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由筆者幫忙讀,口訣由筆者來編,讀者們只要背熟口訣(並皆附mp3錄音檔),便可有效面對考試。 聯絡方式: listenmusic4@gmail.com 目前編好的口訣合計有: ①行政法②行政學③民法總則④刑法總則⑤公共管理 ⑥政治學⑦常考大法官解釋字號⑧憲法與憲法增條條文 ⑨公文⑩鐵路法⑪-公共政策⑫土地登記法 與族繁不及 備載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特定法條的特殊背法
國家考試中,並不是所有的法條都要背得一字不漏,因為與其把時間花在
把法條背得一字不漏還不如多練習幾題專業科目的申論題,cp值才會高,
永遠別忘了,我們是要考上,不是要考第一名,考第一名的策略有時反而
會見樹不見林,也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不過,儘管這麼說,有些特定的解釋與關鍵法條條王,最好還是可以一字
不漏,而且關鍵法條與特定名詞解釋其實是填充申論題字數的好工具,例
如行政程序法第九十二條與行政程序第四到第十一條的原理原則,可以說
是萬用法條,通常行政法的任何申論題型都會跟這些關鍵法條沾到邊
,因此這些條王多背,遇到看不懂的題目或不會寫的申論題,就是把這些
條王給它填塞進去就對了,有時題目出的很無厘頭,問的很不明確,或是
問的很小,我們就要小題大作,而小題大作的方法之一,就是知道如何塞
一些委員比較能接受的癈話。
不要小看這些癈話,廢話寫得好,可以製造好像很厲害的表面效度,有時
內容寫的如何很主觀,但是字看起來工不工整,有沒有綱舉列張,就很客
觀了,我們不敢期待我們的申論答案一定受到委員的青睞,但至少做到表
面效度的完整與完美,不是不愧對自已的。
關鍵法條與名詞解釋因為很重要,所以透過圖型特徵法來為每個關鍵字做
順序的定位就有必要了
以上圖為例,法律行為是很抽象的名詞,大腦記抽象名詞是非常苦手的,
因此透過圖型將抽象名詞具現化,大腦就會很容易收藏歸檔,同時將這些
圖型誇張化彩色化並與前後做好合理聯結,考生可以很容易靠印象就一一
回憶起完整法條的內容,人類很少意識到自己記圖像的功力其實很驚人,
而利用圖型的特徵來記特定關鍵名詞,更有強化記憶與定位順序的效果。
一般而言,一個圖訣也是以一個故事邏輯做為記憶模組會更完整,因此圖
型製作好後,為整個圖型設定一個基本的故事架構會更能強化記憶,以本
圖為例,可以這麼編一個頭髮綠綠的人,雙手想要緣木求魚,於是會有魚
屎錶示,也會有要樹,而雞喜歡吃魚,所以也有魚屎表示,吃了魚就會生
蛋,蛋中有一錠藥丸,而藥丸吃了當然是有一定的「司法」效果,所以這
個綠毛的人才會想要緣木求魚。
有了故事的基本概念與對圖型的印象,你會發現,要背一串字其實沒有那
麼難,而且關鍵字的順序也不會搞錯哦。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如何善用右腦的圖像記憶

大部份的人都習慣使用左腦的文字與邏輯記憶,比較少應用到右腦的圖像記憶,而其實
右腦圖像記憶的記憶能力比左腦的文字記憶好太多了,但大部份的人卻不知道,於是也
就沒有善用到右腦圖像記憶的特異功能。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我們曾經見過面的人如果再看到一次,幾乎可以百分百有個印象曾
經見過他,也就是我們還記得那個臉孔,但是如果叫我們回憶起這個人的名字,我們八
成都回憶不太出來,這也很像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面熟的明星,但卻總是會突然忘記這傢
伙的名字一樣。
不過圖像記憶雖然強,但為什麼很多人不用或是不想用,實在也是有它的理由,人們記
圖像通常都是直覺而且不經思考的,所以頂多只會有「印象」,而這種印象如果不特別
加工處理的話,應用在國家考試背書的角度上,就會容易覺得卡卡的,不好用。
因此在下在這裡要來介紹,到底圖像記憶要怎麼使用才會好用,還有哪些要特別注意
的技巧。
我們以行政執行法第二十八條,間接強制與直接強制為例,來說明如何利用
圖像記憶來背法條的細節

以上圖為例,因為是行政執行法,所以要去記這個法條的特色,行政執行
有兩個行,因此要把抽象的行轉換成具體的猩,因此可以先在腦海裡建立
一個猩猩的圖像。
接著28條就可以想成是一個像猩猩的惡霸,而這惡霸犯了法,因此需要對牠
強制執行,其中間接強制有兩種狀況,一是代履行,二是怠金,通常我們可以
先記成惡霸呆呆,可是這樣記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有時會忘記到底是先代履
行還是先怠金,此時圖像記憶的優點就出來了,我們可以看到代鋁下面是一個
棒子,然後旁邊是鈔票,此時我們可以記惡霸帶鋁棒去討賭債,腦海裡也是先
看到圖片中的鋁棒才看到鈔票,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知道間接強制第一是帶鋁棒
,呃,不是,是代履行,然後才是怠金。
直接強制的部份就比較麻煩,因此條文的內容比較複雜,我們此時就需要針
對每一小條的內容先設計連字訣,然後再依七的正負二原則來設計每小條的
圖像 ,因此我們在直接強制的圖像設計就要從左而右依序透過圖案把格子填
滿,於是分別會有
前條所稱之間接強制方法如下:
一 代履行。 圖:鋁棒
二 怠金。 圖:鈔票
前條所稱之直接強制方法如下:
一 扣留、收取交付、解除占有、處置、使用或限制使用動產、不動產。
圖從上而下依序是 鈕扣、手(代表收取)、ok (代表解除),筆桶(處置)、杯子(使用)、房屋(不動產)
二 進入、封閉、拆除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 圖: ①箭頭、②封條、③拆掉的封條、④建築物 (線代表限制)
三 收繳、註銷證照。 圖: ①腳(代表繳) ② 證照
四 斷絕營業所必須之自來水、電力或其他能源。圖 ①電線桿 ②水龍頭 ③電力能源
五 其他以實力直接實現與履行義務同一內容狀態之方法。
通常讀者在看完這張圖後經過五分鐘,會發現只能回憶起大概的樣子,也就是說如果以上的元素有二十樣的話
大致上只會回憶起約十五樣的圖案,而且人腦很奇怪,你會發現愈抽象的東
西,愈是想不起來,尤其你也很難理解為什麼筆桶後面是杯子,而杯子後面
是房屋。
不過其實這也沒關係,有時候不要太計較邏輯,因為圖像記憶的重點其實不
在邏輯,而在於強烈的印象,因此你可以想像像筆桶一樣子杯子成為了房屋
的煙聰,而把三個不同概念的圖像整合起來,只要這個印象夠特別,你的腦
海就會記得,而且你會發現比背文字好記多了,你的大腦會從左而右從上而
下一一的將這些圖案回憶起來,只要記得當初抽象轉具體的編碼邏輯,你會
發現要一一的把條文內容寫出來並不困難。
而行政執行法 第二十七條至第三十四條就更好記了
分別是 線 肩 帶 (像線的肩帶)限制 、間接、代履行 / 金蓮(潘金蓮) -怠金、連
續處罰 / 強物欲 (強制,物之交付,逾期)
此時只要回憶起潘金蓮穿著細肩帶,然後看著西門町,因為心中有著很強的
物欲,也就把法條的精神與大致內容就記起來了,另外特別要記得的是,因
