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上榜心法》如何閱讀一本書

1 rg3DFLKQ04h0tX1-iTk2Gg.jpeg
《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本書是西方世界許多學者與名人都熱
情推薦的一本書,然後就我所知,有大
量閱讀習慣的人對這本書的評價都很高
,因為這本書把他們心中好像知道但一
直講不出來的話,都說出來了。

首先要聲明的是,雖然文章的表頭圖片是
這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但其實我還
沒有讀過這本書,但正因為我還沒有讀過
,反而得到一個驗證的機會,那就是,到
底一個懂得如何閱讀的人,會不會得到所
謂如何閱讀的共識。
意思是說,我能不能在還沒讀這本書之前
,就先列舉出我認為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關
鍵要素,而如果我列出來的觀念與意見,
都與本書有大比例的雷同或殊途同歸,那
就可以證明我與作者之間取得了某種共識
,雖然說也有可能證明最後我與作書都是
錯的,但這種交叉比對的功力再怎麼說也
比自己閉門造車好的多,至少我還可以拖
專家下水,然後說這是專家說的,不只是
我說而已唷(笑~)
為什麼今天筆者要特別提到這本書,就是
因為王爵老師發現,太多考生對於閱讀一
本書的基本功,還是有許多的盲點與迷思
,而且尤以萬年考生的問題還更嚴重。
怎麼說呢?
很多菜鳥考生害怕萬年考生,認為萬年考
生讀了那麼多年的國考書藉,實力一定堅
強,就算理解錯誤,至少背也背得比菜鳥
考生多,但站在萬年考生的角度,萬年考
生也很害怕自己其實根本沒有把書讀對,
讀懂,一開始就理解錯方向,於是就算明
明己經把一本書讀了好幾遍,寫出來的東
西還是沒有正確的脈絡與邏輯,於是萬年
考生反而害怕菜鳥考生一開始就方向正確
且都抓到核心重點,於是最後還是考輸菜
鳥考生。

就這點來說,萬年考生確實應該害怕,因
為萬年考生還有一個最可怕的盲點,那就
是已經養成了錯誤的習慣且掉了學習迷思
爬不出來,這種情形下,萬年考生比菜鳥
考生還難救,因為菜鳥考生是一張白紙,
只要給予正確的教學與引導,菜鳥考生的
基本功會非常厚實,且對整個知識架構的
理解的層次會非常有邏輯,而有邏輯其實
就代表容易記且不易忘,而這樣的考生不
需要花太多的心力在死背上,而是可以
以身使臂;以臂使指,以非常有效能的方式
來掌握重點、取精用宏,事半功倍的準備
國考。

(例如「以身使臂;以臂使指」這句成語就
很好用,可以套用在國文作文的很多主題
上,這就叫做取精用宏,而考生能在考場
上用出這樣的名言錦句,老師就會覺得你
很上道)

有一個名詞叫做「知識障」,也就是說懂
愈多的人反而愈難教,因為這個人自以為
自己知識廣博豐富,所以很難再聽從別人
的觀點與意見,而且這樣的知識份子一旦
有了偏見,比一般人還更難改進,一個販
夫走足如果做錯事被指正,往往馬上會先
思考是不是因為自己沒讀書所以哪裡有錯
要先反省,但是很多知識份子就不一樣了
,他們一旦被指出錯誤第一個反應會是先
找藉口,而且正因為他們讀了很多書,很
容易就找出看起來沒問題的藉口來搪塞,
於是他們騙了自己也騙了別人,每次遇到
危機都閃過,但本質上還是一個都沒有進
步也沒有反省能力的人。
我們準備國考最害怕變成這樣,明明很努
力也很認真,但都沒有去改進自己最需要
改進的點,於是年年考試年年落榜,最後
開始認為一定的閱卷委員主觀閱卷不公平
,開始變得憤世嫉俗。

