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由筆者幫忙讀,口訣由筆者來編,讀者們只要背熟口訣(並皆附mp3錄音檔),便可有效面對考試。 聯絡方式: listenmusic4@gmail.com 目前編好的口訣合計有: ①行政法②行政學③民法總則④刑法總則⑤公共管理 ⑥政治學⑦常考大法官解釋字號⑧憲法與憲法增條條文 ⑨公文⑩鐵路法⑪-公共政策⑫土地登記法 與族繁不及 備載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上榜心法》國家考試為什麼會長成今天這個樣子?
上一篇文章跟各位同學提到不同人格特質
在國考上會遇到的盲點,今天則為大家深
入分析,為什麼國考會讓不同的人陷入不
同的盲點之中。
王爵老師一直認為,治學的基本功就是多
方驗證,大膽假設,然後小心求證,尤其
一個複雜人言人殊的現像,就有必要像瞎
子摸象一樣,從不同人的不同角度來檢視
同一件事,就有機會拼湊出完整的真相拼
圖。
而國考這件事也是一樣的,很多考生一直
考不上,有時候是不了解自己,有時候則
是不了解要考的考試到底本質是什麼,而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一個人了解總體
經濟怎麼運作再來發展自己的個體經濟,
會比一個人什麼情況都不懂就埋頭苦幹拼
命衝更能持久永續。
而我國國考的本質與特色,還有容易讓考
生陷入準備盲點的細節,其實是可以從各
方面搜尋出蛛絲馬跡的。現在就由王爵老
師來為大家揭開這個讓人感覺情理之中,
但又是意料之外的大秘密。
各位同學在思考一件事時,我會建議大家
先以一個普通正常人的思考來推論,因為
事情最後的真相往往就是不同特色的普通
人一起營造出來的,大家可能會想,不對
啊,社會的真相與方向應該是由菁英來規
劃所引導創造出來才對呀,怎麼會是由普
通人建構出來的呢? 且聽我細細說來大家
就會明白。
其實就跟選舉一樣,選舉往往不是選出最
優秀的人,而是選出最能搧動人心的人,
或是看起來最有人緣或人畜無害的人,真
正絕頂聰明的菁英往往領先時代太遠,導
致一般的普通人沒辦法跟得上他們的觀念
,於是乎人類文明的進展一直都很慢,因
為要等所有的笨蛋都觀念跟著進步實在是
要等很久啊。
國考其實也是這樣的一件事。
首先大家要知道,出題委員與閱卷委員也
是人,因此只要是人會犯的錯誤,他們都
會犯,並不會因為他們是教授或菁英就不
會犯下嚴重的錯誤,而且事實往往是,正
因為他們是菁英,才往往犯下的錯誤更偏
執也更嚴重,一般人犯錯了被指責往往會
反省自已,因為自己早就意識到自己不聰
明,但叫一個菁英反省自己可是很難的,
尤其是當他一直覺得自己比一般人聰明的
時候。
沒錯,知識犯子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偏執
,尤其是意識型態強烈的知識份子。而這
種情況就會發生在閱卷與出題的現像中。
國家考試一開始的目的是取才,也就是找
出國家最需要的公職人才,這句話聽起來
很簡單,但其實仔細想起來就會發現根本
一點都不簡單,因為所謂國家需要的人才
到底是什麼,其實不同專家學者都有不同
的意見,而今天我國的國家考試會變成今
天這個樣子,就是這些不同意識型態的專
家學者一起創造出來的,然後有趣的是,
最後的結果其實會跟一群普通人討論出來
的結果差不多,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恐佈
平衡吧。
比較敏感的考生會發現,奇怪為什麼國家
考試考的很多內容都很學術化理論化,感
覺生活中根本派不上用場,例如國文、憲
法等等,另一派的考生則認為,公務員不
就是送送公文做一些行政工作,考經濟學
、政治學、社會學等專業科目到底有什麼
意義,於是學者專家也是這麼想的,所以
學者專家也分成兩派,一派就是通才派,
認為公務員只要乖,認份,守法,聽長官
的話就好,學很多專業根本沒有用,特考
特用才需要特別注重專業能力,高普考試
要找的人就是耐勞耐操聽話辨事的人就好