為潘金蓮是惡妻,所以這九個字的連字訣是從27條開始,如此依序排列下去
從27條到34條的條號就不用背了,依序填上即可。
從已知的故事來記未知的知識,你會發現記憶其實非常容易
而最困難的,其實就是索引與口訣編輯的技術,說起來國家考試其實也是考
驗考生編輯教材的能力,會整理的人,複習重點的效率會很高,也就容易比
其他考生滾瓜爛熟囉。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備考重要技巧-心讀心寫與默背
準備國家考試還有一種秘技,不過因為比較特別而且有點難度,所以比較少人在提
,不過就我個人的分析,我覺得這個方法也是關鍵性的重要備考絕招,因此一定要
介紹給大家。
或許有考生也聽補習班的老師講過,沒錯,也就是「心讀默背」的這種方法,這種
方式就像象棋高手在下盲棋,你以心中的棋盤與棋子跟其他明眼人交手,而且你還不可
以輸,世界紀錄上是有人曾經同時下十六盤盲棋,而且最後都獲勝了,你可以想像
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因為等於是這個人在自己的腦海裡放了十六盤棋,而且還
記得十六個對手與自已到目前這手為止之前,所有的棋步與位置。
古代的宗教博士生,例如僧侶,需要把厚厚的一本經典倒背如流,大家現在或許會
覺得不可思議,但根據學者實際去研究考察過,他們真的是一字不漏的把整本經典
背起來了,有一句話叫做「法乎其上,僅得乎中」當你知道有很多人做過了很多比
你現在準備國考還困難數十倍的「記憶」成果,其實你就可以告訴自己,國家考試
真的是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是看你是否用對方法與有沒有持續堅持而己。
以行政程序法第九十二條為例,這一條是行程法的必備法條,可以說是每次國考行政
法沒事都要寫一遍來填充版面的條王,記憶學者發現,人腦背誦圖案比背文字容易且
快速的多,大家可以試試背這張圖,再來與背文字來比較,你會發現背圖的回想效率
比背文字高太多,而版主設計的這張圖,是有講究的,一方面符合短期記憶七的正負
二法則,一方面也有方向與程序。
處分轉化成畜糞,因為大便非常好記,機關轉換成雞,公法則是雞的小雞雞,具體則是
一具屍體,公權力可想像成一個拳套,對外則是箭頭,發生法律效果則分別是頭毛與蘋
果,單方面行為就是一顆仙單與方型物體,一般來說,有了這一系列的物體意像,要完
整還原整個行政處分第92條就很容易。
不過,事情通常沒有這麼簡單,如果法條那麼好背,大家都是法官了,法條如果一多,
很多畫面會開始產生混淆與重疊的情況,因此必需透過兩種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一
是增加各個物體畫面之間的內在連結,你必需思考為什麼糞在雞的前面,然後為什麼
頭毛後面會有蘋果,最好可以編成一個有完整架構的故事,這樣就不怕與其他法條搞
混了,話說回來,重要的條王其實也不多,選重點來特別編輯處理,其他不重要的法
條倒是不用都處理的那麼費工。
另外一個方法很簡單,但是大部份的人卻不願意去做,那就是,不斷復習,艾賓豪斯
的遺忘曲線理論其實面對考試是非常關鍵的理論,為什麼一本書主義比較容易考的上
,為什麼考上的人常常同一本書看過十五遍以上,都是因為每複習一次,所需要的時
間是前一次的一半,大家想想,如果復習時間呈現等比級數的縮短,那麼一本書讀個
100次老實說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而且必定是滾瓜爛熟,有的人貪多嚼不爛,所有的
書都買來看一次,卻考不過從頭到尾只看一本書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只看一人根本
就只有印象,考試的時候通常都是忘光光居多,而只讀一本書當然是讀不完整,不過
國家考試的正確戰略本來就是只求考上不求第一名,以下駟對上駟的策略,其實才是
聰明的(意思就是讀不完整根本沒關係,讀過的重點都能寫完整才是考上的關鍵。)
心讀默背一般是用來做複習使用,最好是一邊做事一邊在心裡回想曾經學到的內容,也
可以在內心裡問自己申論題,通常這種方法會讓一開始使用的人信心崩潰,因為會發現
自己好像很難憑空把課程的內容想起來,但是這樣的練習有很多優點,列舉如下:
①可以告訴自己還要再特別加強哪裡不熟的地方
②問自已問題就算不會也沒關係,你還是要在心裡硬扯出一套系統來對付這個問題,
就算是錯的,你也會發現你居然因此俱備了一種看到題目就會唬爛的能力,而如果
唬爛八股文寫多了,你會發現跟正確答案不會差太多,因為很多道理的結構都是很
雷同的。
③在心裡讀不會發出聲音,人家也不知道你在心裡準備國考,頂多只會看到你唸唸有
詞,這讓你不用被拘束在書桌前,你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準備國考,大家有所不知的
是,所謂的讀書不是只有讀到書才叫讀書,而是只要你把心念放在某個地方,就自
然會有回報,例如你可以在心裡寫國文作文,沒事就思考與默寫俱備起承轉合的文
章,你慢慢會發現,根本也不需要用筆寫,申論題的練習是平常就要在腦海裡做的
事,一般來說考前二個月提筆來練習考古題都嫌有點來不及,如果平常在內心就都
有練習,練錯答案也沒關係,你會發現日積功深,你突然就很會寫申論了。
④心讀默背還有一個效果,那就是增加你觀想的能力,其實準備國家考試可以同時練
習很多特異功能,想像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當你練習在腦海裡觀想事物觀想的愈具
體詳細,你實現夢想的能力就會愈強,這是很多激勵大師都很推崇的技巧,置心一處
無事不辦,人生苦多,自己沒事就想像自己在心中樂園倘佯,其實也一樣很有舒慰效
果,事實與細膩的想像一般人其實分不出來,更何況世界上哪有所謂的真實,還不都
是每個人透過自己的所知所想像建構出來的。
一理通,萬理徹
還是那句老話
,不過就我個人的分析,我覺得這個方法也是關鍵性的重要備考絕招,因此一定要
介紹給大家。
或許有考生也聽補習班的老師講過,沒錯,也就是「心讀默背」的這種方法,這種
方式就像象棋高手在下盲棋,你以心中的棋盤與棋子跟其他明眼人交手,而且你還不可
以輸,世界紀錄上是有人曾經同時下十六盤盲棋,而且最後都獲勝了,你可以想像
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因為等於是這個人在自己的腦海裡放了十六盤棋,而且還
記得十六個對手與自已到目前這手為止之前,所有的棋步與位置。
古代的宗教博士生,例如僧侶,需要把厚厚的一本經典倒背如流,大家現在或許會
覺得不可思議,但根據學者實際去研究考察過,他們真的是一字不漏的把整本經典
背起來了,有一句話叫做「法乎其上,僅得乎中」當你知道有很多人做過了很多比
你現在準備國考還困難數十倍的「記憶」成果,其實你就可以告訴自己,國家考試
真的是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是看你是否用對方法與有沒有持續堅持而己。
以行政程序法第九十二條為例,這一條是行程法的必備法條,可以說是每次國考行政
