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上榜心法》大考將至,你需要《喚醒心中的巨人》

2011770054733b.jpg

大考將至,許多考生現在開始感到緊張與焦
慮不安,這個時候就需要來個醍醐灌頂,讓
自己豁然開朗。

其實大部份考生考不好或多年重考的原因都
非關記憶力、智力與本身的條件,而在於方
法、信心還有心態上面。

心正不怕路偏,有正確心態的人,最後很少
不心想事成的。

因此到底要怎麼建立一個正向且在最後引導
我們走向成功之路的心態呢?

今天筆者要來介紹一本好書,可以說是正向
激勵書之王,這本書從1994年由中國生產力
中心出版到現在,己經在國內外銷售數千萬
冊,經典書藉如果沒有一定的口碑與銷量,
很難創造如此它今天的地位。

我記得我是在大約17歲時有一天在圖書館
不經意的借了這本書,沒想到回家看了之
後驚為天人,發現我的世界因為此書而整
個改觀,因為其中的觀念讓我整個脫胎換
骨,也打破了許多我以前一直百思不得其
解的執著。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這本書給了我信心並且相信自己的
鬥志。

一直以來算是比較宿命與被動的人,可能
是小時候課業與其他方面的表現都普通,
因此慢慢養成一種「習得無助感」,於
是生命態度就會變成:
①反正努力也沒有用,不如就得過且過
②既然努力也沒有比較好的結果,那麼
   就被動消極的面對命運的擺佈就好
③人生有太多變數,塞翁失馬,何知非福
   ,既然如此,反正負負也可能得正,沒
    有必要一定要正面積極,因為如果努力
    之後還是結果不好,那不就剛好證明自
    己是笨蛋嗎 ?

不過這本書幫助我覺察到我本身的潛意識
出了問題,而這種潛意識最早應該是從原
生家庭與從小慢慢建立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開始被環境與社會建構起來。

正因為是無形中自然而然被建構起來的,
因此大部份的人都不會覺得自己的潛意
識與思考模式出了什麼問題。

尤其是在限制性信念這一塊,太多人都把
自己限制住了,於是沒辦法
喚醒心中的巨人

那種被喚醒的感覺很奇妙,就好像你一出
生到現在,一直被一層接近灰色的有色濾
鏡給籠罩著,突然因為觀念被整個釐
清,於是整個濾鏡被拿掉了,你終於有機
會接觸到真正色彩鮮明的現實世界。

如果看懂了這本書,會讓人有頓悟的感覺

這本書算是筆者人生中許多悟境中的關鍵臨門
一腳,僅次於瀕死經驗,而人生只要多幾次開
悟的經驗,基本上人生就沒有白活了。

以下為本書在博室來的說明與簡介

你的潛意識信念控制著你的生活
,如果你能對自己的心靈與感情
控制自如,你就可以完成任何事
情,創造出你想要的生活。

本書告訴你:
*如何改變你的習慣與行為
*如何開發你心靈中的潛能
*如何改善你的人際關係
*如何釐清你的價值觀,並解
決你內心的衝突與矛盾
*如何瞭解親人與朋友的想法
,並進而影響他們
*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滿足
自己的需求
本書有一套簡單的心理調適課
程,在短短的十天之內,每天
使你有如脫胎換骨般地改變,
逐漸喚醒你心中的驚人潛力。


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了我們
每個人不同的命運?為什麼
有的人雖在困頓環境中卻能
開創出不凡的人生?又為什
麼有的人卻在優渥環境中毀
掉自己的一生?是什麼因素
使得有些人成為後人的榜樣
或警惕?世界上每一個人都
是不同的個體,而在每一個
人的身上也都蘊藏著一份特
殊才能,那份才能有如一位
熟睡的巨人,就等我們去喚
醒他。


本書教導讀者透過語言、運動
、演練,內外並行的喚醒、激
發自己的潛能,並自我改進。

上天絕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
祂給我們每個人無窮的機會去
充份發揮所長,現在正是你喚
醒你內心巨人的時機。



心念一轉天地寬
一個好的觀念
就足以改變你的一生

而這個正向積極的心態
正是考生在這個大考將至
的當下所最需要的。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上榜心法》論考前猜題與投考組合

35790965_1911213388903358_763010423422189568_n.jpg

就筆者向許多考上國考的朋友做過調查,
發現很多人都是「雖然沒有準備的很完全
,但在最後三個月衝刺之下,低空飛過」。

也有人是幾乎只準備到一半,結果在最後
一個月,剛好練過的考古題都有出,於是
終於考上。

而也有朋友是考試前幾天,補習班老師給了一份
猜題手冊,然後剛好有考到,就幸運考上了。

由以上這些案例可以證明,也確實有短期衝刺
就考上的現像,當然會出現這樣的現像,與考
試本身的鑑別度不夠嚴謹有相當大的關係,這
在筆者最近的文章中都有提到。

不過這裡要向各位考生說明的是,鑑別度不嚴
謹的地方主要是在及格邊緣的這些人,而如果
是本來就胸有成竹,準備很充分的高手,其實
閱卷委員的主觀閱卷造成的分數落差並不會太
大,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歷年來重榜的考生非常
多,這代表一旦準備充份,高考普考初考都是
可以同時考上的,就這點來看,其實國考還是
相當具備鑑別度的。

而所謂不俱鑑別度的部份,就是及格邊緣的這
些人,很可能明明就不會,但透過「看起來好
像會」「綱舉目張、條理井然、避重就輕、
套用萬用架構」等提高表面效度的作法,一樣
可以僥倖上榜,當然最後一刻剛好猜到考古題
的同學更是幸運。

於是我們就要問一個問題:

到底考古題要怎麼猜比較會中?


