識體系,
例如像筆者這樣寫成一篇文章或編成一
本書(結合)。最後讀者透過筆者的指導
、經驗分享與外顯化的類比,同時邊聽
邊作邊練習,將這些本來難理解的內隱
知識,也轉化成專屬自己的內隱知識,
這才是有意義的知識。


例如許多上榜考生的建議其實講了等於
沒講,例如球來就打,認真準備就對了
,一本書主義、多練題目、要看考古題
,但就是沒有講清楚到底一本書主義怎
麼操作,如果出的題目超出一本書的範
圍怎麼辨,多練題目是怎麼練才有效率
,是不是要做錯題筆記,否則一直練卻
不知道重點在哪裡或是內心沒有真正吸
收理解,那盲目的練習也沒有意義,而
練習考古題要怎麼找有意義的考古題?
怎麼歸納考古題的重點,怎麼推演考古
題變化題型的規則,怎麼去追縱歷屆考
古題的不變規律與變化公式,而這些細
節才是未上榜考生真正需要知道的。

而且上榜的考生如果本身就是學霸,別
人要三個月才能弄懂的東西他一個星期
就弄懂了,他也很難向初學者說明,到
底這麼複雜的理解過程是怎麼速成的,
於是講出來的東西要嘛是一般人無法複
製學習的方法,要嘛是一開始就有雄厚
基礎的人才能理解的說明,尤其每個人
都容易對學習有所謂的學習迷思與盲點
偏見,以為適用於自已的也就適用於別
人,於是儘是提出一些一般人根本沒辦
法仿效的餿主義。


所以才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有狀元徒
弟,沒有狀元師父,以前也有補習班老
師說過,其實不是我會教,是一開始就
很有決心且會做充分準備的考生來上我
的課才考上,我只是助力,意思是本來
就會考上的人格特質來上他的課程,最後
自然得到考上的結果,我的教學只是他
吸收知識的一個過程,他自已往往會有
自己一套學習與理解知識的模式,於是
同一個教室,永遠是那麼幾個人考上,
然後永遠也有更多的人沒有考上。


否則邏輯上如果老師會教,應該整個教
室的錄取率會遠高於其他老師,但實際
上似乎是常態分佈,以考生自己的主客
觀條件與努力、學習方法佔是否上榜較
大的影響因素。


通常能應屆考上國考的考生,在上課時
都有很好的學習紀律,這種考生在平常
似乎就俱備了很好的時間管理素養,知
道做人做事怎麼樣最有效率,因此這種
考生上課前會做預習,上課時專心聽講
,下課後會依史賓豪斯遺忘曲線的規則
定期複習,然後下一次上課時也會先把
上一次課堂的重點再複習一次。他們很
有耐心也很有規律的執行基本功。


而通常考不上的考生一開始就有考不上
的人格特質,沒有那種做事情「豫則立
,不豫則癈」的習慣,總是不做事前的
準備,就連來考國考參加補習這件事本
身,就也不是自己深思熟悉後的結果,
比較是被逼的走投無路而做的慌亂選擇
,會考上的考生很早就會開始重視自己
的人生規劃與職業性向,因此很早就確
定自己要做什麼,適合做什麼,但也同
時保有彈性與靈活度,如果做一件事最
後沒有成功,往往也早就準備好了另一
套應變方案,而人格特質決定思維模式
,戰略決定戰術,戰術決定戰技。

而對做一件事有強大熱情與定見的人,
往往就會找到有效的方法,而且也因
為立志立的早,對願景有設定,因此
大腦會很早就開始建立更好的記憶體
設定且優化作業系統,例如會成為醫
生的人,往往也是醫生世家,小時候
的大腦就很自然的設定以後當醫生的
願景,同時透過家族與父母的教育與
薰陶,作業系統一開始就設定會去記
有系統且能記憶繁多醫學知識的記憶
體規格。

而這也是為什麼樹狀圖與心智圖有效
的原因,因為龐雜的知識需要一套能
以身使臂,以臂使指的記憶管理系統

,樹狀圖與心智圖就像是大腦的神經
突觸,能夠讓記憶的壓力從頭到尾保
持在七的正負二以下的分類檔案系統
,這就讓自己這台生物電腦,有著很
好的運作模式與演算法基礎。


所以這一切都是很科學的,立志這件
事會慢慢改變大腦的構成,將大腦所
有的內部構造與資源,都向可以完成
志向的方向調整與前進,這也是為什
麼最好考生一開始立志就要大格局,
高目標,因為「法乎其上,僅得乎中」
,但也不要欺騙自己,把目標設定的
不可能執行,因為如果一個人常常設
定一些自己最後沒有能力完成的目標
,這個考生的大腦會開始愈來愈不相
信自己,而且會慢慢形成一種「習得
無助感」會很自然的相信自己終將一
事無成,而這種「狼來了」的經驗愈
多次,大腦與人格特質的無助感與自
卑感就愈來愈重,最後當一個人愈來
愈不相信自己,就會愈沒有做事情的
動機與執行力,就像是也參加補習也
繳了報考費用最後卻沒有去考試的考
生一樣,愈準備愈沒自信,開始愈來
愈相信自己沒能力或是對手太強,然
後再找一些合理化自己不認真準備的
理由,例如催眠自己說現在當公務員
很操,考上又不一定比較好,創業比
較自由不用被管,但如果真的是這樣
這個考生早就創業去了,怎麼會準備
到一半才在思考這種問題。

而且考上公務員跟創業這事其實並不
矛盾對立,因為公務員有更好的信貸
與房貸條件,也有穩定的收入,這對
投資與創業都是很好的基礎。

而且一個工作好不好,是做了才知道
,一個公務員做的很爽不會到處講,
因為一講出來可能上級就不會讓他那
麼爽了,反而會到處講的往往就是運
氣不好比較操的單位,會吵的孩子有
糖吃,當然要把自己的慘狀形容的更
嚴重一些。

而考取公務員姑且不論待遇與福利
工作條件如何,至少都向親朋好友
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曾經考上公職的
人,未來也不一定要一直做下去,
如果有更好的條件也沒有說不讓你
離職,因此還沒考上就在耽心考上
後怎麼的考生,還不如說是對自己
考上沒有信心乾脆就說不稀罕、不
想要…


綜上所述,一個考生要考上,不只要
看已經上榜的人怎麼說,還要搞清楚
他想說但說不清楚的部份,還有他實
際是怎麼做的,就連這個上榜者的人
格特質與思想系統都要一併仿照學習
,才有辦法真正複製人家的成功。