法沒事都要寫一遍來填充版面的條王,記憶學者發現,人腦背誦圖案比背文字容易且
快速的多,大家可以試試背這張圖,再來與背文字來比較,你會發現背圖的回想效率
比背文字高太多,而版主設計的這張圖,是有講究的,一方面符合短期記憶七的正負
二法則,一方面也有方向與程序。
處分轉化成畜糞,因為大便非常好記,機關轉換成雞,公法則是雞的小雞雞,具體則是
一具屍體,公權力可想像成一個拳套,對外則是箭頭,發生法律效果則分別是頭毛與蘋
果,單方面行為就是一顆仙單與方型物體,一般來說,有了這一系列的物體意像,要完
整還原整個行政處分第92條就很容易。
不過,事情通常沒有這麼簡單,如果法條那麼好背,大家都是法官了,法條如果一多,
很多畫面會開始產生混淆與重疊的情況,因此必需透過兩種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一
是增加各個物體畫面之間的內在連結,你必需思考為什麼糞在雞的前面,然後為什麼
頭毛後面會有蘋果,最好可以編成一個有完整架構的故事,這樣就不怕與其他法條搞
混了,話說回來,重要的條王其實也不多,選重點來特別編輯處理,其他不重要的法
條倒是不用都處理的那麼費工。
另外一個方法很簡單,但是大部份的人卻不願意去做,那就是,不斷復習,艾賓豪斯
的遺忘曲線理論其實面對考試是非常關鍵的理論,為什麼一本書主義比較容易考的上
,為什麼考上的人常常同一本書看過十五遍以上,都是因為每複習一次,所需要的時
間是前一次的一半,大家想想,如果復習時間呈現等比級數的縮短,那麼一本書讀個
100次老實說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而且必定是滾瓜爛熟,有的人貪多嚼不爛,所有的
書都買來看一次,卻考不過從頭到尾只看一本書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只看一人根本
就只有印象,考試的時候通常都是忘光光居多,而只讀一本書當然是讀不完整,不過
國家考試的正確戰略本來就是只求考上不求第一名,以下駟對上駟的策略,其實才是
聰明的(意思就是讀不完整根本沒關係,讀過的重點都能寫完整才是考上的關鍵。)
心讀默背一般是用來做複習使用,最好是一邊做事一邊在心裡回想曾經學到的內容,也
可以在內心裡問自己申論題,通常這種方法會讓一開始使用的人信心崩潰,因為會發現
自己好像很難憑空把課程的內容想起來,但是這樣的練習有很多優點,列舉如下:
①可以告訴自己還要再特別加強哪裡不熟的地方
②問自已問題就算不會也沒關係,你還是要在心裡硬扯出一套系統來對付這個問題,
就算是錯的,你也會發現你居然因此俱備了一種看到題目就會唬爛的能力,而如果
唬爛八股文寫多了,你會發現跟正確答案不會差太多,因為很多道理的結構都是很
雷同的。
③在心裡讀不會發出聲音,人家也不知道你在心裡準備國考,頂多只會看到你唸唸有
詞,這讓你不用被拘束在書桌前,你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準備國考,大家有所不知的
是,所謂的讀書不是只有讀到書才叫讀書,而是只要你把心念放在某個地方,就自
然會有回報,例如你可以在心裡寫國文作文,沒事就思考與默寫俱備起承轉合的文
章,你慢慢會發現,根本也不需要用筆寫,申論題的練習是平常就要在腦海裡做的
事,一般來說考前二個月提筆來練習考古題都嫌有點來不及,如果平常在內心就都
有練習,練錯答案也沒關係,你會發現日積功深,你突然就很會寫申論了。
④心讀默背還有一個效果,那就是增加你觀想的能力,其實準備國家考試可以同時練
習很多特異功能,想像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當你練習在腦海裡觀想事物觀想的愈具
體詳細,你實現夢想的能力就會愈強,這是很多激勵大師都很推崇的技巧,置心一處
無事不辦,人生苦多,自己沒事就想像自己在心中樂園倘佯,其實也一樣很有舒慰效
果,事實與細膩的想像一般人其實分不出來,更何況世界上哪有所謂的真實,還不都
是每個人透過自己的所知所想像建構出來的。
一理通,萬理徹
還是那句老話
有些話,說給聽得懂的人聽得懂。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如何背法條?這樣背就對了
人類的大腦,記憶具體的圖像比記憶文字容易多了
因此,如果要把法條的重點都背起來,尤其是比較重要的重點法條,
可以把每一句的關鍵字抓出來,然後透過抽象轉具體的方式轉化成同
音的圖像,以後只要回想圖片中各圖案的順序,就可以依序把法條的
重點內容寫出來了。
這就是
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
不相信的話
請各別把文字與圖像各看過一遍,然後各別遮起來,
看自己回憶出來的比例,到底是哪一種比較高。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記憶大師的記憶絕招 : 左右腦並用的圖像索引法


世界上有許多記憶大師,創造了很多非常不可思議而誇張的記憶成就,中古世紀的西塞羅,被認為
是「記憶學」的開山宗師,他可以在一場天崩地裂的餐晏場合,一一為搜救人員找出各個地點到底
埋了誰?受傷與掛掉的又是誰?誰坐在廁所旁邊,誰又坐在柱子旁, 他的腦袋彷彿是一台照相機,
只要看過就過目不忘。
幾乎每個人都覺得記憶力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會讀書的關鍵,而會讀書基本上就又決定了這個人不會
過的太差,因為大家尤其是儒家文化圈的人,都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集體潛意識,不過我
覺得其實西方人也有這種集體潛意識,只是他們把專業分散的更平均,他們每一個專業都有讀書人
,倒不是說只有東方人才有書呆子文化,這點偏見我想我有必要先澄清一下。
學歷低的人常常會自卑自己的學歷低,而學歷高的人心知肚明,其實學歷高也不代表什麼,但因為
有個頭銜不用白不用,自然不會有人特別去聲明自己的學歷根本沒有用,因為到底有沒有用,還是
取決於「大家好像都這麼認為」的觀點,當大家都這麼「誤以為」的時候,那就是「真相」了。
這裡以國家賠償法十七條為例,要把國賠法背起來,第一個動作就是找出每一條的關鍵字,然後串
連成連字訣,連字訣的好處我說過很多次了,就是可以省掉背條號的困擾。
不過連字訣並不好背,因為其中很多字都是抽象的形容詞,人腦很難記住抽象的東西,因此我們
從下面的方格圖中可以看到,我把每個抽象的字都轉成具體的圖案了,各位考生可以試試看,
先看這張圖三分鐘,然後蓋起來回想,你會發現你記得很多有趣的圖,但是文字倒是忘得差不
多,外國曾經做過一個記憶研究,就是給測試者看過10000張人像的照片,然後從30000張照片
中讓這些人去找出哪些是看過的臉,結果,這些第一次測驗的人,居然可以指認出其中的八成
,也就是說,人只要看過某人,就會有一種印象,而這就是人類非常強大的圖像再認能力。
大家也知道,一張圖在電腦的記憶圖佔了將近1M,而文字卻只佔了幾K或幾BYTE而已,圖像
可以壓縮與歸納的記憶力非常驚人,不過大部份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這點,所以沒辦法去善用自
