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實戰練習》成立讀書會可以有效縮減準備時間

 

d6518a954747956990bfea26238845f3


以前國中生的升學壓力是很大的,因為需要
參加高中聯考或五專聯考,而考試的內容是
固定的,考試的形式是格式化的,也有標準
答案,因此填鴨式教育針對考試是很適配的。

而當時都有所謂的升學補習班,補習班還有
訓導主任,而且還很兇,透過高壓式的情緒
化壓力強迫學生學習,對大部份人來說效用極
佳。

高普考其實跟聯考的本質很像,因為為了公
平,出題型式與考題,答案都要標準化且公
式化,因此對於現代的考生而言,高壓的要
求往往可以逼學生發揮出原本無法發揮的潛
力,畢竟考生無法認真要求自己,很容易就
懶散,如果有一個人願意當黑臉來強迫自己
去做本來不想做的事,其實我們要感謝他。

而這其實也是老師的作用,老師很可能自己
也做不到,但卻可以訓練出一名冠軍選手,
一方面是因為每個人在批判別人與找別人缺
點這種事都是天才,而在觀察別人的面向也
比較可以旁觀者清,可以給出較理性務實的
意見。

而人性的這種特性,考生應該要懂得去好好的利
用,針對自己很難要求自己的特性來設計一套自
我 約束的制度。

例如組讀書會分配課業內容,然後互相當閱卷
委員幫彼此評分找錯誤,給出檢討意見就會是
常有效的備考策略。

有學者曾經針對考取日本東京大學的學生做
過研究,發現有組讀書會的勝算比較高,然後
他們也發現如果某一個學校同時報考東京大學
的人數多,考取的機率會隨著報名人數的增加
而顯著提昇。

例如甲校報考東京大學的學生假設有四十個
,錄取就會有十個,錄取率是四分之一,而
乙校報考的學生假設有十個,錄取的可能就
只有二個,丙校報考的如果只有一個,通常
這一個都不會考上。

有讀者可能會想,因為會報考東京大學的學
校本來就是好學校啊,好學校的學生才會有
信心有基礎來報考第一志願,因此當然錄取
率比較高。

不過日本這個研究是針對PR值一樣的學校
做的研究,意思是這種統計是從升學率成績
差不多的學校中去比較發現的,因此並沒有
所謂的好學校本來就比較考的上的倖存者偏
差。

而根據東大特訓班老師的說法,組讀書會有
以下的四大好處,才讓這個方法與這樣的研
究結論有可靠的理論與實驗基礎。


一 組讀者會比較能夠自我要求
就像是打球或跑步,有約朋友一起出來做,
會比較願意持續與堅持,除了本來就自律性
很高的人以外,大部份的人常常因為一時的
情緒或身心狀態不好就中斷計畫,而自律性
高的人也不需要組團,早就靠自己有計劃的
執行力進步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而對於一般沒有自律能力的考生,就需要靠
他律,固定的讀書會可能讓每個成員都在固
定的時間出現,而且有進度壓力去完成屬於
自己的進度。

二,教學相長

讀書會吸收的內容要教別人,比較可以做到
深度學習,在教學相長且為了讓別人更容易
聽懂的壓力下,考生會逼自己以更讓人理解
且簡潔有力的方式來說明重點,無形中也增
加了申論論證的能力,而如果講解的過程其
他人聽不懂,正代表自己需要改善自己說明
與申論的技巧。

三,經濟學的相對利益法則

讀書會每個人的人格與強項不同,剛好
可以互補,例如有的人英文強,有的人數理
好,有的人申論能力較佳,有的人擅長記憶
,有的人很會比較細節,而經濟學有相對利
益法則,只要彼此的能力有比較利益 ,那對
雙方的交易對彼此都有利,而讀書會的讀書
資源,情報資源都可以共享,這種打團體戰
的方式當然勝算會比單打獨鬥的機率更高。

四,互相校正彼此盲點

讀書會的成員彼此人格不一致,在為
對方評方閱卷時才剛好容易找到盲點,其
實就連閱卷委員本身往往也會因為人格不
一樣而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因此就連專家
也會一樣一群專家的組合而形成一種集體
弱智的現像,同理可證,一群不是專家的
讀書會成員,會因為彼此在意與專長的觀
點不同,而幫彼此找出自己不容易察覺的
盲點 ,有時意見比專家還要更客觀有效,
例如現在政治上的民調要做的好往往要去找
沒有意識型態也對政治不了解也沒研究的普
通人,正因為這些人不了解也不擅長,所以
不容易陷入自己強烈的主觀認知中。

而三個臭皮匠在這種三角定位三方對照的
角度上所得到的結論與意見,往往會是更
務實有效的。

也因此,只要讀書會能堅持的持續下去,且
固定互相補習互相評分並給出檢討意見,最
後將能大大的提升集體的平均分數。

考試這種事是一種很務實的方法論,不需要
太複雜的方法論,因為變數太多了,想太多
根本沒有用,反而是不斷練習題目,不斷從
錯誤中學習,不斷從互相批判檢討中成長,
效率才會是最高的。

理論是我們知道為什麼,但我們做不到
實務是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們做到了

國家考試的本質比較像是實務,不斷的Trial
and Error,以最快的頻率犯錯並檢討改進
,將會是提昇分數最有效率的方法。

尤其不同程度與不同性質的考試,往往準備
的範圍,廣度,深度,性質都不一樣  ,照
以前的理解中心主義來準備考試根本緩不濟
急,而是要以題目中心主義,直接針對問題
與閱卷委員的給分慣例來對症下藥,才是最
有效率的。

而這樣的秘密還好其他考生都沒發現,你卻
發現了,你就要趁機且好好針對這個甜蜜點
來作功課,就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考上,考
上第一名其實不是國考的最高境界,第一名
的薪水又不會比較高,對於考生而言,以最
短的時間考上才是最高成就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細思極恐!!」---考生在這次高普考會考幾分,早就被命運安排好了。