而就筆者的觀察,確實閱卷委員會有主觀
上閱卷的落差,不同年度的考試也都因為
參賽對手的不同而產生鑑別度的失真,但
是我們觀察每年重榜的名單與上榜邊緣的
名單就會發現,其實國考考試的鑑別度還
是有的,而且相當公平,只是在鑑別實力
在上榜邊緣的考生這方面,比較不容易精
準。

意思就是說,真正有實力的人根本每次考
試都重榜而且分數就是在前面幾名,閱卷
委員的主觀閱卷只會影響上榜邊緣的考生
,根本威脅不了真正有實力的人。

所以沒有考上就要乖乖的承認自己一定是
哪裡準備不足,不要在去思考是不是哪裡
有政治操作或投機的空間,因為一旦這樣
想,就不會認真準備,還會出現一種搞不
好我亂準備才會亂上的錯誤心態。

好,我們言歸正傳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主題其實筆者一
直想寫很久了,但一直沒有動筆,為什麼
呢,因為我覺得一個好的主題不應該隨便
就浪費掉,我有很多好的觀念想分享給各
位考生,因此我不希望自己隨便寫這個主
題,因為一旦寫歪了,就會出現萬年考生
一樣的錯誤,把大家引導到一個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的死亡螺旋裡去了。

筆者以前寫過國考九讀,介紹了針對國考
的九種讀書方法,也說明了為什麼這些方
法在不同的國考準備階段為什麼有效的原
因與理由(不了解這部份的讀者可以至書
局洽詢《打造你的超級國考記憶腦-露西
來了》
一書,裡面有很詳細的說明)

1556204322798.jpg

不過筆者一直沒有寫《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個主題,也是因為小題大作其實比大題
小作還難,大題小作可以透過不斷列舉
許多觀點、理論與案例來塞滿整個主題
空間,但小題大作就勢必要對這個小主
題有非常深入且精微的了解,連非常冷
門的相關知識都要涉及到,才能夠應付
這樣的知識密度要求,而研究所程度的
學生,其實也都是被要求在一個非常小
的範圍中找出世界所有學者與專家在這
一小點上的相關重要意見,這就是沒辦
法唬爛的地方,因為十目所指,所有的
專家都知道你在哪些點的基本錯誤不能
犯,而你卻不知道他們都知道。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可以有很多層次的,
對於考生而言,一開始是從粗讀到細
讀的流程,例如筆者以前提過的粗細
微玄妙


: 大致了解一本書在講什麼

: 清楚明白各章節的重點內容

: 不只了解重點內容還對關鍵細節與
    數據、整體邏輯脈絡都完全掌握。

: 看出一本書的多重層次,例如同樣
    一段話,不同人會看出不同的結論
    ,因此才叫玄,而什麼境界的人會
    看到什麼內容,內行的人看門道,
    外行人看熱閙,而外行人發現奇怪
    為什麼內行人居然可以看到自己看
    不到的東西,就像看到鬼一樣,因
    此就叫玄。
: 也因為知識的境界不同產生玄的感
    覺,更高明的閱讀者還會看出玄之
    所以玄的原因,因為作者一開始就
    是要設計讓初學者看到淺層次,進
    階讀者看到深層次,因此會有一連
    串的伏筆、舖陳還有佈局,而在高
    階讀者看完一本書的同時,他就發
    現原來作者的設計是如此的前後呼
    應且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而這種妙的境界會讓所有最後真的
    看懂這本書的人有一種心照不宣的
    的默契與感動,而且他們都知道,
    此時得意己忘言,不需多說,說了
    反而破壞這種最高境界的沉默。

上面寫得可能太玄了,套用國考的觀點
就是,真正看懂一本聖經版教科書的考
生,不只能看出書本身要講的直接素材
,也看出了書中的弦外之音,還看出了
作者沒有寫出來但內心真正想表達的意
思,在此同時,還看出這本書與其他聖
經版教科書彼此之間的有機聯結與互相
呼應的精神。