目前根據各家高手歸納出來以下
方法,給各位酌參:

①首先也要報名研究所考試,例如如果
是考一般行政的考生,每年三月份的研
究所考試建議也可以去報名,這有三大
好處,
①是提前感受考場氣氛,提前練
筆,其實提前練筆的效果是非常好也非
常無意識的,不知各位同學有沒有一種
感覺,那就是每次大考一結束,都會有
一種如果讓我再像這樣考前衝刺的效果
再多讀個三天,我一定可以考上,考生
會有一種感覺,怎麼本來怎麼看都看不
懂怎麼背都背不熟的東西,居然在考試
前一天看懂了,但悲慘的是,這種效率
只有在考試前一天才會有,然後剛好衝
刺到差一二分沒考上的程度。此時考生
就會覺得很幹,同時也發現沒想到狗急
跳強的效果這麼好。

因此我們逆向思考,如果我們多考個幾
次,每次都用考前一天的衝刺效能來面
對,那要考上不就更容易了嗎?

其實各位同學只要回想起期中考前一天
的讀書效能,就會知道我所言不虛,問題
就在於一個人很難騙自己說,明明明天就
沒有要考試,卻還要逼自己以考前前一天
的興奮緊張衝刺程度來面對,於是乎,報
名三月份的多家研究所考試就很值得了,
例如每年三月份的公共行政研究所考試就
很值得報名。

而報名研究所考試還有以下兩個優點:

②萬一考上研究所的話,有機會可以以讀
書為理由辨理留職停薪,這樣同時取得公
務員資格同時又取得學歷,可謂一舉兩得。

而如果國考沒上,研究所上了,一邊讀研
究所一邊準備國考,也是一兼二顧,很有
綜合效益,讀的東西因為性質很像,就不
會有荒癈的情形。

③公共行政類研究所的老師,有很高的比
例是出題老師或閱卷委員,因此知道研究
所考試的題目,有比較高的機率會猜到今
年國考的題目方向,一般來說研究所的題
目會比國考題目難,因為研究所比國考更
重視專才,反過來看,如果研究所的題目
都能夠駕馭,那麼舉重以明輕,國考的題
目對考生而言會顯得更加容易。


④其實國考是一種很系統化很架構化的體
系,因此某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能看出
每一考科彼此之間的關係,你就更能掌握
所謂國考背後的精神與核心奧義。

例如如果一個人了解政治學,那麼這個人
就會知道左派與右派的分別是什麼,也就
相對的可以推論出為什麼公共政策背後會
有針對機會平等與結果平等的兩種解決策
略,也會因此明白為什麼刑法偏右派的應
報刑與偏左派的教育刑會有從古代到現代
的發展,也能明白為什麼公共管理會從重
視一元化絕對威權的領導管理模式走到現
在的服務式領導,轉換式領導以及隨著生
態與環境不同而跟著變化的彈性管理。

然後同學就會發現,原來這些不同名詞與
不同考科的背後,原理都是一樣的呀,而
在掌握基本的劃分邏輯系統後,讀書的效
率就會高,速讀有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
是帶著問題意識與邏輯架構來讀書,當你
知道每門行政類考科背後都是左派與右派
意識型態的拮抗與協調的時候,你會發現
解題模式都大同小異,而這個綱領一旦掌
握住,你會發現你幾乎不用背,因為都可
以用推論就推論出來,於是乎只要去處理
關鍵字的背誦記憶即可,不用花腦袋去思
考復雜的申論題型要怎麼分析與處理。

⑤此外在考古題的猜測方面


❶十五年內考古題的規律
首先把十五年內的考古題先搜集出來
然後列表,列出同樣題型幾年出一次
,下次大約可能輪到什麼題目,依考
選部的說法是出過的題目五年內不會
再出,不過如果這類型的題目與最近
的新聞有關的話,那我覺得不一定就
不會出,例如核四議題就會與政治學
中的公投題型有相關,不出也不太合
理。

民法與刑法的考題比較有這種規律,
就是同樣的題型會有規律的一出再出




❷用抽箋的:
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因此把各種題型列
表出來後,編號,然後給這些編號各設計
一個用筷子做成的箋,沒事就抽一下箋筒
,一方面當作是上天給你的暗示,一方面
這樣隨機練習的效果也會比從第一頁練習
到最後一頁的效果好。其實讀書的時候也
是一樣,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到最後,因
為這樣往往會出現記憶中的時近效應與初
始效應,質此之故,隨機抽樣才能讓練習
的題型更平均,方能提高勝算。


➂想像你自己是出題委員

其實很多考生都有這種盲點與迷思,那就
是有些問題問自已其實就能明白,結果還
跑去問別人,就像是宅男把妹,你自己如
果設身處地站在妹的角度思考,你就會知
道自己應該要上進一點,衣服穿整齊一點
,談吐穩重一點,因為你要給人家安全感

,而如果你是閱卷委員,
你也會想看到的申論文是綱舉目張,重點
羅列很清楚,排列井然有序的,而這種很
基本的換位思考卻是很多考生不俱備的,
於是每年都會有一些月經問題,例如字是
不是要練好看一點,文章不分段寫成一大
坨好不好,是不是一定要分成三段,這其
實都是不用問,自己也應該可以合理推論
出來的。問的人是白痴,記得要自我檢討