內隱知識的智慧,跟一個人的人格能
量與生命願景、生活習慣、做事效能
往往是綁在一起的,我們應該從這一
點出發,全方位的檢討自己在人生各
個面向的思維模式、態度,包括身體
健康、能不能耐心定下心來全力以赴
做一件事,都要徹底完整的檢討與反
省才行。

 

而至於怎麼反省自己,對自己的過去如

何做一個全面的檢視並改進,也一樣是

一種內穩知識的智慧,筆者也將在之後

的文章為同學好好的說明與分析外顯化。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上榜心法》準備國考是對人生極有學習價值效益的一個長期專案任務

 

行政法.jpg

很多考生對於準備國考有一種直覺性的反感

,會覺得說讀這些東西好像沒有什麼生活上

實用的價值,例如背學者的名字與理論有什

麼用,背一堆以後用不到的法條與學說根本

浪費時間,然後潛意識抱著一種念頭,如果

不是為了考取一個穩定的工作,才不會這麼

委屈求全,讀這些自己沒興趣未來也不一定

有用的知識,最好考完就把這一切忘光光,

還腦袋一個清淨。


考生如果有以上的念頭很危險,因為潛意

識有強大的暗示與催眠效果,真的會讓一

個人還沒考試之前就忘光光,而且如果考

生無法真心接受一門學科的知識,那麼也

確實學習與記憶的效果都將大打折扣。


也因此,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知、情

、意、行的四大面向上,考生都最好認

同也喜歡學習國考各方面的資訊,就像

是一開始逼自己吃藥一樣,習慣了會覺

得藥其實不難吃,而且會感受到一種積

極充實的感覺。


實際上目前國考的各種知識對一個現代

人來說也是非常必要且經典珍貴的知識

,能夠成為國考必背的資料,代表著這

些理論學說或實務是經過數百個專家學

者所審定認可的,必需是沒有爭議也沒

有疑慮的學問,才能夠登堂入室成為國

考教科書中的教材。


而在這個知識爆炸且熱錢泛濫的時代,

有了最重要的基礎元知識,才是一個人

在這個時代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


如果想要投資,那麼經濟學基本的利率

與供需迴圈概念是一定要有的,尤其在

長期投資的角度,了解經濟巡環與各種

財務工具的相關更是基本知識,而這在

國考經濟學的資料中都能找到寶藏。


而如果要當老闆或中高階的管理人員,

有了政治學與行政學的加持,就更能了

解人心的變動邏輯還有怎麼管理眾人一

起成就事功的基本原則,考生要有將死

書活用的能力,在準備國考的過程中就

要能夠有將知識轉化成可以帶得走自由

應用的能力,因為一理通、萬理徹,有

太多的經驗與教訓都在教科書中提醒我

們,而這些寶貴的元知識可以應用在平

常的生活中,不是要有一個公司給你管

或在一個部門當主管才能用得上行政學

,光是一個人管理自己內在多重人格與

不斷變動的情緒,行政學與政治學其實

都可以派上用場。


而法律實務如行政法、刑法、民法在這

個時代,更是每個人在現代社會自保或

創業都基本該學習的東西,就算沒有要

參加國考,這些民法、刑法、行政法的

重要觀念,對於一個人在置產、財富配

置、與他人打訴訟、與政府部門交涉,

都有很具體的幫助效益。


而如果考生平常就把在國考資料學習到

的東西就應用在生活中,其實在人生的

每一個面向都不會表現太差,例如投資

有所謂的冒險激進、中立保守、風險迴

避等投資風格,而這些投資策略在行政

學中其實也都有相對應的策略模式,例

如廣博理性策略途徑、掃瞄途徑、漸進

保守途徑、滿意決策途徑等各種決策途

徑,也都可以做為不同條件與不同個性

的現代人做為投資策略的重要參考。


也因此考生讀書要活讀,不要被某個觀

念學說限制在某個學科中,以為只有在

這個領域才應用到這個觀念與方法,例

如寫程式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叫做物件

導向,而這種靈活組合以應用在各種多

變場域的程式設計理念,根本在生活中

的各種層面都可以有很好的應用效益。


現在國考的題目也問的愈來愈活,跨學

科的題目愈來愈多,也考驗著考生整合

所有知識系統的能力,而如果考生都能

在平常生活中活用這些國考經典知識,

不只平常做人處事的表現會愈來愈穩

定良好,也有將國考知識更融入大腦

記憶的效果,尤其現在考上公務員後

往往還有升資考或調任或對現職不滿

需要重考或考更高一階的需要 ,那麼

一開始就讓自己完全喜歡與認同這些

國考知識,以後需要再考的時候,就

可以很快就滿血回歸並恢復上榜實力

,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就同時把看似

不相關各生活層面的事都做了,才是

最有效率的思維模式。


金榜題名被譽為人生四大樂事之一,

當然值得考生來感受一回,而且其實

務的利益也不勝枚舉,公務員在近年

被視為相親的熱門職業,也可以得到

銀 行更好的貸款授信條件,此外隱藏

的福利更多,而就算沒有以上的利益

國考做為一個眾人都認定難度高的挑

戰,可以挑戰成功也是一種自我肯定

的自信基礎,很多有錢人遇到高學歷

的人還是會感到自卑,所以才需要去

買學歷混學位,而高學歷的人其實也

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但不知怎麼的

,每個人都覺得別人的條件更好,都

會去羡慕別人,而既然我們有了一個

可以讓別人羡慕或欽佩的光環,為什

麼不去爭取呢?


通常我們真正得到一個東西之後都會

覺得這也沒什麼,但這遠比都還沒得

到就開始耽心得到了之後會有什麼後

遺症的人好多了。


得到一個東西覺得不好我們可以放棄

不要,但至少向大家證明了我們有能

力得到那種東西還可以放下不要,而

相對於一直得不到那些東西就開始在

心裡打預防針說其實我也沒有那麼想

要的人,往往才是人生真正可以成功

到最後的勝利者呀。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上榜心法》能幫助考生金榜題名的「禪宗四料簡」

 

553c36ca30cb8947516440823667f36a

在心靈成長課程中,幾乎只有兩種套路

一種是叫學員要「改變」

另一種則是叫學員要「相信自己」

這時候學生就會覺得奇怪

到底我要改變還是要相信自己

因為如果相信自己,那現在就不需改變

堅持下去就好。

而如果要改變,就不能相信現在的自己

,要選擇另一個與自己現今完全不一樣

的方向,這才能真的改變。



其實這個原理,古代最早的心靈課程規

劃老師也發現了,因此古代臨濟宗便有

所謂的禪宗四料簡

分別為:

「奪人不奪境

   奪境不奪人

   人境兩不奪

   人境兩具奪」

這四個方法就是老師用來讓學生重新蛻變

、脫胎換骨的四種絕招。


奪人不奪境是指讓這個學生維持在同一個環境

,但是卻採取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

尤其是將學生的當下完全否定,所以以前禪

師看到學生往往先打一頓再說,因為學生如

果不能完全放下自己,把自己半吊子的學問

放下,就不能發自內心的學習老師的東西,

而且原有的東西會有逆攝抑制的問題,就像

學了一種輸入法要再學另一種輸入法,比完

全不會輸入法要學輸入法難上一倍。


也因此菜鳥考生不要覺得自己準備時間不像

萬年考生那麼久就沒有自信,萬年考生內心

的偏見與錯誤觀念,也不是那麼好去除的。


奪境不奪人則是讓這個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

成長,因此考生讀書的環境要常常做變化,

因為風水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有時

目的倒不是很明確的要導向什麼目標,而

是讓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刺激不同的左右

腦部位,這時本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在不同

的環境刺激下就能解決了。

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生感受到旁邊考生

很認真,就會覺得自己也要認真,不要再

醉生夢死了。


而改變的意義也在於此,尤其要選一個人

最不想改變的地方改變,往往會有最革新

的效果。


人境兩俱奪則是最徹底的改變,因為一方

面徹底否定一個人原來的人格,一方面也

要否定一個人原來的環境,也因此古代會

有所謂的閉關修行,或是到深山特訓,因

為奪走了這個人習慣的環境,這個人不改

變都不行,而另一個方法是懺悔,透過靜

坐時內心進入靜定的狀態,松果體運作良

好可以回顧一生的時期,好好思索這一生

是怎麼一路走來的過程,此時可以出現一

種「碟碟重組」與「人生歷程排列比較」

的功能,這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以前怎麼

這麼笨不懂事,古今中外有許多大師都

是透過夜晚靜心修定而開竅從此智慧大

開,聖嚴法師與星雲法師小時候都自覺

很笨,但不知怎麼的修行到最後,看過

的經文與書過目不忘,也因此他們可以

寫出高達百本以上的著作而且受人歡迎。


改變有時就要刻意要選自己最相反的方向

來改,例如性子急的人刻意要練成性子慢

,不喜歡寫申論的人就刻意要改變成最喜

歡寫申論,這其實非常科學,因為一方面

這樣可以彌補一個人人生最短的短板,一

方面各方面的調校將使大腦在運用這個身

體的工具時,變得能伸能縮,靈活方便

,我們大腦的深層意識其實是會看自己的

條件才決定給什麼指令,如果祂知道自已

性子急,就不會給太長的任務與最重要的

資源給自己,祂知道給了也沒用,而在這

個人願意改變自己的個性時,相對的智慧

與方法。技能才會釋放給自己。


所以其實每個人都是超人,但問題是被自

己的個性卡住,真正的潛能無法發揮。


而最後就是「人境兩不奪」,也就是相信

自己,因為在前幾階段的改變之後,總不

能叫一個人一直改變下去,畢竟滾石不生

苔,此外一個人要愈來愈了解自己的喜悅

與熱情、天命、使命、是怎麼從內心源源

不絕流露出來的,當一個人找到自己內在

這種永遠發動的熱情永動機,那麼就要完

全的肯定自己,而且依自己獨立思考的主

見來做任何事,而這樣做事才是真正照自

己自由意志心甘情願去做的,也因此讀書

考試不是因為父母逼,也不是因為走頭無

路,而是深思熟慮後自己覺得應該要做也

樂於去做的獨立決斷。


而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的自信來源,迷時師

渡,悟時自渡,當然也就要完全的肯定自

己了。


也因此,每位同學都好好的利用上面四

種心靈成長工具來好好的改變自己,找

到自己,那麼不只可以金榜題名,整個

人生也會活得愈來愈覺得充實有意義哦

!!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備考方法》善用「整理資料」的時間與技巧,準備考試才不會那麼的苦悶且彈性疲乏。

 

