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7日 星期二

《申論寫作》從星雲法師的寫作風格談國考申論怎麼寫

 

a8e66f2b174815b6a423cea162b4f513.jpg

近日德高望重的星雲法師圓寂,全國

不分藍綠政要與民眾皆前往佛光山吊

喭。


儘管有些人質疑星雲法師是政治和尚

,但觀諸其一生中對政治的表態,皆

有其歷史與文化背景,表態的方式也

儘量走中道不偏激,雖然說偏國民黨

的發言較多,但支持民進黨候選人的

言論也不少,從這個角度看起來,他

其實比較是希望藍綠都不得罪,而是

讓佛法儘量不因為政治而降低了傳播

的效應,也算是用心良苦。


畢竟政治是眾人之事,完全不表態可

以讓人有清高不俗的感受,但也會因

此喪失影響更多人的機會,這對於一

個宗教家與教育家而言,確實是一種

兩難。


星雲法師買下高雄佛光山第一筆土地

的錢是由他的稿費來的,他當時寫下

玉琳國師這本書,然後由電視台買下

做為劇本「再世情緣」的基礎,該劇

收視率在當時也很高,此外他的「佛

陀十大弟子傳」也極受歡迎,在海內

外不斷再版,讓他的收入也因此暴增

,而他也才能有錢繼續將佛光山建設

得更好。


其實星雲法師的文筆風格非常適合作

為申論寫作的藍本,因為他擅長排比

,例如三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

事。」就是分別以三段同字數的簡單好

記口訣來讓大眾容易理解與記憶。


而其人生的信念: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

,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也為大眾所津津樂道


此外在文章的佈置上,他把排比

與對仗的技巧也融入在分段的技

巧上:


例如:文章的第一段與第二段都以「我一生」,做

為開頭,隨後的文章佈置,也幾乎完全是排比且對

仗的駢體文式風格,每一句話幾乎都是一句成語

,這種技巧用在國文作文寫作與一般的社科申論上


往往會得到閱卷委員很好的印象。



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創業艱難,事

實上我覺得非常簡易;因為集體創作

,我只是眾中之一,做時全力以赴,

結果自然隨緣。許多人以為我善於管

理,事實上我只是懂得「無為而治」

。感謝大家互助合作,除了戒律與法

制之外,我們都沒有權力去管理別人

。對於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

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總

想,人生應該任性逍遙,隨緣自在,

能夠與道相應、與法相契,就是最富

有的人生。


我一生,服膺於「給」的哲學,總是給

人讚歎、給人滿願;我立下佛光人工作

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因為我深知結緣的重要,

心裡只想到處結緣、到處散播佛法種子

。我立志興辦各種教育,因為從小我沒

有進過正規的學校讀書,明白教育才能

提升自我,改變氣質。我也發心著書立

說,因為從佛陀那裡一脈相承的法水流

長,我不能不把心裡的泉源用來供應世

間。


此外我們觀察民法權威王澤鑑教授的著作,或是其

他教授所寫的國考聖經版著作,都會發現同樣的情

況,也就是很會下簡短有力且排比工整的大中小標

,而且下標的字數且內容詞類都一定排比且對仗,

就像對聯一樣,這種寫法會給讀者一種精心設計

的感覺,無形中更增加內容的權威性,於是如果

考生在寫國考作文時忽然想不起跟作文標題相關

的名人名言,其實可以當場自我創作名言,只要

遵守排比與對仗的春聯風格即可,然後再借一個

常常講心靈雞湯式發言的廢話大師的名字,例如

馬克吐溫,叔本華,愛因斯坦為名義,閱卷委員

應該也很難查證到底這話是不是當事人講的。


而這種招式當然是險招,可能會出現反作用,但對

於一個己經完全不知道要寫什麼的考生,這樣做還

是效益比較高的。


另外,筆者這裡還要告訴大家一個世界上非常重

要的秘密,也是哲學家康德發現的大秘密。


那就是所謂的「二律背反」


簡單來說就是,世界上的各種人事物現像,從主觀

的角度來看,都是可以做兩面解讀的。


例如有人說星雲法師是政治和尚,星雲法師當

然也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話,但他就會解讀成自

己是有影響力的,所以才會被叫政治和尚,而

有人批評他為什麼那麼有錢,把佛光山蓋得富

麗堂皇,他則認為如果不把佛教道場蓋得莊嚴

,而是以前那種安貧樂道的風格,那麼會給人

一種沒有希望,消極且無法引起年輕人響往。


也因此他突破很多佛教以往的保守傳統,例如

提倡體育健全修行人的身心健康,採取民主選

舉的住持接班制度,掌權的人不管錢,管錢的

人不掌權,就連星雲法師自己要用錢,也要跟

管錢的人申請,也因此柯文哲才會說星雲的成

就在於建立制度讓制度自己運作良好。


因為做為一個宗教慈善團體,從公共政策教科

書中就提到,做得太大會被攻擊說排擠其他公

益團體的捐款,做得太少會被說只圖自己私利

都沒有在為公眾捐款做服務,而一個團體人多

了一定會良莠不齊,於是少數個案的不良行徑

就會被渲染成整個團體都這樣,例如慈濟近年

被批評的案例:如回收搶了拾荒老人的飯碗,

大家都捐給慈濟讓其他單位拿不到錢等等,

但大家如果仔細一想,這都是一體兩面,做

資源回收要有效果當然是規模化,而規模化

勢必造成少數弱勢群體的劣勢。


這也是政治學中為何左派與右派的意識型態

永遠爭鬥不完且沒有什麼結論的原因,因為

這些事件的本質都是見仁見智。


而其實申論的本質很多人不曉得,以為一定要

寫出支持某方見解的結論才叫寫申論,閱卷委

員想要看的是思辨的過程而不只是結論是什麼

,也因此左右派正反面的見解我們都要分析給

閱卷委員看,此時沒有寫結論也不一定會扣分

,因為委員知道考生都懂,所以可以寫出各種

甲說乙說丙說,理論說實務說與主流說等等。


星雲法師的文章風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

,那就是不管前面的段落有沒有負面的指涉,

最後的結論一定是正面正向的,正如其信念

,給人方面,給人希望,因為老實說我們的

人生一定都充斥各種正面負面和平戰爭鴿派

鴈派的觀點,而如果從客觀邏輯實證的科學

角度,根本很難說這個世界是友善光明美好

的世界,我們還是看到很多壞人過得超爽,

很多好人運氣不好且過著悲慘的日子。


於是客觀的證據可能會讓我們覺得當個有信

念有原則的好人好像也沒有比較好,還不如自

私自利。


但是換個角度來想,這個世界看起來二律背反

,任何事都能兩面解讀的實際情況其實也代表

這是一個可以讓人自己創造美好世界的場域,

因為我們要當一個好人不是因為做了有好報

,而是內在的聲音告訴我們要活得有尊嚴,

要心安理得,而當好人也不代表就可以不守

交通規則,總不能不守交通規則會不會開車

然後出事了就說為什麼上天沒有保佑好人吧?


也因此,好與善美的觀念是建構在內心的信念

上的,這世上好的感受其實也是很主觀很屬己

的,因此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卻堅持整個世界

都為他所享有,其實也並沒有邏輯上的謬誤,

也符合主觀上的現狀,我們每個人常常被自己

認為的擁有與享有所迷惑,於是賺了錢卻賺不

到真正的快樂與內心喜悅。


就客觀的角度,現代的每個人的生活水準與享

受,遠勝於以前的王公貴族,因為以前皇帝巡

視坐馬車還會坐到屁股痛,然後不巡視還會被

說偷懶,不努力做事會被以此為理由推翻或暗

殺,但現代人每個人都能坐火車坐高鐵坐電梯

,晚上還有空調,還能隨時吃到冰涼的水果,

不用像古代皇帝還要先蓋個地下室冷藏。


但為什麼我們現代人還是大部份覺得不幸福

呢? 就是因為比較嘛?別人有的我沒有,

我就會覺得不快樂。


星雲法師的許多文章例如「以空為有

,真空妙有」「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又

好像什麼都有。」就點出了這個人生實相。

那就是我們到底該不該覺得幸福,快不快

樂的標準絕對不能讓所謂的客觀標準來定

義,而是要自己來決定才對,而這種自我

決定可以產生的力量有多強,就決定於修

行的境界與程度。


也因此,很多透過禪定而成就的修行人,往

往心想事成的情況比一般人更普遍,似乎

透過禪定將心念與意志統一後,有一種能修

改「世界伺服器命運規劃局」原始碼的感覺。


而科學調查也證實,當收入超過年薪台幣約15

0萬時,主觀上幸福的程度就不會更高了,只會

愈來愈低,筆者認識很多有錢人都有憂鬱症,

他們有的還宣稱只要治好憂鬱症,花再多的

錢都沒關係,就算變回貧窮也沒關係。


對於一個癌症末期病患而言,應該寧願治

好病也不會覺得有錢比較好吧?