了,而專業派的學者則不以為然,專業派
的認為,現代社會專業分工愈來愈細密,
因此不同的單位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才,當
然考試也要更注重專業才對呀。
而最後的結果就是通識科目與專業科目都
會在國考中出現,而且比例大約各佔一半
,例如通識派的科目就有國文,英文,憲
法,行政學,行政法等等。而專業派的就
會有各種考科才會自己考的經濟學、心理
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等科目。不過說也
奇怪,其實社會科的專業到後來感覺也很
像是通識科目,因為都沒有什麼絕對正確
的結論與答案,於是這就又成了國家考試
最有趣的地方。
如果是專技特考,例如資訊工程師、會計
師或建築師,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數
學與理工的東西是很明確也不會有爭議的
,因此理工科的考卷非常好改,申論題也
是一樣,正確的計算過程與答案都有基本
上公定的標準與評鑑指標,所以理工等專
業考試基本上是閱卷改分是很難有爭議的。
而社會科目的國考考科就有趣多了,因為
還真的是不同老師改出來的考卷還真的會
因為閱卷委員的主觀認知而有非常大的差
異,法律科目、經濟學、社會學、行政學
、政治學等等社會科目,都有一樣的問題。
於是就有學者提出建議,那為什麼我們不
把社會科目弄得有公定標準呢,例如都出
選擇題的型式,於是這時候就有人舉手反
對了,反對者認為,如果都出選擇題太簡
單,根本考不出考生真正的實力,於是乎
又有學者提出,那我們來出多重選擇題或
複選題,這樣就可以考驗考生真正的程度
了,結果後來發現多重選擇題的題目太難
出,而且往往問的方式太間接,搞到連其
他出題委員也看不懂到底題目在問什麼?
於是大家發現,好像還是出申論題最能考
出考生除了死記硬背以外的分析、組織、
判斷、邏輯、綜合思考以及表達能力。
也有學者提出應該要口試、面試或資格
審查,但大部份的學者自己也承認,口
試容易出現近親繁殖私相授受的現像,
面試也一樣,而資格審查根本對於弱勢
貧困的考生不公平,因為証照或是各方
面漂亮的資歷,都是可以透過錢砸出來
的,這一點從許多大公司的人事部門主
管自己的檢討報告也發現,他們只看面
試者的個人學歷與經歷就錄取並比對事
後這些人的表現,發現誤判的情況還是
很嚴重,因此李安、林懷民、賈伯斯這
種不世出的奇才,資格審查與面試通常
都不會通過。
從最懂考試這門學問的人事行政教科書
也承認,口試、面試是一種不公平的考
試方式,因為太容易因為主考官個人的
偏好與興趣或偏執,就錄取了同質性太
高的一群人,我國以前有一批內閣官員
就被稱之為博士內閣,但卻是貶義,意
思是內閣中的長官學歷一個比一個高,
但卻不食人間煙火,不曉得人民真正的
需要與實務本質的問題出在哪裡,只知
道鑽學術的象牙塔,無法俱備獨立思考
而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判斷力與魄力。
於是正因為口試、面試不公平為人民
垢病已久,目前國家考試的取才方式
主流便仍然是筆試,而且通常是選擇
題與申論題摻雜的筆試。
選擇題的優點就是公平,答案明確無
爭議,而缺點就是題目容易出的太難
或太簡單,導致不是大家都會寫就是
大家都不會寫,大家看四等英文考試
的單字就會發現幾乎選擇題每一題都
會寫,但三等同樣是考單字,則幾乎
沒有一個英文單字是看過會寫的。
於是沒有辦法,考選部只好從申論題
來下手,從申論來鑑別考生真正的程
度,不過,現在問題又來了,社會科
目的申論其實往往沒有標準答案,因
此閱卷委員主觀閱卷造成的不公平就
產生了,而考選部也知道有這種情況
,因此設下一個基本的閱卷標準,也
就是說,儘量讓同一個閱卷委員改的
考卷愈多愈好,因為所有的考生如果
考卷都給同一個閱卷委員改,那麼不
管改寬或改嚴,至少標準是一致的,
而通常在這種精神的設定下,一個閱
卷委員改的考卷約為九百份,而且為
了公平起見,有的科目還規定一個委
員只改一題,而且一個人要改所有考