f3c6500b-fbbe-438a-ac5e-b8f98727cbf7.jpg

我們在考場上往往可以看到人手一本筆記

,而這本筆記往往寫得像天書,只有當事

人可以看得懂,考前一個月左右,大部份

除了練習考古題以外,就是不斷精熟筆記

的內容,因為筆記己經將常考必考的重點

都整理好,而上考場又一定要熟到不行,

畢竟細微的考點太多,只靠閱讀理解的

印象是沒辦法上榜的。


因為高普考的特性著重公平,考古題的

配分勢必比較高,而教科書中的基本道

理大家都知道,也都不難理解,有的還

是考生早就明白的人情義理,於是準備

考試的核心重點變成不是理解,而是怎

麼透過專有名詞把己經理解的內涵表現

出來。


而申論考試的核心重點在於論證,論證

要有說服力就要有豐富的素材,於是相

當然爾,學說、理論、學者名稱、原文

、數據、數字、專有名詞、反對學說、

實務判例、通說、預設答案、比較差異

、功能、限制、影響、建議、舉例、期程

、程序、時效就都是必需熟練的重點。


也因此平常考生在做模擬測試後,就必需

有問題意識的針對考題考法來整理以上的

資料。


整理資料與模擬練習就像是左腳與右腳,

兩隻腳交替使用一方面可以使壓力平均

分擔而走的比較久,一方面也能作到左

右腦交替休息的效果。


而且整理資料因為比較是庶務性的工作

,比較不需要燒腦,因此一邊整理資料

一邊其實還可以追劇,只要手不停就可

以了,這可以讓備考的生活不那麼緊繃

與疲倦,一直壓迫頭腦會讓頭腦產生逆

反心理,也會使得一定要考上的焦慮感

變嚴重,因此適時利用時間來放鬆但又

不是放棄與放空就是一門很重要的技巧。


而整理資料也是有程序與技巧的,因此會

有所謂的康乃爾筆記法,也就是事先將

筆記的版面畫出四大格的版面,專門放

置不同重點的資料,同時也會留一大部

分的空白,讓考生在不斷整理筆記的過

程中可以補充更多更新的重點資料。


而表格用來作比較題的整理是最有效用

的,在製作表格時就應該同時熟悉申論

比較題的寫法與佈局方式。


樹狀圖則是建立一整個考科系統邏輯架構

時很有用,同時也有以身使臂、以臂使指

讓記憶平均負擔的效果,考生要能在一張

空白紙上憑空寫出一整個考科的目錄綱要

至少要將命題大綱都默寫出來,這樣上

考場時比對考點時比較不會遺漏,而且

記憶的內容才能像磁鐵一樣附著在這顆

樹狀圖的大樹上,否則零散的記憶考點

一旦面臨不同的問題問法,很容易就會

不知道怎麼將己記憶的考點與問題對應

起來,有系統架構的記憶可以創造記憶

的內在鏈結性,不容易被靈活的問題與

問法而打散、搞混。


心智圖可以用來整理程序與多重變數的

考點,例如刑法中一人犯罪時會有什麼

罪名,另一個變數多人犯罪時會有什麼

罪名與刑責,同樣的在民法會因為不同

年齡而有不同的責任能力與權利能力的

差異,心智圖與樹狀圖便可讓這些變數

的差異一目了然,這也讓考生在比對爭

點時可以一門了然,馬上知道要怎麼做

應變處理。


平常做默寫樹狀圖或心智圖的練習時

也可以當作是一種遊戲,訓練自己

憑空回想整個架構的能力,人類的大

腦是神經元的樹狀鏈結所建構而成,

有系統架構作為框架,會讓記憶、

理解、分析、比較、應用、組織的

高層次學習能力,有較好的發揮空間


考生讀書累了就整理資料,整理資料

久了就開始練習題目,不斷切換大腦

的運作模式可以讓左右腦替換休息,

整理資料時也能聽音樂放空,然後同

時思考在學習之後的心得,畢竟學而

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能不斷創造新的

變化,才不會準備到最後彈性疲乏,

因此也可以適時的閱覽網路youtube

上的考試相關教材,沒事看一下與考

科有關的專書,做為調劑與補充新知

使用,面對考古題要精熟,而面對可

能出現的冷新偏難考題就要在平日培

養對時事新聞還有期刊的關注敏銳度

,這部份不需要那麼緊繃,以看閒書

的方式快速掃瞄即可。


然後也要把瀏覽新聞與期刊的重點

整理在筆記上,作為應付嶄新考題

使用。


這一兩年的新題型開始變多,而且還

有許多是跨考科的考題,例如在政治

學中問到關於選罷法與憲法的規定,

因此考生除了精熟考古題的重點以外,

也要針對新題型的問法與趨勢,預做

準備喲。


準備國考的過程都應該要是充實、快樂

且有節奏的,因此適當的穿挿娛樂與休閒

的橋段都是有必要的,追劇的時候建議可

以先追與國考有關的劇情,例如日劇東大

特訓班,或是法律攻防有關的台劇,這樣

一方面放鬆一方面也對考試有所幫助。

實在無聊到不行就要去看對人生方向或

職涯方向有關的電影與劇集,可以做為

備考時的一大強心針,記得追劇時手不

要停,要一邊整理資料哦。


而且說起來整理資料的工程很耗大,還

不能假手他人,只有自已整理過的資料

,自己才會知道怎麼在上考場時應用。

例如歷屆考古題的題目與擬答的整理,

至少就會讓考生花掉不少時間,更何況

是其他細微的考點了。


一邊追劇一邊整理資料也都沒有浪費時

間,還可以讓備考過程中不那麼苦逼,可

謂一舉兩得是也。






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實戰練習》成立讀書會可以有效縮減準備時間

 

d6518a954747956990bfea26238845f3


以前國中生的升學壓力是很大的,因為需要
參加高中聯考或五專聯考,而考試的內容是
固定的,考試的形式是格式化的,也有標準
答案,因此填鴨式教育針對考試是很適配的。

而當時都有所謂的升學補習班,補習班還有
訓導主任,而且還很兇,透過高壓式的情緒
化壓力強迫學生學習,對大部份人來說效用極
佳。

高普考其實跟聯考的本質很像,因為為了公
平,出題型式與考題,答案都要標準化且公
式化,因此對於現代的考生而言,高壓的要
求往往可以逼學生發揮出原本無法發揮的潛
力,畢竟考生無法認真要求自己,很容易就
懶散,如果有一個人願意當黑臉來強迫自己
去做本來不想做的事,其實我們要感謝他。

而這其實也是老師的作用,老師很可能自己
也做不到,但卻可以訓練出一名冠軍選手,
一方面是因為每個人在批判別人與找別人缺
點這種事都是天才,而在觀察別人的面向也
比較可以旁觀者清,可以給出較理性務實的
意見。

而人性的這種特性,考生應該要懂得去好好的利
用,針對自己很難要求自己的特性來設計一套自
我 約束的制度。

例如組讀書會分配課業內容,然後互相當閱卷
委員幫彼此評分找錯誤,給出檢討意見就會是
常有效的備考策略。

有學者曾經針對考取日本東京大學的學生做
過研究,發現有組讀書會的勝算比較高,然後
他們也發現如果某一個學校同時報考東京大學
的人數多,考取的機率會隨著報名人數的增加
而顯著提昇。

例如甲校報考東京大學的學生假設有四十個
,錄取就會有十個,錄取率是四分之一,而
乙校報考的學生假設有十個,錄取的可能就
只有二個,丙校報考的如果只有一個,通常
這一個都不會考上。

有讀者可能會想,因為會報考東京大學的學
校本來就是好學校啊,好學校的學生才會有
信心有基礎來報考第一志願,因此當然錄取
率比較高。

不過日本這個研究是針對PR值一樣的學校
做的研究,意思是這種統計是從升學率成績
差不多的學校中去比較發現的,因此並沒有
所謂的好學校本來就比較考的上的倖存者偏
差。

而根據東大特訓班老師的說法,組讀書會有
以下的四大好處,才讓這個方法與這樣的研
究結論有可靠的理論與實驗基礎。


一 組讀者會比較能夠自我要求
就像是打球或跑步,有約朋友一起出來做,
會比較願意持續與堅持,除了本來就自律性
很高的人以外,大部份的人常常因為一時的
情緒或身心狀態不好就中斷計畫,而自律性
高的人也不需要組團,早就靠自己有計劃的
執行力進步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而對於一般沒有自律能力的考生,就需要靠
他律,固定的讀書會可能讓每個成員都在固
定的時間出現,而且有進度壓力去完成屬於
自己的進度。

二,教學相長

讀書會吸收的內容要教別人,比較可以做到
深度學習,在教學相長且為了讓別人更容易
聽懂的壓力下,考生會逼自己以更讓人理解
且簡潔有力的方式來說明重點,無形中也增
加了申論論證的能力,而如果講解的過程其
他人聽不懂,正代表自己需要改善自己說明
與申論的技巧。

三,經濟學的相對利益法則

讀書會每個人的人格與強項不同,剛好
可以互補,例如有的人英文強,有的人數理
好,有的人申論能力較佳,有的人擅長記憶
,有的人很會比較細節,而經濟學有相對利
益法則,只要彼此的能力有比較利益 ,那對
雙方的交易對彼此都有利,而讀書會的讀書
資源,情報資源都可以共享,這種打團體戰
的方式當然勝算會比單打獨鬥的機率更高。