也因此,正如尼采講的,我們要永遠尊敬這

個看似一事無成的自己。


這對考生非常重要,千萬不要看不起自己,而

有一定會考上的自信才會創造出自證預言效

,產生一種會創造出行動力與結果的平行宇宙


而這也是為何佛經很強調「發願」的重要,因

為有大願力就相當於有了實現後的平行宇宙在

未來呼應現在。也會加快實現美好世界的進程。


因為我們還擁有這個身體,擁有一個可以模擬

宇宙,多達數百億神經元的大腦,而只要身心

健康,其實有沒有錢根本差別不大,還可以因

為沒錢而有了更多向上賺錢的動機與目標。


也因此,申論的結論我們要給閱卷委員一種

有希望有理想的期許感,可以給建言也可以

給批評,但不要結論是負面的,因為如果我

們不對這個世界有正面的期許,那我們寫這

篇申論是給誰看的呢?因為如果當事人都不

相信這個世界與這個制度本身,那又何必寫

文章寫申論咧,反正當事人都預期閱卷委員

也不會看或不會採納了…


也因此,寫完正反意見之後,我們最後的

結論還是要給一個正面有希望的建議與期

許,這樣也會給閱卷委員一種功德圓滿的

感覺。


而這其實也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客觀

的世界到最後一定是見仁見智苦樂或正邪

參半,靠的是我們的主觀意志與信念,把

不圓滿的世界解讀成圓滿的。


因為如果世界一切都圓滿了,那要人類努力

奮鬥何用?


而人類如果不努力奮鬥不去創造真善美,讓世

界母體也能感受真善美,那麼對世界母體而言,

可能就會認定這個人是一種自己身上的癌細胞

唷…(當然,這是宇宙身國一元論與駭客任務

的世界觀,與佛家的世界觀尚有所出入,合先

敘明)


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上榜心法》讀書與記憶都有其黃金周期

 

maxresdefault.jpg

所有考生都想要讀書的時候可以事半功倍
,記憶的時候可以過目不忘,至少也要看
一次至少記得八成,但大部份的考生不曉
得讀書與記憶都有其黃金時段與變動周期
,因此當準備的感覺沒有效率時,就會產
生一種沉重的厭倦感,很容易就進入所謂
的準備瓶頸期,而常常等到脫離瓶頸期而
開始有效率有感覺時,通常上考場的時候
就到了,最後往往會有一種差強人意,覺
得只要再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應該就會
考上了。


而且到了第二年,邏輯上應該只會更進步
,分數更高,但又因為陷入同樣的輪迴中
,於是分數更接近一些,但還是沒有考上


同樣的思路,只會有同樣的解決方案
,同樣的方式,只會產生同樣的結果
,身為考生,要有能力脫出自身當前
層次的侷限,看到以前之所以效果不
好,真正的問題所在,真正檢討自己
沒有效率的原因所在。


筆者從自身以往從數年落榜到後來金
榜題名並在不同考試連戰皆捷的經驗
,來給同學一些參考。

●首先,準備考試也即讀書或練習考
古題最好的黃金時段是早上五點,而
早上五點到七點也是練氣功靜坐最好
的時段之一,因為這個時間點心智清
明,四周安靜,然後經過一個晚上的
睡眠作夢即大腦磁碟重組,大腦就會
像電腦重開機一樣,大量的記憶體碎
片都己重整歸檔,且經過完整的休息
大腦的效能將會是黃昏時的三倍,也
因此兼職考生如果想利用短時間的準
備也能考上,千萬記得要讓自己轉換
成晨型人,在上班前讀三個小時,可
以抵下班後讀六個小時,而且上班前
讀的東西印象會更深刻鮮明,時間管
理大師張永鍚也常說,一起床就要去
吃掉最難啃的三隻青蛙,意即最困難
最需要耗費腦力的工作,就是要起床
時大腦效能最好的時間來做,某種程
度來說,起床後的三小時只要效率應
用得當,可以完成一天中八成的工作
份量。