而今天如果你是出題委員,你會怎麼出呢
合理的思考邏輯應該是

①為了公平與提高鑑別度,題目不能出太少
(其實一個考科申論題只出四題,老實說就有
點少,會降低鑑別度)

②為了能考出程度,題目要有簡單,中等與
困難題型的分佈,因此一般來說申論題的四
題中 會有二題簡單,一題中等,另外一題偏
新偏難,而這題偏新偏難的題型就是為了鑑
別出高手與普通考生的差別。

③為了讓真正有讀書的考生考生,題目不能
出的太偏,依每年考選部的出題大綱就可以
看出來,特定題型有一定的重要度與星度,
因此如果考的是國中數學,那麼幾何 代數
二元一次方程式就都要抽出一題來考,不
能夠只出幾何證明題,因為這顯然對於其
他題型都懂但對幾何題型不懂的考生不公
平,有鑑於此,題型的分佈應該要是平均
的。

④為了讓有在關心時事且在追蹤最新修法
進度的考生得分,會適度的加入當年度最
新題型,其實考選部的選擇題也是會出題
庫,而每幾年這個題庫會更新,就是為了
與時俱進。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新的題型大約比例佔
一成到二成較為合理。

⑤行政學政治學社會學這類的社會科學科
,其學科的基本核心精神內容不會改變,
也不會因為有什麼特殊的發現而整個答案
大逆轉,因為社會學科的特性比較像是歷
史演變的紀錄,例如管理的演變,意識型
態的演變,選舉制度的演變等等,不管未
來發生了什麼事,已經發生的事情與重要
程度並不會跟著改變,而理工
科學的答案則往往隨著最新研究的發現而
有非常大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社會科題
型的考古題歷久糜新 ,因為說穿了就是
這樣,萬變不離其宗,愈變愈相同,再考
就是那些,只是換了不同的問法罷了。


➍擲茭請神明指示


其實拿題目出來擲茭也是一種不錯
的作法,讓神明來告訴我們哪一題
會考,我們就會比較認真準備,而
如果常常進行這種儀式,其實也不
用猜題了,因為各種題型根本你就
都練習過了。

反過來說,練習題目的認真性與莊
重性,似乎才是練習真正有效的原
因。


●對於高手而言
根本沒有猜題這回事


通常對於實力不足的考生,才有需要
猜題的必要性,因為本來要花十倍時
間精熟十題的考生,現在只要花一倍
時間來精熟一題即可,如果考試時剛
好出這一題,那簡直就是cp值爆表。

但出題委員也很怕這樣被考生騙走
一個公務員的資格,因此會採取所
謂內部效度的出題模式,也就是
說,假設出了四題,那這四題的方
向性與類別性都會是很不同且很有
代表性的,這樣才不會讓只賭一邊
的人有投機取勝的高機率性。

因此考選部也有一些方法來應對這
個問題

①請各校的學界與實務界大老出題
    然後放在信封裡隨機抽出當年度
    題型。

②選擇題題目打散,利用電腦隨機
選出各章重點的題目,新題庫佔一
定比例,舊題庫也佔一定比例。

③章節重點比例儘量平均,不會只
出現前面或中間與後面章節的考題

如果你是出題委員,你把該考的都
有考出來,新的比較難的題目也都
有考出來,那麼你才會覺得自己出
的題目對得起自已,也對得起那麼
辛苦準備考試的考生。而這也是為
什麼每份考卷都要請二個閱卷委員
來看,這樣才能至少降低一些主觀
閱卷的偏差。

④一般來說,每年的申論題考試,
決勝關鍵都會在其中一題申論題
,而這題申論題的功能就是找出
高手與凡人的差異,凡人也會考上
,如果只是準備考古題的話,大約
會有六十分到七十分的分數,而會
最難的那一題,則能拿到八十以上
的分數,而這一點的難度也必定
是有代表性進階性的,意思是說
如果你不懂前面簡單的,那你就
不可能懂後面困難的,而這樣的
階層性難題才是真正有鑑別度的
題目。

因此我們就要推論,什麼樣的題
型最可能會是這種題型,而在這
種情況下,也就自然可以猜出比
較會考的題型了。

推論如下:
①這個題型的架構一定很完整
    也就是可以寫出-理論,學者名稱
    書名,理論演變歷史,特性限制
     與應用的題型

②這個題型的關鍵專業字一定很多
    這樣才能給高分
     例如法科的題目就會需要出現
     條號,內容,釋字、實務判例
     還有雙重否定結構,也就是先
有甲說,然後提出甲說的優點與問
題,接著提出乙說來解決這個問題
然後再否定乙說而整合甲乙說的結
構。

③這個題型是有深入了解問題的
人才會懂,而且通常會有三個以
上的關鍵概念同時出現的題型,
例如核四公投
議題,如果不懂鄰避現像,不懂
公投制度,不懂議事諮商等三大
重點,那這一題就會解不出來。

④數理統計型題目有較高機率可
能是關鍵考題,因為數理型題目
更要求理解而非背誦,且要求一
定程度的理解才能解進階性的題目
,這都很符合結構完整性與高難度
給分性的要求。

④最後要給各位考生提醒與建議的
是,筆者建議每年多準備一科至兩
科來做投考組合,因為這樣才會有
最高的勝率,怎麼說呢?