己本身非常強大的右腦記憶能力。
版主研究口訣,但也研究圖訣,而音訣,口訣與圖訣的三管齊下,更能幫助考生背住本來不容
易背起來的東西,不過編輯圖訣真的要花很多時間,還要有足夠廣博的知識來將常識與圖訣串
聯,內容才會好吸收好記,而這樣的成果就是可以節省讀者整理的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這
就是為何口訣與圖訣有價值的地方。
我們來看這張十七格的圖訣,別小看這小小十七格的圖訣,它已經把國賠法的核心重點都濃縮在
其中了。而且它掌握了人腦一些獨特的記憶特點,版主在此分析如下:
①每五格形成一個句字,最好有主詞動詞與受詞,因為這是故事最基本的原型
人類在記憶故事會特別敏感易記。
②第五字與第六字最好能建立雙向連結,否則第五字常常把到第11字,會把法條的序號弄錯
③第一字、第六字與第十一字、第十六字可以另外建立垂直連結的關係,這樣就不會整個五字一
起背錯
④例如第六字的別是指特別,可是特別是很抽象的形容詞,因此要轉化成具體的事物,例如別針
所以第六格畫的是一個人在臂章上別了一個別針,像第一個字如果是憲兵的頭,第六個字最好
就是胸部與臂章,然後第十一個字可以是腰部,然後想辦法把第十一字的內容與腰部做連結
這樣才不會弄錯每五字的順序。
⑤在第八字,第九字、十字與十一字的法條下分別有多個重點,此時就要透過簡圖的方式由上而
下由左而右畫出來,將來回想的時候,聯想圖片就會很快,而且馬上可以轉換成更細部的重點
⑥第十一字的絕可以轉換成訣,然後底下的「假先醫喪」是代表假處分,先行執行,醫療與喪葬
費等國賠重點,此時其實可以畫一個假仙穿了衣衫。這樣一回想到一個假仙講了口訣還穿衣衫
就很容易回想起假先醫喪這四個重點。
不過,還是需要透過故事把各個關鍵字的重點串聯起來,這樣做了雙保險,要忘記都很困難啊。
所以故事就會是這樣
①憲兵人員誤射擊拖拖拉拉的民眾-憲員設託民
②特別賠償了一個球還有義務書-別賠求義書
③訣別朗頌說自己真是槍法神準狀況外-絕訟審準外
④準備要去行政院行走被懲戒了-院行
自己看圖三分鐘並將故事理解一下,然後把圖蓋起來不要看,可以試試看
自己多快可以回想起這十七個字。
你會發現,其實你記憶力蠻好的嘛。
有自信是很重要的事
通常壞人,就是自卑才會去做壞事的
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外在的金錢、欲望與享受
他們沒有,其實做好人才能夠心安理得無愧於心
且自在安然喜悅的自信心。
「其實,關鍵在索引,而不在記憶」

大家可能一開始看不懂這張圖代表什麼意思
不過這可是隱藏著超級秘密的口訣圖
其實是地方制度法第一條到第二十五條關鍵字的口訣圖
研究了記憶術多年,我慢慢歸納出幾個記憶的重要規則,這些規則我在之前的文章
都或多或少有提過,不過我在這裡還是要不厭其煩的重複的提,大家才會印象深刻
列舉如下:
①人類的短期記憶應符合七的正負二法則,因此人可以一次記起來的項目大約在5個到9個之間
②具體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好記且不容易忘記,正如同人很容易記住子彈,但很難記住和平
③有圖像來輔助聯想可以記得更多,如果加上故事性更好
④口訣最好的編輯來源是考生本來就己經俱備的常識,因此人的頭腦其實會愈用愈厲害
因為記得更多會增加所記憶項目彼此之間的聯結性,於是記得愈多反而記得愈牢。
⑤索引比強記更重要,因為其實人的記憶很好,只是不知怎麼把己經記憶到大腦的東西用
正確而快速的方法找出來。
我們以上圖「地方制度法1-25條為例」一 一來說明為什麼法條的連字訣要透過圖像
來輔助,才會好記且容易一一聯想起來。
為了符合七的正負二法則,我們記法條的關鍵字最好是一次記五個字
這有二個好處,一是符合短期記憶的原則,二是五這個數字剛好是十
位數的一半,要定位並索引出條號的時候也比較好定位還原。
第一條到第二十五條的關鍵字分別是
定義分人省-- 1憲法規定 2定義 3區分 4人口 5省政府
名設程委諮 --6取名相關規定 7設置機關 8程序 9委員 10諮商
員算規自籍 --11公務員 12預算 13法規 14自治 15 戶籍
權義直縣鄉 --16權利 17義務 18直轄市 19 縣 20 鄉
跨除責合治--21跨縣市 22刪除 23 責任 24合作 25自治法規
地方制度法共有88條,而重點法條則約有20幾條,其實理論
上是不需要全部背起來,不過透過口訣圖的方式建立整個法條
的宏觀結構概念,其實對於背重點法條也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而且更能取精用宏,掌握整個地方制度法的核心精神。

為了方便說明,同樣的圖我再貼一次
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個字是定 ,第二個法條關鍵字是義,可是定義這名詞是很抽
象的,其實很難記也很難聯想,為了要讓整個大腦圖二十五宮格可以互相幫助
聯想,一步一步拆解成每個具體的圖就是有必要的,因此一定要做一個抽象轉
具體的動作,於是大家可以發現,定變成了錠(可以想像成一錠藥片),而義則
變成了(液體),分則是以尺做為代表,表示一公分,而第五個字的省也要轉換
成好想像的畫面,因此改編成「神」,最後在每五個字之後,要製作一張五字
整合圖,所以大家會看到有一個人頭上有一顆藥丸,也有液體像河童一樣,
他拿著一枝尺,向神頂禮膜拜, 以後要回想這五個字的時候,只要有一張
圖的印象,就可一一的想起所有的關鍵字。
而五字合成圖要注意的原則是,順序是由左而右由上而下,這樣回憶起來的
條號順序也才會正確,當我們把每五個法條的關鍵字都整合成五字合成圖時
最後則要做一個串聯想像的動作,才不會把第6到第10條,記成第16到第20
條去了。
沒錯,就是要透過一個有起承轉合的故事,來完成五字合成圖之間順
序的串聯。
以地制法1到25條為例,則故事應該是
①從前有一個河童,他頭上有錠藥丸,也有水,因為水裡不能拿香,所以他用尺
代替,拿尺禮敬神明,為什麼他要這麼做呢?--錠液分人神
②因為河童住在一個有名字,顏色也很豐富的城堡裡,只是常常會有一隻吱吱,
騎著大尾巴恐龍,來騷擾他。---名色城尾吱
③河童的頭上有一個盆子是圓的,為了怕失憶(11),上面是有刻度要計算含水量
的,水乾了河童就會死掉,因此河童把烏龜放在頭上,可以保護自己--員算龜自籍
④河童為了不讓鱷魚(21)與吱吱欺負,開始練拳,而且是練義和拳,手上還執線香
--(權義執縣鄉)
⑤腳則是像乩童一樣,要踏七星步,所以他腳跨七星山,手上開始打手印,就像
是在摺盒子一樣。(跨刪責合治)
好,大家可以試試看,還可以拿來跟朋友玩頭腦體操遊戲,看大家多快
可以把這二十五個很無聊的法條關鍵字記起來,其實你到最後很自然就
會發現,有圖有真相,有故事加上圖形的輔助,要還原法條的全相其實
沒有想像中困難呢。
為什麼世紀級記憶大師可以在五分鐘記住一整副樸克牌的所有花色與數
字的順序,那也是因為利用了我介紹的這種方法喲。
好用的記憶術如果不知道而不去用,實在是太對不起上天給你的好腦袋了。
話說回來
上天本來就給了人類無限的潛能,為什麼人類總是沒辦法盡情發揮呢?
