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找出國考背後的真相,筆者
常常會去訪問國考上榜的考生,到底
都是怎麼考上的。
做研究訪談的時候,怎麼問很重要,因為
很多時候其實上榜的考生自己也不知道
自己是怎麼考上的,尤其內隱知識很難
表達讓沒有同樣經驗的人明白,因此如
何讓考上國考背後真正的內隱知識也讓
外行人可以心領神會,就是筆者可以為
各位同學作的貢獻。
而這其實就是知識管理背後的四大原則
,分別是共同化,外化,結合與內部化。
首先是內隱知識的移轉,例如筆者透過
訪談而抓到上榜者考上但很難說清楚的
真正秘訣(內隱知識的共同化),然後將
內隱知識清楚表達成好理解且讓讀者心
領神會的外顯觀念(外顯化),然後再將
這些外顯觀念做進一步的整理,將外顯
知識整合成為一個有系統的知識體系,
例如像筆者這樣寫成一篇文章或編成一
本書(結合)。最後讀者透過筆者的指導
、經驗分享與外顯化的類比,同時邊聽
邊作邊練習,將這些本來難理解的內隱
知識,也轉化成專屬自己的內隱知識,
這才是有意義的知識。
例如許多上榜考生的建議其實講了等於
沒講,例如球來就打,認真準備就對了
,一本書主義、多練題目、要看考古題
,但就是沒有講清楚到底一本書主義怎
麼操作,如果出的題目超出一本書的範
圍怎麼辨,多練題目是怎麼練才有效率
,是不是要做錯題筆記,否則一直練卻
不知道重點在哪裡或是內心沒有真正吸
收理解,那盲目的練習也沒有意義,而
練習考古題要怎麼找有意義的考古題?
怎麼歸納考古題的重點,怎麼推演考古
題變化題型的規則,怎麼去追縱歷屆考
古題的不變規律與變化公式,而這些細
節才是未上榜考生真正需要知道的。
而且上榜的考生如果本身就是學霸,別
人要三個月才能弄懂的東西他一個星期
就弄懂了,他也很難向初學者說明,到
底這麼複雜的理解過程是怎麼速成的,
於是講出來的東西要嘛是一般人無法複
製學習的方法,要嘛是一開始就有雄厚
基礎的人才能理解的說明,尤其每個人
都容易對學習有所謂的學習迷思與盲點
偏見,以為適用於自已的也就適用於別
人,於是儘是提出一些一般人根本沒辦
法仿效的餿主義。
所以才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有狀元徒
弟,沒有狀元師父,以前也有補習班老
師說過,其實不是我會教,是一開始就
很有決心且會做充分準備的考生來上我
的課才考上,我只是助力,意思是本來
就會考上的人格特質來上他的課程,最後
自然得到考上的結果,我的教學只是他
吸收知識的一個過程,他自已往往會有
自己一套學習與理解知識的模式,於是
同一個教室,永遠是那麼幾個人考上,
然後永遠也有更多的人沒有考上。
否則邏輯上如果老師會教,應該整個教
室的錄取率會遠高於其他老師,但實際
上似乎是常態分佈,以考生自己的主客
觀條件與努力、學習方法佔是否上榜較
大的影響因素。
通常能應屆考上國考的考生,在上課時
都有很好的學習紀律,這種考生在平常
似乎就俱備了很好的時間管理素養,知
道做人做事怎麼樣最有效率,因此這種
考生上課前會做預習,上課時專心聽講
,下課後會依史賓豪斯遺忘曲線的規則
定期複習,然後下一次上課時也會先把
上一次課堂的重點再複習一次。他們很
有耐心也很有規律的執行基本功。
而通常考不上的考生一開始就有考不上
的人格特質,沒有那種做事情「豫則立
,不豫則癈」的習慣,總是不做事前的
準備,就連來考國考參加補習這件事本
身,就也不是自己深思熟悉後的結果,
比較是被逼的走投無路而做的慌亂選擇
,會考上的考生很早就會開始重視自己
的人生規劃與職業性向,因此很早就確
