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國考申論秘技》論國考申論本質與拿高分的必勝策略

考試.png


《國考申論秘技》-看懂這篇文章且有針對申
論本質來準備的考生,申論必能拿高分。

對於剛開始接觸國考的人,很容易因為不了解
國考的潛規則而被誤導,導致浪費很多時間在
不會考的重點上,或是整個理解的方向都因此
錯誤了,在不重要的地方鑽牛角尖,導致準備
了很多年都考不上,而這也是萬年考生最害怕
的地方。
準備考試有時候要慢慢來,反而比較快,因為
為了貪快而接收錯誤的內容,反而要花更多的
時間來清除這些記憶,還會造成記憶正確內容
的困擾。
因此只要確定自己吸收的是正確的觀念,慢慢
來就會變成最快的,這也是為什麼一本書主義
很強調「聖經版教科書」,因為經典名著的內
容是公認最正確的,自然不會把考生引導到奇
怪的方向去,而這也提醒考生,參考書不要亂
買,然後要有最基本的資訊素養,懂得如何透
過正確的網路搜索與人脈情報網去搜尋對自己
最有幫助的第一手情報。
很多考生並不俱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容易
被廣告行銷話術給欺騙,常常在不了解自己也
不了解考科的情況下,上了自己沒感覺的課,
讀了自己不能吸收的書,然後還誤上賊船、後
悔莫及。


一般來說,菜鳥國考生很容易陷入以下的迷思

①申論的本質其實就是「沒有定論所以需要聽
聽大家的看法、說法與邏輯推論」,因為沒
有考試會考馬桶到底能不能裝大便,也不會考
一加一是不是等於二,被公認為絕對真理的東
西根本不會被拿來當申論的題目與爭點,而會
需要申論與論說來獲得釐清的,也通常是有爭
議讓人有興趣想了解但需要大家一起集思廣益
找出解決辦法的題目(這樣也才能考出考生的
思維邏輯與推論過程.)
:

②不曉得國家考試雖然也看重結論但更重視申
 論過程

國考與在學校考試最大的不同是,國考的重點
往往不是在問答案,而是問答案是怎麼產生出
來的推論過程,反而比較像是數學的證明題,
因為國考申論題的本質就是論說文,而論說文
就像辯論,考生要能提出各種理由來說服你的
答案被什麼樣的證據、學說、數字、理論與實
務來支持,因此就算你的答案結論可能不正確
,但你卻提供了很多有說服力的理由與證據來
支持你的結論,閱卷委員也會願意給你一定的
分數,因為委員知道你懂,只是推論的方向可
能有些偏差,而你在論辯過程中提出的專業關
鍵字就是委員給分的依據,結論當然也重要,
但並沒有學校考試那種結論錯就全錯的情況,
而考生能認識這點,一方面就不會讀書讀得很
患得患失或太敏感,因為讀到什麼程度就可以
得多少分,不會因為一個地方錯就全軍覆沒,
這樣準備國考才會踏實而安心。

③誤以為國家考試是站在國家統治者的角度來
 審題改題。

國考很多申論題的問題會問到很多目前國家機
關在執法或施政上遇到的問題,而這會讓很多
考生造成一種誤導,以為要從統治者的角度來
回答問題而不是從人民的角度來回答問題,於
是容易回答出偏坦政府立場的答案,為什麼會
造成這種誤導是有原因的,因為從小到大我們
接受的教育都是偏政府也偏傳統道德倫理文化
思想的,所以小學考生活倫理與道德,中學考
公民,大學考許多管理上的規定與規則,無形
中會給菜鳥考生一種預設的意識型態,那就是
考試背後都有意識型態的立場,雖然表面上題
目沒有問,但回答時卻要照「天地君親師」的
「立場」來回答,而這就容易陷入國考的誤區
了。

二十年前或許國考的意識型態是偏右而保守,
但現在國家考試的題目己經愈來愈新穎、靈活
且沒有明顯的意識型態立場,而這跟出題委員
也閱卷委員愈來愈年輕化也有關係,舉例來說
我國目前許多法律教授都是留日留德居多,而
德國與日本目前的整體法律思維都是偏左且更
重視人權的意識型態,為什麼呢,因為德國與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都是極右派的法西斯
軍國主義,因此戰敗後意識型態出現大逆轉,
也是一種自我檢討矯枉過正的表現,於是這種
更重視人權與自由的法律意識型態就會形成一
種文化,而我國留日留德的法律教授歸國後就
會把這種文化帶進來,現今我國法科學者留日
留德的比例極高,也就造成學說的方向漸漸往
更重視人權的面向去邁進,因此從民法、刑法
到行政法,近十年的考題爭點反而都是比較站
在人民與被告的角度,遇到政府或被提告時,
應該要提出什麼樣的法條、學理與實務來防禦
,而我國的文化其實是比較重視傳統道德與服
從領導的右派文化,考生在考這種題目時就會
覺得有點格格不入,會覺得奇怪我怎麼讀法律
的書是為了替犯罪者與偷懶被懲罰的公務員辯
護,於是回答出奇怪的東西。