 高普考剛剛結束,想必又是幾家歡樂幾家

愁,不過對於考生而言,這都是人生的一

段過程,因為大家也都是從小到大各種考

試一路過來的,其實本質差異並不大,只

是比較難考而己,只是關乎生涯工作的重

大變革而己,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是否突破而己,只是決定了生活品質或未

來成家立業的信心與準備而已,只是一種

決定自己能否建立自信的指標而己,只是

一種金榜題名的極端喜悅而己。


筆者曾經遇過一個國師等級的占卜師,他

是雄中畢業的高材生,他因為在國中時遇

到一位有著埃及塔羅卡巴拉占卜傳承的神

父,將塔羅小秘儀的占卜技巧傳授給他,

從此有了占卜神準的能力。


而也因為神算的能力,雄中的同班同學在

高三時紛紛找他來算聯考的成績與錄取的

大學會是什麼。


結果他為在場的三個同學一算,其中一個

在該年度會錄取台大,另外二個當年都考

不好,隔年會同分考上政大銀行學系,也即

是現在的政大金融系。


就像古代的袁了凡被算命師精準說中當年度

考上舉人的名次一樣,這兩個同學確實在當

年度都考不好,第二年同分考上政大金融,

而這位應屆考上台大的同學,在占卜師的

書上寫序,親自作證確有其事,而這位占

卜師的豊功偉業也早被各種政商名流知悉

,在政治界非常有名,有趣的是占卜師本

身就很有錢,也不需要靠占卜來求財謀利

,似乎他的人生就是為了要向世人證明

,這世上確有命運一事。


由於筆者曾經親眼見證其占卜,而且當場

實證,那一瞬間還真的有整個世界觀被完

全翻轉的震憾。


而這也是筆者今天想向各位同學說的


那就是各位同學或考生都完全被命運之神

所掌控,包括一思一想一舉一動,所以才

會有同分考上同一學校這種離譜低機率預

言也能發生的可能。


大家都成功的走在命運之神為我們設計

好的路上,完全沒有遺漏與閃失。



而命運這件事,是筆者一直在關注的

議題,也在研究手面相八字等實務經驗

下閱人無數,我發現每個人不只有命運。

而且似乎鬼神或神佛與外星人都有合作

,一直正在監控每個人的行為舉止,適

當的在生活的每個小環節增加考驗或

施壓,或是放進有趣的人事物來觀察

每個人的反應,沒有例外。


當然我們是不會察覺到的,所以今

天聽筆者講這件事應該會覺得就是聽聽

而己。


命運之神會連一個人的性格都跟著形

塑,就連這個人相不相信玄學本身,也

都在設計的局裡了,例如

一個人如果被安排過科學家的人生,

那麼這個人相不相信鬼神或命運

這件事本身,也在一開始就因緣際會

的設定好了,而不相信鬼神或命運這

件事對某些人的意義的,他們才可以

成功扮演好科學家的角色,把不相

信有命運之神的這種科學迷信,以科

學的表相不斷包裝且推銷出去,這樣

就不會有人發現自己被命運之神給

時時監控觀察且無意識的操縱著。


然後祂們也想知道,到底有沒有人可

意從這麼嚴密的楚門世界秀中發現自

己是楚門。


也因此,正因為命運之神在一個人出

生後就把每個人的每個念頭都控制的

粗細彌遺,因此就連一個人準備國考準

備到什麼程度會放棄,或是讀書讀到什

麼細節腦袋就會當機,讀到什麼程度

之後的記憶會忘記,會留下多少量,

也都在命運之神的安排中,命運之神有

在每個人身上埋下三尸蟲偵測器,監控

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與一念一想,也因此

為什麼有的考生隨便讀都考很好,有的

考生怎麼努力就是吸收不良,然後聰明

的考生得失心重,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

然後笨的考生一直錯在同一題,在圈圈

裡輪迴跳不出來,每個人都有罩門,也

很認份的在自己的罩門中臣服,很少去

意識到哪裡不對勁。而人生百態與各種

角色扮演,愛恨情仇的劇碼設計全部都

在命運之神的設計之中,不只如此,

就連一個考生擅長什麼考科,不擅長

什麼考科,會差上榜的分數幾分,會

不會因為緊張或什麼小意外而因此多

了幾分或少了幾分而上榜或落榜,也

都在命運之神的掌控之中。


而這樣的設計是有用意的,因為命運

之神要讓一個人在經歷命運的過程中

不斷的敏感覺察,為什麼在人生重要

的抉擇關頭,總是忽然自己膽怯了,

為什麼在還可以努力一點而拿到更好

的成績時,自己退縮了,為什麼對於

全力以赴這件事而言,內心有如此大

的害怕,為什麼做事情就是不夠細心

對細節不注重,好像都早就安排好要

在這個重要的細節失手似的。


沒有錯,命運之神就是要讓考生在一

次一次的失敗或失手中,看到命運之

神在你腦袋中操作的軌跡,而比較細

心的同學會發現,原來一部份的自己

也投了贊成票,贊成命運之神玩弄自

己,所以在該沒有信心的時候就很自

然的沒有信心,在該努力的時候就自

然的害怕成功或害怕努力了沒有用很

沒面子,所以就又自然的不夠努力了

,也很配合的不去檢討自己失敗的原因

,也很認命的依照命運之神的指示,

下次又在同一個地方犯下一樣的錯誤

,然後會完全依照自己的習性,不喜

歡某一科就是不喜歡,不練習申論就

是不練習,每次都只看自己擅長或想

看的部份,就是不去發現自己不擅長

或討厭的面向,是不是有克服自己弱

點與短板的契機。


我們就是那麼的相信命運,而且還允

許命運之神封印我們本來無限的潛能

與智慧,我們很少在夜深闌靜下深入

思考,我們是怎麼走到今天這個田地

的?命運之神很精明,祂一方面讓你

覺得自己聰明,不相信命運而相信自己

,然後在你自己的腦袋裡埋入另一個命

運的執念,所以我們每個人就算不相信

命運,還是一樣照著命運的軌跡在走,

不得自由。


所以啊,準備國考這件事與人生各種

重要或不重要的事一樣,都是在不斷

的暗示與明示你,你正活在自己把自

己設限的自我迷宮之中。


表面上是考對不同考科的理解,記憶

還有申論寫作的表現,但其實都是在

做靈魂的拷打,拷打你說為什麼你有

辦法在同樣的地方不斷犯錯,在聰明

的時候不聰明,在該問人的時候不問

人,在使用記憶法的時候不去學習使

用,在各種可以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

法之下卻總是不能全力以赴的努力,

就連為什麼人家有熱情,面對困難

可以堅持下去的熱情與動機就是比

我們強,我們依然沒有覺察,只是覺

得不就是人生常態分佈的自然結果嗎?

,有人比較認真比較聰明比較有動機

,我們比較率性比較自由比較沒壓力

,這不是很自然很值得認同的好人嗎? 


但其實一點也不自然,因為有人可以

為了促成一件事成功就把動機與熱情

創造出來,而我們卻不行這件事,本身就

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別人都對自已的

人生那麼在乎?為什麼我就對自己的

人生可以這樣一直無所謂。


而如果可以一直無所謂就算了,能夠

貫徹到底一直無所謂其實是超級厲害

的人才做到的事,實際上我們是被動

的無所謂,我們是假裝自己在某些地

方無所謂,好營造自己不在乎的表面

,但實際上我們又在乎的要死,然後又

控制在在乎的要死但又沒有行動來改善

的微妙點上,讓自己一直被命運玩弄,

在不該無所謂的地方計較的要死,然後

批評別人說怎麼總是把事情看得那麼認真,

覺得別人那麼努力那麼拼命很笨那麼執著

有夠白痴,那麼拼把身體弄壞了怎麼辨?

其實是自已找不到夠強的動機來振作自

已的人生,只好告訴自己,還好我不像他

們那麼拼命。


而拼命與不拼命,有錢不有錢,考

上不考上,快樂不快樂,都只是表相

,關鍵還是在於,自己有沒有覺察命

運之神滲透到你的意識與潛意識之中

,讓自己完全活得很自己但卻也很不

成功或行屍走肉或差強人意的樣子。


而自己居然也接受了這樣一個不上不

下的自己,然後又不完全認命,完全

認命的人其實是幸福的,但自己實際

上又做不到完全認命,因此無法安貧

樂道但也沒有豪情壯志,一方面行動

上認命,一方面內心又一直心有不甘

,配合無奈的命運配合的有夠好,不多

那麼一點也不少那麼一點。


所以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宿命論

,沒有例外。


而看到命運之神無孔不入的操弄我自己

的意識這件事本身,就是自由意志的開

始。


也是解放身心靈潛能的開始。


而到了完全解放的那個時候


這個人會說


「疑?從頭到尾哪有什麼命運啊?

不都是我自己在玩自己嗎?」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申論寫作》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為什麼也會有分數--談申論寫作的表面效度

 有時候我們看電視上的名嘴在政治談論

節目上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就會想,

奇怪明明講的跟現實不符而且還刻意

誇張化,為什麼還是有不錯的收視率?