為什麼人事行政與一般行政的考科有部
份相同部份不同,為什麼又與財經廉政
的部份內容重疊卻又有歧異,為什麼某
一科要與另一科搭配一起準備,表面上
剛開始準備國考的考生都完全沒有概念
,但讀到後來,境界愈來愈高,不只連
為什麼科目要這樣搭配都清楚,還知道
從考試院的政策角度到出題委員與閱卷
委員的實務角度,來分析出為什麼題目
會這樣出,是為了逼出什麼樣的答案。

也就是說,一開始讀者只關切主角的想
法與內心世界,後來發現原來主角與配
角們一起建構的世界才是真相,再後來
導演在哪裡,以及導演為何安排各種角
色在各個章節背後的用意。

所以,閱讀一本書就會是一種多重層次
的視域融合。


你不只要看懂一本書的每個關鍵字,還
要看出每一句話背後的問題意識,每一
個片段的結論背後有著作者預設的情節
脈絡,而不是你自己主觀的脈絡,但一
個自我意識強烈的人會強暴作者,也就
是說明明作者不是這個意思,但因為讀
者想要的答案與預設立場不同,就會把
書讀成自已想看到的結論,於是明明書
的義旨都是一樣的,不同的讀者卻可以
看出不同的結論,對於考生而言,自然
是不同的分數。

所以,閱讀一本書需要多層次的問題意
識,一開始讀的問題意識很單純,也就
是到底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

因此一開始把書分出不同主題的意義在
於,一本工具書、故事書或考試書的閱
讀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先搞清楚主題才
能套用正確有效的問題意識使得讀書有
效率。
再來知道主題之後,對於書的意識型態
也要有問題意識,例如有的人以讀刑法
的問題意識來讀民法就會讀得很沒效率
,刑法的關鍵核心本質就是「罪刑法定」
,爭點與考點往往也是從這個關鍵字做
為核心向外衍伸,但民法的核心本質叫
做「請求權」,也就是不同的請求權會
有不同的法律限縮寬度,例如民法允許
習慣法,也給予民眾非常大的自由來決
定是否上訴,尤其在交易自由的觀念上
與刑法重視的公平是不一樣的,所以一樣
是公平,民法的公平與刑法的公平是完
全不一樣的概念,而沒有正確的問題核
心意識,就自然看不出到底作者在寫什
麼。
行政法也是一樣,他的核心本質是以
一個公務員辦公的實務角度出發,而
一個基層公務員最常碰到的問題與法
規是什麼,與民眾有糾紛要怎麼打官
司,所以我們會發現行政法是從行政
處分開始的一連串實務重點,先判斷
是不是處分,然後再來討論訴願,行
政訴訟、國賠,而也就自然會需要了
解處理公文的時間,行政的程序,而
有了主要正確的核心脈絡,架構體系
與邏輯的合理性也就自然的建構起來
了,不過我發現現在很多教科書都沒
頭沒尾,導致考生會覺得行政法根本
就是一台拼裝車,好像把很多不相關
的法條拼接起來,然後壓著你的頭叫
你背。

而問題意識便後設的地方是,為什麼
作者要怎麼寫,作者是什麼身份,
作者的資料來源是真的嗎,我為什麼
要相信他,他提出來的資料夠充分嗎
,是針對考生寫的還是只是他想發表
自己對法律與政策的觀點,我能夠在
看書的前半段就猜測出後半段的內容
嗎,為什麼我的觀點與他的觀點不同
,為什麼這一本書會成為聖經本教科
書,我能不能找出這本書寫不好的地
方。

而最高的境界是,閱讀者可以看到這
本書之後的整個宇宙。


①這本書是什麼做的,癈話,當然是
  紙與墨水還有排版工具。

②作者與編輯之間,在這本書做了什
  麼交流與互動。為什麼出版社要幫這
  個作者出這本書,是為了賺錢,還
  是炒新聞,還是推廣出版社的理念
  ,還是公共意識的推廣?
  為什麼有的重點被突顯,有的重點
  卻略過沒講,而沒講的部份在其他
  書中是否可以找到。