其實,也是為了故事劇情的需要,而大家今天會在我這個部落格看到
我這些文章,也是劇情演變使然,人類集體覺醒與想起本來圓滿本性
的時刻就要到了,在我們有生之年,應該可以看到靈性集體復興的盛
世,而當我們愈相信,美好的世界就會愈快到來。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心法》不要為考試而考試,考生要有享受「備考」的心境
我們的人生,是迴避不了考試的
從小到大,從學生到出社會,從追求金錢到追求異性,從滿足欲望到無欲無我
其實都要通過考試
今天雖然這個部落格談的是準備公職考試的心法與技巧,但聰明有智慧的人應該懂得聞一知十
舉一反三,其實談的都是,整個人生,只是從考試的這個角度切入而己。
也因此,我真誠的建議考生,不要把考試只單純當成考試,而是一個做為一個身心靈整體自我檢討的過程,那麼,你會發現,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你將學會一種面對人生正確的心態,而當你有了這種心態與習慣,其實考不考的上已經不重要了,或許日後你在數十年後回想,還好當初沒考上,因為,有了更重要
帶得走的能力與心態,不管做什麼都是可以坦然而自在的,那是一種無入而不自得的心境。
古人有一句話我一直覺得說的很好,那就是「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話我第一次聽以為是在說古人很自私,學習都是為了自己 ,後來才知道,原來意思是說,古代的哲人學習是為了不斷的自我充實與進德修業,現代的人反而學習是為了讓別人看到,為了考試,為了賺錢,而因此讓學習成為手段,而不是目的,也讓自己錯過了學習的美與真善之處。
「至道無難,帷嫌撿擇」這是禪宗三祖僧璨在他的著作「信心銘」開宗明義就講的一句話,乍看之下是平凡無奇,但衍生出來的哲理,會讓人慧眼大開,進而看清楚內心的黑暗與糾結。
這句話的白話解釋我認為就是,追求快樂與究竟真理沒有那麼困難,就是活在當下,不要逃避現在的痛苦,不要刻意去挑選對自己好才做的環境,而是去享受所有發生在自已身上的遭遇,然後接受它,面對它,最後,「享受它」
筆者也曾經有過憂鬱症,本來我也不知道自已居然會有這種心理疾患,但到了後來情況嚴重且找不出所以然時,閱讀文獻才知道自己的症狀完全中獎,分別會有以下的心理表徵
①患得患失
②不安其位,不管是休息還是玩樂,工作還是不工作,就是不開心,在家待不下去,出外又想回家
③一直在想著會讓自己煩惱的事,明明不知不該想了
④總是會有莫明的煩憂與恐懼心情自已浮現出來
⑤症狀嚴重會演變成強迫症,開始做一些無謂的儀式或動作,來催眠自己說自已沒有病
⑥有時會忽然變得很high, 心情更亢奮,也就是本來是偏靜態的憂悲,變成偏動態的燥狂
所以有的憂鬱症患者到後來會變得有點瘋瘋的,像變態一樣。
我一開始不曉得要怎麼解決這種心理問題,於是我不斷去找方法試圖「解決」它,但我後來發現
根本沒有用,還會因為自已「刻意」要去解決它,反而更讓潛意識察覺與突顯了「它」是問題
,但「它」其實不應該被解決,也不是透過簡單的邏輯去處理的。
我後來仔細思考過自己到底是怎麼擺脫憂鬱症的,我發現主要有以下的方法
①完全接受當下,完全接受自已目前感到心理痛苦的事實
②不要試圖去逃避與避免這個痛苦,因為當你愈逃避,你就是在告訴自已的心說
對方很強大,而你很弱,於是你就變得更弱了
③等待,觀察,然後不要特別做批判自己與鼓勵自己的動作,不要批判是不再給自已無謂的心理壓力,不要激勵則是因為有時激勵到讓自已的心察覺很假,反而是給自己另一種壓力。
④其實人在不順的時候正是學習與自我檢討最好的時刻,我記得心情不好在看哲學與宗教或藝術的書最有感覺,因為你開始發現社會上有很多人也活在水深火熱的生活與心情中,你終於也能感受眾生的痛苦與無奈,這是你在人生一帆風順時看不到的風景。
⑤永遠要向下比較,也就是說去看到更多比自己更辛苦更悲慘的案例,去察覺自己居然其實早就是很幸福的,而自己一直沒有發現,反而在不斷追求更好的過程中,忘記自己原來有多幸福。
⑥有一點小小的成就,就要肯定自己,然後就能慢慢的從趴著變跪著,跪著變坐著,坐著變躺著,直到我們可以乘著夢想的翅膀飛起來
我覺得,克服憂傷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人生面對考試應該有的過程
許多人當把考試當成考試時,就是給自己一種無名的痛苦與壓力了,尤其把考試當成一種手段而非目的時,更會間接告訴自己說,所有關於考試的過程都應該要是痛苦的,這形成一種心理就變成,當考試愈重要,讀起書來就愈痛苦,而沒有一種去追求解決考試問題的好奇心與挑戰欲。
版主為什麼研究口訣還透過畫圖說故事來企圖使記憶的過程變快樂,就是深覺人們太會給自已找苦吃了,如果有快樂容易的方法來使原來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那為什麼不使用呢,我的意思當然不是指偷吃步,而是說人可以透過努力去讓痛苦的過程變得不那麼痛苦,而且過程還充滿了學習與意義。
經過太痛苦的過程而考上的考生,以後在公職生活中可能會變得性格扭曲,因為他們慢慢會有一種因為我考進來很痛苦,所以我所有得到的都是應該的,經過激烈競爭後嚐到甜頭的人,
也常會一直以自我折磨的方式來面對人生,
進而給別人壓力也給自已壓力,搞得大家都不開心,一個只會使用剪刀的人,遇到任何狀況都只會使用剪刀,而他的人生也會被這把剪刀所摧毀。
學習刑法可以了解人與人之間怎麼對彼此的愛恨情仇有適當合理的判斷準則,從企圖,目的,刺激,生活,手段,品性,關係,危險性,態度等十個面向來檢討一個人的惡性,這其實很有助於幫助我們了解人生還有自己。
學習管理學,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則是可以幫助自己宏觀的管理人生,還有察覺到世界上有不同的員工,不同的領導風格,不同的意識型態與不同的道德思考模式與標準,書讀通的人通常心境都會變得比較寬大平和,知足常樂,因為我們會察覺到變數實在太多,對於可以期待可以努力改變的我們可以積極去改變,對於其實無法期待也難以期待的,我們一開始就要學會放下,不要自己困擾自已。
其實一個決定發數年時間來挑戰一場重大國考的考生都是很值得欽佩的,因為這代表這個人願意花時間與心血還有金錢,去追求一個重大的目標,而且這個過程是艱難辛苦的,結果是不確定的,考情與重點方向是不好捉摸的,與他人的競爭,還有與自己年紀,家境、生活品質、家人的諒解與支持等等變數做磨合的過程,都是不好受的。
可是明明知道是這樣,還是持續的,堅持的,努力到有時忘記自已到底在努力什麼的,咬著牙的準備考試,那就代表了這個人勇敢面對人生的態度,儘管最後不一定能考上,但其實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人應該要享受這個過程,當然我這麼說有人可能會反駁,因為考試有時候像是百米賽跑,過程要愈痛苦,結果才會愈甜美,所以應該要苦逼自己一定要考上才對,但我覺得這樣的心態要冒的風險其實很大,因為如果一直這樣還是考不上,考生應該會很想死,人如果盡了全力還是考不上,好像是一種盡全力證明自已很笨的白痴行為。
我覺得準備國家考試與人生一樣,比較像是一場馬拉松,你要學會配速,要會做計畫,要了解自已的心,要知道自已的長處與缺點,要學會不被挫折打倒,要能夠不半途而癈,不被強者的豐功偉業驚人成績而嚇到自己放棄,不因為弱者的自我不信任與不安全感而相信自已永不如人。
其實在整個備考的過程你還可以看到自已與家人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與面對興趣與工作的態度,想玩卻又不能玩卻要花時間來準備考試的心情,當然還有所謂工作的意義,國家與人民的關係,個人與群體的關係,金錢與人生的關係,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等等
做一件事的態度,就是你做所有事的態度
人生如此多苦多難,也只有你自己能為自已帶來快樂與意義
盡全力的活在當下,用負責任的態度面對自已人生的挑戰,然後享受這個挑戰困境的過程
你就是一個成功的考生
而最後不管你到底考上了沒有,你可能直接就通過了,後面那一場最重要的,所謂人生的這場考試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關於記憶力的真相---「答案就在問題裡 ; 潛能都在你心中」
上圖這個內建密碼拆字法,也是準備國家考試時很好用的絕招,因為形同考試委員己經
自動將小抄送到你手上,這麼好康的東西當然是不拿白不拿。
