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應試心法》所謂出題與閱卷委員其實與你一直以來想的並不一樣

擷取_2019_03_18_22_54_33_116.bmp


很多考生都把閱卷委員想的很厲害很
高深,於是就逼自己把書讀的愈來愈
複雜難解,但實際上閱卷委員有我們
想像的那麼高不可及嗎?其實大家如
果仔細思考且依正常人的思維來靜心
推論,就會發現真相跟我們原先想的
完全不一樣。

筆者記得第一年考試時感覺出題委員
出的題目實在有夠鳥,有一種題目跟
課本好像沒有什麼相關的感覺,但考
了幾年後卻慢慢變成,怎麼不管怎麼
出,都脫離不了基本精神的變化,為
什麼前後會有如此大的差異,一方面
是因為讀得愈精熟愈融匯貫通就愈能
看出各考科的內在核心結構與邏輯,
而讀不熟就會覺得怎麼出題委員又出
怪招了,實際上不是出題委員的問題
,是自己學藝不精的問題,此外,會
出怪題目的教授還是有的,但現在不
比從前有學閥大老獨佔整個國考科目
的一言堂,然後老是出一些獨門暗器
,隨著民主化與多元化政治的展現,
出題慢慢會開始走向折衷平衡且更公
平公開。(相對的,公務員福利與特殊
條件的優遇也會跟著降低)。

而我們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閱卷委員
可以發現為什麼閱卷委員的出題模式
為什麼不再那麼高深玄妙,也比較不
敢出獨門暗器的原因

分析如下:

①閱卷委員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
群雄割據,有自己不同意識型態與
專業取向的多元化政治利益組合體。

因此他們在彼此協商出答案標準時
會因為加入許多不同的意見而變得
折衷化,平衡化。申論題的答案
會有往中間保守方向收斂的情況。

②閱卷委員也是人,所有人會犯的錯
誤,他們都會犯。

大家如果看看自己上班公司的同事,
再看看自己從小到大的班級,就會發
現各種條件的人永遠都是呈現常態分
佈,長得帥得或漂亮的同學永遠就是
那幾個,幾乎永遠佔班級中一個固定
的比例,聰明與笨的同學也是一樣,
就算是資優班,一樣會因為經濟學
的相對利益經濟原理而呈現常態分
布的現像。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一個團體只
需要一個聰明人來帶領眾多笨蛋往
前衝,效能還往往比擁有一堆聰明
人但互相看不起互相扯後腿的組織
還好的原因。

而所謂的閱卷委員會,就是一群聰
明人在一起運作的委員會,所以…
為什麼大家會發現出題委員會或閱
卷委員會常常出一些感覺很智障又
不公平的政策或題目,背後就有這
樣的因素存在。

而他們並不是故意的,但互相制衡
的結果最後就是會產出奇怪且不符
合一般人性思考的政策。

而且我們還要問一點

所謂的教授真的就是所謂的教授嗎?

這不過是人把一種標箋貼在一群自
以為或被以為是菁英的人身上罷了

被詐騙集團欺騙而上當的人不乏大
學教授,為什麼呢,因為上天是公
平的,某方面很聰明的背後往往代
表的就是,其他方面很智障。

愛因斯坦知道光怎麼走,但不知道
回家的路怎麼走,他也是有名的路
痴。

而不同性格的教授還會讓這種現像
更明顯。

一個很聰明很嚴謹做事很認真的人會
成為一個法律系教授,但另一個很混
很藝術感很有創造力的人,也一樣可
成為另一個專業例如藝術系的教授,
而就算同樣是公共行政這門專業,也
會出現人格特質完全相反的教授,例
如支持左派與支持右派意識型態的教
授都一樣關心公共行政,而右派的教
j授看起來就是嚴謹有威嚴,很重視
格式與形式的樣子,而左派的教授通
常就會比較不修邊幅,不會有教授的
架子,思想比較開放與開明,於是右
派正統派的教授可能改分就比較嚴,
而創意無限派的教授,當然是考生怎
l麼唬爛,教授都願意給分數囉。

其實這種情況在不同考科的表現也
很明顯,例如企業管理的教授很多
都有兼職或在外面開公司,也或是
當企業的顧問,因此重視的是創新
創意創造創業,於是他們的考卷改
得比較有開放性,也更重視商場上
的實務,而如果是心理學這一科,
改的教授多是出身醫學院或諮商輔
導科系的教授,就比較會有理科嚴
謹操作型定義的思維,因此考生該
有的寫法當然就不一樣囉。

以管中閔事件為例,其實企管系的
教授對於跟企業合作通常都會比較
會是開放積極不拘小節的「慣例」
,而法律系對於與企業合作就比較是
一種把教授與企業合作當小偷看的
態度,但其實兩者在各自的立場都
沒有錯,只是意識型態不同的科系
,很容易因為觀點的對立而格格不
入,企管系重視開放創新提高積效以
興利,法律系卻比較重視防範與防弊。
(前者為右派,後者為左派)

所以大家會發現,連台大法律系
的教授對於選校長這件事都有千
奇百怪莫明其妙的見解,更何況
一般人咧。

政治人物也都是大學碩博士居多,
但常常講出一些沒水準的話,背後也
代表著所謂的菁英是某種氛圍塑
造出來的,所以,他們真的是菁英
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勸各位考生,回
答問題的時候不要摻雜太多個人
的觀點,而是要以「政治幹話與
法律原理原則幹話」為主要的訴
求點,我們就要不斷強調「依法
行政」「比例原則」「信賴保護」
等法律原則,而涵攝的具體的事
件時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兩造並陳
,這樣是最保險的應答策略,而
自己獨特的創見不要在一開始就
說,至少要把所有政治正確的法
律精神幹話都講完,最後一段的
小小補充才稍微提到自己的觀點
就好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閱卷委員看到前
面已經把所有的關鍵字都寫出來
,分數也就給的差不多了,那麼
就算個人見解寫錯,也不影響分
數,但如果一開始就寫個人見解
,給了委員不好的刻板印象,那
之後想要透過正確的關鍵字拿分
就比較困難了。