③讀者看出作者行文的風格,舉例的
  豐厚度,引用數據與資料是否夠密
  實,是否都符合格式的要求,是否
  用字遣詞都有學術研究的嚴謹度,
  為什麼被認為是聖經版教科書是哪
  些地方與其他作者不同,是否信達
  雅,是否自圓其說,是否有邏輯一
  致性,前後一致性,內外一致性,
  是否把一本書主題該講的次主題與
  所有要素都完整包列進來。


④讀到第三層次的人其實寫申論題就
  已經很強了,因為這個讀者已經知
  道,一本書的重點該怎麼抓,還知
  道為什麼作者會把這些重點舖陳出
  來的原因,還知道如果作者出題目
  會怎麼出題,此外就連文字的風格
  舖陳的段落格式都能分析歸納出公
  式,還知道前言、主文、結語到底
  是怎麼舖陳出來的,與這些重點又
  有什麼關係。

⑤讀者除了看到這本書,還同時看到
  這本書與其他書的關係,因此高明
  的讀者會去看本書的參考書藉與參
  考文獻,然後從參考文獻反推這本
  書大概寫什麼,會速讀的讀者會先
  看目錄,快速掌握章節重點同時快
  速建構比對問題意識,例如看完目
  錄先自己模擬這本書已經看完的結
  論與心得,然後一邊看書時一邊比
  對自己預先的立場與心得,這樣的
  好處是一方面比對法可以快速找出
  問題的正反面爭點,一方面避免自
  已先入為主的觀點,而是預設結論
  很可能與自已預設不同要有包容與
  真誠虛心理解的態度。

⑥而最高的層次是看到作者怎麼想自
  已的,作者怎麼想讀者才寫出這樣
  的內容的,而不斷從字裡行間推演
  下去,其實會看到人類的集體潛意
  識,包括一個國家為什麼讓這樣的
  一本書在那樣的年代出版,背後都
  能推理出整個歷史與政治的後設資
  料。


所以真正看懂一本書,為什麼沒有
那麼簡單,就是這個原因。

而對於考生而言,或許沒有必要看到
人類的集體潛意識這種程度,但從一
本書看到整個國考界這些委員,老師
,補習班人員、競爭對手的集體意識
,就是必要且關鍵的了。

一般來說,要考上高考的考生,一本
聖經版教科書至少要讀十遍,才算是
勉強到了細的境界。
而玄妙等級的讀者,就是閱卷委員與
出題委員的等級。
所以,其實看完一本書是可以自我驗
證的,也就是你能不能測試自己出的
題目拿來與出題委員比對,然後發現
原來彼此心照不宣,你就知道為什麼
我會這麼說了。

---------後記----------------

但其實說起來你也早就都知道了,畢
竟你也活在這個世界至少二十年以上
了,但是你一直沒有觀察與注意到構
成你日常生活的細節,你父母是怎麼
養育你的,你與父母的關係其實就是
你與政治的關係,你與朋友或敵人的
關係就是你與法律的關係,學校與公
司就是你與行政學的關係,精神都有
,只是文字沒有這樣表述出來,所有
的知識與人際相處的本質你其實都知
道了,只是你不知道也沒有留意這些
無寂之聲與無言之教一直在告訴你的
秘密,因為你在開始準備考試之後才
開始留心,而說到最後,你最大的問
題是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因為其實
你也知道,所有的社會政治經濟法律
心理與科學問題,都是不同的你自已
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與人格下互動產生
出來的。


所以,說是在讀一本書,其實是在讀

你自己。

一個本來是萬德莊嚴且擁有無限幸福
與自由的自己,一個透過神聖的遺忘
讓自已從零從地球開始從靈長類開始
,然後挑戰困難並發揮創意,展現與
眾不同,但又能帶給自己與其他的自
己快樂幸福的自己。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六祖慧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