而這樣的方法再衍伸出來的絕招就是題目卷索引法,例如有時我們考普考的申論題,前半
部是選擇題,後半部則是申論題,因為通常會出現選擇題的題目也是考試委員認為的重點
,因此寫申論題的時候就可以去翻選擇題的題目都寫些什麼選項,你會發現居然可以從中
想到許多可以寫在申論題裡的內容,等於是有人提供了你一份隱形的解答,差別在於你能
不能看出弦外之音,比較會舉一反三的同學,看到題目卷問誠信原則,就可以同時想起行
政法第四條到第十條的行政法原理原則,「一明平比誠有裁」,然後看到人名想到人事時
地物,看到機關想到行政法第九十二條,最厲害的是看到任何一個字都可以想起與申論題
答案有關的衍生關鍵字。
為什麼這樣會有效,因為我們從來未曾忘記,只是忘記了怎麼回想的過程,也就是遺失了
索引目錄,當初陳冠希之所以會被發現他的情色照,就是因為他拿筆記型電腦去送修,他
以為檔案刪除就好了,沒想到只要筆電不FORMAT掉,索引檔還在,就可以還原記憶體,
於是,陳冠希也就東窗事發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力,天生似乎就不太一樣,筆者研究所的一位教
授,他就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從小他的記憶力就特別好,課本只要看過一兩遍,幾乎
就完全可以記住裡面的內容,他哥哥與弟弟就沒辦法,所以他很自然的讀書可以讀到很
好的學校,出國留學,然後很自然的回臺成為國立大學的教授,一切是那麼的輕鬆寫意。
我這個人是很不容易被輕易說服的,因此我對每件事的第一個反應一定是,真的嗎,真的
是你說的這樣嗎?這就好像如果你聽到一個人說他準備高普考只準備十天就考上,你一定
會覺得他是不是隱藏了很多東西沒有說一樣,因此對於是否記憶力是天生決定這件事,我
一開始也是採取保留態度。
不過後來我觀察更多人,尤其是人生勝利組與失敗組的差異之後,我發現兩者的努力程度
與態度在差異不大的情況下,確實人生勝利組的記憶能力比較好,而且好到自己都會覺得
再怎麼背好像都沒辦法那麼好的程度。
不過我講這個不是要讓各位考生失去信心,以為自己沒有讀書與背誦的天份,相反的,我
覺得有些方法可以幫大家找回天生神力,大家不妨繼續看下去。
筆者在有一次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接觸了來自秘魯的撒滿儀式,這個儀式裡的祭司會唸咒
語,然後參與者在夜晚恍恍惚惚之際聽到這些咒語,居然身體就會隨咒語而出現各種生理
反應,我自己親身的體驗是聽到某個音身體的某部位會自已振動,而且還有按摩的效果,
而一些特殊的音會讓大腦有一種智慧大開的感覺,有時覺得與世界合一,有時覺得很多事
情在那一刻都可以想得通想得明,然後出現一種「啊哈」,對,就是這樣的震憾領悟感。
我覺得好神奇,為什麼有些音可以造成這種現像呢,於是我開始追索相關的資料,發現古代
的宗教人士或神父或祭師或和尚或道士,其實都知道了部份的秘密,那就是,聲音與我們內
在集體潛意識有連動效果,也因此念咒語為什麼會有用,都有背後的邏輯根據。

例如我其實蠻鼓勵考生唸文殊咒,因為文殊菩蕯是七佛之師,很早以前就成佛,尊稱為
龍種上尊王佛,這名字聽起來感覺就很厲害。
在密宗裡有個概念叫做「我入佛,佛入我」,也就是觀想自己進入到佛的境界,然後佛也進
入到自己的身心裡,這樣的觀想為什麼會有用,有人說是頻率共振,有人認為是天人感應,
而不同的佛都有自己的專屬訊息,例如文殊師利菩蕯的咒語即是「嗡,拿帕恰難地」
口訣記法就是 「 老翁哪怕雜難地 」 就算是老人,也不怕又雜又難的考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7uHPRkg7c
YOUTUBE上有正確的唸法,大家可以參考
考試緊張的時候我都會唸文殊咒,它有三大好處
①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唸真言可以讓心靜定下來
②因為數千年來,大家都唸這個,累積了人類集體的念力,比較可以相信它的效果
③說不定真的可以得到加持,只要誠心的話。
其實我們如果仔細思考自己學習成長的來龍去脈,我們應該會慢慢發現,這世界的真理,大部份
是早就內建在我們的大腦裡,只是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才出現不同的結果。
這在哲學界一直有爭議,如洛克認為人就像白板,沒有教育與學習就什麼都不會,老子則認為相反
,是人什麼都會,反而因為學習產生意識型態的偏差而開始什麼都不會。柏拉圖比較是老子這一派
的,他認為在形而上有一個理形世界,是大家潛意識裡都知道的,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追憶,而不
是學習,所謂的學習不過是找回理型世界的回憶,而亞里斯多德則是洛克這種經驗主義派的,而也因
為典範的不同,先驗結構論與邏輯實證論就因此有不同認識世界的進路。
我本來看了一些書之後,覺得洛克說的比較有道理,但當我看了更多的書後,加上自已身上神奇的經
驗,我發現,老子與柏拉圖說的才是真的。
這就像是一般人會覺得牛頓的物理觀才正確,但深入研究後會發現,愛因斯坦的物理觀才是更深入的
正解,而到了現在,量子力學般神秘的物理現像,最能解釋這個無中生有,五花八門的世界。
不過我通常會建議大家,相信能讓自己變得厲害的說法
因為應然會超出實然,成為理所當然
也就是說,信念會有一股力量,讓本來可能不是真的東西,變成真的
超能力也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聽過吸引力法則,但有一些盲點,在吸引力法則中並沒有說清楚,我試著用比較
哲學邏輯式的方式來分析給各位聽聽。
然後我的治學方式比較像紮根理論,因此邏輯是很跳躍的,我不會做細部繁瑣的演譯,我也不想說服迷信
邏輯實證論的「科學主義」者,我直接以直觀歸納的方式來說明為何是這樣也必然是這樣的原因。
也因此,想要讓記憶力變好,正確的心法應該是如下:
①相信自己的記憶力本來就很好,而且你早就什麼都會了,只是還沒回想起來
②給自己一個為什麼記憶力要好的理由,說服自己的潛意識(例如自己是很認真的好人,應該記憶力要好,對自己才公平)
③去試各種增強記憶力方法與學習記憶術,說服自己是使用這種方法記憶才變好的(真相是,不是方法讓記憶力變好,而是
相信這方法有用這件事來催眠潛意識,進而讓自已記憶力變好的)
④人其實如同禪宗大師六祖慧能所言「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本自清淨」,大家都是駭客任務裡面的救世主尼歐,但因為
設定好的遊戲結構就是要先忘記,因此每個人的潛能在出生時會因為不同的生肖,星座,還有因緣果報而被DISABLE一些
功能,有的人天生記憶力好,就是可能被設定要成為一個學者,與某個人相遇,最後發生某些事情,因此會有一套如何把
所有潛能都INABLE的方法,有人透過禪定,進入時空的不連續世界裡找到答案,有人進入集體無意識,有人則是進入靈界
翻閱阿卡莎秘錄,古今中外有太多的高人成功取得秘笈,根據我在夢中的時空實驗,我認為集體無意識就像是伺服器,藏有
所有人類想知道的任何知識與資訊,只是----只對某些人開放,而至於為何只對某些人開放,那當然是因為如果開放伺服器
給所有人,如果感染病毒怎麼辦,也因此,是好人或者說是「本體世界」相信的「大善知識」,才有機會取得最高存取記憶體的權限。
⑤每天要給自己正向的催眠與打氣
不過根據吸引力法則,人如果愈想要得到什麼,就是在潛意識提醒自己沒有什麼,然後上天就會幫你證實你什麼都沒有,
所以你最後還是什麼都得不到。
現在重點來了
你必需做到無欲則剛,你才能心想事成
就像投資一樣,不把投資的那筆錢看得太重,才不會因為患得患失而喪失財務紀律
也像是行銷心理學,你愈求客戶,客戶就覺得你的東西一定很爛,才需要求客戶購買
這個道理我也是想了很久才想通
那就是
原來「無求」才是最「大」的「求」
而且「無求」的力量才能讓人心想事成
最厲害的是,其實這個人連心想事成都覺得麻煩
他是心不想就事成
他己經發現了「非線性且不會失去的快樂」
如果以物理學的角度來看
一個永動機會是最能持久永續的,因為它可以依靠自已身上的陰陽能量不斷互變來保
持能量的不流失。
其實人也可以,只是人不相信
為什麼修行人要節制欲望,清心無欲,因為他自已身上的陰陽可以自己獲得平衡與調控,可以自我滿足,不需要透過外在的東西來使他滿足。
你有沒有發現,你所以為你要的,大部份都是別人無形中制約給你的
為什麼要有房子,因為父母都有房子?