生的考卷,這樣就會有最大的公平。
但這時候問題來了,特考因為有分區
考試且考的人相對較少,因此由一個
委員改一題且改完所有考生的考卷是
可行的,例如文化行政的考生可能只
有幾百個報名考試,那麼就可以採取
這種改法,但如果是一般行政的考生
且考科是所有行政科目都會考的行政
法時,就勢必不可能由同一組閱卷委
員改完所有該科考生的考卷。
而學者專家當然也發現這個問題,於
是便推出了所謂平行閱卷與複閱的制
度,意思是說,同一份考卷同時給二
名委員看過,如果前一個的委員分
數給得太低而後一個委員分數卻給很
高,主任委員就要把這份考卷挑出來
另外交給另一個委員做三閱,讓第三
個委員去做一個折衷平衡的閱卷。
這樣看表面上好像有解決問題,但其
實大家如果仔細想想,其實問題一樣
沒有解決,因為這會有各種不同組合
產生的不公平,例如有可能甲區的行
政法考卷的同一組委員都改得一樣寬
,而另一區的另一組委員都改得一樣
嚴,如此一來,三閱的功能其實效果
就存疑了。
而且閱卷委員本身還有精力疲乏的問
題,根據國內做過的國考分試效果研
究報告,發現一名閱卷委員改考卷的
極限大約是九百份,如果改超過九百
份,不是精神崩潰就是體力崩潰,而
這就會造成閱卷前後寬嚴不一的情況
發生,最好的情況是改六百份以下就
好,閱卷品質才會有一定的水準,但
改的考卷少又跟我們之前講的讓同一
個委員改儘量多的考卷才公平的情況
產生違背。
所以大家會發現,怎麼改都會不公平
,因此考選部不敢讓考生申請重新閱
卷,只準考生重新查說分數有沒有加
錯,因為考選部其實也知道,重新閱
卷的話爭議可能更大,於是乎,最後
大家都好像有了某種默契,不去觸碰
這個太過敏感的議題。
另一方面,閱卷委員的福利與薪水少
也是一個問題,一個教授演講四個小
時加上車馬費,大約是七千元,而一
個閱卷委員改一份考卷的獎金是八十
塊,因此一個閱卷委員在闈場改的昏
天暗地六百份考卷的話,也只有領
四千八百元,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想
改考卷,或是就算改也改得意興闌
珊,加上改考卷又很無聊,最後自
然閱卷品質會變差。
出題委員也是一樣,薪水不高且出
的題目自己要寫好擬答,然後又要說
服不同學派或意識型態的委員同儕一
起支持共同的標準答案,其實難度都
很高,要公平的話就只能出考古題,
要能測出實力的話就要出冷門或較新
較偏較難的題目,但到底什麼叫做可
以測出考生實力的社會科申論題目呢
,其實不同學派的教授也都有自己的
意見,因為實務派的教授當然會認為
該出實務類的問題,而學術派的教授
則認為出學術界最新的理論才能真正
考出考生的實力,於是我們會發現
就連什麼叫做「測出」考生「真正」
的「實力」,也都有各種不同的見
解。
最後大家就會發現,整個國考的本質
就是「政治」與「各種不同的意識型
態的學者專家」,不斷在對立摩擦折
衝協調下的結果,而不同科目出現的
結果也都不一樣,於是乎,為什麼往
往不同科會出現不一樣的標準高分申
論寫法,也就有跡可尋了,是一種路
徑依賴理論,很難爭論對與錯,而是
歷史演變下的一種過程與政治正確。
而這幾年一直在吵的行政科考科大
變動,各類行政科目合併成一個綜
合行政的規劃,其實也是各種不同
立場的專家學者,一起折衝協調出
來的,然後大家會發現,怎麼改都
會有人覺得不公平或不專業,因為
永遠是抓衿見肘,顧得了一方就顧
不了另一方。
寫這篇文章的意思不是叫大家說
,因為出題可能亂出,閱卷可能亂
改就叫大家亂準備,因為閱卷委員
會還是會討論出一個大致的閱卷標
準供大家遵循,而當我們了解目前
一般人性與當前環境的現實後,我
們就大概可以找出出題委員與閱卷
委員基本的心態與認知水準,也能
夠大致找到該怎麼準備,準備到什
麼程度,申論出什麼樣的型式表現
,最能最大化分數的取得,另一方
面也可以讓自己更有彈性更不鑽牛
角尖,而能最直接去從出題委員與
閱卷委員的立場與難處、處境出發
,寫出他們在目前這種無奈的情況
下,看起來最「正確」「漂亮」「整
齊」「舒爽」的「答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