進而會引發我們聯想的是,考生如果

在申論寫作上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是

不是也能拿到不錯的分數。


這個問題如果仔細的探討,會發現

「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還真的是一門

學問與藝術,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還確實

有其效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就來好好的探討分析一下:


電視名嘴與訪談來賓有些是本身學

識廣博,因此作為月旦從外天空到

內子宮的各種議題是駕輕就熟,但

是我們也會明顯的發現,有些來賓

根本是前一天才知道第二天要討論

什麼,然後搞不好晚上的節目在當

天早上才開始惡補。


不過從電視機前面的觀眾角度,其

實看不太出太大的破綻。

原因有下:

●首先大家本來看這些節目的本質

很可能就是為了休閒與發洩,因此

講的真不真實正不正確不是那麼重

要,重要的是有趣或可以引發我們

的情感。


●電視台為了要讓普羅大眾都能接

受與喜歡,因此程度也不敢拉太高

,反正什麼鍋配什麼蓋,有什麼樣

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節目,因此也

沒有必要把政論節目做得像科普節

目那麼科學嚴謹。


●從平民的角度,討論的議題也確

實與生活比較相關,也因此搞不好

這種節目設計的走向才是對的,因為

沒有人看的節目就沒有影響力,而時

時針對民眾的興趣與喜好還有變化

的步調來調整正是重視「民意」的展

現。


●訪談來賓只要看起來人模人樣,說話

的方式與討論的內容,都依照節目設定

的步調與流程來跑,一臉正經的胡說八

道,似乎就成功的勝任了他的工作,我

們當然有時會問,是不是應該要像日本

人那樣做什麼事都提前做好大量的準備

,而邏輯上有做準備的效果與品質當然

是比較好,但是日本職場文化最被垢病

的也是這樣,因為就是喜歡做出看起來

大量準備的樣子,反而品質比較差,這

是因為有的工作重視快速反應,慢慢來

的細心準備反而效果不好,就像在戰場

上敵人都要打過來了,還在研究晚上便

當要怎麼做才營養。


尤其新聞節目重視時效性,不允許慢慢

準備,尤其電視台對於民眾的喜好必需

非常敏感,也因此隨時因應情況而調整

節目內容也是一種敬業的表現。


也因此大家會發現,很多事乍看之下有

標準,深入探討之下發現沒什麼標準,

也就自然形成許多重要議題都是見仁

見智的常態分佈。


而我們回到申論寫作的技巧上來探

討,其實很多考生正是因為很細心

也做了準備,而且腳踏實地 ,反而

導致這樣的考生往往擅長初等考與

普考,對高考的測驗方式很不習慣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高考的申論

就像是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一方

面是要準備的內容多廣且雜,有些

議題的深度也深,往往看到題目就

只能儘量唬爛。


不過我們再從政論節目的角度來

看,一臉正經的胡說八道還真的有

機會矇到不少分數。


為什麼呢? 原因如下:

首先一臉正經至少完成了表面效度,

看起來是正式嚴謹的樣子,那麼就

會有基本良好的第一印象。


而胡說八道為什麼還是有機會拿高

分呢?因為申論寫作想要測試出來

的答案本身,就有一種預設模板

的味道,也就是說胡說八道的套路

很可能與正確表達的套路是一樣的

,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意識

型態的差異下造成的學說差異其實

大同小異。


例如民法,行政學,刑法,行政法

,經濟學等科目,背後基本上就是左派

與右派意識型態的學者專家,不斷互相

辯論爭執且見仁見智的過程。


而社會科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

是人為的,主觀的,相對的,會隨時

間變化而改變標準的、是不能有定論

反而才能創造溝通空間的。


這樣一來,重點就不是答案,而是詮釋

,也就是話術,還有怎麼表達話術的過

程,也因此只要政治人物一直口口聲聲

公益、民主、公正,透明、依法行政,

我們就會覺得好像這政治人物做得還

有模有樣的,而很可能政治人物亂花

人民的錢,但以凱因斯擴大內需的經

濟學理論來包裝,於是人民都感覺生

活好像變好了,不會注意到政治人物

透過利益交換或合法的洗錢方式拿到

更多利益,反正債是子孫在揹,而現

在少子高齡化,子孫還沒生出來,不

還錢老實說還真的沒什麼關係,除非

大家都覺得政府快要倒了然後紛紛去

銀行提領現金才能把這泡泡刺破。


但問題是,也沒有人想把這泡泡刺破

,除非刺破泡泡這件事對敵人產生更

大的傷害。


也因此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財富的本質

其實是信用,不是黃金、不是現金、也

不是美金,更不是比特幣,而是人們認為

持有此標的物能有多少信心保障可以換

得多少回饋的一種感覺。


而正因為社會科學的各種指標建立在

浮動的「信任感」、「社會資本」、「

當下的正義感」、「當下的公平感」

之上,也因此允許各種見仁見智的學說

與詮釋不斷產生。


而最後這種見仁見智的學說、詮釋與

話術形成一套有系統的學問,以專有名詞

、關鍵字、高深的研究方法與研究術語來

包裝、然後有一群在電視上一臉正經胡說

八道的經濟學家與政治名嘴來強化這是一

個嚴謹學術系統的感覺,例如鼓吹三歲前

的黃金學習期的教育學者,其實是想開

幼兒補習班賺錢,於是開發出一套幼兒

教育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再找幾個好朋

友配合寫出證明幼兒教育愈早愈好的

論文,於是某種一臉正經胡說八道的

學術系統就這樣產生了。


就跟現在的經濟學一樣,沒有人知道

為什麼現在的世界經濟會變成現在這

個樣子,而一百個經濟學家有一百種

說法,更糗的是,經濟學家自己上場

玩股票,也沒有賺的比較多。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告訴大家我們正在

學習一套唬爛系統,而是說申論題的

背後,有一些共同的表面效度原則、

不論是格式、架構、論述流程與辨證

結構,包括作結論與提建議、舉例的

樣子,都有一個大致上被公認的模板

與套路,只要掌握這個模板與套路,

就能寫出精彩的申論。


而反過來看,形式可以表彰本質

,一旦熟悉這個套路的模版與系統

邏輯架構,再回頭以系統架構的分類

方法來理解這門學問真正的核心且正

確的內涵,其實是最快的捷徑。


因此,就讓我們好好的來學習

如何在 申論題上,一臉正經的

胡說八道吧!!