為什麼一定要交媾,因為性高潮? 那為什麼性高潮後又會失落?
為什麼一定要找到真愛,難道自己不能是自已的真愛?
為什麼一定要當公務員, 難道自已沒有更有熱情的其他方向?
為什麼一定要呼吸?其實世上也有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為什麼一定要吃飯?其實世上也有只靠光就能活得很好的人
為什麼一定要財務自由? 一定要財務自由才能自由的人,就已經先讓自己不自由
其實「祢」,什麼都不想要
因為「祢」根本什麼都有了
只是「祢」還沒有想起來
所以,想要「得到」東西這個觀念一開始就是個「騙局」,但太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想明白
因為你一旦有了想得到什麼的概念,你就會創造出一個你沒有什麼的世界
我的推理是很跳躍的,用物理現像來解釋心理現像,但這個觀念有用,就算可能一開始不是真的(其實一切也都不是真的)
然後你會發現當下的威力之點就是現在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稱之為「因果同時論」,對於一個活在線性邏輯與時間線世界的大家,可能一時無法接受
,但今天如果你是活在時間之外的存在,對你而言,所有的劇場都已經展開,所有的平行宇宙也已經發展出去,過去
現在與未來都在這當下眼前。

這是在佛學界被討論很久也很有意思的「因果同時論」,一般我們聽到都是所謂的三世因果論
,比如說你前輩子不讀書,所以這輩子頭腦也不會太好,畢竟「書到今生讀己遲」
不過為什麼密宗與禪宗號稱能即身成佛或頓悟成佛,我認為它們應該有掌握了「時空不連續」
「量子糾結」、「宇宙全像論」、「蟲洞理論」、「零點能量場」、「時空相對論」、
「測不準定理」等等的奧義,當然他們在理論上不會懂得各種數學微積分等函式的推理,
但他們在實務實修上,可能己經掌握了關鍵的「心法」。
簡單來說就是
個人主機的記憶體與處理器再怎麼強,資料的豐富度與真實度都不會超過任何一台可以連上
伺服器的網路電腦。
而你就是那台網路電腦,只是你忘記怎麼連線,還有忘記怎麼解壓縮,當然,還忘記在BIOS設
定上把所有的功能都INABLE。
筆者曾經打開那資料庫看過幾秒,然後我現在又忘記了,不過我還記得我知道我看過的印象。
我還發現,就連這份遺忘,也是被設計好的。
最後以一段話送給大家
威力之點在當下
可改過去創未來
命運本是心解讀
意識型態定思路
時間看似向前走
怎知內裡有空隙
時空跳躍不連續
線性邏輯騙自己
歷史真實常翻案
詮釋完全在自己
時間幻覺隨心走
若是無心又如何
羚羊掛角無蹤跡
遊戲人生最美麗
可改過去創未來
命運本是心解讀
意識型態定思路
時間看似向前走
怎知內裡有空隙
時空跳躍不連續
線性邏輯騙自己
歷史真實常翻案
詮釋完全在自己
時間幻覺隨心走
若是無心又如何
羚羊掛角無蹤跡
遊戲人生最美麗

這張圖應該可以帶給各位一些啟發
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搭配口訣可以如虎添翼的---「萬用關鍵字窮舉法」
聖經裡有一句話:「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中國古代也有一句名言:「萬變不離其宗,
愈變愈相同」,正如同我在這篇文章使用兩句名言來壯大聲勢的方式一樣,國文作文的得分
原則也是如此,透過大量的名言錦句來填充,並符合題目的需要,分數自然就不會太差,準
備高普考申論題也是一樣,把該填的內容都有填進去,分數就會進來。
愈重要的考試就愈是容易緊張,然後某個關鍵的答案就是會一直想不起來,而且這時
往往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明明都快要想到且可以說出來的當下,最後還是想不出來
,因此外國人都說這種症狀叫做「忘在舌尖」,很多人在回憶明星的名字時,也常出
現這種現像,考生面臨這種忘在舌尖現象,愈想要想起來就會愈想不起來,此時使用
注音符號窮舉法就很好用,例如忘記某個人的名字時,就從陳林黃李張王劉等七個姓
氏開始想,會發現有一半的機會會回想起來,為什麼呢,因為這七個姓氏就快佔了台
灣將近一半的人口,
而如果是某個關鍵字突然忘記,例如核融合,那麼從注音符號ㄅㄆㄇㄈ一個音
一個音慢慢回想,也會發現自己可以回想起來,不過這個方法的缺點是比較耗
時間,通常是在考生己經考卷寫得差不多,該寫的會寫的都己經寫完了之後,
再透過這種方法來把本來可能遺失的分數再拿回來。
現在我要介紹的這個絕招是應付申論題非常好用的秘技,稱之為「萬用關鍵
字窮舉法」,顧名思義,就是把各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都列舉出來,然後看是否
可以套用在本題申論題的題目上。
如果在國考戰場上身經百戰過,應該都慢慢會發現,國家考試怎麼考就是那些東西,
內容其實都差不多,只是描述的名詞與形容詞變了,這也是為何需要把關鍵字做成
口訣的原因,因為大家理解的,詮釋的都差不多,可是能夠透過專業的關鍵字、法
條、判例來舖陳考生想要表達的內容,自然是大大加分。
以下列舉幾乎各種申論題題型必考的重點關鍵字
我依重要程度來一一列舉,並說明為什麼這些關鍵字會雀屏中選
第①組: 名人事時地物錢--- 第一個字是名,法條第一條通常會開門見山的宣告說我這
是什麼法,然後有什麼特色例如罪刑法定,從舊從輕,接著就是最常見的人事時地物錢
,行政程序法第九十二條為何那麼常考,就是因為這一條把行政處分相關的人事時地物
都列舉了,例如行政機關單方面具法效性對特定人的公法行為這一句話,就涵蓋了機關
,當事人,行為,還有單方面,具法效性,公法行為,大家以後只要看到這種法條內包
含人事時地物錢的內容,不用懷疑,絕對是必考重點。尤其行政法還最喜歡考時效問題,
可能是因為人民常常忘東忘西,因此公僕就要認真一點,別把人民法律申訴案的時效給忘了
。
第②組 誠信比法定公明 這一組我覺得第二重要的原因是,誠信原則是民法的帝王條款
,比例原則則是行政法的帝王條款,罪刑法定則是刑法的帝王條款,大家如果懂得歸納法
的精義,就會知道其實很多法律條文不管演繹的多麼繁雜最後還是要回歸到最根本的法律
精神,而通常帝王條款就會是最重要的法律精神,由誠信比例法定這三個關鍵字衍生下來
的法律觀念很多,例如因為重視誠信,所以機關對人民要遵守信賴保護原則,也因此就會
注重時效問題,相對的也就會重視法律條文的公告日期,讀書抓重點其實就是這樣,如果
能夠用一個概念來統疇其他子概念,那麼有時只要懂得推理與邏輯就可以把法律各條文的
重點一一推演出來,根本就不需要背個半死。這一組最後兩個字公明分別代表了公平與透
明,公平衍生出武器平等原則,透明衍生出旋轉門條款,大家最後會發現,這些都是法科最常
考的基本重點,所以我才說,萬變不離其宗,愈變愈相同。
第③組 大便長久富進速 這一組我是故意這樣編的,因為好笑就會比較好記,不過這一
組比較會應用在公共管理或公共政策等應用類的科目上,申論題常常會考說當我們使用了
某種政策類型或工具,會因此產生什麼效果,此時我們就可以從這七個字上一一推敲,例如
有沒有比較龐大,數量比較多,有沒有比較方便便利,有沒有效果比較長久,人民與國家有
沒有因此比較富有,是不是比較進步了,服務有沒有比較快速,品質有沒有比較好,大家如果考