而早上的三小時用完差不多是早上八
點半,就可以去上班,而上班所需要
使用的腦力並不困難,因為是平常就
在做的事,本來也不需要太耗用大腦
的資源,而通常到了黃昏時,大腦會
進入渾沌期,此時則可以去運動,或
是背一些簡單的單字或口訣等純背誦
不需思考的內容。


●此外,讀書與考試不只有黃金時段,
其實也有黃金周期,例如理工科與
文法商科會分別使用到人腦中的左
右腦,就像走路一樣,要兩腳同時
間分別使用才最有效率,所以文理
讀完讀理科,理科讀完讀法科,法
科讀完讀工科,工科讀完讀商科,
不要讓同性質的科目花太久的時間
,因為大腦接觸同一種類科目的時
間太久會自動感到厭倦,也馬上會
出現邊際效用遞減的情況,大腦
遵守一個規律,也就是物極必反
,因此就像吃食物一樣,最好每
一餐都是均衡的,而準備考試的
每一天,也最好唸的內容都是均
衡的,而這樣的策略搭配少量多餐
策略剛剛好,每次少量多餐讀書
的空檔,例如休息,午睡或深睡
,或看似什麼都沒做的發呆,其實
大腦都會自動去處理剛剛讀書時
,你交給大腦的任務與指令,而
讓大腦自動腦補的讀書方法,就
會顯得特別輕鬆,像是你花一段
少少的時間交待大腦去解決書裡
不理解不清楚的問題,然後讓大
腦自己去跑演算,時間到了它自
動給你這個主人一個答案,而且
它跑演算時還是分時多工偷偷在
私底下跑,不讓你的意識覺察到
,這就有一種你交待僕人幫你讀
書的感覺,當然也就又輕鬆又有
效率囉。


而讀的輕鬆有效率,我們第二天
才會願意再重新操作一次。


困難的事拆開做

簡單的事重複做


持之以恆,必定成功


另外,讀任何科目都會有大約三
個月的黃金周期,過了這三個月
就會出現瓶頸期,也就是某種不管
讀得如何,一旦讀超過一段中長期
的時間就會很厭倦很不想讀,這
背後是因為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
,出現一種多重人格輪值現像與
內心生物多樣性現像,為什麼人
會發展出多重人格,因為在不同
的時段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的人
格出來解決性質差異大的問題,
而大腦會自動判斷一個人處理
一個重大任務的周期約為三個
月,一旦三個月一到,會強制
切換成另一個人格,好讓這個
人不會一直沉溺於某種狀態而
無法去學習其他更重要或對未
來重要的東西。


也因此,我們了解大腦有這種
三個月的輪換周期後,就不要
硬是跟大腦對作,誤以為自已
讀書的效果不好或腦袋不好,
其實是大腦在做轉換學習性質
的周期,也因此在瓶頸期就不
要硬讀,可以選擇去準備比較
有趣,簡單,不太需要大腦的
瑣碎資料,必要時去旅遊,
看個電影,或是去發洩享樂,
就像彈簧一樣,不能一直拉
將弦拉滿,久了自然彈性疲
乏,還會增加對考試結果患得
患失的感覺,而準備的愈痛苦
,對考試的得失心愈大,這都
不利臨場的發揮。


平常最好養成一種自我催眠的
習慣,催眠自己讀書準備考試
是一件快樂充實又有意義的事
,久而久之催眠久了大腦就會
相信這是事實,在這種情況下
當大腦認定自己正在讀的東西
是重要的,記憶它與理解它的
效率也會是更高的。


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常複習
的原因,因為每複習一次,就
是提醒大腦一次,然後大腦才
會把這些複習多次的資料,轉
移到更好更優先的記憶磁區,
就像手機的RAM動態存取記憶
體比ROM靜態存取記憶體貴,
但卻最有用最快速也最符合當
下需求一樣,而複習的動作就
相當於把靜態記憶體的資料搬
到動態存取記憶體來,考試時
就剛好把最好最精準的內容呈
現在考試的螢幕上。