四,互相校正彼此盲點

讀書會的成員彼此人格不一致,在為
對方評方閱卷時才剛好容易找到盲點,其
實就連閱卷委員本身往往也會因為人格不
一樣而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因此就連專家
也會一樣一群專家的組合而形成一種集體
弱智的現像,同理可證,一群不是專家的
讀書會成員,會因為彼此在意與專長的觀
點不同,而幫彼此找出自己不容易察覺的
盲點 ,有時意見比專家還要更客觀有效,
例如現在政治上的民調要做的好往往要去找
沒有意識型態也對政治不了解也沒研究的普
通人,正因為這些人不了解也不擅長,所以
不容易陷入自己強烈的主觀認知中。

而三個臭皮匠在這種三角定位三方對照的
角度上所得到的結論與意見,往往會是更
務實有效的。

也因此,只要讀書會能堅持的持續下去,且
固定互相補習互相評分並給出檢討意見,最
後將能大大的提升集體的平均分數。

考試這種事是一種很務實的方法論,不需要
太複雜的方法論,因為變數太多了,想太多
根本沒有用,反而是不斷練習題目,不斷從
錯誤中學習,不斷從互相批判檢討中成長,
效率才會是最高的。

理論是我們知道為什麼,但我們做不到
實務是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們做到了

國家考試的本質比較像是實務,不斷的Trial
and Error,以最快的頻率犯錯並檢討改進
,將會是提昇分數最有效率的方法。

尤其不同程度與不同性質的考試,往往準備
的範圍,廣度,深度,性質都不一樣  ,照
以前的理解中心主義來準備考試根本緩不濟
急,而是要以題目中心主義,直接針對問題
與閱卷委員的給分慣例來對症下藥,才是最
有效率的。

而這樣的秘密還好其他考生都沒發現,你卻
發現了,你就要趁機且好好針對這個甜蜜點
來作功課,就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考上,考
上第一名其實不是國考的最高境界,第一名
的薪水又不會比較高,對於考生而言,以最
短的時間考上才是最高成就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細思極恐!!」---考生在這次高普考會考幾分,早就被命運安排好了。