有人會說,我如果一次考二種考試
我就備多力分,本來專攻一個考科
會上,會不會因為多準備一兩科導
致我原來那個考科少了幾分而考不
上。

這個顧慮是對的,但採取多考一科
多報考一種考試的策略通常才會是
最明智的

以行政學為例,其實行政學可以
拆成三個考科,也就是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與行政學,一般人不懂
以為多讀兩科就要多花兩倍時間
其實考科與考科之間的難易度與
內容量並不相等,公務員法一科
準備的時間大約只需要行政法這
科的十分之一,但公務員法在財
經廉政這門考科中與行政法這科
所佔的分數比例是相同的,因此
實際上同時準備這兩科只要比原
先準備行政法多1點3倍的準備時
間,而多會一科就能多考一門考
試,當然是何樂不為。

而且各種考試每年都有一種奇怪
的現像 ,就是有時今年錄取率特
別高,明年卻突然變特別低,這與
所謂的理性預期現像有關,大家會
看前一年的錄取率來決定今年投考
的意願,因此對於一個準備不是很
充份的考生,當然是選擇多準備一
科就多考一種考試的策略最聰明。

我們假設今天有一名財經廉政的
考生多準備
一科企業管理,那這名考生就可
以去報考鐵路特考、郵局、還有
台電,中油,台水,因為經濟學
與企業管理常常會是一起考的考
科,而一般行政的考生只要多準
備一科鐵路法、運輸學,也就可
以考鐵路特考。

而我們假設這兩種考試的閱卷委
員都亂改或主觀意識很強,那麼
同時考兩種考試考上的機率當然
是大於只考一種。

而也因為考試不只要考慮自已的
實力還要考慮對手的水準,因此
如果你實力強,但你今年對手實力
更強,那你還是考不上,而如果你
實力弱,但對手更弱,那就是你考
上了,在這種情況下,多考幾種考
試當然是綜合評估的勝算高

而多報幾種考試還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會比較不會緊張,也不會
因為一年的辛苦就在一場考試
中決定,於是因為壓力大而失常
的機率也比較小,此外因為多考
幾種考試有練筆的效果,更使得
考試因為答題技巧不熟練等意外
因素而落榜的機率變低。

話說回來,多讀幾科還有一個好
處那就是有時候自己在原先科目
不懂的概念 在這些多讀的科目中
反而可以獲得補充,例如一般行
政中會考的公共管理與台電,台
水會考的企業管理其實背後的核
心理論與精神都大同小異,而企
業管理這門科目往往會有最新管
理學的研究理論出現,這就能幫
原先考公共管理的考生,有了更
多更新的看見與理解,因此其實
是讀的愈多記得愈牢且理解愈完
整,而不要把頭腦的記憶體看的
太珍貴,以為多讀了一科就多佔
了一科的記憶體,原先的資料就
被排擠了。

再來,老實說學問這種東西分科
其實也是一種錯覺,如果不把每
科的科目分科來看,單純以吸收
知識的角度來理解,實際上根本
不分科的概念可以使人覺得讀書容
易且不會覺得自已讀的很多讀的很累

 而且也別忘了你的目的是考上,而不
是在比較誰讀的科目比較多,而對於
真正會讀書的人,根本是只有一科,
哪來的十幾科?。

如果聽不懂筆者這篇在講什麼
表示您還沒參透讀書的玄奧,
而只有您有一種,啊我知道為
什麼你要這樣講了的感嘆,那
也代表,您要考上了。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經典輔考好書》考試王「超快」記憶術

getImage.jpg

今天筆者再為各位考生推介一本好書,
也就是今天這本--考試王-超快記憶術。

筆者一直在研究關於考試與記憶的秘訣
,因此除了自己研究實驗以外,也會去
參考國內外相關專業大師的看法與理論
,然後去比較自己研究出來的論點與他
們有什麼不同,如果相同的原因是不是
英雄所見略同,如果不同的原因是不是
自己的見解錯誤或者更加高明,久而久
之,筆者的見解與寫出來的東西就會有
一定的品質。

而這也是筆者希望帶給各位考生的內容,
是有料的,是可理解的,是能夠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的。

現在讓我們趕快進入重點:

首先,這本書是經過日本800萬人實證的
經典暢銷書,在日本上市一個月即五刷,
暢銷突破五萬本,因此代表這本書的內
容有一定的代表性與實用性。

其實說到這點,我覺得有一點想要跟各
位考生說明,那就是買書的錢千萬不要
省,大家想想,如果今天因為一本好書
讓你考上,你考上公務員的第一個月薪
水大約三萬五千元,而目前一本好書的
價格大約是350元,你一個月的薪水就
可以買一百本好書,這麼高的投資報酬
率你為什麼不做?