最後要提醒考生的是,當考生意
識到一個考試愈重要,就愈會給
自己很大的讀書壓力,有適當的
壓力與緊張感是好的,這樣考生
才會認真且充份的準備,但同時
考生也要懂得不被壓力壓垮,並
注重如何快速的擺脫瓶頸期與停
滯期,因為一旦陷入停滯期,花
再多的精神與心力都會有種被黑
洞吸入的感覺,是事倍但功半的
,那如果讀書練習的時段與周期
轉換應用的當,該放鬆時適當放
鬆,那麼將來面對考試的弦才能
張到最滿,射出去的箭才能最有
力。


讀書有時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
不用力。

太用力會記得很牢但太慢而趕
不上考試日期

太不用力則是讀得很快但讀不熟


準備十年才考上跟準備三年考不
上其實是同一個意思


也因此,在適當的時間點準備適
當的量,然後有韻律有周期的依
步調穩當考上,不用太高分,而
有八十二十法則下的八成考上效
能,應該就是最完美的考試結果
了。

2023年1月27日 星期五

《上榜心法》從科學與玄學的角度來探討考上國考這件事

 

1.jpg

新的一年,版主祝各位讀者新年快
樂,同時心想事成,如果有在準備
考試的讀者則是最終金榜題名。

今天筆者要從科學與玄學的角度,來
為各位讀者分析到底什麼樣的人才
比較考的上,背後又是什麼樣的邏
輯讓這些人考上。


一般來說,以科學的邏輯而言,考
生考上不過就是認真準備,而且準
備的內容真的有考出來,而考出來
的題目考生會寫,寫出來的內容也
受閱卷委員的青睞。

但儘管這邏輯非常的明確簡單,我
們從實務的角度看卻覺得每個環節
背後都好像有魔鬼在細節裡面。

例如:

有的考生明明想考上,就是沒辦法
持之以恆的準備,不是忽然失去動
機,就是家裡有事情需要處理,或
是忽然出現什麼意外讓這名考生難
以有充分的時間與精神來準備考試


此外,就算這名考生有足夠的精神
與時間準備考試,也會遇到選擇老
師與教材的問題,不適合的老師與
教材,就算認真準備可能也考不上
,因為整個方向如果都偏差,與實
際的考題方向南轅北轍,那再怎麼
努力可能也事倍功半。


另外,就算考生有時間與精神準備
,教材的方向也正確,老師也合格
,還是會遇到上考場時忽然緊張失
常,或是遇到冷門與獨門暗器與冷
新偏難的題目,如果不會臨機應變
或沉著應對,一樣會考不好。

再來,以上三個環節都通過之後,
會遇到閱卷委員主觀的閱卷偏差,
有時會寫的考生遇到很嚴苛的閱
卷委員,分數可能考的比不會寫
的考生遇到寬厚給分的委員之最
後分數還差。

雖然說現在考選部為了公平,儘
量同一份考卷給兩位委員來改,
然後如果兩位委員給的分數差異
太大,就會有第三個委員來詳細
評估是否有個別委員給分標準太
極端的問題,而經過三個委員的
協調與平衡,理論上給分不會太
不公平。

但這種平衡其實還是有漏洞,如果
是冷門考科,一個考區會統一給二
個委員改,那這樣就不用怕不公平
,因為這個委員對甲同學嚴,對乙
同學一樣嚴。

可是如果是熱門且許多人考的考科
,例如行政法,行政學,民法,企
業管理等熱門且多人考的科目,就
會出現有多組閱卷委員改同一場考
試考卷的問題。

而如果某個考生都剛好給某一組二
人都寬鬆給分的委員改,相對於另
一個考生都剛好給都嚴苛的委員來
改的情況,那勢必就不會公平,也
會出現充分準備者名落孫山,而另
一組給分寬鬆委員的考生很可能實
力不足卻低空飛過。


也因此,魔鬼就在這細節裡面,從玄
學的角度就會去處理這種科學上似乎
不好處理的問題。



從玄學的角度,一個考生能不能考
上,考上第幾名,其實都是有一股力
量在背後調控的。


了凡四訓的作者袁了凡就是遇到這
種情況,他在第一年考舉人時,在
路邊遇到一個算命師,算命師算出
他當年考試舉人會第392名(我這
裡是舉例,實際的名次我忘記了,
請大家包涵),結果當年放榜,袁了
凡真的考上舉人第392名。