定自己要做什麼,適合做什麼,但也同
時保有彈性與靈活度,如果做一件事最
後沒有成功,往往也早就準備好了另一
套應變方案,而人格特質決定思維模式
,戰略決定戰術,戰術決定戰技。
而對做一件事有強大熱情與定見的人,
往往就會找到有效的方法,而且也因
為立志立的早,對願景有設定,因此
大腦會很早就開始建立更好的記憶體
設定且優化作業系統,例如會成為醫
生的人,往往也是醫生世家,小時候
的大腦就很自然的設定以後當醫生的
願景,同時透過家族與父母的教育與
薰陶,作業系統一開始就設定會去記
有系統且能記憶繁多醫學知識的記憶
體規格。
而這也是為什麼樹狀圖與心智圖有效
的原因,因為龐雜的知識需要一套能
以身使臂,以臂使指的記憶管理系統
,樹狀圖與心智圖就像是大腦的神經
突觸,能夠讓記憶的壓力從頭到尾保
持在七的正負二以下的分類檔案系統
,這就讓自己這台生物電腦,有著很
好的運作模式與演算法基礎。
所以這一切都是很科學的,立志這件
事會慢慢改變大腦的構成,將大腦所
有的內部構造與資源,都向可以完成
志向的方向調整與前進,這也是為什
麼最好考生一開始立志就要大格局,
高目標,因為「法乎其上,僅得乎中」
,但也不要欺騙自己,把目標設定的
不可能執行,因為如果一個人常常設
定一些自己最後沒有能力完成的目標
,這個考生的大腦會開始愈來愈不相
信自己,而且會慢慢形成一種「習得
無助感」會很自然的相信自己終將一
事無成,而這種「狼來了」的經驗愈
多次,大腦與人格特質的無助感與自
卑感就愈來愈重,最後當一個人愈來
愈不相信自己,就會愈沒有做事情的
動機與執行力,就像是也參加補習也
繳了報考費用最後卻沒有去考試的考
生一樣,愈準備愈沒自信,開始愈來
愈相信自己沒能力或是對手太強,然
後再找一些合理化自己不認真準備的
理由,例如催眠自己說現在當公務員
很操,考上又不一定比較好,創業比
較自由不用被管,但如果真的是這樣
這個考生早就創業去了,怎麼會準備
到一半才在思考這種問題。
而且考上公務員跟創業這事其實並不
矛盾對立,因為公務員有更好的信貸
與房貸條件,也有穩定的收入,這對
投資與創業都是很好的基礎。
而且一個工作好不好,是做了才知道
,一個公務員做的很爽不會到處講,
因為一講出來可能上級就不會讓他那
麼爽了,反而會到處講的往往就是運
氣不好比較操的單位,會吵的孩子有
糖吃,當然要把自己的慘狀形容的更
嚴重一些。
而考取公務員姑且不論待遇與福利
工作條件如何,至少都向親朋好友
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曾經考上公職的
人,未來也不一定要一直做下去,
如果有更好的條件也沒有說不讓你
離職,因此還沒考上就在耽心考上
後怎麼的考生,還不如說是對自己
考上沒有信心乾脆就說不稀罕、不
想要…
綜上所述,一個考生要考上,不只要
看已經上榜的人怎麼說,還要搞清楚
他想說但說不清楚的部份,還有他實
際是怎麼做的,就連這個上榜者的人
格特質與思想系統都要一併仿照學習
,才有辦法真正複製人家的成功。
內隱知識的智慧,跟一個人的人格能
量與生命願景、生活習慣、做事效能
往往是綁在一起的,我們應該從這一
點出發,全方位的檢討自己在人生各
個面向的思維模式、態度,包括身體
健康、能不能耐心定下心來全力以赴
做一件事,都要徹底完整的檢討與反
省才行。
而至於怎麼反省自己,對自己的過去如
何做一個全面的檢視並改進,也一樣是
一種內穩知識的智慧,筆者也將在之後
的文章為同學好好的說明與分析外顯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