不過有趣的是,大部份的考生都有「貧人
思維」,也就是說,覺得自己沒錢所以想
考公務員,然後覺得補習費太高,書本太
貴於是捨不得花錢買書,於是在沒有專家
指導且看的書都不是經典的情況下,不斷
重覆考不上再考的迴圈,然後腦袋裡的東
西還是沒有更新,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

其實以前筆者也是同樣的心理,通常想考
公職的人的觀念都偏保守,而保守與節儉
往往會有連帶關係,於是因為節儉就把很
多不該省的錢也省了,像買書這種錢絕對
是不要省的,因為看到一本好書卻沒買,
將來想要再看再找的時間成本,一定遠高
於那區區的數百塊,另一方面,有捨才有
得,如果今天你不願意尊重知識者,給知
識產出者一定的回饋,根據宇宙反作用力
法則與吸引力法則,不願意付出的人也得
不到別人的付出,於是最後也就得不到自
己想要的結果。

這本考試王提到了很多很重要很基本但大
部份的人都不知道也不重視的觀念,在此
筆者為大家做簡介說明。

㊀大腦的記憶程序是有架構的,遺忘是很重
要的功能。

人腦與電腦一樣,都是有程序與架構的,
而人腦裡面的短期記憶區,長期記憶區跟
電腦一樣,有著類似暫存器與硬碟的架構
,我們頭腦裡負責短期記憶的是海馬迴,
它會把所有人類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先暫存
,然後額葉這個指揮官會負責去比對海馬
迴與顳葉中的資訊,如果是重要的,有必
要記的,那就會慢慢的轉移到顳葉中,而
顳葉就是負責儲存長期記憶,也就是我們
考試時要提取出來的記憶。

但想要把海馬迴裡的東西轉移到顳葉裡可
沒有那麼簡單,它有一個必經的程序,而
且重點是要說服額葉說這個資訊很重要,
你他媽的不要給我忘記啊,這樣。

所以為什麼佛洛伊德會說,要記憶的第
一步就是先喜歡它,這也是筆者不斷告
訴考生的事,那就是要喜歡你現在正在
讀的東西,而且要把它實踐在生活中,
要認為它是實用且以後一輩子都可受用
無盡的,潛意識就會知道說這個東西很
重要,就會幫你記住。

㊁遺忘與記憶的關係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記憶力不好,於是就
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其實記憶力就會更
不好,因為形同催眠額葉說,反正記的
東西很快就會忘記,那不如一開始就不
要記住,而額葉果然就會聽你的話,一
開始就沒有認真要記住的意思,而為了
讓額葉相信你的話是認真的,你有必要
一直提醒它,而且要多次的提醒它,這
就是為什麼複習很重要的原因與原理。

遺忘這件事對人類很重要,因為額葉
必需先判斷什麼資訊重要什麼不重要
如果不重要的資訊,額葉就不會把海
馬迴的內容轉移到長期記憶區顳葉中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所謂的艾賓豪斯
遺忘曲線,因為額葉想知道,到底你
對這些資訊重視的程度,意思是說,
如果你沒有一直提醒我額葉大人說
這些資訊很重要啊,你要幫我記住
啊,我考試要用的啊,額葉大人就
會覺得反正你也不重視,我幹嘛幫
你轉移記憶體,因此要讓海馬迴的
內容轉移到顳葉,就要在讀書完一
小時,一天,一周,一個月的四個
階段都複習一次,才能真正說服額
葉大人,你真的很想記住這些東西,
而遺忘就是因為你既然沒有要記住的
誠意,額葉大人當然就把記憶體釋放
了,這樣大腦才能去記對當下更重要
更緊急的東西,也才能理解新的資訊
,否則一個人一旦記住一個莫明其妙
的東西就永遠無法忘記,那這個人恐
怕會是個固執且充滿煩惱的笨蛋。

㊂複習的最佳時間點:
也因為我們要不斷提醒我們的額葉說
記憶內容很重要,於是才要在看完書
或吸收資訊的一小時,一天,一周,
一月的四個階段來複習,而這四個階
段會幫我們的記憶可以進入到四個各
別有重要功能的記憶階段,分別是

①認得階段
這部份就像是我們可以認出一個人的臉
卻想不起這個人的名字

②辨識階段
這部份就像是我們可以認出一個人的臉
也可以想起這個人的名字

③喚回階段
這階段就像我們可以認出一個人的臉,
知道這個人的名字,還能記起這個人是
在哪裡跟我們認識的。

反射階段
這階段是到了自動反射的階段,就像是
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一見到他就可以
透過這個人的表情動作馬上反射知道他
想要表達的意思與行為。

而一個考生想要考上,就要讓你的考科記
憶就像這個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㊃有邏輯架構才好記憶
艾賓豪斯的記憶周期理論是在一個不理解
學科內容邏輯架構的情況下而得出的,而
如果一開始就能以一個合理的邏輯架構來
理解學科內容,那麼複習的周期還可以再
縮短。
而邏輯架構是怎麼理解的呢,考試王一書
中提出三種邏輯理解的架構

①首先是相等關係
也就是認出這個東西是具像還是抽象
先把這個東西畫分出一個類別,這樣
大腦才好整理歸檔。

②再來是對立關係
內容進入類別後,要開始擴充它的內容
此時最好的邏輯處理就是找出它的相對
類別,這樣才能以正反合的思考方式來
理解並整合,這也是法學三段論與申論
題寫作的論說文結構基本模型。

③最後是因果關係
有了相等關係與對立關係,再以有前後
關係的因果結構來處理這個內容,也就
是要將這個內容以故事化的方式來記憶
,就會好記同時也不覺得無聊。

大家會發現,以上的說明都很簡單,但卻
很清楚明確的說明了大腦是如何處理資訊
的,而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學家共同推介且
一再強調的讀書方法:
①預習②發問③閱讀④背誦④測試
會這麼萬古常新,歷久彌新,因為這就是
最普遍也最合乎大腦運作科學原理的讀書
方法。