但其實現在國考許多法律的爭點與社會科學的
考點都沒有預設立場,而更看重考生提出的法
條規定、大法官解釋與學者學說實務或判例,
如果有數據證明與學者的權威著作來證明就更
好,也就是說不管你支持政府或人民,不管是
支持原告與被告,只要能提出合理與充分的理
由,閱卷委員就會給你應該有的分數。




不過這種考試微妙意識型態的變化在不同考科
其實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國文科的教授通常
觀念比較傳統,因此比較偏傳統右派倫理思想
的八股文會得到比較高的分數。
而在刑法的部份,我國刑法教授的主流目前是
偏德日派,因此意識型態其實是偏左,所以刑
法的題目有很多爭點都是要考生幫犯罪者或加
害者辯護,而這一點會讓很多第一次考國考的
考生很不習慣,例如我國目前大部份的人民都
主張應該維持死刑,但我國目前主流的刑法學
者因為留日留德的背景多,反而比較主張傾向
廢死,但這些學者出的題目不會直接以廢死這
種目前還有爭議的題目來出,而會出「罪刑法
定」「武器平等」「重視程序正義與照顧加害
者人權」的角度來出題,而如果菜鳥考生測風
向測錯,就會回答出委員不喜歡的申論。
寫到這裡,筆者不是教大家先測風向再決定要
怎麼寫,而是主張不要想著去測風向,而是讓
法條、憲法、學說與實務判例來自已說話,也
就是說不要有自己的立場,而是有多少證據就
說多少話,這也是為什麼,不管考什麼題目,
一定要把一般原理原則這種千年不變的幹話寫
出來,例如「依法行政」「信賴保護」「罪刑
法定」「比例原則」「程序正義」,其實這些
原理原則都是很中性的,不同立場的人都可以
使用這些原理原則來為自己辯護,而大法官就
是使用這些法律術語的高手,他們高來高去的
不斷使用抽象、正當性十足但卻不具體不用舉
證的「原理原則」,就是因為「舉證之所在、
敗訴之所在」,而這也告訴我們,不要有預設
立場,而是儘量讓「一般原理原則」與「慣例」
來說話,就能取得這種像是大法官地位般的制
高點,別人很難說大法官的說法是錯的,因為
大法官根本什麼都沒說,而說出來的也是癈話
居多(意思是說,大法官的話術看起來兩邊
都支持,但又好像都不支持,例如說依法行
政但沒說是依什麼法,一方抗議時就再看風向
來決定要依什麼法來解釋,其實現在年金改
革這個議題就可以看出這種現像,明明年改就
是違反「信賴保護」這種憲法等級的法治國
原則,但大法官仍然可以以「超法規阻卻理由
」、「公民不服從」、「比例原則」等抽象法
理概念來做為對抗「信賴保護」這種基本原則
的武器。
其實大家如果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連一般法律
的原理原則彼此之間也有拮抗的關係,年金改
革當然是一種違反信賴保護原則的政策,但站
在比例原則的角度,國家也確實給公務員比一
般人民更高比例的金年福利,因此大法官為什
麼要測政治的民意風向也有他合理的理由,這
也是為什麼需要三權分立的原因,因為法律無
法解決的問題,就是政治解決了。
而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大法官會議會阻擋人
民提年金改革的釋憲案,因為政治的風向現
在還在吹,尚書大人很聰明的,不會把自己
放進一個還搞不清楚民意方向的絞肉場中。

好,那如果有一些題目連大法官都不知道怎麼
寫,請問考生要怎麼寫呢?

國考的申論題目會有爭點且難寫需要花許多時
間準備的大部份都是社會科學題目,為什麼呢
,因為數理科的題目不會產生爭議,一加一就
是等於二,不會因為信賴保護就變成三,而法
律、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這種社會科學的
題目就會因為意識型態與立場風向的改變而出
現不同的「答案」,這就是菜鳥考生一開始接
觸國考很不習慣且想不透的地方所在,菜鳥考
生會以為國考都有標準答案,而且結論一定是
具體清楚正確且沒有模糊空間的,但卻不曉得
實際上國考社會科學中很多題目都沒有答案,
連學者彼此之間也只有「抽象原則」的「共識
」,而這些抽象原則還是會「彼此拮抗」的。

而這就是國考申論的藝術所在,也是為什麼
有時候背誦比理解更重要的原因,因為試圖
搞清楚的考生會愈來愈不知所措,怎麼風向
一直變來變去,但背誦的考生沒有這種困擾
,因為看不懂背就對了,這種連大法官都沒
有搞懂的東西怎麼會叫我們考生來搞懂呢?