 高普考剛剛結束,想必又是幾家歡樂幾家

愁,不過對於考生而言,這都是人生的一

段過程,因為大家也都是從小到大各種考

試一路過來的,其實本質差異並不大,只

是比較難考而己,只是關乎生涯工作的重

大變革而己,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是否突破而己,只是決定了生活品質或未

來成家立業的信心與準備而已,只是一種

決定自己能否建立自信的指標而己,只是

一種金榜題名的極端喜悅而己。


筆者曾經遇過一個國師等級的占卜師,他

是雄中畢業的高材生,他因為在國中時遇

到一位有著埃及塔羅卡巴拉占卜傳承的神

父,將塔羅小秘儀的占卜技巧傳授給他,

從此有了占卜神準的能力。


而也因為神算的能力,雄中的同班同學在

高三時紛紛找他來算聯考的成績與錄取的

大學會是什麼。


結果他為在場的三個同學一算,其中一個

在該年度會錄取台大,另外二個當年都考

不好,隔年會同分考上政大銀行學系,也即

是現在的政大金融系。


就像古代的袁了凡被算命師精準說中當年度

考上舉人的名次一樣,這兩個同學確實在當

年度都考不好,第二年同分考上政大金融,

而這位應屆考上台大的同學,在占卜師的

書上寫序,親自作證確有其事,而這位占

卜師的豊功偉業也早被各種政商名流知悉

,在政治界非常有名,有趣的是占卜師本

身就很有錢,也不需要靠占卜來求財謀利

,似乎他的人生就是為了要向世人證明

,這世上確有命運一事。


由於筆者曾經親眼見證其占卜,而且當場

實證,那一瞬間還真的有整個世界觀被完

全翻轉的震憾。


而這也是筆者今天想向各位同學說的


那就是各位同學或考生都完全被命運之神

所掌控,包括一思一想一舉一動,所以才

會有同分考上同一學校這種離譜低機率預

言也能發生的可能。


大家都成功的走在命運之神為我們設計

好的路上,完全沒有遺漏與閃失。



而命運這件事,是筆者一直在關注的

議題,也在研究手面相八字等實務經驗

下閱人無數,我發現每個人不只有命運。

而且似乎鬼神或神佛與外星人都有合作

,一直正在監控每個人的行為舉止,適

當的在生活的每個小環節增加考驗或

施壓,或是放進有趣的人事物來觀察

每個人的反應,沒有例外。


當然我們是不會察覺到的,所以今

天聽筆者講這件事應該會覺得就是聽聽

而己。


命運之神會連一個人的性格都跟著形

塑,就連這個人相不相信玄學本身,也

都在設計的局裡了,例如

一個人如果被安排過科學家的人生,

那麼這個人相不相信鬼神或命運

這件事本身,也在一開始就因緣際會

的設定好了,而不相信鬼神或命運這

件事對某些人的意義的,他們才可以

成功扮演好科學家的角色,把不相

信有命運之神的這種科學迷信,以科

學的表相不斷包裝且推銷出去,這樣

就不會有人發現自己被命運之神給

時時監控觀察且無意識的操縱著。


然後祂們也想知道,到底有沒有人可

意從這麼嚴密的楚門世界秀中發現自

己是楚門。


也因此,正因為命運之神在一個人出

生後就把每個人的每個念頭都控制的

粗細彌遺,因此就連一個人準備國考準

備到什麼程度會放棄,或是讀書讀到什

麼細節腦袋就會當機,讀到什麼程度

之後的記憶會忘記,會留下多少量,

也都在命運之神的安排中,命運之神有

在每個人身上埋下三尸蟲偵測器,監控

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與一念一想,也因此

為什麼有的考生隨便讀都考很好,有的

考生怎麼努力就是吸收不良,然後聰明

的考生得失心重,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

然後笨的考生一直錯在同一題,在圈圈

裡輪迴跳不出來,每個人都有罩門,也

很認份的在自己的罩門中臣服,很少去

意識到哪裡不對勁。而人生百態與各種

角色扮演,愛恨情仇的劇碼設計全部都

在命運之神的設計之中,不只如此,

就連一個考生擅長什麼考科,不擅長

什麼考科,會差上榜的分數幾分,會

不會因為緊張或什麼小意外而因此多

了幾分或少了幾分而上榜或落榜,也

都在命運之神的掌控之中。


而這樣的設計是有用意的,因為命運

之神要讓一個人在經歷命運的過程中

不斷的敏感覺察,為什麼在人生重要

的抉擇關頭,總是忽然自己膽怯了,

為什麼在還可以努力一點而拿到更好

的成績時,自己退縮了,為什麼對於

全力以赴這件事而言,內心有如此大

的害怕,為什麼做事情就是不夠細心

對細節不注重,好像都早就安排好要

在這個重要的細節失手似的。


沒有錯,命運之神就是要讓考生在一

次一次的失敗或失手中,看到命運之

神在你腦袋中操作的軌跡,而比較細

心的同學會發現,原來一部份的自己

也投了贊成票,贊成命運之神玩弄自

己,所以在該沒有信心的時候就很自

然的沒有信心,在該努力的時候就自

然的害怕成功或害怕努力了沒有用很

沒面子,所以就又自然的不夠努力了

,也很配合的不去檢討自己失敗的原因

,也很認命的依照命運之神的指示,

下次又在同一個地方犯下一樣的錯誤

,然後會完全依照自己的習性,不喜

歡某一科就是不喜歡,不練習申論就

是不練習,每次都只看自己擅長或想

看的部份,就是不去發現自己不擅長

或討厭的面向,是不是有克服自己弱

點與短板的契機。


我們就是那麼的相信命運,而且還允

許命運之神封印我們本來無限的潛能

與智慧,我們很少在夜深闌靜下深入

思考,我們是怎麼走到今天這個田地

的?命運之神很精明,祂一方面讓你

覺得自己聰明,不相信命運而相信自己

,然後在你自己的腦袋裡埋入另一個命

運的執念,所以我們每個人就算不相信

命運,還是一樣照著命運的軌跡在走,

不得自由。


所以啊,準備國考這件事與人生各種

重要或不重要的事一樣,都是在不斷

的暗示與明示你,你正活在自己把自

己設限的自我迷宮之中。


表面上是考對不同考科的理解,記憶

還有申論寫作的表現,但其實都是在

做靈魂的拷打,拷打你說為什麼你有

辦法在同樣的地方不斷犯錯,在聰明

的時候不聰明,在該問人的時候不問

人,在使用記憶法的時候不去學習使

用,在各種可以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

法之下卻總是不能全力以赴的努力,

就連為什麼人家有熱情,面對困難

可以堅持下去的熱情與動機就是比

我們強,我們依然沒有覺察,只是覺

得不就是人生常態分佈的自然結果嗎?

,有人比較認真比較聰明比較有動機

,我們比較率性比較自由比較沒壓力

,這不是很自然很值得認同的好人嗎? 


但其實一點也不自然,因為有人可以

為了促成一件事成功就把動機與熱情

創造出來,而我們卻不行這件事,本身就

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別人都對自已的

人生那麼在乎?為什麼我就對自己的

人生可以這樣一直無所謂。


而如果可以一直無所謂就算了,能夠

貫徹到底一直無所謂其實是超級厲害

的人才做到的事,實際上我們是被動

的無所謂,我們是假裝自己在某些地

方無所謂,好營造自己不在乎的表面

,但實際上我們又在乎的要死,然後又

控制在在乎的要死但又沒有行動來改善

的微妙點上,讓自己一直被命運玩弄,

在不該無所謂的地方計較的要死,然後

批評別人說怎麼總是把事情看得那麼認真,

覺得別人那麼努力那麼拼命很笨那麼執著

有夠白痴,那麼拼把身體弄壞了怎麼辨?

其實是自已找不到夠強的動機來振作自

已的人生,只好告訴自己,還好我不像他

們那麼拼命。


而拼命與不拼命,有錢不有錢,考

上不考上,快樂不快樂,都只是表相

,關鍵還是在於,自己有沒有覺察命

運之神滲透到你的意識與潛意識之中

,讓自己完全活得很自己但卻也很不

成功或行屍走肉或差強人意的樣子。


而自己居然也接受了這樣一個不上不

下的自己,然後又不完全認命,完全

認命的人其實是幸福的,但自己實際

上又做不到完全認命,因此無法安貧

樂道但也沒有豪情壯志,一方面行動

上認命,一方面內心又一直心有不甘

,配合無奈的命運配合的有夠好,不多

那麼一點也不少那麼一點。


所以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宿命論

,沒有例外。


而看到命運之神無孔不入的操弄我自己

的意識這件事本身,就是自由意志的開

始。


也是解放身心靈潛能的開始。


而到了完全解放的那個時候


這個人會說


「疑?從頭到尾哪有什麼命運啊?

不都是我自己在玩自己嗎?」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申論寫作》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為什麼也會有分數--談申論寫作的表面效度

 有時候我們看電視上的名嘴在政治談論

節目上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就會想,

奇怪明明講的跟現實不符而且還刻意

誇張化,為什麼還是有不錯的收視率?


進而會引發我們聯想的是,考生如果

在申論寫作上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是

不是也能拿到不錯的分數。


這個問題如果仔細的探討,會發現

「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還真的是一門

學問與藝術,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還確實

有其效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就來好好的探討分析一下:


電視名嘴與訪談來賓有些是本身學

識廣博,因此作為月旦從外天空到

內子宮的各種議題是駕輕就熟,但

是我們也會明顯的發現,有些來賓

根本是前一天才知道第二天要討論

什麼,然後搞不好晚上的節目在當

天早上才開始惡補。


不過從電視機前面的觀眾角度,其

實看不太出太大的破綻。

原因有下:

●首先大家本來看這些節目的本質

很可能就是為了休閒與發洩,因此

講的真不真實正不正確不是那麼重

要,重要的是有趣或可以引發我們

的情感。


●電視台為了要讓普羅大眾都能接

受與喜歡,因此程度也不敢拉太高

,反正什麼鍋配什麼蓋,有什麼樣

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節目,因此也

沒有必要把政論節目做得像科普節

目那麼科學嚴謹。


●從平民的角度,討論的議題也確

實與生活比較相關,也因此搞不好

這種節目設計的走向才是對的,因為

沒有人看的節目就沒有影響力,而時

時針對民眾的興趣與喜好還有變化

的步調來調整正是重視「民意」的展

現。


●訪談來賓只要看起來人模人樣,說話

的方式與討論的內容,都依照節目設定

的步調與流程來跑,一臉正經的胡說八

道,似乎就成功的勝任了他的工作,我

們當然有時會問,是不是應該要像日本

人那樣做什麼事都提前做好大量的準備

,而邏輯上有做準備的效果與品質當然

是比較好,但是日本職場文化最被垢病

的也是這樣,因為就是喜歡做出看起來

大量準備的樣子,反而品質比較差,這

是因為有的工作重視快速反應,慢慢來

的細心準備反而效果不好,就像在戰場

上敵人都要打過來了,還在研究晚上便

當要怎麼做才營養。


尤其新聞節目重視時效性,不允許慢慢

準備,尤其電視台對於民眾的喜好必需

非常敏感,也因此隨時因應情況而調整

節目內容也是一種敬業的表現。


也因此大家會發現,很多事乍看之下有

標準,深入探討之下發現沒什麼標準,

也就自然形成許多重要議題都是見仁

見智的常態分佈。


而我們回到申論寫作的技巧上來探

討,其實很多考生正是因為很細心

也做了準備,而且腳踏實地 ,反而

導致這樣的考生往往擅長初等考與

普考,對高考的測驗方式很不習慣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高考的申論

就像是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一方

面是要準備的內容多廣且雜,有些

議題的深度也深,往往看到題目就

只能儘量唬爛。


不過我們再從政論節目的角度來

看,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還真的有

機會矇到不少分數。


為什麼呢? 原因如下:

首先一臉正經至少完成了表面效度,

看起來是正式嚴謹的樣子,那麼就

會有基本良好的第一印象。


而胡說八道為什麼還是有機會拿高

分呢?因為申論寫作想要測試出來

的答案本身,就有一種預設模板

的味道,也就是說胡說八道的套路

很可能與正確表達的套路是一樣的

,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意識

型態的差異下造成的學說差異其實

大同小異。


例如民法,行政學,刑法,行政法

,經濟學等科目,背後基本上就是左派

與右派意識型態的學者專家,不斷互相

辯論爭執且見仁見智的過程。


而社會科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

是人為的,主觀的,相對的,會隨時

間變化而改變標準的、是不能有定論

反而才能創造溝通空間的。


這樣一來,重點就不是答案,而是詮釋

,也就是話術,還有怎麼表達話術的過

程,也因此只要政治人物一直口口聲聲

公益、民主、公正,透明、依法行政,

我們就會覺得好像這政治人物做得還

有模有樣的,而很可能政治人物亂花

人民的錢,但以凱因斯擴大內需的經

濟學理論來包裝,於是人民都感覺生

活好像變好了,不會注意到政治人物

透過利益交換或合法的洗錢方式拿到

更多利益,反正債是子孫在揹,而現

在少子高齡化,子孫還沒生出來,不

還錢老實說還真的沒什麼關係,除非

大家都覺得政府快要倒了然後紛紛去

銀行提領現金才能把這泡泡刺破。


但問題是,也沒有人想把這泡泡刺破

,除非刺破泡泡這件事對敵人產生更

大的傷害。


也因此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財富的本質

其實是信用,不是黃金、不是現金、也

不是美金,更不是比特幣,而是人們認為

持有此標的物能有多少信心保障可以換

得多少回饋的一種感覺。


而正因為社會科學的各種指標建立在

浮動的「信任感」、「社會資本」、「

當下的正義感」、「當下的公平感」

之上,也因此允許各種見仁見智的學說

與詮釋不斷產生。


而最後這種見仁見智的學說、詮釋與

話術形成一套有系統的學問,以專有名詞

、關鍵字、高深的研究方法與研究術語來

包裝、然後有一群在電視上一臉正經胡說

八道的經濟學家與政治名嘴來強化這是一

個嚴謹學術系統的感覺,例如鼓吹三歲前

的黃金學習期的教育學者,其實是想開

幼兒補習班賺錢,於是開發出一套幼兒

教育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再找幾個好朋

友配合寫出證明幼兒教育愈早愈好的

論文,於是某種一臉正經胡說八道的

學術系統就這樣產生了。


就跟現在的經濟學一樣,沒有人知道

為什麼現在的世界經濟會變成現在這

個樣子,而一百個經濟學家有一百種

說法,更糗的是,經濟學家自己上場

玩股票,也沒有賺的比較多。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告訴大家我們正在

學習一套唬爛系統,而是說申論題的

背後,有一些共同的表面效度原則、

不論是格式、架構、論述流程與辨證

結構,包括作結論與提建議、舉例的

樣子,都有一個大致上被公認的模板

與套路,只要掌握這個模板與套路,

就能寫出精彩的申論。


而反過來看,形式可以表彰本質

,一旦熟悉這個套路的模版與系統

邏輯架構,再回頭以系統架構的分類

方法來理解這門學問真正的核心且正

確的內涵,其實是最快的捷徑。


因此,就讓我們好好的來學習

如何在 申論題上,一臉正經的

胡說八道吧!!






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備考心法》論國考中的氣宗(閱讀)力宗(記憶)與劍宗(寫作)

 