而從這一點也就可以很合理的推論出,如
果要讓腦袋維持一年的記憶資訊,自然要
在前半年就要讀完所有內容,且以至少三
個月、一個月、一周、一天的分散式複習
方法來處理這些資訊,才能通通的把海馬
迴中的短期記憶通通轉移到顳葉中的長期
記憶區,而且別忘了,這一年來大腦還在
不斷的學習與理解整合各種考科的訊息,
因此遺忘再記憶,再遺忘再記憶是絕對
必要的,很多考生都埋怨說,為什麼我讀
考試的書會讀了又忘,再讀再忘,卻不知
道,大腦就是要這樣讀了又忘,再讀再忘
,才能真正學習與理解龐大架構的東西,
否則今天如果你一開始就記了一個錯誤的
資訊,到了一年後考試那天都無法忘記,
請問你還考的上嗎?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上榜策略》還有一個月就要上考場的衝刺上榜策略

寫與讀是兩回事.jpg


還有一個多月就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普考了
,勝敗在此一舉,但對於一個準備還不夠
充分的考生,到底有沒有什麼在一個月的
時間就超車考上的策略呢?

筆者覺得是有的,在此為各位考生提出以
下淺見。


量變產生質變,在看過約超過一萬本各類
書籍後,筆者慢慢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
所有的理論與見解,背後一定有一個可以
貫串其中矛盾與歧異的上位法則,而只要
找出這個上位原則,那麼這樣的策略與方
向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就以決策判斷的標準來說,只要有六成以
上的勝率,就可以去做,然後再配合快速
反省與修正的策略,就能在最後取得至少
八成滿意的結果。

而我們在考前一個月的衝刺策略亦是如此
,當我們相信我們採取的方法是科學有效
有根據的,潛意識就會產生信念,而信念
就像隱形的翅膀,在無形中幫助我們達成
目標。

而為什麼一個準備不充份的考生,還是有
可能在一個月的衝刺就考上國考呢?

背後其實有非常堅實的量化與質化分析基
礎與根據。

原因如下:
①其實高普考試的鑑別度是不夠嚴謹的,
   某種程度也註定不能「太」「嚴謹」。

為什麼呢?

站在政府的角度來看高普考這件事,高
普考是國家文官採取最重要也最普遍的
一個考試,因此一定要公平,而且不能
太難太偏太新,所以為什麼幾乎所有考
上的考生都重視考古題勤練考古題,正
是建立在考古題給人民的信賴保護基礎
與法律穩定性上。

❶考題有七成比例不能太新的原因是,如
果超過2成五是新考題,那麼這場考試就
註定是不公平的了,只有資源豐富的,有
錢可補習的考生才考的上,沒錢自己讀的
就考不上,這是不符合國家考試取才原則
的。

❷此外閱卷委員還有學界大老也不希望題
目太不穩定,就一門知識傳播的角度來看
,學界大老通常希望補習班或其他傳播媒
體能支持自己的論點或是傳播自己的論點
,如果今年出一堆新題,明年又出一堆新
題,首先補習班很難教,學者的論點與權
威性也就很難建立,對於考生又增加經濟
與閱讀的困難性,因此最合理的作法還是
穩定。

❸而就閱卷改分的穩定性與公平性來說
   新的題目或太難太偏的題目或許可以做
   為識別一個考生是否關心最新時事與本
   科發展的態度,但是偏與難的題目本身
   就不太可能是不同學者都公認正確的考
   試內容,畢竟出題老師只有一位,但閱
   卷委員卻是數十位,於是題目的公正度
   與廣博度一定要能讓這些閱卷委員都覺
   得合理,改分才能嚴謹公平,這些因素
    都使得高普考的題目不可能太偏與太新
    太難,如果有也只會限縮在二成五的比
    例以下,通常申論題四題裡面才會有一
    題是這種偏新難題,就是為了要鑑別出
    考生彼此的實力差別,同時又不讓考生
    走偏鋒,用猜題的方式考上而不去讀普
    遍合理的內容。

     但就算出了這題所謂又偏又新又難的題
     目,難道沒看過題目或看不懂題目或不
     知道特別去準備某個大老獨門暗器的考
     生分數就一定差嗎? 那也不盡然,因為
      自古文人相輕,閱卷委員數十位,本身
      也有自己的學派與老師的訓練傳承,因
      此改分的時候不一定會完全依照所謂出
      題大老的觀點來改分,有時候不會寫的
      考生正因為不會寫,剛好寫的內容符合
      敵對學派委員的觀點,反而被改高分,
      這也不是不可能。

❹站在閱卷實務的角度,一個閱卷委員一天要
   改數百份考卷,這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如
   果這委員改的第一份考卷很會寫,那第二個
   考生寫的考卷就算寫的還不錯,也會因為相
   對比之下分數被改低,而如果第一份考卷寫
   超爛,第二個考生的分數則可能被改得偏高
   ,而經過數百份程度不同考卷的扭曲之後,
   閱卷委員很難像電腦選土豆一樣嚴謹,因此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考生考到後來覺得很奇怪
    怎麼自己覺得會寫的題目分數很低,反而不
    會寫的題目分數很高,質此之故,最公平的
    閱卷方式與標準應該是閱卷委員一開始開會
    時就定義出一個量化的評分標準,例如寫出
    條號得幾分,寫出法律原則得幾分,寫出理
     論與大法官釋字再加分,最後再寫出實務判
     例又再加分,此外符合綱舉目張結構,符合
      法律三段論又能呈現論說文的辨證精神,那
     麼分數也就不難不高了。
    