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備考心法》論國考中的氣宗(閱讀)力宗(記憶)與劍宗(寫作)

 

84076478_1752363424900965_9159054008243978240_o.jpg

一般來說,國考考生需要俱備三大能力,分別

是閱讀力、記憶力與表現力。


因為要有閱讀力才能知道題目在問什麼,考

科的本質是什麼,遇到靈活多變的問題才知

道要怎麼回答。


但是只有閱讀力遠遠不夠,因為知道原理與

解決方案卻沒辦法以專有名詞及特定形式或

關鍵字來回答,也沒有相關學者的學說理論

,數據、報告與實例來支持自己的論點,然後

沒有依特定的格式與架構來回答,閱卷委員

就會當作你不懂。


而表現力是最後一道門檻,例如申論寫作就

是在考驗考生如何將己經理解與記憶進大腦

的內容,怎麼組織表現出來,很多考生讀了

很多也記了不少,但因為不曉得怎麼組織這

些重點,便少拿了許多應該拿到的分數。


所以面對這三大關卡,一般來說考生就需要

特別另外做特訓。


分別是

一、速讀

二、記憶術

三、申論寫作技巧


針對閱讀這個門檻需要的特技稱之為速讀

,而大量閱讀對於應付層級比較低的考試

效果愈好,因為層級愈低愈追求廣度而不

是深度,例如面對都是選擇題的考試,考

生只要有印象不必記得一字不漏往往就能

選對答案。而完全專攻速讀的人有時連記

憶這部份都可以省略下來,有的考生就認

為只要在一本書主義下多讀幾次,或是一

次多看幾本參考書,重複的重點與關鍵字

自然就記下來了,根本不需要透過

例如心智圖或記憶術等方式來畫蛇添足,

不過只專攻速讀而不特別針對記憶與表

現來特訓的考生,如果遇到比較深入且

專業的問題,往往沒辦法拿到高分,畢

竟只靠閱讀的印象,沒辦法處理中高難

度的題目,就像是遇到托福考試,雖然

知道題目在問什麼,也知道答案大概是

什麼,但是因為腦袋裡只有國中三千字

的詞彙可以用,只能靠印象寫出國中等

級般的白話描述,很難讓閱卷委員給出

高分。


速讀派可以稱之為氣宗,其實這一派

如果一門深入,未必不能拿高分,因

為這一派的特色就是大量閱讀,並且

快速理解,因為人讀書有時要讀的快

才能快速理解,讀的慢反而理解更慢

,而少量多餐式的讀書方式往往一開

始看不懂的內容多讀幾次就懂了,然後

這一派因為讀的快,涉及的內容就會廣

,因此關於這個科目相關的學說、新聞

,期刊都可以快速瀏覽過一遍,這種

大量閱讀式的讀書法在面對新題型與

新考題的時候有很大的優勢,因為記

憶派與表現派還在花時間精熟考古題

的時候,速讀派已經讀到很進階且更

廣泛的相關議題了,只是在有氣無力

的情況下,知道與寫出來中間還是隔

很遠,健保局第一任局長葉金川,

曾經因為可以請考試假而去考公職

考試,他在坐火車的途中把這次

要考的內容快速看過一遍就考上了

,有一些考生也都有沒怎麼花時間

準備就考上的經驗,很有可能就是

在大量閱讀的快速掃瞄基礎下,遇

到了自己有看到而別人慢慢準備下

沒看到的題目與擬答,也就幸運的

考上,而氣宗的優勢其實就是要提

醒大家,不管準備是否充份都要去

考,因為考前最後幾天的衝刺與大

量速讀,很有機會瞬間獲得逆轉勝

的效果。


而國考第二派則是力宗

,也就是記憶派,而記憶派在國考

的優勢是考古題,從國家政策的角

度,國考的本質不可能離考古題太

遠,否則考到後來會愈來愈脫離

考試的本質,例如數理科的本質應

該是加減乘除,政府不能因為加

減乘除都是考古題就故意只出微

積分等比較艱深冷僻的題目。

而且考古題經過數十年的考試

,根本資料庫愈來愈大,要考

重要考點卻迴避考古題根本是

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所以

出題委員其實也愈來愈難當,

只好針對考古題的重點來改變

問法或題型,萬變不離其宗,

愈變愈相同,另外國家考試

最重視公平,不考考古題會變

得很不公平,然後新的題目容易

有爭議,連閱卷委員們可能都沒

有共識,在沒有共識的閱卷下,

新題型那一題分數不可能給太高

,也因此相對上還是考古題強的

考生比較有優勢,也因此考古題

的記憶仍然是國考中絕大部份分

數來源的保證。


在以上前提下,記憶派就有很大

的優勢,透過心智圖或口訣等方

式有效壓縮精簡記憶體,這樣就

能記憶國考中大量繁雜的資訊與關

鍵字,只要呈現出合乎基本邏輯的

表現方式,就能得到中等以上的分

數。


記憶派可以稱之為力宗,畢竟記憶比

理解要吃力多了,也需要神經突觸做

更大的施功,而且記憶往往比閱讀

理解無聊,是許多考生最不想花時間

也覺得最痛苦的部份。


最後一派就是申論寫作派,也可以稱之

為劍宗,劍宗需要一定的套路與招式才

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就像是一個人有

基本的健康體質與內力(氣宗),然後也

有強壯的身體與肌肉(力宗),但是在面對

不同門派與不同規則的戰鬥時,就一定要

精熟一定的招式才能獲勝,例如立技拳擊手

參加柔道比賽,空有一身的內力與肌肉是

沒有用的,因為一旦受到寢技與肢體固定

術的限制,再怎麼有內力與肌肉也發揮不

出來,也因此形式、招式在特定考試的

遊戲規則下,就變得非常重要。


而國家考試申論寫作就是有其特定的表

現形式與格式規則,可以讓閱讀下的內功

與記憶下的外功,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而且如果一個人沒有內力也沒有外功,

還是有人可以透過漂亮的招式與表面效

度,騙別人以為自己很厲害。


某種程度,申論寫作其實確實也是一種

騙術,而且還是一種不得不形成的欺騙

流程,因為考卷的篇幅有限,對一個議

題非常懂的博士與對一個議題幾乎不懂

的國中生而言,面對一題申論也都只能

寫二頁,而一個很懂的博士生卻可能考

輸一個不懂的國中生,就是因為形式與

格式的天生限制。


有許多很有實力的考生一直都沒有上榜

,問題就出在太想表現出自己的實力,

於是完全沒注意到表現上的形式與格式

問題,他們寫申論會寫出一長串一大坨

的長篇論述,然後沒有標明重點也不分

段分項,而且還因為自己以為懂,沒有

做好審題的動作,還可能因此被誘答,

於是寫出文不對題的內容,法條可能

背得一字不漏,內容也密度極高,但

就是沒有寫到閱卷委員想看的重點,

而沒有依照格式與表面效度的文章,也

容易被解讀成不會寫,才會寫得如此章

法且邏輯混亂。


劍宗背後有一個哲學,那就是形式如同

本質,有一句名言說的很好,走路起來

像鴨子,吃起來像鴨子,那牠就是一隻

鴨子,意思是說,本質不透過形式的話

,一般人是無法理解的。


因此格式與表現出來的形式其實也是本

質的一部份,而且還有誘使與誤導閱聽

人這就是本質的效果。

因此申論寫作一定要依照約定俗成的

遊戲規則,例如前言,主文,結語

,大前提,小前提,涵攝,或是起

承轉合的結構來寫才能拿高分,例如

法科與一般社會科還有國文作文的申

論寫作格式其實都不一樣,不照遊戲

規則與專有名詞與架構來寫,都會被

認為不是內行人。


也因此當有一個考生掌握了關鍵字與

專有名詞,而且知道以什麼形式來表

現一種很專業內行的架構與氣勢,其

實是可以唬過閱卷委員的,尤其在一

種大家都沒看過的新題型時,因為大

家只能猜,而劍宗的人會比另外二派

更會猜,因為劍宗的人抓形式,所以

會比另外二派更知道所謂的潛規則還

有這一考科最基本的原理原則,而這

跟氣宗閱讀派的猜不一樣,氣宗閱讀

派比其他二派更可能抓到考科最新的

相關資訊,但是他知道卻表現不出來

,而劍宗則是沒有理解也沒有記憶,

卻能裝出好像理解也好像有記憶的

效果。


這三派都有人因為各種陰錯陽差

的客觀與主觀因素而考上。

而且一旦掌握其中一個環節,另

外二個環節也就相對變得容易。



而最合理有效的作法,當然是內

力、外功與招式三者都做好準備,

才比較可以面對各種千奇百怪的出題

方式與閱卷委員。


這三派彼此又有一種相生相剋的

關係,喜歡理解的人往往不喜歡記

憶,而擅於記憶的人往往又不喜歡

臨時做申論組織並透過形式來唬爛

的行為。



這三個流派其實應該要相輔相成

,因為如果比例調配得當,每增加一

種流派的技能,就多發揮出加乘數倍

的得分效果。


















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備考心態》告訴大家一個關於國考背後的可怕陰謀

 