84076478_1752363424900965_9159054008243978240_o.jpg

一般來說,國考考生需要俱備三大能力,分別

是閱讀力、記憶力與表現力。


因為要有閱讀力才能知道題目在問什麼,考

科的本質是什麼,遇到靈活多變的問題才知

道要怎麼回答。


但是只有閱讀力遠遠不夠,因為知道原理與

解決方案卻沒辦法以專有名詞及特定形式或

關鍵字來回答,也沒有相關學者的學說理論

,數據、報告與實例來支持自己的論點,然後

沒有依特定的格式與架構來回答,閱卷委員

就會當作你不懂。


而表現力是最後一道門檻,例如申論寫作就

是在考驗考生如何將己經理解與記憶進大腦

的內容,怎麼組織表現出來,很多考生讀了

很多也記了不少,但因為不曉得怎麼組織這

些重點,便少拿了許多應該拿到的分數。


所以面對這三大關卡,一般來說考生就需要

特別另外做特訓。


分別是

一、速讀

二、記憶術

三、申論寫作技巧


針對閱讀這個門檻需要的特技稱之為速讀

,而大量閱讀對於應付層級比較低的考試

效果愈好,因為層級愈低愈追求廣度而不

是深度,例如面對都是選擇題的考試,考

生只要有印象不必記得一字不漏往往就能

選對答案。而完全專攻速讀的人有時連記

憶這部份都可以省略下來,有的考生就認

為只要在一本書主義下多讀幾次,或是一

次多看幾本參考書,重複的重點與關鍵字

自然就記下來了,根本不需要透過

例如心智圖或記憶術等方式來畫蛇添足,

不過只專攻速讀而不特別針對記憶與表

現來特訓的考生,如果遇到比較深入且

專業的問題,往往沒辦法拿到高分,畢

竟只靠閱讀的印象,沒辦法處理中高難

度的題目,就像是遇到托福考試,雖然

知道題目在問什麼,也知道答案大概是

什麼,但是因為腦袋裡只有國中三千字

的詞彙可以用,只能靠印象寫出國中等

級般的白話描述,很難讓閱卷委員給出

高分。


速讀派可以稱之為氣宗,其實這一派

如果一門深入,未必不能拿高分,因

為這一派的特色就是大量閱讀,並且

快速理解,因為人讀書有時要讀的快

才能快速理解,讀的慢反而理解更慢

,而少量多餐式的讀書方式往往一開

始看不懂的內容多讀幾次就懂了,然後

這一派因為讀的快,涉及的內容就會廣

,因此關於這個科目相關的學說、新聞

,期刊都可以快速瀏覽過一遍,這種

大量閱讀式的讀書法在面對新題型與

新考題的時候有很大的優勢,因為記

憶派與表現派還在花時間精熟考古題

的時候,速讀派已經讀到很進階且更

廣泛的相關議題了,只是在有氣無力

的情況下,知道與寫出來中間還是隔

很遠,健保局第一任局長葉金川,

曾經因為可以請考試假而去考公職

考試,他在坐火車的途中把這次

要考的內容快速看過一遍就考上了

,有一些考生也都有沒怎麼花時間

準備就考上的經驗,很有可能就是

在大量閱讀的快速掃瞄基礎下,遇

到了自己有看到而別人慢慢準備下

沒看到的題目與擬答,也就幸運的

考上,而氣宗的優勢其實就是要提

醒大家,不管準備是否充份都要去

考,因為考前最後幾天的衝刺與大

量速讀,很有機會瞬間獲得逆轉勝

的效果。


而國考第二派則是力宗

,也就是記憶派,而記憶派在國考

的優勢是考古題,從國家政策的角

度,國考的本質不可能離考古題太

遠,否則考到後來會愈來愈脫離

考試的本質,例如數理科的本質應

該是加減乘除,政府不能因為加

減乘除都是考古題就故意只出微

積分等比較艱深冷僻的題目。

而且考古題經過數十年的考試

,根本資料庫愈來愈大,要考

重要考點卻迴避考古題根本是

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所以

出題委員其實也愈來愈難當,

只好針對考古題的重點來改變

問法或題型,萬變不離其宗,

愈變愈相同,另外國家考試

最重視公平,不考考古題會變

得很不公平,然後新的題目容易

有爭議,連閱卷委員們可能都沒

有共識,在沒有共識的閱卷下,

新題型那一題分數不可能給太高

,也因此相對上還是考古題強的

考生比較有優勢,也因此考古題

的記憶仍然是國考中絕大部份分

數來源的保證。


在以上前提下,記憶派就有很大

的優勢,透過心智圖或口訣等方

式有效壓縮精簡記憶體,這樣就

能記憶國考中大量繁雜的資訊與關

鍵字,只要呈現出合乎基本邏輯的

表現方式,就能得到中等以上的分

數。


記憶派可以稱之為力宗,畢竟記憶比

理解要吃力多了,也需要神經突觸做

更大的施功,而且記憶往往比閱讀

理解無聊,是許多考生最不想花時間

也覺得最痛苦的部份。


最後一派就是申論寫作派,也可以稱之

為劍宗,劍宗需要一定的套路與招式才

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就像是一個人有

基本的健康體質與內力(氣宗),然後也

有強壯的身體與肌肉(力宗),但是在面對

不同門派與不同規則的戰鬥時,就一定要

精熟一定的招式才能獲勝,例如立技拳擊手

參加柔道比賽,空有一身的內力與肌肉是

沒有用的,因為一旦受到寢技與肢體固定

術的限制,再怎麼有內力與肌肉也發揮不

出來,也因此形式、招式在特定考試的

遊戲規則下,就變得非常重要。


而國家考試申論寫作就是有其特定的表

現形式與格式規則,可以讓閱讀下的內功

與記憶下的外功,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而且如果一個人沒有內力也沒有外功,

還是有人可以透過漂亮的招式與表面效

度,騙別人以為自己很厲害。


某種程度,申論寫作其實確實也是一種

騙術,而且還是一種不得不形成的欺騙

流程,因為考卷的篇幅有限,對一個議

題非常懂的博士與對一個議題幾乎不懂

的國中生而言,面對一題申論也都只能

寫二頁,而一個很懂的博士生卻可能考

輸一個不懂的國中生,就是因為形式與

格式的天生限制。


有許多很有實力的考生一直都沒有上榜

,問題就出在太想表現出自己的實力,

於是完全沒注意到表現上的形式與格式

問題,他們寫申論會寫出一長串一大坨

的長篇論述,然後沒有標明重點也不分

段分項,而且還因為自己以為懂,沒有

做好審題的動作,還可能因此被誘答,

於是寫出文不對題的內容,法條可能

背得一字不漏,內容也密度極高,但

就是沒有寫到閱卷委員想看的重點,

而沒有依照格式與表面效度的文章,也

容易被解讀成不會寫,才會寫得如此章

法且邏輯混亂。


劍宗背後有一個哲學,那就是形式如同

本質,有一句名言說的很好,走路起來

像鴨子,吃起來像鴨子,那牠就是一隻

鴨子,意思是說,本質不透過形式的話

,一般人是無法理解的。


因此格式與表現出來的形式其實也是本

質的一部份,而且還有誘使與誤導閱聽

人這就是本質的效果。

因此申論寫作一定要依照約定俗成的

遊戲規則,例如前言,主文,結語

,大前提,小前提,涵攝,或是起

承轉合的結構來寫才能拿高分,例如

法科與一般社會科還有國文作文的申

論寫作格式其實都不一樣,不照遊戲

規則與專有名詞與架構來寫,都會被

認為不是內行人。


也因此當有一個考生掌握了關鍵字與

專有名詞,而且知道以什麼形式來表

現一種很專業內行的架構與氣勢,其

實是可以唬過閱卷委員的,尤其在一

種大家都沒看過的新題型時,因為大

家只能猜,而劍宗的人會比另外二派

更會猜,因為劍宗的人抓形式,所以

會比另外二派更知道所謂的潛規則還

有這一考科最基本的原理原則,而這

跟氣宗閱讀派的猜不一樣,氣宗閱讀

派比其他二派更可能抓到考科最新的

相關資訊,但是他知道卻表現不出來

,而劍宗則是沒有理解也沒有記憶,

卻能裝出好像理解也好像有記憶的

效果。


這三派都有人因為各種陰錯陽差

的客觀與主觀因素而考上。

而且一旦掌握其中一個環節,另

外二個環節也就相對變得容易。



而最合理有效的作法,當然是內

力、外功與招式三者都做好準備,

才比較可以面對各種千奇百怪的出題

方式與閱卷委員。


這三派彼此又有一種相生相剋的

關係,喜歡理解的人往往不喜歡記

憶,而擅於記憶的人往往又不喜歡

臨時做申論組織並透過形式來唬爛

的行為。



這三個流派其實應該要相輔相成

,因為如果比例調配得當,每增加一

種流派的技能,就多發揮出加乘數倍

的得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