     於是我們經過以上因素的分析會歸納出一個
     答案,那就是一個能考出公平公正普遍原理
     的考古題,才會是好的國考題目。

❺此外就考選部的角度來說,為了不讓閱卷委員
   的主觀意識影響公平性,每份考卷都會有二閱
    ,也就是兩個委員看過,而如果第一個委員與
   第二個委員改的分數相差太多,就會由第三個
   委員再看一次,然後再打出一個分數由這三者
   折衷,在這種情況之下,寫的太偏太另類,在
   這樣的閱卷實務上就是不利的。

    (不過理論歸理論,就筆者當年在研究所觀察
 研究所教授改研究所入學考試考卷的現場狀況
  有的教授很混改得很率性,感覺沒什麼標準可
  言,有的教授很嚴謹,會把同一份考卷一看再
  看,但不管如何,愈忙的教授就愈不會花太多
  時間改考卷,於是到了最後,教授比較像是依
  直覺在改考卷,然後改過的考卷也很少再重頭
   評分一次,而如果二十幾個考生的考卷都這樣
  的話,數百份的考卷有可能因為覺得自己改的
  不太公平而重改嗎? 我們觀察最近台大事件中
  對於管中閔案件不同立場的教授就有完全不同
   的法律見解就會發現,教授這個圈子,比我們
   想像的還不統一與寬嚴態度差異極大,這都是
   為什麼社會類科考試很難達到真正公平的原因。

❻但各位考生也千萬不要認為國考可以隨便
考隨便上,因為大家如果分析歷年上榜名單
就會發現,高普考重榜的考生非常多,這就
代表一個考生如果真的作好充份準備,很難
考不好,因此國考的鑑別度對於一個能力值
在八十以上的考生是非常有鑑別度的,而對
於一個能力值在六十左右的考生,才會出現
鑑別度不足的情況,而我們反思會造成這樣
的結果,也暗示了考古題與基本題型在背後
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才能讓那麼高比例的優
秀考生得以重榜考上,這也告訴我們,天道
酬勤,不是亂讀就可以亂上。


話說回來,也由於國考有以上的特質
還是有機會透過下駟對上駟的策略,
亂讀亂上,而這種戰略恐怕分數不會
太高而只是勉強及格上榜,但我們考
試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及格考上,並
沒有要成為大師,因此換個角度來說
八十二十的重點準備原則反而是投資
報酬率最高的策略。


     

依考選部官員的說法,申論題考試題目其
實每年都是用抽箋的,而且是從學界與實
務界大老等不同老師各別出的題目中,一
一放在信封裡,才從這些信封中公開公正
的隨機抽出。



也因此一開始只鎖定某些特定大頭學者的理
論與學說來準備或猜題其實是很有風險的,
不過比較有時間的考生不妨從最新的學科
期刊與最新相關考試的題目中推論出今年
的考題趨勢,來面對那二成五比例的偏新
難題。

我們在有了以上的認知後,我們自然就可以以
一句話來做為我們急速準備的策略精神。

[ 一個東西走起來像鴨子,叫起來像鴨子,那它
應該就是一隻鴨子] 

因此我們可以實踐的戰略如下:

一份好的申論題答案,就是內容寫的看起來像很
會寫,字看起來也是會寫的人寫的感覺,文章的
結構看起來也是會寫的人會寫出的樣子,閱卷委
員就會「認為」你「很會」寫。

上面這一段看起來像癈話,但其實分析下去
會知道這樣寫背後有大學問。

❶因為閱卷委員一天要改數百份考卷,所以
      沒有必要把題目寫的完美感人,而是先求
        有再求好,第一要求字整齊,第二要求版
         型要綱舉目張像是會寫的樣子,第三要求
         把所有必要的關鍵主詞名詞理論實務學者
        等都一定要寫上去,至於連接詞,形容詞
     、副詞等屬於抒情文需要而論說文不太需
        要的詞類儘量省略,別忘了考生寫考題的
          時間並不多,寫太多癈話反而佔用了寫重
           點的時間,對自己不利,而站在閱卷委員
           的角度,因為時間趕,勢必採取量化與質
          化關鍵字快速過濾策略,也因此其實你只
           要想辦法把關鍵專有名詞都串起來,就像
             文句不通閱卷老師也會因為快速腦補的閱
            卷心理而「莫明其妙」的看懂你寫的內容
             ,雖然很可能本人也看不懂自已到底在寫
             什麼東西。

      這樣做的另一個原因是,其實對手比我們想
的還弱很多,有時連關鍵字也寫不出來,再來
閱卷委員也怕誤把考生的分數改低,所以會傾
向同情考生有寫出關鍵字的誠意,而比較不計
較這些關鍵字是怎麼串起來的,而就這個觀點
我們在寫申論題可採取以下四大策略:

➊ 申論題四題的答案與字數要平均
因為要看起來像會寫,所以申論題四題都要
算好字數,綱舉目張,絕對不可以有的題目寫
很多,有的題目寫很少,因為這樣形同像委員
承認你有的題目會寫,有的不會寫,也在間接
叫委員不給你平均高的分數。

❷申論題是有版型與萬用結構可以套用的
      最常見的就是人事時地物金錢,例如行政程序法
      條文第九十二條,就把機關,方法,單方面、人
       民,有法律效果等各種結構因素列舉出來,這也
      就是為什麼重點是重點的原因,因為有結構才
       有重點可以列舉,也才全面,分數也才給的出去


