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記憶秘技》五十個受用一生的增強記憶法

 

getImage.jpg

今天筆者來為大家介紹這本書:

《五十個受用一生的增強記憶法》,這本書

寫得很好理解,但卻是意簡言深,因為可以

說記憶術的基本功,都在這本書中提到了。


筆者曾經為了國考看過極多本的記憶學書籍

,一開始看會覺得百花撩亂,後來看則發現

是大同小異,因為其實原則都差不多,只是

應用時有所變化。


從國內的記憶術到國外的記憶術相關書籍,

我也都有系統的找來研究並歸納其中的原

理,這讓我發現一件事,那就是---人還是

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怎麼說呢,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考生準備

國考,然後一科買了兩本不同老師寫的教

科書,最後搞得自己不確定應該以哪一本

教科書為準而觀念不明確。


一本書主義為什麼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心

思想非常重要,要先有一個中心思想做為

正,然後再去看不同說法做為反,最後才

會有自己整合過的完整意見稱之為合。


但許多考生沒有主見,什麼書都拿來看

就會變成連中心思想的正都沒有,就

被反給扺銷了,最後也因為互相抵銷的

結果,記憶與印象都變得模糊。


也因此,先找出該考科的聖經讀本來做

為準備的開始是很重要的,而且要找自

己看得懂的,這樣才有可能形成一個閱

讀正反合的良好迴圈。


以下大致簡單說明這本記憶法書籍的重

點:


一、記憶力的本質

記憶分為機械記憶與理解記憶,年輕人

的機械記憶較佳,中老年人的理解記憶

則較好,上天是公平的,所以每個年紀

的考生各有自己的優劣勢,不需要覺得

自己的記憶力差,讓自己沒有信心,考

場如戰場,沒有自信的人會未戰先敗。


二、記憶的時間與記憶周期

記憶最好在早上起床一開始的效果最好

,這與筆者一直以來的研究相符合,因為

就跟電腦剛開機效能最好一樣,重開機的

大腦,思緒最清楚,且不好的蛋白質都已

經經過一晚上的休息而消除與沉積,因此

從生理的角度來說,一起床就是去處理最

困難考科、背最難記的資料時的最佳時機。


而記憶最好要配合遺忘曲線,才會有最好

且穩定的記憶效果,例如通常我們學習完

過了二十四小時,就會遺忘百分之六十幾

,保留百分之三十幾,到了第三天,剩下

百分之二十八,到了第六天剩百分之二十

五,到了一個月,剩百分之二十一。


遺忘曲線有一種從高峰經過一天後降為平

原的特性,一開始掉的快,然後忘的慢,

這也提醒我們為何複習的周期很重要,而

且最好隔天馬上複習,接著再以三天,一

周,雙周,一個月,三個月的周期做固定

維持記憶性的複習,這裡有一點要提醒各

位考生的是,每看下一章之前,最好把上

次讀的前一章先複習一下,養成這種習慣

非常重要,因為很多考生為了趕進度,往

往把書拿出來只看還沒看過的部份,而忽

略了應該精熟看過的部份對考試寫出來的

效果才會最好,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三、分散式學習與交錯式學習

這與我個人的實驗結果也相符,那就是如

果有一本書,分十次把它看完與一次看完

,分十次看完的效果會比一次看完的記憶

效果更好,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很可能是

我們每看一次同一本書,我們的大腦就等

於受到了刺激且會開始在潛意識中做一些

預學習,而在我們看第二次之前的這個空

檔,大腦也會自動的思考到底我們第一次

看時到底看了什麼,於是在讀第二次、第

三次的時候,會有一種馬上就能接軌的感

覺,而根據科學家研究學習完睡覺後的理

解效果絕佳,可能是夢境會自動做大腦的

磁碟重組,把大腦的已知與剛學習事物的

未知做聯結,於是人就變聰明了,也因此

依照這個大腦自動學習的機制,一本書應

該要分多次看完,一方面比較能理解,一

方面記憶的負擔小,同時又有複習的效果。


而交錯式學習則是指,大腦記憶會有順攝

抑制與逆向抑制的特性,例如如果你剛學

會無蝦米輸入法,馬上學大易輸入法就會

覺得崩潰,因為同樣性質的記憶會互相干

擾,也因此讀完文科最好下一科不要再是

文科,而是文科與數科理科要交錯學習,

才能有效避免這種記憶互相抑制的現像。


四、腦海中的分類系統與短期記憶

大家應該都有用過手機吧,其實手機處理

記憶體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記憶法,電腦與

手機都是人類發明的,而為什麼手機會變

成今天這個樣子,也是人類以大腦特性做

基礎而研發出來的,手機中有三種記憶體

,分別是長期記憶體也就是ROM,以及

短期記憶體RAM,以及一個更短期的記

憶體,叫做暫存記憶體,而我們大腦就是

在這三種記憶體之間搬資料,才能完成

關於記憶的所有事。


由於筆者以前是工科且曾經是資管系畢

業,因此學過了所謂的資料庫原理,我發

現資料庫原理其實對於記憶術有非常大的

啟發,因為電腦資料庫為什麼可以做到快

速大量而精準,就是因為當初在儲存資料

時,一開始的分類與特徵值的系統歸納就

做得很徹底,資料庫有一個五級正規化

觀念,也就是任何一筆資料要進入資料庫

系統,一定要先經過一個嚴謹而完整的分

類與特徵值取樣過程,所謂「垃圾進,垃

圾出」一開始記的時候如果亂記,到時要

聯想搜索的時候,也會出現一堆混亂的內

容。


而資料庫分類系統如果與長中短期的記憶

體搭配良好,就會是一個運作完善,過目

不忘且精準的記憶系統。


而筆者開發的口訣書其實也一直是往這個

目標前進,要讓考生們一開始學習的時候

,就是以資料庫正規化的方式,以合理有

效的方法最有效率的記憶該科內容。


資料庫原理的正規化便是取特徵值與唯一

碼,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讀書與記憶時最好

五感均用,例如在看某本書時的場所,

音樂,視覺氛圍、氣味還有坐在椅子上

的感覺,其實都是我們大腦標記這筆資

料時的一個特徵取樣,科學家研究發現

在某一個地方讀的東西,也會在某一

個地方特別容易回憶,身體有身體的記

憶,因此為什麼準備國考也一定要做手

寫的練習,因為大腦有身體幫忙記憶總

是比只靠大腦記憶強的多,大家學習騎

腳踏車時也是一樣的,一開始要靠大腦

的邏輯來輔助學習,但學會了之後其實

大腦也已經忘記了當初是怎麼學會的,

反而現在都是靠身體的自然反應,而

準備國考的最高境界也是如此,已經

忘記當初是怎麼會的,現在看到題目

就直覺的知道答案,是一種完全直覺

化神經反射的境界。


而這個資料庫系統與長中短期的記憶

體搭配特性可以從手機APP的使用

看出來,我們發現如果手機上同時使

用的APP太多,手機就會自動將沒

有正在用的APP記憶體刪除,因為

手機的當下之急是讓你正在用的APP

有最好的效能。


今天大腦與手機是一樣的,如果你沒有

用,很少用的資料,大腦就會覺得這筆

資料對你沒那麼重要,所以在優先權與

神經元的支援系統中,會被放到比較低

的等級,而如果你自從讀了一次就沒有

再複習過,大腦會自動判定這筆資料對

你不重要,就會排定一個周期來讓它慢

慢淡忘,因此你會發現大腦很現實的,

他不會因為你自己的意識說,這筆資

料很重要,不要給我忘記,而是大腦

會看你的行為來決定要怎麼做,而不

是看你怎麼想。


所以,各位考生啊,做任何事都是這

樣的,我們是看你怎麼做,再來決定

要相信你多少,並給你多少的幫助,

所謂天助自助者就是這樣。


光想與光說是沒有用的,


因為  「連你自己的大腦

,也不認同光說不練的自己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