袁了凡當下是很震驚的,不過他覺
得可能是巧合吧,第二年他去考更
高階的秀才,然後又再次去找算命
師算,這次算命師算出他會考上秀
才第57名(這個名次也是舉例,因
為實際名次我忘了,不重要的東
西會被大腦自動刪除,因此請原諒
我沒記清數字,不過有數據也確實
比較容易取信於人,因此國家考試
有數據的幾乎都是重點,切記切記


後來放榜,袁了凡還真的是考上秀
才第57名,這讓袁了凡不禁思考,
如果連考上國考第幾名這麼精確的
名字都可以被命理師算出來,那麼
人生還有什麼自由可言,因為這代
表這個人不管是努力或不努力,
都會因為命運考上某個名次。


命理師也跟袁了凡說,雖然袁了凡
考上秀才與舉人有功名,但是這輩子
不會有小孩且壽命不長。

而袁了凡聽了之後就覺得人生萬念俱
恢,因為考取功名雖然不錯,但聽到
沒有子伺且短命,而前兩次的算命經
驗又讓袁了凡覺得這命理師講的一定
會發生,於是他當下就覺得擺爛好了
,反正做什麼事都會照命運的安排,
不需要再努力了,躺平就好。


於是他也真的實施他的躺平計畫,真
個人生過得很消極,都在遊山玩水,
然後偶而去寺廟尋求心理上的慰藉。

後來袁了凡遇到了雲谷禪師,雲谷禪
師告訴他,其實命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這世被算出無子且短命是因為前世
造的業,但這世可以將功抵過或讓重
業輕報,因此只要積極的行善,幫助
世界,就會有一股反作用力回到自己
身上,讓自己的命運向好的方向改變



袁了凡聽了雲谷禪師的建議,發明了
所謂的功過格,也就是透過量化統計
的方式來行善,例如今天扶老人過馬
路算一件善事,那就加一,明天當官
時幫助民眾,賑災協助災民,多做一
些職務外的善事等等



於是他在累積了將近數千善事的數量
後,將功過格的善事紀錄本填好填滿
,再去找當初那個神準的命理師算,
結果那命理師算出來的結果就不是原
先的短命與無子,而是長壽且子孫眾
多。


而事後果然袁了凡求子得子同時也長
壽,讓袁了凡信心大增,於是更積極
做善事同時也寫了這本很有名的了
凡四訓。


而就筆者的分析,筆者認為袁了凡應
該是被上天選擇好的一名廣告看板人
物,所以所有神奇的遭遇都發生在他
身上,因為一個人要剛好遇到神準的
命理師又遇到有智慧有神通的雲谷禪
師且同時袁了凡又願意聽且執行力佳
,這其實是機率非常低的組合。


不過既然有一股力量提出了這麼有說服
力的行銷廣告企劃,且背後也有玄學上
的合理性,那我們當然也要去探討為什
麼這麼做會行得通。


就玄學的角度,一個考生願不願意努力
本身就是命運參數的一個環節,包括一
個人相信科學不信玄學的這種特質,也
在命理學的統計範圍中,例如手上的頭
腦線也稱為智慧線的這條線,如果比較
平而不是向月丘的方向彎曲,那麼這個
人就比較是鐵齒的科學死硬派,相對比
較不相信怪力亂神。

而反之就會比較相信直覺與玄學,認為
科學的邏輯實證論很難解釋人生很多現
像。



而手相中還有一些環節也可以看一個人
是否容易考上,例如手指部份長於手掌
部份,代表這個人比較會寫東西,比較
理論化,比較學術化,而如果掌部的長
度大於手指,則是比較實務派,比較喜
歡動手而相對不喜歡動腦。

另外大姆指如果比較長的人,也比較考
的上,而且還容易成為第一名,也因此
姆指特別長的人容易成為狀元,因此超
長拇指又被稱之為狀元指。


筆者的姆指也是超長,所以考運似乎也
不錯,最好的成績是全國前十名,而我
也因為好奇這件事去研究很多考上的人
或沒考上的人的姆指,發現確實名次比
較前面的,大姆指長的機率真的比較高