❸申論題是可以唬爛也可以避實擊虛的
    例如,會寫的地方拼命寫,不會寫的地方
就找個理由繞過去不寫,並讓委員覺得是你
很懂所以不 寫,舉重明輕,要壓縮字數時則
用文言文,要填充字數時則使用白話文,然
後不知道寫什麼時則要多舉例,最後字數不
夠還可以使用倒裝語話, 把同樣的內容用不
同面向的說法再說一次。

      而如果要唬爛的話還可以借此來考驗閱卷委員的
     程度,例如國文作文常常需要找一些古人與詩人
  的名言做為支持自己論點的「重言」,此時就可
   以找一個平常廢話很多的作家與名人,例如愛因
  斯坦與馬克吐溫,此時你想寫什麼名言就可以寫
    什麼名言,例如愛因斯坦曾言「愛是一切問題的
     解答」,而委員也很難確定說到底愛因斯坦說過
    這句話沒有,於是就至少會給考生一個中規中矩
    的分數,當然名人不要亂找,就像孔子絕對不可
     能講什麼「自由主義與法治的精神是民主的基礎」
,而這句話就像是盧梭會講的話,那就可以唬爛分
      配這句自己發明的話給盧梭(因為這些名人平常實
     在廢話太多了,所以怎麼唬爛都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此外對於很深奧沒看過的題目,也可以自己編一
個從來沒人聽過的學者名稱,最好不要叫傑克或
約翰,最好是名字特別一點的,這樣委員會開始
懷疑很可能真的有這個學者,只是自己讀的書少,
不知道這號人物,因此最後會給考生一些筆墨分數
,因為他實在是不敢確定到底有沒有這個學者
講出了某個特別且支持你觀點的理論,這個策略
其實是有點賤,但反過來想,委員可以考考生,考
生也可以回過頭來考委員,而如果委員連基本的識
別能力都沒有,應該沒有資格領閱卷的錢。



❹準備不充份的考生反而可以靠唬爛與奇兵策略取勝

唬爛策略是有風險的,一旦沒弄好分數會很低,因此
有準備的考生反而不敢這麼做,而準備不充份的考生
則可以放開手腳來寫,而且也不會緊張,因為本來就
不會寫,也沒有忘記的問題。


而在選擇題的部份

①選擇題是電腦隨機由題庫抽出來的,因此
    一張選擇題的答案最後的統計應該會是
    ABCD四個選項數目平均,例如50題的選擇
  ,如果你有一到二題不會寫,發現其他選擇
   題的答案大部份都是ABD,數次最少的是C,
     那麼那兩題不太確定的答案有比較大的
      機率是C。

②準備選擇題採取大量答題策略,如果時間
不夠連答題練習都不要直接大量看題目與其
  正確答案就好。因為老實說,練錯的題目常
常會一再練錯,反而加深錯誤答案的印象,
那不是很白痴嗎?

②如果有練習作選擇考古題的話,要記得做錯題筆記
    做過做對的題目就不要再做 ,這樣才有效率。

③不要再做從頭到尾的考古題練習,而是抽箋式的抽答
     同時要針對自已最不擅長的題型來練習。

④記住萬用架構,例如人事時地物,金錢,法律,一般
     原理原則,經濟,效能,公平,正義,服務等萬用
     八股中性關鍵字。

⑤可以使用偷吃步原理,例如自己創造出新的學者與新的
    理論來騙字數與充滿表面效度,最好是提出一些名字很
     長的學者與很另類的理論,閱卷委員看了會懷疑是不是
      自己書讀不夠,所以不認識這個學者與他的大作,因此
       也不敢給你太低的分數,

其實大部份有準備的考生,在最後一個月
都是採取一本書主義加上不斷複習與精熟
的策略,因為考前的短期記憶需要透過不
斷的複習來精熟來強化,於是厲害的考生
最後幾乎都是看重點筆記與口訣,再配合
十年內的考古題來驗證筆記與熟悉口訣,
說穿了就是一種記憶壓縮檔的策略。


最後我們還可以採取萬用論說文結構
策略,例如法科與行政學類科通常最
常是想要得到一種「雙重否定」結構
的答案,例如不管問什麼問題,我們
都要寫出甲說乙說,然後先說出甲說
的優點,再說甲說的缺點,此時再引
出乙說來補充與加強,最後再指出乙
說的限制與問題,而這種寫法通常也
是法科題目最後答案結論的寫法,
於是乎不管你到底有沒有搞懂什麼是
甲說,什麼是乙說,寫的東西看起來
也像是會寫的感覺,而此時要用的語
法就是例如「依法行政」「罪刑法定」
這種八股專業關鍵字,搞得委員要說
你寫錯都很難。

寫到這裡,我有一種感覺,那就是申論
題的範本就像是官員每天在電視上講的
幹話,講了一堆沒有具體內容的東西,
但你又不能說他說錯,這也是為什麼我
們常常聽到法律界有這麼一句話


「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唉,話說我好像在教各位偷吃步,但其
實不是的,因為如果再看的更深一點,
大家會看到所謂公共政策或公論就是一
種充滿正面想像的迷思,政治、人性、
語言莫不是如此,而能參透箇中奧妙,
你就算沒有考上國考,人生境界也己經
更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