古題常常在寫,就會發現再怎麼考就是這些,而且國家考試的申論題喜歡考雙重否定的風格,也
就是說委員希望考生寫出一種正面觀點與反面觀點都併陳然後再提出自己中肯獨立專業見解的內容
,因此從法科到應用科目,也都是這樣,一方面希望你寫出這個方法的優點,例如總統制的優點是
一人下決定很有效率,一方面也希望你寫出缺點,例如一人下決定容易獨裁,我第一年考高普考時
就很白痴,看不出委員的這種偏好,就把申論題當成我的從政理想在寫,寫小說通常會有主觀的同
情與偏向立場(除非改你考卷的委員剛好跟你有相同的政治立場,否則實在沒有必要洩露出你的政治
態度,尤其是每個人的文筆會有或多或少的意識型態,要小心意識型態筆法上的拿捏 ),寫申論題我
覺得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立場中立,這也是為何法科會強調學說與判例並陳,甲說乙說滿天飛的緣故。
我私心認為,委員其實都不是想看考生寫出什麼結論,委員想看的是考生經過什麼樣的推論過程才
得到這樣的結論,因此理論上如果過程是對的,結論就會對,除非你是神經病,答案才會與推導的
過程是相反的。這一組缺點的部份我就不寫了,直接從大便常久富進速倒推回去就好了,說到這裡
,我覺得其實癈話很重要,當年我為什麼一開始高普考沒考上,我後來發現就是因為我沒有善用寫
癈話的能力,例如一個方法的優點假設就是大便長久富進速,那麼我們就不能只寫這樣,以為別人
一定會知道說其他方法的缺點就是小、不便、短、貧、停滯、慢,而是要不厭其煩的把相對的癈話
也寫出來,有時候考生會想說有些東西不寫委員應該知道,但委員有時會裝純潔,他會認為你不寫
就是你不知道,不過我覺得癈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充字數,尤其是寫到不知要寫什麼的時候,
正面寫一遍,反面也寫一遍很快就可以把頁數填滿。
第④組 經率能公適質量 這一組比較是偏公共政策的考科,分別代表的是經濟、效率、 效能、公平
、適當性、質化、量化
其實國考的考卷寫多了會慢慢抓出委員喜歡的關鍵字,例如研究所的教授最喜歡的關鍵字就是「嚴謹」
,如果你論文常常出現這個字,好像就會製造出一種你寫的論文真的很嚴謹的錯覺,用專業的術語來堆
砌有一種很棒的效果,那就是委員自己也看不懂,但會覺得你好像很厲害,也因此不敢不給你分數,他
會懷疑是自已跟不上時代,所以看不懂你在寫什麼,有點像是物理學家在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明明看
不懂也要跟著說寫得太好了。不然被其他科學家笑死。
所以我一直有種感覺,寫申論題其實比較像是拼圖,只要你擁有足夠的專業關鍵字,怎麼拼都
可以看起來很有一回事,但記得一定要綱舉目張,文字整齊,這是一個大家都重視「外表」的
時代,綱舉目張與文字整齊都是一種「表面效度」有時你寫的明明狗屁不通,邏輯混亂,但是
你有把關鍵字寫出來且格式正確好看,就會有搞不清楚狀況的委員給你比較高的分數,我為什麼
敢這麼說呢,大家只要看看政論節目請來的各大學教授,胡說八道也都有不少支持群眾,而且民眾
支持政治白痴還能說出一口大道理,我就會覺得我的觀察好像真的沒有錯。
有人一直說理解比較重要,口訣與背誦不重要,但我其實很想問一句,那就是理解歸理解,
考試歸考試,大部份自認為自己理解的考生,寫出來的東西常常委員無法理解,為什麼,
因為你無法保證你的文筆可以支撐你的理解,但格式與關鍵字或口訣是大家都知道也公認
「好理解」的,一般人看到專業術語關鍵字如果看不懂會覺得是自己笨,但如果一篇文章
好懂但沒有關鍵字,委員反而可能會覺得是這傢伙不懂。
講到這裡,我也分享一下我對人的一個觀察,那就是…人是一種會腦補的動物,如果你營造
出一種你就是懂的氣勢,那麼你把一堆專業術語採取邏輯不通的方式堆砌起來,別人就會自
動腦補成自己看得懂,不過最主要是考試委員一個人要改太多考卷了,他們沒有時間看文筆
是否流暢,邏輯是否緊密一致,他們最快速的判斷方法其實還是關鍵字,有出現就有分,至
於到底關鍵字是怎麼組合的,反而沒那麼重要了。
出一種你就是懂的氣勢,那麼你把一堆專業術語採取邏輯不通的方式堆砌起來,別人就會自
動腦補成自己看得懂,不過最主要是考試委員一個人要改太多考卷了,他們沒有時間看文筆
是否流暢,邏輯是否緊密一致,他們最快速的判斷方法其實還是關鍵字,有出現就有分,至
於到底關鍵字是怎麼組合的,反而沒那麼重要了。
其他依序關鍵字如下,大家覺得如果有遺珠之憾,請幫我補充捏。
第⑤組
文調統腦德田質 ---這七個字分別是文獻、調查、統計,腦力激盪、德懷術、田野調查、質性研究
這一組主要用在需要質化與量化數據來支撐你的理論時使用,政治學,管理學,公共政策、社會
學、心理學都會用到。
第⑥組 行立司政官基民 這一組口訣分別是代表,行政、立法、司法,政治、官僚、基層、民眾
我們把這一組所代表的各種立場組合分配,就可以寫出好幾本關於行政學的書,行政學的
內容不脫上面這七大項彼此互動的關係,而且正因為這七種立場都不一樣,剛好符合委員
的最愛,就是沒有結論,他們就是想看看你有沒有同時顧及到不同立場的角度,然後設計
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其實寫到這裡,我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公共政策就是一種迷思,是一種很好的理想,但實
際操作下來,就是有人歡樂就有人愁,資源固定就是那樣,羊毛還是出自羊身上,沒有
這種基本概念的人確實是不適合當公務人員,因為太理想化其實往往就是會走偏鋒,公平
正義大家都會喊,但實際上為什麼那麼難達成?,難道你最聰明你考生想得到,那些委員難
道是笨蛋都沒想到? 這實在是根本研究討論過幾百萬遍了,僑不平就是僑不平,
再怎麼研究就是這樣了,新的公共政策方法往往只是把利益再重新分配一次,很難說真的
找到新的完全解決方案,因此社會科申論考試為什麼
常常都不是在問答案而是在問你的推論過程,正是因為事情本來就沒有笨人想得這麼簡單。
這也是為何我說,社會科屬性的申論題背比理解還重要,因為背的意思是你承認委員比你還聰明,而
理解則是要委員承認你比較聰明,國內很多考試用書籍寫得很難懂,因為很多都是從外國大師那邊翻
譯過來的,有時我會懷疑那個老師自己也沒有看懂原文,所以翻出來的名詞很拗口又詞不達義,但奇怪
的是,這樣的書最後還是居然變成考試用聖經了,在這種其實都沒有人看懂原文到底是什麼意思的情況
下,當然是背才有分數啊,否則只有你看懂,委員卻看不懂不是自打嘴巴嗎?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報告
那就是
根據調查 科學家私底下有極高比例都是有宗教信仰的
可是如果公開調查,沒有幾個科學家敢承認自己相信世上有鬼
這其實就揭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真相
那就是
很多所謂的「大師」,都是互相支持出來的
我們活在一種互相支持互相洗腦互相催眠的世界裡
最後我以兩個字做結論
那就是
這一切都是
「假的」
只是因為你我的業障還重,所以要跟一群莫明其妙的人再一起繼續莫明其妙下去
既然如此,就洗腦自己過得快樂一點吧。
訂閱:
文章 (Atom)