而以前有神準命理師,這個科學的年代一
樣有神準的占卜師,筆者曾經親自讓這個
現代神準占卜師算過,發現真的超準,而
這不是筆者自己講的,因為這個名叫蘇仁
宗的塔羅占卜師,在政治界非常有名,連
郭台銘,柯文哲都給他算過,而柯文哲還
稱他為國師,在公開的記者訪問場合也承
經承認他讓蘇仁宗算的過程與神奇的程度
,大家可以從網頁搜尋蘇仁宗,柯文哲,
黑桃A事件,就可以看到完整的脈絡,並
不是像陳水扁遇到黃琪那樣,被擅長心
理學的神棍所詐騙。


而筆者因為親自讓這位蘇先生看過,且
從極度嚴苛的條件下過濾其可能的詐騙
可能性,最後發現這個人物真的是有某
種神奇力量。

而蘇仁宗自己是雄中畢業,還曾經神準
預言其雄中的同學以同分考上政大且同
一科系,而這些同學也都在他的書上為
他背書承認確有其事,就連台大前校長
郭芳雄,前立法院長饒穎奇,台北市議
長陳健治也都公開為他背書,承認其神
算於選票的精準度,他的精準度可以算
出四年後總統票數誤差不超過三千票。


而這個經典案例其實就等於是科學中的
黑天鵝,也構成了否證論中的異例,是
有能力推翻目前科學主流派認為占卜不
準是神棍是偽科學的主流論述的。



不過大家可能會想,那為什麼這時代一
堆講話模擬兩可的命理師卻大行其道,例
如印度神童講什麼幾月可能發生大事,
或是某國師動不動就什麼水逆或交通事
故等其實很模糊的說法,背後我認為也是上
天的某種安排,因為似乎上天也不想讓
人有能力看穿天機,也就是說,天機是
讓命中註定可以看到天機的人看的,而
所謂的考上,也是命中註定讓這名考生
看到對的教材,同時這名考生也真的有
耐心與信念及執行力去看去相信。


好,綜上所述,一名考生如果要考上
,就玄學的角度,就要符合以下的條件

一,發自內心的想考上,而且排除萬難
,不要被內心忽然的妄念與雜念影響,
因為表面上只是心煩氣燥或不想看書的
背後,有可能真的是冤親債主在暗中作
用。

二,選擇了就要堅持,不要一天打漁三
天晒網,因為堅持這件事不論從科學與
玄學的角度,對考上都是加分項。


三,要多做好事,對集體有幫助,集體
的神性意志就會為這個對集體有幫助的
人排出比較好的名次,因為因果業力背
後似乎有非常精確的區塊鏈技術,才會
讓考生連名次都被命理師算出來。


四,要改善與家人與父母的關係,因為
共業的效果似乎會先從最近的共業關係
開始影響起,例如一個人如果孝順父母
,通常這個人就會有責任感,而有責任
感的人會有非常大的動機考上,因為考
上國考對家人與父母的幫助很大,而這
個有責任感的考生在潛意識一定會火力
全開的準備,同時不會犯下讀錯方向或
選錯教材的低級錯誤,也不會上考場時
忽然緊張而發揮不出實力,因為就玄學
的角度,每個人當下的一個妄念或疏忽
,背後都是一種業障的對應,這也是為
什麼佛家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因為
菩薩可以清楚的看到什麼樣的業因種子
與無明,會在未來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所以,各位同學,要考上不是只有表
面上認真讀書準備這麼簡單,背後集
體意識還有自身潛意識的相互協調關
係,可能是更為重要的。


而真正想考上的潛意識,會準備到
厭倦或找錯方法,這件事本身就是
非常可疑且讓人值得深思的神秘公
案啊。


就筆者多年調查與訪談考生的經驗
認為,考不考上其實都在當事人的
一念之間,那為什麼這一念之間在
不同人身上有如此大的差異,背後
就是命運藍圖的神秘安排了。


而且,其實考上也不代表這個人從
此人生順利,因為生命藍圖背後是
多重考驗,壞人也是可能考上的,
但背後就是種下貪污被抓的種子
,不是表面上說奇怪怎麼爛人都
考上,孝子卻一直名落孫山這麼
膚淺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