getImage.jpg



大家有沒有發現,會讀書考試的人佔盡

天下便宜,一個人往往只要在民國七十

年代以前高中聯考考上第一志願,就可以吹

噓一輩子,在這個碩士多如狗,博士滿街走

的時代,以前的高中第一志願還是很被尊敬


並不是會讀書考試有多麼厲害

而是虐待大腦比賽可以贏過那麼多競爭者

很厲害。


那為什麼明明聯考分數高在生活中沒什

麼鳥用但卻得到大家如此的尊敬呢?


這其實是有秘密的。


而且背後有陰謀。


原因是這樣的,有一個星球叫做天狼星,

也就是夏天從地球望去最亮的一顆星。


在3657年後,會被地球人攻打,然後整

個文明被地球人滅亡。


而就在快要被滅亡的最後一刻,天狼星人

發展出了時光機。


跟大家以前看過的電影相反,我們一直以

為時光機是人類預防外星人攻打地球的

救命仙丹,就像駭客任務中主角尼歐透過

時光機成為救世主拯救世界一樣。


但其實,既然名為時光機,我們可以用

,別人也可以用。


其實我們早就在外星人的時光機佈局

之中。


天狼星人現在正在執行的就是


「地球人腦殘計劃」


也就是會透過各種管道來時時監控地球

上的每個人,允許讓少數人聰明,這樣

地球人才不會發現自己目前在被監控

與洗腦中,只要地球人的智商無法集

體突破某個閥值,就沒辦法發展出日

後可以攻打天狼星的科技。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人類潛意識

討厭讀書努力以開發大腦潛能

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人類的祖靈與集體意識

知道現在每個人都被外星人監控著,

所以會發展出另一支潛意識,那就是

會尊敬虐待大腦的人,會莫明其妙的

尊敬有知識的人,因為大家也都知道

,未來所有地球人的命運,都掌握在

這些高級知識份子的腦袋中。



而人類對於有能力虐待大腦的人都會抱以

莫明的尊敬,尤其是透過數學或物理、化

學公式虐待大腦的人,因為大家潛意識都

知道,這些人未來會是抵抗外星人的救世

主。


為什麼?

因為數學不會,不會就是不會。



會讀書考試不只可以有穩定的收入與輕鬆的

工作,而且比較能得到他人的尊敬,相對的

要因此來換得高大上的生活條件,也容易的

多。


而且在地球上要當個有影響力的人,智商或

學歷經歷都不能差,因此會讀書考試佔了很

大的便宜。


所以外星人在執行地球人腦殘計畫時,一定

要控制好讓聰明的人失勢,讓白痴上高位

,最好是讓地球人自我毀滅,以後才不用

耽心被地球人攻打。


因此他們先下手為強。


地球上的亞特蘭提斯文明與聶木理亞

文明就是這樣被外星人超前佈署幹掉

的。


現在即將要讓地球文明第三次自爆


於是外星人執行了很徹底的地球人

智慧參數監控計畫


指揮中心設在南斗星群與北斗星群


古代的道家人士發現了這個秘密

,因此才會說

「南斗註生,北斗註死」

意思是這兩個星群有人類所有從

出生到死亡的各種生心理參數,

連壽命與各種健康指數還有高血

壓糖尿病指數都有在追蹤,一旦

遇到有人類要破壞對外星人有利

的歷史進程時,就會派殺手去處

理這些人。


所以這些地球上有智慧的人會講話

講的很隱晦,不會直接說是外星人

的陰謀,而是包裝在宗教與神話或

小說的名目上,不斷對地球人暗示

「地球人腦殘計畫」的存在。


也因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的俢行口號,也是針對外星人佈下

的天羅地網所發。


外星人很聰明,知道地球人喜歡陰謀

論,因此也會利用陰謀論來轉移陰謀

,有時還會透過地球人散播更腦殘的

陰謀論以轉移大家更需要知道的陰謀

論。


最好是讓地球人把注意力放在共濟會

,猶太財團家族與惡魔撒旦身上,這樣

就沒有人知道「地球人腦殘計劃」早就

在實施,而且實施的相當好。



而筆者是怎麼發現「地球人腦殘計畫」的呢?


因為每次筆者想要認真讀書時,就會突然

覺得課外讀物特別好看,漫畫書畫的特別

動人,電影與電視也特別好看,而只要放

下書去看電視一個小時後,就會覺得奇怪

好像沒有很好看。


直到下次拿起來國考用書後,劇情又重

演一次。


另外一個跡像是


每次拿起國考的書就會想睡覺,比安眠藥還

好用,安眠藥很貴又難取得,吃了還不一定

有效,但是國考的書只要拿起來一看,沒幾

分鐘就開始意識不清,馬上昏迷。


另外每次我要認真讀書的時候,就會有朋友

糾我出去玩樂與吃飯,家人表面上希望我讀

書把試考好,但都會一種讓人不開心的語氣

或言語,讓我們更討厭準備考試,有一種激

將法的反向用法,激怒我們使我們更不想準

備。


就像是在書局站著看書覺得書很好看,但每

次書一買回家就不會再看一樣,外星人對於

人類大腦隨時進化的每個環節,都不放過。


然後我還注意到,每次我讀書或練習考古

題練到有心得時,就會突然肚子餓,不然

就是身體突然哪裡有病痛。


更誇張的是,外星人似乎知道我學習國

考的內容開始有了興趣與心得,深怕我

繼續努力下去,於是每次我大進步後只

要一睡覺醒來,就會自動對於深入學習

就喪失興趣。


然後外星人還會在我的臉書與各種通訊

軟體植入各種分化我專心的訊息。導致

我只要不小心打開手機,就莫明其妙把

時間都花在上面了。



太恐佈了,不明覺厲、細思極恐。



而筆者不小心發現這個外星人的陰謀
,所以想要跟大家講,但大家受到外
星人的控制己經太久,沒發現讀書考
試玩大腦運動與記憶遊戲可以改變自
己的命運,而且從此成為人生勝利一
族,還有機會因此智能大爆發而看懂
外星人在想什麼,進而幫助人類脫離
惡魔外星人的控制。

所以說,為什麼世人總是叫不醒呢

明明讀書考試背東西就是可以幫自己
改變命運創造高大上與白富美的保證
啊 。而且明明動腦比較輕輕鬆,數學
對語言能力稍微好一點就可以透過投
資發大財,大家卻不想花腦力就好而
去當苦工,而且每天去賺那種一定要
花時間與精力才辛苦賺的錢,卻不知
道只要智商高一點,就能看見到處都