本質是讓人搞不懂或因為大家不容易搞懂才
可以發揮其作用的東西,當然就不要搞得太
懂才對。

而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各位考生,不要
太鑽牛角尖,不要試圖把所謂的社會科學完
全搞懂而浪費太多時間在學理的理解上,因
為社會科學的本質就是一種左派與右派永遠
不斷政黨輪替且風水輪流轉的學科,永遠會
出現新的學說與見解,但卻不脫離一般原理
原則的相愛相殺。

而這也是為什麼,一本書主義、考古題主義
還有一般原理原則推論主義是最好的國考準
備四大策略:
①一本書主義:一本聖經版教科書可以讓考生
只讀精華,只讀重點,不斷復習,背誦容易。
②考古題主義:學問的理解是沒有止境的,但
考古題的重點與風向卻是有盡頭的,分析考古
題可以看出主題委員與閱卷委員的意識型態傾
向,也能因此知道要怎麼回頭去推論教科書的
重點,還能學會怎麼分析出寫申論題的版型、
格式、句型、語法還有文章申論公式,當然比
讀教科書有效率的多。
③一般原理原則主義:以不變應萬變,學會最
高明最正確的打高空且看起來兩邊立場都照顧
到的話術,會是應付國考社會科題目最好的方
法,因為不需要測風向,讓委員自己腦補就好
了。而這也是政治的最高心法--朋友多多的
,敵人少少的,只要掌握這個原則,所有人都
覺得你是朋友,說的話聽起來都站在他們那邊
,但其實你根本沒有立場,只是很會說場面話

④關鍵字主義:國考筆試是最公平的考試了,
如果考生有去觀察高鐵、捷運與台鐵的櫃檯服
務人員,就會有一種感覺,怎麼高鐵與捷運的
櫃檯小姐都長得特別高年輕特別漂亮,而台鐵
就反而比較老比較沒那麼亮眼,因為高鐵與捷
運要面試,而台鐵則純粹是筆試(但部份工作
需要體能測驗與通過健康檢定。)
而有面試的考試註定是不公平的,因為雖然表
面上高鐵與捷運考試的官方說法一定會說依勞
動基準法規定不歧視高年紀也不歧視長得醜的
,但實際上有面試的考試最後就是會大量淘汰
掉許多年紀大與長得不討喜的考生,因此筆試
永遠會是最公平的考試,但筆試本身是有鑑別
漏洞的,因為筆試很難鑑別出考生的綜合能力,
不管是因為考試時間的限制或出題題型的限制
,都讓筆試註定有漏洞可鑽,而身為考生當然
要完全把握這個「明明知道是漏洞但又不能補
起來的鑑別漏洞」。
而筆試最大的漏洞就是,考試的型式註定只能
以很少的題目來試圖鑑別考生對該科目的完全
理解程度。
如果一張申論考試出十題,而且題目又有鑑別
的深度,那麼這種考試絕對可以鑑別出考生的
實力,但問題在於,出十題的話就至少一張考
卷要請五個閱卷委員來改,然後一張考卷至少
要改一個小時,然後每年的高普考試至少要花
一個星期,這在現實層面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為了既公平又排除面視的歧視,還要不能花
太多時間來出題與考試,就只能想辦法在出題
目的時候,看能不能把四題的題目中,把學科
的核心重視精華問出來。
因此我們反向推論,如果我是出題委員,我要
怎麼出才有辨法一葉知秋呢,那一定要出一種
可以逼出考生寫出「細微」「有深度」「有一
定水準才能看懂題目在問什麼」「有讀到一定
時間才會背起來的某個細微關鍵概念」,因此
推論到後來,「專業關鍵字術語與其衍生旁生
邏輯句型」就會是申論考試必考的鑑別點。
然後一個題目絕對不會只考一個鑑別點,而是
至少會考5到15個之間的鑑別點,如果一題
是二十五分的話,鑑別點一定會依量化的指標
來做為集體閱卷的評量公式,否則當每個閱卷
委員都有自己的主觀且質化的評分標準,國考
的公平性就盪然無存了。
而這也是為什麼口訣記憶法應用於國考非常適
配的原因,因為口訣解壓縮還原出來的,必然
是大量的專業關鍵字,也讓考生容易透過壓縮
版型與公式的方式而容易記憶。

而專業關鍵字的背後沒有意識型態也沒有立場
,因此申論文章的寫法不需要寫得慷慨激昂,
只要平舖直述的把所有支持的理由與證據都寫
出來就可以了,這也是為什麼國考的重點會放
在「數字、學者姓名、學說理論、學者的書、
實務、判例、法條、大法官解釋、權威名人的
見解、民意調查與研究、實例,因為,以上的
所有所有關鍵要素都是為了在論說文的架構下
去說服對方,說服閱卷委員,而專業關鍵字就
是用來突顯以上的各種重點要素,讓委員覺得
你真的是內行,才寫得出來的明確指標。

看得懂這篇文章的人有福了,因為至少準備的
方向不會錯誤也不容易被誤導,只要認真依正
確的國考準備邏輯與方向來準備,自然能勝過
大部份沒看濄這篇文章的考生。

我好像把自己的這篇文章描述的有點厲害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
因為
「我不用急著謙虛,還沒有那麼偉大」
images.jpe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