另一方面,如果前面寫不好或不
會寫,想要透過個人獨特創見來
逆轉勝,就故事心理學的角度,
創見放在最後也比較好,教授
會有一種看考卷漸入佳境的感覺
,這部份的心理分析在筆者的
《打造你的超級國考記憶腦- 露
西來了》亦有做詳細分析,同學
可以酌參。

③閱卷委員會因為考生的平均表現
來決定分數給的區間,例如一個閱
卷委員如果一個人負責改六百份考
卷,當他一開始改考卷時發現前幾
名考生都很強,寫得很好,那麼之
後改到的一個寫沒那麼好的考生,
分數就會被改得相對較低,反過來
來也是一樣,當大家的程度都超級
爛,一個稍微有點程度的考生,相
對分數就被改得高很多了,而其實
閱卷委員會也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此正常在一開始閱卷前就會集
體開會,給出一個量化與標準化的
評分標準,而且會請每個閱卷委員
改完每一個句字都要用紅筆圈點,
表示每一句都有看過,而不是用電
風扇隨便吹吹,趕著下班吃便當。

儘管如此,任何有制式規定的東西
,往往就會有人不守規定,因此主
觀閱卷造成的不公平問題,自古以
來一直是沒有徹底解決方法的,這
也是為什麼說考生除了要有實力也
要有人品,沒事更要積一下陰德,
才不會因為鬼使神差讓自已遺憾終


不過這當然也不是叫大家不用讀
書,不盡人事而聽鬼神,而是說
考試能否錄取往往決定於一個人
長期的人格品質,一個比較有人
品的考生,通常最後也比較可以
考上,他們俱備一種長期價值投
資的判斷力與直覺上的智慧。

④閱卷委員會依考題的難易度
來調整改分的標準。

如果是考古題,閱卷委員改分的
標準基本上很穩定,但是遇到冷
新偏難,也就是冷門,新穎,偏
門,難度高的題目,不同的閱卷
委員會出現不同的閱分標準,嚴
謹型的人會把考生的分數改很低
,而大而化之創意無限的委員就
會把考生的分數改很高,因為這
種冷新偏難的題目大家都不會寫
,所以更讓這種不同類型閱卷委
員改分出現的個別差異有更大權
數的差異,而這個因素決定上榜
與落榜的權數也就更大了,這也
是為什麼有專門輔考的老師會說
,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決定能
否上榜的不是大家都會寫的題目
,而是大家都不會寫的題目,考
生面對這種冷新偏難的題目如何
做好緊急應變處理,才是決定能
否上榜的最重要關鍵。


其實從以上因素可以歸納分析出
來,教授也是人,也會犯下一般
人會犯的錯誤,因此我們要去抓
不同科教授與不同意識型態教授
對同一份考卷的認知評鑑水準,
這樣就能真正對症下藥,寫出委
員最欣賞的考卷,而不是一昧的
求深求難,因為一昧求深求難不
只很難準備,也容易因此忽略
了可以累積更多分數的基本分。

試想,一個人為了得到高難度
的十分,花了別人二倍的時間
,但別人只花了一倍的時間就
能拿到15分的基本分,長期的
機率平衡之下,重視基本分的
考生其實上榜的機率比較大。

話說回來,這是一種先求有再
求好的穩健準備心態,並不是叫
大家不要追求完美,因為在競爭
激烈的考試其實還是要分毫必爭
,因此在有一定的準備基礎上,
還是要上進積極一點,探索深度
高的知識領域,只是要小心不要
見樹不見林,被委員的陷阱引誘
而調虎離山,導致難度高的題目
得分了,簡單的題目卻拿不到分
數,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後要提醒各位同學的是

如果國家考試真的要做到嚴謹
正確且鑑別度高,那麼申論題
的題目一定要多,否則只出四
題申論就想考出有將近一百二
十個系統重點的真正實力,實
在很難想像運氣成份沒有在其
中發生作用的可能,很多考上
的考生都是考前剛好瞄到剛好
有考的題目與答案而考上,當
前一天開夜車的效果大於苦讀
一年卻記不是很清楚的效果,
實在很難讓人不懷疑考試的鑑
別度,而要改善這種情況最好
的方法就是把申論題的題數擴
張,例如本來考四題變成考八
題,而相對的,考試的時間恐
怕也要從三天改為六天。

而考選部敢宣佈為了考試的公
平性把國考三天改成六天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因為以台灣
鯛民想求公平正確又想要方便
不累人的國民素質,是不可能
通過這種政策的。

於是乎,最實在的方式其實還
是從申論題目的設計裡去下手
,這時就要去考慮題目的折半
效度、題目對於考生實力的鑑
別普遍效度(也就是一針見血,
一葉知秋),一個有水準的題目
可以測出這個考生到底準備多
久的精熟度與正確度,那這種
題目要怎麼設計呢?

嘿嘿,以後再告訴大家…

其實也不是我故意賣關子,而
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當你
對科目很熟且從出題委員的角
度來思考事情的時候,其實你
自然會知道題目該怎麼出,
你不敢,因為你沒有自信也沒
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定要我
暗示或清楚的跟你講,你才會
去做,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了,
,沒有自己建立自己的知識與
判斷體系,而這就是你最大的
問題所在,這種能力決定了不
只是你參加考試,還決定了你
的人生,千萬不要說我沒有
提早提醒你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