有靠複利的賺錢機會。實在是很奇怪啊。

我不能說的太多,說太多外星人會發
現我在給人類打pass,會破壞它們的
地球人腦殘計劃。

然後也會讓更多人類覺醒,因為當有
一個好用的大腦,一個經過一定難度的
題目試驗與挑戰過好可以破題解題的大
腦,在以後的人生會有多麼好用的這個
爽感與快感,是很多村夫愚婦所不知道
的,這種身為人上人的驕傲是精神貴族
的專利,表面上都要說啊其實會讀書考
試不重要啦,但實際上就是這麼重要,
社會就是以這個標準來判斷人,就是以
一個人可以虐待自己的大腦到什麼程
度來判斷這個人的價值。


然後當人類的大腦都因此開發後,就可

能發展出高超科技去攻打外星球,外星

人在被地球人攻陷前的那一刻發明出時

光機,現在透過時光機來到人類尚未發

明高超科技的時代,透過各種政治、歷

史與戰爭事件還有新聞媒體,製造出讓大

部份的人不喜歡讀書考試的直覺,這樣地

球以後才沒辦法發展出殖民外星的能力。


所以,我們之所以為那麼笨,真的是有股

力量在監控我們集體的智力商數,祂們只

允許部份的人是天才,不允許大家都成為

天才,否則地球集體智商超過某種閥值,

量變產生質變,未來的外星人就會活得

很痛苦。


所以,祂們先下手為強,而且時時監控

每個正準備要努力讀書準備考試的人,只

要這個人有了想努力準備的念頭,就會開

始被放送玩樂腦波,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每個

準備國考的人,都很想不讀國考的書改看閒

書與漫畫書,任何可以讓一個人無法成功的

書,都會瞬間變得很有吸引力,然後家人也

會開始莫明其妙阻止考生準備考試,表面上

是關心,其實都是在加強考生逆反的心理,

然後考生一旦遇到變聰明的機會,外星人就

會派朋友出來引誘你出門,讓社會開發出或更

好玩的電動遊戲,更好看的戲劇節目,或是

透過各種資訊管道去創造所有可以讓考生

分心的事物。


太恐佈了,太高明了,太厲害了


細思極恐,不明覺厲




因此,今天大家知道這個秘密後,還
不快去讀書備考,努力玩好大腦運動

遊戲,破解外星人的陰謀。



我不能再說更多了,有外星人在敲我家的

大門了。



而為了破壞天狼星人的地球人腦殘計畫

,筆者寫了一本書,書名叫露西來了,

這個名叫露西的古猿,就是人類在非洲

共同的祖先,後來她化身成一個美國人

,參加盧貝松的電影《露西》,她所經

歷的過程,從智力指數20趴到100趴的過

程,就是在暗示地球人腦殘計畫的一部

電影,而筆者這本書,也是為了破壞地

球人腦殘計畫而研發的,是一本以參加

國考為表面名目,實際上是腦力開發的

一本書。

https://www.eyebook.com.tw/SalePage/Index/5960445?gclid=CjwKCAjwgviIBhBkEiwA10D2jzKR-LJXeMpzypS8Rd7-B19miss6cziNlMXY_HW3cEVjdzpPR7rsaBoC8AsQAvD_BwE

getImage.jpg


拯救地球的未來,要靠大家了。


我不能再說更多了,剛剛有外星人假

扮成精神病醫院的員工與醫護,要來

抓我進去了。


《應考盲點》考生的分數就是被自己的分心分掉的

 

111.jpg

筆者要告訴大家一個驚天的秘密

,那就是----其實這個世界沒有智

商這回事,卻有專心與分心這回事。


怎麼說呢?


意思是,表面上看起來一個人在某

一方面的智商表現,其實就是這個

人在這一方面專心學習與練習成長

的表現。


因此所謂的八大智能這個觀念,其

實同時是對的,也是錯的,因為

智能這東西雖然可以遺傳,但也可

以在後天重新打造,而且智能之間

還有互相拮抗與互相協調成長的關

係,導致分類最後有時反而會造成

誤會與混淆。


而一個人只要能夠專心致志的在某

個領域投注一萬個小時以上的努力

,這個領域就會是這個人的專業智

能。


而基因是父母在某一方面專心學習

成長的表現累積到遺傳給小孩的某

種特性。


但小孩不一定會好好的利用父母的

基因,因此也不是說優秀的父母就

必定有優秀的小孩,每個人都有很

大的自主權來決定要發揮哪方面的

天份。


於是本來的問題會變成三個:


一,我是不是有什麼來自祖先的遺傳

特長與優勢我沒有發揮。


二,是不是其實也沒有所謂的遺傳基

因,因為每個人根本都內建全能基因。


三,如果每個人都內建全能基因,那

為什麼我發揮不出來?


對考生而言,也常常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到底自己是不是考公職的料?,如果

不是的話,是不是早點做停損放棄改

去做適合自己天份的事比較好?


筆者以前也問自己這個問題好幾次

,我後來發現,其實這個問題根本

不是問題,或是說,這個問題到底

有沒有標準答案還是建構在自己的

自由意志上。


意思是說:

如果自己相信命定論,那麼就會去

參考別人的觀點,例如算命師或父

母師長的建議,不理會自己內在的

聲音,別人說去做什麼就去做,這

樣的人最後也會成功,只要專心且

長期的堅持做這件事即可。


而不相信命定論的人,其實也會成

功,因為不打算繼承所謂父母的基

因,也不相信別人給的事不關己意

見,堅持靠自己的志向與興趣來投

入一件事,那這樣的人最後也會成

功。


因此不管走什麼路其實都會條條大

路通羅馬,問題只在於,這個人願

意在某一條路走的多遠多深多長多

久的問題。


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問題與答案

互為因果

,也因此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但卻有標準態度。


那就是堅持專注,一門深入。


也因此談什麼選科系,選職系

,選文組或理組,工作要不要

當興趣,興趣可不可以當工作

其實都不是問題的本質因為

如果一個人不能一門深入,堅

持專注在任何一條路,那麼本

來有興趣的事會變沒興趣,本

來文組的工作會做的愈來愈像

理組,本來以為自己專長且能

勝利的職系,也會變得一成不

變愈來愈無聊厭倦。


而許多萬年考生最大的問題

就是分心,或是給自己的選擇

太多,於是不斷在生命中給自

己一萬個分心的理由。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聰明,每次出

國都是由他幫我們當翻譯跟外國

人溝通。


我的電腦出問題,也是都找他幫

忙修。


他會的東西太多了,而且都有一

定的程度。


他卻一直考不上重要的考試。


他本身的客觀能力是沒問題的,因為

他也曾做過上市電子公司的高級工程

師,還做了六年。


但是他就是考不上任何重要的考試,

他每次都有繳報名費,補習費也交了

,教材也都有買。


但他就是考不上。


反而我認識很多智力與才能比不上他

的人,都紛紛考上了


我後來發現,關鍵就在於分心與專心


也就是說我這朋友因為興趣太廣泛,然後

耳根子軟,導致他幾乎沒辦法專心長期的

準備一段時間,他因為興趣廣泛,所以很

容易被手機、電動還有社會上各種議題給

分化心神。而他又因為耳根子軟,所有人

給他的建議他居然全部都會聽。


我後來也因此發現人生一件非常重要的

秘密。


那就是這個世界其實聽到錯的建議也

沒關係,因為徹底執行一個錯的建議

到頭來還是會成功,速度與應變檢討

與專心致志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同時聽了各種方向混雜的建議

,以為自己最聰明最會變通,最後其

實會變成一個一步也走不出去或走不

遠的人。




我有朋友投資失敗,聽到的內線是錯的,

於是自己利用技術分析來算股票,然後

一開始也輸了,但是因為他一直堅持工

作一直投資,一直重新檢討自己的各種

策略,最後他成了股市贏家,現在沒有

在上班只靠股利與股票就能財務自由,

我觀察這朋友三十多年,很清楚他在股

海生涯的轉折與心路歷程。



而我認識的許多上榜考生都是這樣

,他們有的一開始選錯考科,或是

申論或記憶能力不足,或是不確定

自己要做什麼,但一旦決定了就會

一條路專心致志的走下去,而過程

中他們當然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走

錯路,或是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

不適合考公職或考這一科,是不是

該換一科來準備? 但他們都沒有被

這些雜音干擾太久,因為他們發現

這就是一個人自我探索的過程。


而且正如我在部落格文章中常提到

的,其實每個人都早就是神佛,也

就是所謂的神之子,我們身上的各

種智能其實是被封印的,只這也代

表只要找到解除封印的方法,那麼

每個人都是天才,而這個解開封印

的方法就是信心與專心。


今天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給考生

信心,然後也強調與提醒專心的重

要性。


以數學或機率的角度來看,每一個

人做一件大事在一生中一定會遇到一

定數量的失敗與成功,而這個人只要在

每次失敗後都能站起來,堅持下去

那最後就只可能是成功。


所以一開始根本就沒有必要

糾結在選擇上。


因為選擇之後還有選擇,沒有必要

把自己綁在第一個選擇上面啊。


想通了就會發現


只有一個選擇下,徹底執行後

反成會產生更多的自由度與選擇


巴菲特就是以這個心法來做投資,所

以他的策略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永遠

留在市場裡,永遠確保資金投資

在民生必需與剛性需求的股票上,同

時也一定會將部份資金投資在未來科

技爆發後會大賺錢的股票上。


我們的人生就應該學習巴菲特的投資

策略,專心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定

會賺錢的籃子中。


有人問巴菲特,不是應該分散風險,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中嗎?

巴菲特說,那是因為你不能確定哪

個籃子安全哪個不安全,但你只要

能確定哪個籃子是安全的,那就要

把全部的雞蛋都放在這個籃子裡。


其實這是一個二律背反見仁見智

的議題


但是


唯一不變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堅持與專注」


因為這世上其實根本也沒有所謂

不變的行業與不變的職業,也因此

選擇在私人公司上班或公職,或是

自行創業,根本的本質是沒有差異



因為任何工作都會做到厭倦

任何工作都會做到出現困難又突破很

開心


任何工作都會遇到虧錢或賺錢的時刻

公職雖然穩定,但意思就是喪失了賺

更多錢的機會成本。


但反過來看,公職讓一個人有更多的時

間研究投資,反而又會在另一個領域

發光發熱。


所以一開始做什麼選擇,其實也根本

不重要。


因為都是表面上的標箋不同而己


對於一個人而言,要做的是將目前

自己正在投入的事業與決定,徹底的

執行過整個流程,例如準備國考就是

一個重要且長期的專案計畫,就算不

是考公職的人在一般公司也要做長期

專案計畫,只是今天考生還沒在公司

裡就在執行這個專案計劃罷了。



那麼對於一個執行長期專案計畫的現

代人,不管執行的過程開不開心,有

沒有興趣,到最後都要想辨法透過各

種方法與策略,讓這個專案計劃行得

通,所以準備考試跟上班根本就沒兩

樣,遇到的困難與痛苦也是一樣都不

少,都需要專心與堅持來渡過一段黑

暗期與瓶頸期,只是民間公司的專案

任務成功是得到一份高額獎金或升遷

,而考生則是得到一份穩定且福利高

的工作。



大家有沒有發現


雖然常常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但是其實不選擇只有努力其實更重要


因為是努力與專心讓選擇變正確的

只是選擇正確可以讓努力變得比較輕鬆


根本是同一回事啊。


也因此請各位考生千萬不要再三心

二意的分心去做其他事,一直吃碗

內看碗外,一邊準備這科一邊又覺

得那科比較好考,或是一邊準備公

職一邊又在想創業計畫,一邊讀公

職的書,一邊又懷疑公職有那麼好

嗎?


不要再懷疑了,一旦決定好的方向

就要無條件的完全信任它,信仰的

神就算是假的其實也沒關係,因為

重點在信仰本身給人內心無限的力

量,信什麼神根本不是重點。




而一旦曾經成為公職之神的信徒


請務必專心致志全力堅持的信仰

並行動下去。


做一件事可以看出一個人做所有事的

態度。


態度能不能拿出來,便是關乎金榜題

名最重要的事。


所以你就要問自己了


到底你的態度拿出來了沒有

如果沒有,那一定有什麼地方

沒有想清楚。


而沒有想清楚的話

再把這篇文章從頭再看一遍

就會愈來愈清楚了。









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備考策略》國考生必知的三力平衡

2.+三力平衡之條件+如圖2-65所示,三力之力線圖必成閉合三角形%u3002.jpg

大家看到上圖可能會覺得奇怪,怎麼

今天版主開始講起物理學。


而這其實只是借力使力,要讓同學們

明白平衡的重要性。


國考中有所謂的三力,也就是

一、理解力

二、記憶力

三、表現力

這三者如果一者獨強,或一者獨弱

,都拿不到高分,而搞不懂這三者

關係的考生,往往就是會弄錯重點

而準備方向錯誤的考生。


沒有國考經驗的考生只知道理解力

,以為書看得懂,理解聖經版教科

書在講什麼就可以上場考試,有這

種想法的考生通常都會被放榜的分

數打臉。


另一派的人則認為準備國考就是要

死背,因此比較強調「記憶力」,

但現在的考試愈考愈活,如果只

有記憶力而沒有理解力,就會無法

臨機應變,也會看不到爭點與可以

旁徵博引的加分項。


最多人忽略的就是「表現力」,因

為表現力必需透過練習題目與大量

模擬歷屆考題解答才能訓練出來

,而表現力離閱卷委員最近,因此

是影響考試分數最後的一個環節。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想像實驗:

如果有一名考生把書都讀完了

且理解完了,那麼題目基本看

得懂,也大概知道要寫什麼,

但他因為只理解而沒有特別去

記憶,因此只會有模糊的印象,

遇到較細或較靈活的題目就會

無法作答。


換一種問法這個考生就會開始

懷疑自己讀了什麼。


而如果這名考生有理解力也有

記憶力,那麼他能掌握大方向

,也能處理小細節,自然就有

不錯的基本分,可是只有這二

種力卻遇到諸如: 獨門暗器、特殊

考科考點、不同測驗型式的不同

考法、各考科閱卷委員的閱卷慣

例、靈活多變的爭點、特定意識

型態的路徑依賴,就會沒有著力

點,進而呈現都知道也記得住但卻

寫不出重點、不確定要寫什麼、寫

不清楚、寫不到甜蜜點的冏境。


而表現力就是針對實戰上考場時

面臨的各種變數來預做準備的殺

手鐧,只是這一環節是最多考生

忽略的,因此往往都呈現頭重腳

輕,也就是百分之六十放在理解

力,百分之三十放在記憶力,百

分之十放在表現力。


這是一般情況下的人性,但不符合

當今國考考場實際情況。


於是一般考生時間的安排會變成有百

分之六十的時間在聽課與理解

,百分之三十的時間背誦整理做筆記

,最後快到考試時才以百分之十的時

間臨時抱佛腳做考前自我模擬測試。


但實際上這三力應該是要平均三分才

有最大邊際效用,因為同等的理解力

能透過同等的記憶力來彰顯,而記憶

力又只能透過表現力才能完全表現出

來,因為寫得出來寫得多沒辦法拿高

分,寫出閱卷委員所有喜歡的重點才

能拿高分。


或許可以這麼簡單形容


只有理解力的考生,

閱卷委員只知道你大概好像懂。

在翻譯學中可比擬為「信」


有理解力也有記憶力的考生

閱卷委員就會知道你既精也熟。

在翻譯學中可比擬為「達」


有理解力、記憶力又有表現力的考生

閱卷委員愛死你了,因為你既精也熟

同時能寫到閱卷委員最重視欣賞的點

在翻譯學中可比擬為「雅」


而到了雅的層次,就是拿高分的保證了。








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備考心法》練習題目時應有的九大問題意識

 前面文章有提到,練習題目是離上榜

最近的一哩路,因為就算都讀懂了,

讀完了,讀熟了,但看到題目不知

道怎麼回答怎麼寫,以及依該科給分

的慣例與寫法來寫,一樣拿不到高分。

也因此近年來許多老師都建議直接透過

練習題目的過程中來學習來閱讀,把三

件事直接統合成一件事來做,才叫有效

率。


畢竟依照以往先閱讀理解,再劃重點做

筆記,然後再練習題目的方式,也實在

太費時間了。


而既然要練習,也是有訣竅的,而且要有

意識的練習,有問題意識下的練習,這樣

練習才有意義,記憶也才會深刻。


以下列舉許多上榜考生都採取過的練習

常有問題意識。



●針對自己的缺點與短板來練習

在還沒開始讀教科書前,其實就可以先做題

目了,因為有大疑才有大悟,先做題目雖然

都還不會,但會因此知道什麼內容比較會出

考題,實際看書時才知道哪裡要畫重點特別

去記,而一般人都有諱疾忌醫的毛病,對自

己最弱的地方最不想去練,總想先做最容易

的部份,因此每次模擬測試完後第一步都是

先針對考最差的那一科來練習,對自己分數

的幫助才最有助益,其實國考跟打桌球與羽

毛球很像,都是以儘量不犯錯的防守心態來

面對比賽比較有獲勝的機會,因此要透過練

習時有意識的尋找自己的問題與弱點,例如

筆者在寫文章時常發現自己常常會寫到離題

,下次就會知道要改進這個缺點,而如果不

去寫,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問題。


●選擇題與申論題要做錯題筆記

不論是申論或選擇題的練習都要做錯題筆記

,因為人的慣性很難改,而且常常會只練簡

單的題目來自慰,但大量練習本來就會的東

西根本就沒有意義,一定要練自己最討厭也

最不習慣的部份才行,所以練習的精神是重

質不重量,同時也要特別去意識自己哪方面

是弱項,尤其是考科中很細微的細節,常常

是考驗一個人夠不夠細心的試金石。


●練習不要每次都從第一章開始練

根據心理學,考生會有所謂的初始效應

與終止效應,也就是不管閱讀或練題目

都是一開始與最後的部份記的很熟,然

後中間的部份不清楚,為了有效的處理

這種不良習慣,最好是養成抽題目來練

習的習慣,然後確保每次抽的機率是平

均的,以電腦的亂數程式來做題目的抽

練會是比較好的方法,或者是抽樸克牌

的方式也可以。


●針對構成要件與標準構成要素來練習

例如人事時地物、數字,名人名言

,學說理論,主詞、動詞、受詞等

常見句型結構來練習,才能比較意識

到這些重點關鍵字的重要性。例如看到

任何題目都先一個一個的列舉其構成要

件,例如人事時地物錢法,通常列舉的

愈詳細,就愈不容易遺漏重點。


●針對專有名詞與經典用句關鍵字來練習

例如法科其實有自己一套專門的術語

與關鍵字,不用這些專有術語與關鍵字

,以為自己靠白話的詮釋就能與閱卷委

員溝通,那可真是天大的誤會,這些專

有名詞與關鍵字,例如意思表示、罪刑法

定、信賴保護等等,寫錯一個字都不行,

說什麼國考只要理解不要死背的人,恐怕

是太小看了國考中需要背的東西至少有七

成以上,當然很多關鍵字常看就自然記

起來了,但是如果沒有特別意識要去記

,考試時其實會寫不太出來。

尤其各科的名言錦句與妙篇佳文都要有

意識的模仿與學習,有版型更好,好的

版型是萬用的,可以直接套用在多種

目的申論中,大量省卻記憶的負荷,筆

者以後再為大家歸納經典的申論版型。


●針對架構、格式與各科考試慣例來練習

公文與國文作文都有其特別的格式,法科

申論的寫法則有法學三段論的架構,一般

申論則有起承轉合與前言,主文,結語的

架構,這種架構與分段分點的表現方式都

要刻意去練習,而且表現的方式給閱卷

委員的感覺會完全不一樣,會寫但以錯誤

的格式或架構寫,委員就會覺得考生不懂。

內行人就是要用內行人的行話與術語來寫

,外行人的白話解釋是很難拿高分的。


●針對大標中標小標的目錄架構來練習

要在申論拿高分,至少要寫到小標,而其

實申論只要能寫到小標,小標以下的內容

幾乎都可以推論出來不用背,因此平常就

要有憑空想出小標的能力,而口訣通常就

是用來專門處理記憶大標到小標的記憶壓

縮過程。而有目錄架構式的記憶也比較能

完整記憶所有的環節,因為是一種鳥瞰式

的宏觀記憶,才能見樹又見林,不遺漏任

何重點。心智圖是練習目錄架構的絕佳工

具。


●使用不同的工具來練習

用手練習很好,但我們因為是有意識的

練習,最好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手寫的

過程,因此平常練習時可用電腦打字來

練習題目,然後大約五次電腦練習一次

手寫練習,電腦打字練習可以節省練習

時間,但手寫練習才能真正模擬到時上

考場時真正的感覺,加上人有身體記憶

與細胞記憶的特性,因此要讓身體也能

幫助記憶的話,一定的手練實戰練習仍

是不可或缺。

●最高的境界是隨時隨地的內在默寫

時間寶貴,而且考試很重視在短期間

的大量記憶,因此最好平常就要練習

默背默寫與默練的習慣,例如拿一張

白紙就要憑空寫出這個考科的目錄架

構還有所有重點的大小標,然後第二

階段是寫出針對問題常問的名詞解釋

,特性,優點,缺點,功能,解決方

案、構成要件、人事時地物錢等對應

內容,當一個考生能在心中默寫出一

門考科的重點要素到小標的地步,基

本上就是勝券在握了,不過一開始默

練幾乎是沒有效果的,因為完全不會

,可是完全不會但卻練習到對題目與

問法的反應思維邏輯也是很有用的,

而在閱讀與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後,不

斷讓自己做憑空默寫關鍵字口訣的練

習,會是最有效率的練習方式,錯了

再對答案也沒有關係,因為反覆幾次

就會記得很熟,心練是最有效率的練

習方法,而且任何時間都可以在心裡

練,不用怕別人發現我們在偷看書。


這種超能力要練才會有,不要一開始

就覺得自己學不會,這會形成自證預

言效應,另外默寫也是一種記憶能力

的展現,也是一種自我激勵自我挑戰

的遊戲,應該要以正面樂觀積極然後

挑戰遊戲的方式來面對才對。


因為我們的人生也像這樣,一開始

都是苦的,但挑戰過後征服了,就

有一種苦盡甘來的充實感受。


考試就是人生

既然無法避免

那就享受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